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避险应急知识.doc_第1页
自然灾害避险应急知识.doc_第2页
自然灾害避险应急知识.doc_第3页
自然灾害避险应急知识.doc_第4页
自然灾害避险应急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避险应急知识一、暴雨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往往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出现城市内涝,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交通运输。 应急办法 1.住低洼地带1楼的居民预防内涝,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积水浸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食品和电器转移到高处。 2.积水中行走,要防止跌入沟、坑等,特别是城市窨井。 3.车辆遇到路面积水过深时,尽量绕行。 专家提示 1.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2.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量绕过积水严重地段,不要冒险跨过污沟,远离电线及电力设施。 3.在山区旅游时,要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忽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要立即向高处撤离。 二、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俗称,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破坏力很强,常伴有大风、暴雨和风暴潮。按照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世界气象组织把热带气旋划分为4个等级:风力67级的叫“热带低压”,89级的叫“热带风暴”,1011级的叫“强热带风暴”,12级及12级以上的叫“台风”。 应急办法 1.台风来临前,可能受影响地区的居民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等,以备急需;关好门窗,必要时加固门窗;将放置在阳台边缘和楼顶的花盆、杂物等搬进室内或阳台内,固定好室外易被吹动的物品。住在低洼地带和不安全建筑中的居民,应转移到避难场所避风。 2.台风来临时,近海渔船应立即回港避风,沿海养殖渔排上的人员立即上岸躲避;航行船舶必须与海岸电台联系,弄清船只与台风的相对位置,改变航线避开台风。 3.台风影响时,尽量避免外出,不举行户外群体活动,学校适时停课;外出时,避开大树、棚子、架子、架空电线、倾斜及倒下的电线杆,高层施工现场、塔吊或工地围墙,广告牌、危旧建筑等。 专家提示 密切注意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和政府应对台风的劝告。 三、洪灾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或堤坝溃决而造成的灾害。 应急办法 1.遭遇暴雨时,时刻观察周围溪河水位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随时做好转移准备。 2.转移要就近、快速,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它人员,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可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如被洪水围困,设法发出求救信号,不冒险涉水,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3.山区发生强降雨时,尽量避免过河或走在沟谷处,防止被山洪冲走。郊外旅游,注意防范山洪。 专家提醒 1.建房应选择平整稳定的山坡和高地,远离河滩及沟谷等低洼地带。 2.洪水来临前,备足食品、应用水和日用品。 3.遭遇山洪,不要沿着行洪道跑,要跑向两岸高处躲避。 4.发现电线低垂或折断时,应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四、龙卷风(大风) 龙卷风是从强对流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小范围快速旋转的漏斗状风柱,多发在春、夏、秋三季。大风及其在建筑物之间产生的“强风效应”,常会刮坏房屋,刮倒广告牌、大树、电线杆等,妨碍高空作业,甚至引起火灾。 应急办法 1.强对流天气,尽量少外出;外出须远离大树、广告牌、电线杆和简易房;房屋抗风能力较弱的中小学和单位应当停课、停业。 2.在室内,关好门窗,切断电源,熄灭火源;选择建筑物的中心位置,远离门窗、外墙;躲在坚实的桌子或床下,或用厚实的床垫、被子罩在身上,防止被掉落的东西砸伤。 3.在野外,要快速地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来不及的要迅速找一个低洼处趴下或到坚固避风处躲避,脸朝下,闭上嘴和眼睛,双臂护头;乘坐车辆的,要立即离开汽车到附近躲避。 4.水上作业和航运船舶要立即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 5.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施工等户外危险作业。 五、雷电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电能释放。强雷点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的强对流性天气。雷电会破坏建筑物、电气设备、伤害人员、畜禽。 应急办法 1.在室内,关好门窗,关闭电器。拔掉电源插头,不要使用固定电话,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不要淋浴。 2.