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本科毕业论文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Yanji city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姓 名: 专 业: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4年5月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延吉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扩张速度突飞猛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在此背景下,借鉴全国、吉林省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针对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运用应急管理和规划管理理论进行分析,从延吉市城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水文条件、人口因素等多方面潜在原因进行分析,在充分肯定延吉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认真分析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应急管理视角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应急意识落后、基础应急设施存在漏洞、缺乏基础设施应急指挥平台、城市功能区域划分不利于应急管理、应急建设引入市场机制不足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应急培训较少、应急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城市区域划分缺乏在应急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建设、市场化不足等,应树立相关规划目标,加强应急组织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大力引入民间资本,明确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职责真正做到对应急设施建设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紧急情况发生后通过应急预警和生命线的保障,最大限度的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不仅对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在应急管理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全国类似延吉市这样的西部城市都有相应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关键词:延吉市 基础设施 规划管理 应急措施AbstractAlong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yanji city, the urban construction expansion speed by leaps and bounds,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country an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jilin province, in view of yanji city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by using the theo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management is analyzed, from yanji city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form, climate,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demographic factors such as the various potential caus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ull affirmation yenji, urban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careful analysis of yanji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e emergency consciousness,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emergency loophole, lack of infrastructure, emergency command platform, city function zoning is bad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emergency construction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roducing market mechanism, the main reason is the city emergency training, emergency infrastructure historical debt more and less urban zoning lack of lack of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in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the shortage of market, should establish related planning objectiv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mergency organization, emergency command platform to speed up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vigorously the introduction of private capital,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truly to laws, the laws on the building of the emergency facilities. Through early warning and emergency lifeline after emergency safeguard, maximum limit sav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This article not only to the yanji city infrastructure ha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but also for the western like yanji city has corresponding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Yanji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yout plans managementI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1一、绪 论1(一)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1(二)论文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1二 、延吉市应急管理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概述2(一)相关理论及其概念2(二)延吉市城市规划3三、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现状与潜在危机4(一)延吉市发展条件4(二)延吉市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5四、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的对策6(一)在规划管理中要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应急机制6(二)在规划管理中要重新审视城市基础设施应急问题7(三)在规划管理中要从应急管理视角下重新审视城市功能区域划分7(四)在规划管理中要对生命线工程的侧重7五、结 论8(一)主要观点8(二)研究不足之处8致 谢9参考文献10原创性声明11版权使用授权书11长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一、绪 论(一)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延吉市城市规划关系到延吉市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方向,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则是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由政府运用公共财政资金进行建设,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根据长吉图规划纲要、延吉十二五规划纲要、延吉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2012-2016)规划纲要制定的的宏观战略,不断推进城市化战略,加强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这种不断重视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同时,应急管理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却很少被有效的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 2011. 