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环境测试规范V2.2.doc_第1页
BMP环境测试规范V2.2.doc_第2页
BMP环境测试规范V2.2.doc_第3页
BMP环境测试规范V2.2.doc_第4页
BMP环境测试规范V2.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凌骥电子(上海)有限公司BMP环境测试规范密级版本秘密V2.2BMP环境测试规范拟 制:方宏苗时 间:2009-6-4审 核:赵小俭时 间:2009-6-4批 准:张华建时 间:2008-9-5前言本过程文档于2007年8月30日首次发布;本过程文档起草单位:TEST TEAM;本过程文档执笔人:汪海明,梁树盛,方宏苗本过程文档主要审核人:张华建本过程文档标准化审查人:Gu Cynthia;本过程文档批准人:张华建本过程文档维护记录:更改信息表规范名称: BMP环境测试规范 规范编码: TW-RD0051.2版本更改原因更改说明更改人更改时间V1.0新建文档梁树盛,汪海明2007.08V2.0优化汪海明2007.11V2.1优化吴涛,汪海明2007.12V2.21. 更改公司名称2.针对BMP模块在做THB测试时,经常在80H时出现损坏,更改高温高湿试验项目为100H的THB测试,测试数量12PCS汪海明2009.02目录前言2更改信息表31.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介绍:51.1 低温对产品的影响51.2高温对产品的影响51.3湿热环境对产品的影响52 环境与可靠性测试内容和方法52.1低温工作试验6试验曲线:6试验程序:62.2 高温工作试验7试验曲线:7试验程序:72.3 低温贮存试验8试验曲线:8试验程序:82.4 高温贮存试验8试验曲线:8试验程序:92.5 THB试验9试验曲线:9试验程序:102.6 交变湿热试验11试验曲线:11试验程序:112.7 高低温循环试验11试验曲线:12试验程序:123测试判定标准121.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介绍:1.1 低温对产品的影响电子器件参数漂移,引起电子产品工作不稳定;塑胶材料机械特性发生变化(变硬,变脆,变形)金属材料脆性增加,强度变差;机械产品的润滑效果变差。1.2高温对产品的影响电子器件参数漂移,引起电子产品工作不稳定;电子器件过热,甚至烧毁;绝缘材料绝缘性能变差;有机材料老化速度加快;材料变形;热胀冷缩导致机械产品性能变差或故障1.3湿热环境对产品的影响水汽渗入器件内部造成失效;电子产品绝缘性能变差;金属材料腐蚀(金属材料表面结露导致电化学腐蚀加剧)影响产品外观,例如标签脱落。2 环境与可靠性测试内容和方法注释:上面蓝色为温箱温度变化曲线;下面红色为模块工作状态。 初始检测Tc1与恢复时间Tc2一般定为1小时。 模块最高工作温度TH为85C,最低工作温度TL为-40C;湿度测试RH:D=95%,一般50%。 上海试验室温箱温度变化率一般取1/min。 在相应的输入电压下的空/加载测试(在一个电压条件下,加载和空载工作时间各取一半),检查模块是否正常工作。2.1低温工作试验试验曲线:TL(试验温度值):-40tc1(样品温度稳定时间):1h tc2(样品恢复时间):1hU1:normal Vdc; U2:max Vdc; U3:min Vdc 图1 低温工作试验曲线试验程序:1) 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检查并上电按照MTR要求进行电气参数测量;2) 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于温箱内,接好输入输出及测量引线,样品与试验箱内壁保持足够距离(样品体积小于试验箱容积的五分之一,样品距离实验箱内壁至少15cm);3) 降温: 将箱温以每分钟1/min的速度调到40C;4) 热平衡:在温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情况下,在温箱内放置1小时,使模块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致;5) 条件试验:接通电源,反复开关模块5次,检查样品是否能正常启动,然后在以下条件下让模块工作;a.在输入电压为U1,满载和空载的条件下工作16小时,检测输出电压,电流;输入电压,电流;检查模块是否正常工作;b.在输入电压为U2, 满载和空载的条件下工作4小时, 检测输出电压,电流;输入电压,电流;检查模块是否正常工作;c.在输入电压为U3, 满载和空载的条件下工作4小时, 检测输出电压,电流;输入电压,电流;检查模块是否正常工作;6) 升温:输入电压设置为U1,然后将温箱以每分钟1/min的速度调到25C;7) 恢复:在25C的环境下再继续工作一个小时;8) 最后检测:按照MTR和附表一对模块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要求。2.2 高温工作试验试验曲线:TH(试验温度值):85tc1(样品温度稳定时间):1htc2(样品恢复时间):1hU1:normal Vdc; U2:max Vdc; U3:min Vdc 图2 高温工作试验曲线试验程序:1) 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检查并上电按照MTR要求进行电气参数测量;2) 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于温箱内,接好输入输出及测量引线,样品与试验箱内壁保持足够距离(样品体积小于试验箱容积的五分之一,样品距离实验箱内壁至少15cm);按照SPEC要求确定模块散热的风速和在高温下的负载要求,如没有,按照最恶劣的情况确定风速,负载取额定负载;3) 升温: 将箱温以每分钟1/min的速度调到85C;4) 热平衡:在温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情况下,在温箱内放置1小时,使模块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致;5) 条件试验:接通电源,反复开关模块5次,检查样品是否能正常启动,然后在以下条件下让模块工作;a.在输入电压为U1,满载和空载的条件下工作16小时, 检测输出电压,电流;输入电压,电流;检查模块是否正常工作;b.在输入电压为U2, 满载和空载的条件下工作4小时, 检测输出电压,电流;输入电压,电流;检查模块是否正常工作;c.