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选择判断.doc_第1页
教育选择判断.doc_第2页
教育选择判断.doc_第3页
教育选择判断.doc_第4页
教育选择判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选择判断一、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B)。A论语B学记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2、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A)。A雄辩术原理B理想国C政治学D金言3、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A)。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话D爱弥儿4、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B)。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凯洛夫D赞科夫5、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B)。A勒图尔诺B孟禄C沛西能6、教育是一种(B)。A生物现象B社会现象C自然现象D本能活动7、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不同,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说明教育具有(C)。 A生产性B阶级性C历史性D实践性8、人类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属于(A)。 A非制度化的教育B制度化的教育9、工业社会的教育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10、“教育”的日常用法有以下三类,其中最基本的用法是(A)。A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 B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C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11、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观点的是(B)。A陶行知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二、1、教育是受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但它一旦形成独立的社会部门,就具有(B)。A继承性B相对独立性C永恒性D阶级性2、从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C)。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3、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是(D)。A遗传素质B社会环境C生活水平D教育4、教育价值是教育的(A)表现。A应然B实然5、义务教育具有(ABC)。A基础性B全民性C全面性6、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A遗传B教育C环境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7、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BC)。A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B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C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三、1、从要求的特点看,教育目的有(B)之分。A价值性和操作性B终极性和发展性C正式决策和非正式决策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B)。A体育、美育 B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3、在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应把满足(C)的需要作为根本价值取向。A人B社会C人与社会4、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C)。A社会本位论B人本位论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社会生产关系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脑力劳动相结合D教育与科学技术相结合6、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的是(B)。A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四、1、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2、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3、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六三三制”的是(C)。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4、义务教育实际上是一种(C)。A免费教育B业余教育C法律规定国家保障的教育D自愿参加的教育5、我国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是在(D)。A1979 B1990 C1993 D1986五、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是(ABCD)。A教师对学生的态度B教师的领导方式C教师的智慧D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其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C)。A独立性B调控性C创造性D自我意识性E选择性3、教师的职责是(A)。A教书育人B传授知识C思想品德教育D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工作中起(B)。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C辅助作用D核心作用5、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D)。A师范教育B新教师的入职辅导C在职培训D自我教育6、教师职业形象的核心是(B)。A道德形象B文化形象C人格形象7、师生关系中的(B)是一种基本关系,其他师生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A社会关系B教育关系C心理关系8、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是(B)。A家庭B学校C环境六、1、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是(A)。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案2、形式教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D)。A知识技能B技能技巧C技巧D智力3、实质教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B)。A理论知识B实用知识C数学知识D逻辑知识4、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B)。A布拉梅尔德B杜威C多尔D奈勒5、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的课程是(C)。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国家课程D校本课程6、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前苏联(C)提出的。A赞科夫B马卡连柯C维果茨基D苏霍姆林斯基7、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学者(A)。A多尔B杜威C泰勒D奈勒七、1、极力提倡使用发现法的人是(C)。A杜威B布卢姆C布鲁纳D罗杰斯2、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A)。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3、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B)。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时间D教学措施4、要有充分的练习设计的是(B)知识的教学。A陈述性B程序性C策略性5、非指导性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A杜威B布卢姆C布鲁纳D罗杰斯八、1、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最大差别是(A)A强制性B制度性C社会性D发展性2、学生同辈群体生活的主要特征是(ABCE)A相同的心理需要B明显的情感色彩C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D共同的兴趣爱好E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3、导致学生形成、加入同辈群体的主因是学生对平等的追求和期望,因为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BD)A导向功能B发展功能C矫正功能D保护功能4、美国学者伊利奇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化生活是压抑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生活,提出学校生活应由教育网络生活所取代。这种主张称为(C)A网络化教育B非制度化生活C非学校化生活D非指导性教学5、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产生的最典型的原因为(ABDE)A社会道德失范B文化市场的失控C青春期本身具有的暴力倾向D家庭结构的变化E学校指导思想的失误6、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ABCDE)A社会规范失控B文化的商品化C城市化的影响D价值观多元化E人口流动问题7、下列关于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中,属于心理学的解释是(CE)A失范说B控制缺乏说C挫折侵犯说D差异交往说E心理缺陷说F手段目的说G亚文化群理论H标签论8、逃学、不诚实行为属于(B)A目的取向型失范行为B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C情感型失范行为D传统型失范行为9、盗窃、抢劫、诈骗行为属于(A)A目的取向型失范行为B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C情感型失范行为D传统型失范行为10、可以用心理学的失范理论进行解释的失范行为是(C)A目的取向型失范行为B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C情感型失范行为D传统型失范行为11、可以用“失范说”、“控制缺乏说”理论进行解释的失范行为是(D)A目的取向型失范行为B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C情感型失范行为D传统型失范行为12、属于“非理性行为”的失范行为有(CD)A目的取向型失范行为B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C情感型失范行为D传统型失范行为13、学习压力实际上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ABD)A来自环境的紧张刺激B个体的内部紧张状态C强烈的情绪体验D个体的反应14、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表明,儿童早期主要的学习动机是(D)A成就内驱力B自我实现内驱力C兴趣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九、1、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是(D)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英国牧师贝尔 