03. 16. 本文基于应急管理视角,分析延吉市城市各种客观因素可能导致的危机情景,对延吉市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行政管理分工进行详细阐述,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应急管理出现的缺位、错位现象进行列举,分析其根本原因,提出针对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特点的应急管理方面的创构思路。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论证、举例并提出的相应思路适应于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应急管理方面的不足,对延吉市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城市基础设施应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联席制度和建立应急指挥平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各部门应急资源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二)论文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本文从延吉市城市历史、地理条件、气象条件等多方面分析,得出延吉市在未来有可能发生地震、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延吉市地处北方边疆重镇,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也不能完全排除战争、骚乱等社会突发事件。 焦智立,赵宝利.“数字”解读2008抗震救灾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如果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延吉市是否有足够的应急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而这些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在城市规划中给予了足够重视是关系到我们延吉市56.7万人口的子孙后代生命安全的不可忽视的客观条件。在国家、吉林省对应急设施建设、应急机制、体系建设都不断重视的背景下,大安全观也不断深入人心,经过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国家城市规划法、长吉图规划纲要、延吉十二五规划纲要、延吉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2012-2016)规划纲要,并以大量数据作为支撑,在应急管理视角下分析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城市供电网络、通信网络、水源、供排水管网、供热管网、天然气场站调峰、天然气管网、道路网络、公园广场、城市绿化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应急管理方面要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在应急管理的视角下重新审视现有的城市功能区域划分,确保生命线工程,加强城市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并为应急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并如何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二 、延吉市应急管理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概述(一)相关理论及其概念1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按照危机发生的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危机分为四大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涉及到延吉市城市的发生的危机有:自然灾害中的干旱、洪涝、冰雹、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震地质灾害;事故灾害中的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事故,城市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中的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民主宗教事件、涉外突发事件,重点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等。 2007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们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界定突发事件为:“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遇到紧急情况、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灾难经常是“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复杂进行交织,往往一个突发事件作为一个点的爆发,一但点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就很可能引发一场公共危机。现就延吉市目前的自然环境、战略环境、民族地区等特点进行危机情景出现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苏联在城市规划原理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英国在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即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美国指出城市规划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城市规划管理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是组织城市规划的编制,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规划成果的质量把关、申报和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详细规划被批准后城市当局对规划实施的管理,主要包括城市用地的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的管理。广义的城市规划管理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及有关工作的管理。 张显东.沈荣芳.澳大利亚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研究J,灾害学,1996,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条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就是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设计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全过程管理,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划与设计管理、组织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进度管理、造价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风险管理、竣工与后评估、信息与档案管理等内容。(二)延吉市城市规划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同意,延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延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杜宝贵,张韬.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几个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2003, (5)1城市职能大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战略基地和门户;中国图们江地区的金融、商贸和信息中心;中国图们江地区的交通和物流中心;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食品、用品生产基地,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培训基地;长白山林特产品加工基地;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以及延边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规划层次包括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其中:城市规划区即延吉市行政范围,包括河南街道、建工街道、公园街道、新兴街道、北山街道、进学街道以及小营镇、依兰镇、三道湾镇和朝阳川镇的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约为1748.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北至珲乌公路,南至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西至延吉至长白山高速公路,东至老松公路,总面积约166平方公里。3规划区规模预测2015年延吉市域总人口为65.2-68万,2020年总人口为73.8-76.2万,2030年总人口为87-89.5万。4中心城区规模中心城区人口规模:2015年城镇人口规模为5961万人,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6870万人,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8385万人。