在输入电压为U3, 满载和空载的条件下工作4小时, 检测输出电压,电流;输入电压,电流;检查模块是否正常工作;6) 升温:输入电压设置为U1,然后将温箱以每分钟1/min的速度调到25C;7) 恢复:在25C的环境下再继续工作一个小时;8) 最后检测:按照MTR和附表一对模块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要求。2.3 低温贮存试验试验曲线:TL(试验温度值):-40(以SPEC规定的存储温度为准)tc(样品恢复时间):1h图3 低温贮存试验曲线试验程序:1) 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检查并上电按照MTR要求进行电气参数测量;2) 放置样品:将样品在无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放置于温箱内,样品与试验箱内壁保持足够距离(样品体积小于试验箱容积的五分之一,样品距离实验箱内壁至少15cm);3) 降温:将温箱以每分钟1/min的速度调到SPEC规定的存储温度;4) 条件试验:在此温度的环境下存储24小时;5) 升温:温度试验期满, 将温箱以每分钟1的速度上升到25C;6) 恢复:在此条件下恢复1小时,并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7) 最后检测:按照MTR和附表一对模块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要求。2.4 高温贮存试验试验曲线:TH(试验温度值):85(以SPEC规定的存储温度为准)tc(样品恢复时间):1h图4 高温贮存试验曲线试验程序:1) 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检查并上电按照MTR要求进行电气参数测量;2) 放置样品:将样品在无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放置于温箱内,样品与试验箱内壁保持足够距离(样品体积小于试验箱容积的五分之一,样品距离实验箱内壁至少15cm);3) 降温:将温箱以每分钟1/min的速度调到SPEC规定的存储温度;4) 条件试验:在此温度的环境下存储24小时;5) 降温:温度试验期满, 将温箱以每分钟1的速度下降到25C;7) 恢复:在此条件下恢复1小时;8) 最后检测:按照MTR和附表一对模块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要求。2.5 THB试验试验曲线:TH(试验温度值):85D(试验设置湿度值):85RHtc(样品恢复时间):1h图5 恒定湿热试验曲线试验程序:1) 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检查并上电按照MTR要求进行电气参数测量;2) 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于温箱内,接好输入输出及测量引线,样品与试验箱内壁保持足够距离(样品体积小于试验箱容积的五分之一,样品距离实验箱内壁至少15cm);测试样品为12PCS.3) 升温预热:将样品上电,输入为额定输入电压,负载为最小负载,将温箱温度以每分钟1/min上升到85C,此阶段1小时;4) 加湿:当温度达到稳定后再加湿到85%,此阶段1小时;5) 在此环境条件下工作100小时;6) 减湿:将湿度调节到50,此阶段时间1小时;7) 降温:以每分钟1/min的速度将温度调到室温25,此阶段持续时间1小时;8) 恢复:在此条件下恢复1小时,并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9) 最后检测:按照MTR和附表一对模块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要求。2.6 交变湿热试验试验曲线:TH(试验温度值):85D(试验设置湿度值):95RHtc(样品恢复时间):1h图6 交变湿热试验曲线试验程序:1) 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检查并上电按照MTR要求进行电气参数测量;2) 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于温箱内,接好输入输出及测量引线,样品与试验箱内壁保持足够距离(样品体积小于试验箱容积的五分之一,样品距离实验箱内壁至少15cm);按照SPEC要求确定模块散热的风速和在高温下的负载要求,如没有,按照最恶劣的情况确定风速,负载取额定负载;3) 预处理:将样品上电,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提高相对湿度到95,此阶段持续1小时;4) 交变湿热循环试验:保持相对湿度为95,首先将温度以每分钟1/min上升到85C,此阶段持续3小时;然后在85C的环境下工作9小时;接着再将环境温度以每分钟1/min降低到25C,此阶段持续3小时;最后在25C的环境下工作9小时,此为一个周期。再进行两个周期的循环测试;5) 恢复:将温度调整为25,相对湿度为50,在此条件下恢复1小时;6) 最后检测:按照MTR和附表一对模块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要求。2.7 高低温循环试验试验曲线:TH(试验温度值):85TL(试验温度值):40r(温度变化率): 1/mint(K)(温度稳定时间):3htc(样品恢复时间):1h图7 温度循环试验曲线试验程序:1) 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检查并上电按照MTR要求进行电气参数测量;2) 样品安装:将样品放置于温箱内,接好输入输出及测量引线,样品与试验箱内壁保持足够距离(样品体积小于试验箱容积的五分之一,样品距离实验箱内壁至少15cm);按照SPEC要求确定模块散热的风速和在高温下的负载要求,如没有,按照最恶劣的情况确定风速,负载取额定负载;3) 降温:将样品上电,将温箱以1/min的速度,将温度调到-40C;4) 低温工作:在-40C保持工作3小时;5) 升温: 在低温段工作结束之后,将温度以1/min的速度升高至85C;6) 高温工作:在高温段工作3小时;7) 降温:在高温段工作结束之后,样品保持工作,将温度以1/min的速度降至-40C;8) 恢复:再进行一次4)到6)步的测试后将温度调整为25,在此条件下恢复1小时;9) 最后检测:按照MTR和附表一对模块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要求。3测试判定标准问题类别:以上每一项测试完成后在常温下进行表一内容和规格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