在室外,不在空旷场地停留,要及时躲避,不要跑动,科躲入有避雷设施的建筑或汽车里;无处躲避时,尽量找低洼处蹲下,披上雨衣;不要打伞,不要高举农具和羽毛球拍等,远离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 3.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4.对被雷电击中的人员,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法抢救。 专家提示 雷雨天气,在户外空旷处切勿使用移动电话。 六、冰雹 冰雹多发生于春季强对流天气中。 应急办法 1.户外行人立即对安全的地方暂避。 2.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棚的场所,妥善保护汽车等室外易损物品和设备。 3.注意预防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七、大雾(霾) 大量微小水滴悬浮在近地层空气中,能见度小于500米时,就是大雾天气。霾,也称灰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大旗混浊现象。大雾(霾)天气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影响人体健康。 应急办法 1.雾(霾)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应停止户外运动。 2.行人要注意交通安全,应戴口罩,减轻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 3.驾驶汽车要开启防雾灯,控制车速,拉到车距,密切注意路况;如能见度过低,应尽快寻找安全停止区域停靠。 八 、高温 未来连续三天的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即是高温天气。 应急办法 1.午后高温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剧烈运动。 2.露天作业的人员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3.多喝水,少饮酒,饮食清淡,保证睡眠,穿着宽松、单薄和浅色的衣服,准备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花露水、十滴水等。 4.对老弱病残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5.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造成的电网故障,以及电线、变压器等因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专家提示 1.高温天气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应注意调节情绪。 2.室内利用空调降温时,温度宜设置在比室外温度低3-5,最低不宜低于26。 3.老人、体弱者或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出现胸闷、气短、头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九 、低温冻害 未来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或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为低温天气。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为霜冻。 应急办法 1.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 2.预防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户外工作防止冻伤。 3.对大田作物要采取田间灌溉、施用腐熟有机肥等防霜冻、冰冻措施;对蔬菜、花卉、瓜果要采取覆盖、喷洒防冻液等措施;对牲畜、家禽采取防风、保暖措施。 4.室内燃煤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农村用柴,碳取暖,还要预防火灾。 5.做好防风工作。 十、道路结冰 当路表温度低于0,同时出现降水时,将可能出现道路结冰情况。 应急办法 1.行人外出尽量少骑自行车,注意防滑;或给自行车轮胎少量放气,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 2.汽车安装防滑链,听从指挥,慢速匀速行驶,避免急转弯、急加速、急刹车。 3.组织人员及时清理路面积水。 十一、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引发的一种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巨砾的特殊洪流,常于山洪相伴,对房屋、农田、道路、桥梁等破坏极大。 应急办法 1.在山区沟谷活动时,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或陡峭的高边坡下躲避、停留。 2.发现泥石流征兆,应立即观察地形,迅速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转移,切计不能顺沟跑动。 3.不要上树躲避,也不要停留在陡坡土层较厚的低凹处,或躲在滚石、乱石堆后面。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谷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专家提示 1.山区大雨天气,深谷、山沟出现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地面有轻微震动时,为泥石流发生的征兆。 2.在雨季,留意住宅附近山坡地面运动征兆,注意任何可能由碎屑移动带来的不正常声音。 3.在泥石流多发区,应选择安全地带建房;在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避免在山坡下和山谷、沟底、河边处野营。 十二、滑坡 滑坡俗称“地滑”、“走山”,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在重力作用下整体或分散地顺坡下滑的地质灾害。