中心城区用地规模:2015年建设用地规模为5800公顷,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6567公顷,203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8393.0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m以内。规划中心城区形成“12横20纵”的主干路网结构,主干道路网密度1.8公里/平方公里;规划次干路形成“28横33纵”的次干路网结构,次干路路网密度1.5公里/平方公里。八、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公共中心布局形成“两主两副”的公共中心布局。其中“两主”是指以时代广场为中心的以商业金融中心主导的老城主中心,以商务办公为主导的和西部朝阳川新区主中心;“两副”是指由州行政文化中心、机场搬迁区公共中心等构成的西部新区副中心和延吉城区北部的新区副中心。5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布局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以向西、向北为主。中心城区布局结构:规划形成“延吉主城朝阳川辅城”的布局结构。其中延吉城区建设用地约7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74-76万人;朝阳川城区建设用地约1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4-16万人。六、中心城区对外交通规划长白山高速公路。长白山高速公路在延吉城区以西设出入口,与公园路相接。规划国道珲乌公路改线,在长珲高速以北过延吉河,南至城区边界(延吉街)后一直向西,然后从朝阳川城区西北侧边界经过,与原珲乌国道线路相连。规划省道老松线从中心城区东侧经过,从龙井至城区边界(南岗街),然后顺着城区南边界向东过布尔哈通河,大致沿山脊线向西北接局子街。规划改造县道延三公路,向北联系延吉城区和长珲高速公路,向南联系龙井城区和长白山高速公路。规划长白山路向东延伸至龙井图们公路,在延吉经济开发区新增延吉至龙井的联系通道(富新街南延)至龙井图们公路,保留现状朝阳川至龙井的公路。规划保留现状东北亚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客运站(总站),扩建延吉公铁分流站。新建2处长途客运站,结合延吉高铁站新建1处长途客运站,在朝阳川新区新建1处长途客运站。规划近期扩建延吉民航机场,满足快速增长的客运需求;远期迁建民航机场和军用机场,新机场的选址暂定在现延吉城区西北侧的高台平地上,最终选址应由相关专门部门确定,进而根本上解决城市与机场相互制约的问题。三、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现状与潜在危机(一)延吉市发展条件1生态条件延吉市地处长白山区,周边生态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整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森林覆盖率达76 %,活立木蓄积量3.46亿衬,野生经济植物达1,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875种,数十种珍奇野生动物。人参、鹿茸、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生产苹果梨、山野梨和优质大米,延边黄牛也很著名。 杜宝贵,张韬.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几个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2003, (5) 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向生态城市发展的自然背景和基础条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对发展医药工业和其它特色经济提供了资源保障。2区位条件 延吉市地处沿边地区,也是图们江开发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接合部。随着图们江地区开发深人,延吉市必然成为图们江“金三角”的重要支撑点。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在吉林省城市体系中,延吉市被定位在吉林省东部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延吉市未来将成为亚欧大陆桥从日本海到西欧海陆联运的重要枢纽城市,也是“东边道”上重要的枢纽城市。东边道是指从佳木斯一牡丹江一图们一延吉一和龙一二道白河一白山一通化一桓仁一灌水一丹东的铁路干线,目前只有在和龙一二道白 (115km)、通化一灌水(约230km)两个区段间没有贯通。随着图们江地区开发和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东边道”将贯通,延吉将成为交通枢纽,将会提高和强化延吉市交通枢纽的地位。 龚维斌,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 (二)延吉市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延吉市越来越成为吉林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核心地域,在吉林省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担当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延吉市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历史原因等多方面面临多种灾害的威胁,随着延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其系统复杂性呈现倍数级扩大,而当前的延吉市城市防灾体系相对薄弱。因为城市具有“人口集中和财富集中”特点,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爆发,势必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城市灾害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破坏和人员伤亡。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功能的保障是由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提供的,一旦出现供水、排水、供电、通信、供气、供热等某一功能被破坏,会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社会混乱,影响城市系统运行。目前城市灾害的连锁性强,影响范围广泛,城市已经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功能网络。这个城市网络上的某一个环节被破坏,必然影响其他环节的正常功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与失调。在城市系统中,一种灾害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诱发一连串的次生灾害。由于城市系统的功能相互联系,灾害链作用明显。作为子系统的城市,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危机的影响,引发或诱发突发事件的爆发。 徐家良.美日政府危机管理体制进行比较及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1.缺少完善的组织建设城市应急机制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应急配置而形成的权力运行机制。城市应急机制作为行政应急权运作的社会现实通道,是行政应急权的权 能充分发挥的社会体制平台,行政应急权目标实现过程中人、财、物的调动能够被统一支配,因而实现行政应急权最大的权能效益。而延吉市当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有用性不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基础设施与政府都不能产生积极效果,这就导致了突发事件造成的人身与财产损失严重,降低了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急性不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缺乏用于预警和监测的网线和监测网点的选择和建设,延吉市往往遇到地形、地势、气候等多方面自然条件的考验,预警设施和监测网点不仅增加了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也不利于紧急状态下的维护和修缮。当监测信息出现错误和传输不畅时,排查工作量相对较大,同时缺乏必要的通讯备用设备,导致应急监测信息潜藏着隐患。由于延吉市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民众对于危险源的自我排查和减除意识都相对较弱,需要更多地借助政府力量完成。延吉市政府在制定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往往过多地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导致隐患排查和应急预防工作的缺位。就应急保障而言,延吉市城市普遍在物储备地点选取、运输路线选择、信息网络建设和维护等几个方面存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 这需要畅通的信息渠道和良好的协作机制。现代化通信手段的缺位和良好沟通机制的欠缺都在客观上影响着应急响应的实际效果。但是规划缺乏对延吉市城市的资源的储备情况、调用方式等有整体上的把握,以便加以有效整合,使突发事件所需资源迅速运送到位。缺乏建立符合当地资源条件的应急响应机制,以预案或实施细则的方式将物资储备和电信通讯等信息及时传达到各个地区和部门。 杜宝贵,张韬.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几个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2003, (5)3.城市功能区划分不科学上文中提到,延吉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以向西、向北为主。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规划,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扩展。城市发展呈现“摊大饼”的状态。如此未经科学规划的城市功能区划分,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居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更是对今后城市的长远发展留下的潜在的风险。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对生命线工程的侧重不够延吉市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重地上轻地下。然而地下地下设施与地下管网建设属综合性规划,在市政、水务、供热、供气、供电、人防、通信的专项规划都有相关涉及,城市规划中对各专项规划中针对地下空间和地下管网建设部分没有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相反,混乱的地下空间资源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延吉市城市规划中没有对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行政管理法规体系。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四、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的对策(一)在规划管理中要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应急机制树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意识,让市民意识到危险可能时刻都在身边,对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设立的应急设施进行宣传,树立利用现有的设施条件逃生的应急意识,同时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讨论产生和形成救灾预案。同时这种意识的树立和培养也同样对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建设者们对应急的考虑也更加充分,对规划的设计与编制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在规划管理中要重新审视城市基础设施应急问题 应急管理视角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必须是连续且能用政府文件的形式将规划作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有着明确的时间上终点的行动,应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故需要在规划的制定式有相应的弹性不断地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其实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并防止各种情况的发生,而是寻求处理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办法针对这些需要的办法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办法的顺利设施。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三)在规划管理中要从应急管理视角下重新审视城市功能区域划分针对城市应急管理,可以将延吉市城市未来形成的八片区中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第一类为中心片区,该类片区是延吉市行政中心的所在地,一旦紧急情况发生,该地可能是全市的应急指挥中心。对于中心片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应急,应以重点防护为主。第二类为新建城区。这类区域人口密度或者公共基础设施虽然比一类区域少,但是在城市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将来整个城市的扩张方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比一类片区都要强,对于此类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应急建设,要以综合利用为主。第三类为居民区。居民多以城乡结合为主,人均房屋密度较小,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应急方面,多以防范自然灾害为主,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要宣传应急知识,对周围的公共基础设施要了解,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要远离可能致命的高压线电缆等危险的公共基础设施,迅速进行自发的疏散避险。(四)在规划管理中要对生命线工程的侧重生命线工程中的供水系统主要是对地下水源井进行抗震加固,将计划封闭的水源井作为备用水源使用。结合地面水厂,形成多水源供水系统。完善供水管网建设,形成环状管网系统,并采用抗震柔性接口,地震时保证供水需求。加强对水源地、水源井监测点的信息化建设,防止不法分子对水源地或水源井进行恶意投毒等事件的发生。生命线工程中的供电系统主要是对电厂、变电站的建筑物、构筑物、电力设备等按照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达到防护要求。针对2008年南方发生的百年不遇的冰灾对当地供电系统的危害适当的对供电网络进行改进,与气象部门进行的灾害预警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接。采用环形供电网络,保证在危及时刻发生时重要用户的持续用电。一级负荷单位应有双电源,确保要害用电设备的供电,供电线路和配电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应加大对移动供电车的技术改造,在政府、军事机关、医疗机构加大移动供电车的投入。 生命线工程中的燃气系统主要是对天然气门站、高压管道、中压输配系统、进行抗震设防,加大对集”调峰、事故备用、应急气源、汽车加气及储运”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LNG加注站,对天然气管网上游停产或长输管线事故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向输配系统提供临时应急气源.以保障输配系统可靠、安全、连续地向用户供气。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五、结 论(一)主要观点本文从延吉市城市历史、地理条件、气象条件等多方面分析,得出延吉市在未来有可能发生地震、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延吉市地处北方边疆重镇,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也不能完全排除战争、骚乱等社会突发事件。如果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延吉市是否有足够的应急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而这些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在城市规划中给予了足够重视是关系到我们延吉市56.7万人口的子孙后代生命安全的不可忽视的客观条件。在国家、吉林省对应急设施建设、应急机制、体系建设都不断重视的背景下,大安全观也不断深入人心,经过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国家城市规划法、长吉图规划纲要、延吉十二五规划纲要、延吉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2012-2016)规划纲要,并以大量数据作为支撑,在应急管理视角下分析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城市供电网络、通信网络、水源、供排水管网、供热管网、天然气场站调峰、天然气管网、道路网络、公园广场、城市绿化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 2011. 03. 16.提出延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应急管理方面要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在应急管理的视角下重新审视现有的城市功能区域划分,确保生命线工程,加强城市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并为应急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并如何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二)研究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延吉市城市基础实施规划进行详细论述,针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条分析并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将应急平台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从组织关系上将政府规划部门、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城市应急办公室、人防办公室形成联动机制并制定出适合延吉市现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在中长期、短期作为不同规划范围,结合延吉市政府财政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主次对城市基础设施在应急方面进行建设,尤其是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为将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战争、骚乱等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提供有效的应急保障。由于笔者自身的理论水平有限,对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