引发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河流对山脚的冲刷和人类开挖山脚、坡体堆集、爆破、开矿等活动。 应急办法 1.遇到滑坡,千万不要顺着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两侧跑。 2.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可用衣物裹住头部。 3.应保持冷静,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 专家提示 1.居住在山区的群众,应时刻注意观察居住地附近山坡地面运动的任何迹象,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 2.滑坡过后,要确认房屋完好、安全再进入。 十三、地面塌陷 因地下采空或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的地面沉降。 应急办法 1.应立即撤离受影响的建筑物,阻止他人贸然进入塌陷危险区。 2.临近建筑物的小型塌陷坑应及时添堵,以免影响建筑物稳定。 3.应拦截地表水注入塌陷坑。 专家提示 1.建筑物应尽量避开有利于岩溶塌陷发育地段。 2.岩溶发育区避免大量抽排地下水。 十四、崩塌 崩塌是陡峭斜坡上的岩石突然脱离山体,飞落、滚落到山脚或沟底的地质现象。 应急办法 1.应保持冷静,迅速向两边逃生,并通知相关人员、单位。 2.如来不及逃离,要立即躲进大块岩石等物体后面,或躲入沟渠内。 专家提示 1.居住在陡崖下的居民应注意清除或加固陡崖上部的活动块体,注意观察有无掉快、滚石或裂缝的变化;避免爆破、开挖活动,保护岩体稳定。 2.大雨或连绵阴雨天,尽量不进入山区沟谷。切忌在陡崖下停留或避雨,防止崩塌造成伤害。 十五、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造成。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携带预先准备的应急包,选择合适的避难场所躲避。 应急办法 1.住在平房或高层建筑一楼的居民,应迅速头顶应急包跑到屋外空旷处,来不及的则就近躲避。 2.住楼上的居民,应远离外墙、门窗及阳台,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水源的空间,或承重墙根、墙角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或坚固桌子、床铺等家具下躲藏。不能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在学校,一楼的学生立即有序撤离教室、宿舍;楼上的学生在教师指挥下,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震后迅速、有序撤离教室。 4.在商场、餐厅、体育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立即蹲伏在立柱、内墙墙角和排椅下,避开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 5.在行进的车辆中,司机应立即驶离立交桥下、高楼旁、陡崖边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待车子停稳后再下车疏散。 6.在户外,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玻璃幕墙等,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毒气等工厂或设施,迅速跑到空旷处蹲下躲避。家人聚集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儿童,避免走失。 7.在郊外,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水库、河岸、高压线。 8.在海边,要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专家提示 1.遇到地震要保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是较好的自我保护办法,不能拥挤乱跑。 2.逃离、躲避时,要注意近水不近火,拿上应急包,采取蹲伏姿势,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同时尽可能找枕头、坐垫等护住头、颈部,掩住眼、鼻。 3.震后撤离时,要关掉电源、气源,熄灭火源。 4.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十六、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烧毁森林的动植物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办法 1.发现或不慎引发森林火灾,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拨打森里火灾免费报警电话12119,说清火场位置、面积等情况。 2.不能擅自扑火,要在森林防火指挥员的指挥下扑火,服从指挥。 3.被林火包围时,可进入河流、水库、池塘、农田、山路、公路、防火林带、防火线、难燃冲沟、沙石地避火,选择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 4.穿越火线逃生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屏住呼吸,快速逆风冲越火线 专家提示 1.火场逃生切记:不能顺风逃生,不能往山上逃生,不能经鞍部逃生。 2.不要擅自焚烧田边地秸秆、杂草。点火前将杂草归垛,远离林沿,开辟防火道。 3.不得在林区吸烟、烧烤、烧炭、烧荒、上坟烧纸、燃烧鞭炮。 十七、风暴潮 风暴潮,特别是台风暴潮,产生的大浪可能冲毁堤岸、卷走行人、冲毁建筑、打翻沿岸船舶、破坏沿海养殖等。 应急办法 1.收到风暴潮警报后,沿海渔民应提前检查和加固船舶、水产养殖渔排及建筑;沿海居民和游客必须立即离开海岸。 2.在海上进行生产作业的各类人员,应尽快上岸到安全处。被困在海上的,应尽快拨打电话或以其他方式向海事部门求救。 专家提示 风暴潮发生时尽量不要在海滨的路堤、海边栈桥和跨海大桥上行走、开车。不要在沿海各类危旧建筑、在建工程、临时设施和低洼避风处、避雨、避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