C苏联教育家凯洛夫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2、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C)A特郎普制 B巴达维亚法 C道尔顿制 D圣路易编制法3、在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运动中,主张根据儿童的能力在短期内随时升级的是(D)A特郎普制 B巴达维亚法 C道尔顿制 D圣路易编制法4、在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运动中,规定60名学生以上的班级应设立辅导教师的是(B)A特郎普制 B巴达维亚法 C道尔顿制 D圣路易编制法5、在改革班级组织的尝试中,主张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是(C)A活动课时制 B开放课堂 C特朗普制 D协同教学6、在改革班级组织的尝试中,主张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把教师和儿童从固定的班级中解放出来,采取较有弹性的教学组织的是(D)A活动课时制 B开放课堂C特朗普制D协同教学7、班级组织角色结构的特点是(BCD)A民主性B成对出现C多重性D不断转换8、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班级规模通常是(B)A20人以下B25人左右C50人左右D超过70人9、日本学者夫根哲治、吉田寿夫的研究认为,与儿童的学业成就相关的认知维度是(CDE)A活泼度B温厚度C聪明度D沉着度E刚毅度10、美国学者弗伦奇和雷文认为教师对儿童所拥有的势力中,属于法律赋予教师的权限的是(A)A正当势力 B强制势力 C报酬势力 D参照势力 E专业势力十、1、首次正式提出教育评价概念,被称为“划时代的教育评价宣言”,并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开端的著作是(D)A布卢姆的教育评价B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C西蒙兹的人格与行为的诊断D泰勒的学生进步的评估与记录2、诊断性评价获取相关信息的一般手段为(ABC)A查阅有关的成绩记录B摸底测验C必要的学习要素调查表D日常作业E评价者的观察3、根据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习活动包括(ABD)A认知B情感C态度D技能E道德F行为4、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ABD)A认知学习 B动作技能学习 C情感学习 D态度学习 E道德品质学习 F行为习惯学习5、测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较强的客观性的测验是(A)A标准化测验B教师自编测验C客观性试题测验D主观性试题测验6、通常认为正规测验的信度应(D)A小于05 B大于05 C大于07 D不小于097、在编制测验中,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有(ABC)A、增加测验试题的数量B、控制试题的难度C、选择测验内容D、明确测验目的E、参照测验的评定标准8、如果要求试题的难度适中,则试卷的平均难度应为(B)A04左右 B05左右 C07左右 D09左右9、根据有研究,技能学习必须经过认知、定位、自动三个时期,在学习期间必须掌握的三个原则是(B)A模仿、练习、矫正B接近、练习、反馈C模仿、反馈、矫正D练习、反馈、矫正10、对学习技能进行评价的常用方法有(ABD)A观察法B作品表现法C书面测验法D表演评价法E练习法11、在实验观察评价中,“能观察描述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化学变化和现象”属于评价目标等级中的(B)A初步学会B学会C熟练D自动化12、目前构成学生情感学习评价的三个类别一般为(C)A兴趣、意志、态度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兴趣、态度、品德 D兴趣、情绪、态度13、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进行测评,并以此研究建立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模型的心理学家是(B)A皮亚杰B科尔伯格C艾森伯格D巴恩斯14、根据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标准,“对评定的内容诸方面基本能做好。”的等级为(B)A优秀 B良好 C及格 D不及格十一、1、当前,世界各国都以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培育教师。所谓的“教师专业化”,其要义是(AC)A教师工作具有不可代替性B教师的教育研究具有专业化的特征C教师专业必须经过不断的成长与发展D教师专业要不断制度化2、对“行动研究”认识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B)A史蒂芬考瑞B库尔特勒温C保罗郎格郎D马丁特罗3、教育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是(D)A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B分析课题C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D实践尝试行动策略E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F总结4、下列的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ABC)A问卷法B访谈法C座谈D观察法E个案研究F测验法G资料收集法5、问卷导语部分的内容主要是(AC)A说明研究的意图与用途B性别、年龄、班级等资料C交代如何填写问卷D列出所要调查的问题6、记录目标行为的方法有(BCD)A事件记录B时间记录C频数记录D等级评价记录E对象记录7、教师收集文献资料可以通过的途径有(ABCDE)A阅读有关著作B浏览新的期刊C利用工具书D剪报和卡片E使用检索工具8、教师教育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有(ACD)A研究报告B理论著作C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教育教学案例一、1、学校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2、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3、信息社会的教育即信息教育。()4、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5、教育的阶级性是一切社会的重要属性。()6、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教育学。()7、教育学一经产生就是一门独立的科学。()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教育史上,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看成近代教育学著作9、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10、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二、1、教育功能是人们的一种主观的期望,等同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3、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唯一目的。()4、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唯一途径。()5、教育既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社会的发展。()6、教育是生产力变化的“因”,生产力是教育的“果”。()7、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8、教育功能的释放取决于外部社会因素。()9、教育要传播所有的文化。()10、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最有效的方式。()11、文化的融合就是不同特质文化的相加。()12、同样的教育投入,在不同的学校会产生同样的教育功效。()13、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三、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少于教育目的。()3、全面发展就是要求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4、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又不可相互代替。()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教育与体力劳动相加。()6、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7、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准。()8、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取向的最基本问题是如何看待和解决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关系问题。()四、1、教育制度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2、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制度具有阶级性。()3、义务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免费教育。()4、教育制度是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创新的。()5、我国第一个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五、1、教师这一职业是与教育同时产生的。()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其经济待遇来体现的。()3、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4、教书与育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5、在学生面前,教师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桩是细小的、无关紧要的()6、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是衡量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标准。()7、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8、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就是一位成熟的专业人员。()9、教师的地位、作用与专业特点,最终是通过其职业角色和具体形象来反映的。()1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六、1、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本身的评价。()2、教材就是教科书。()3、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又称“新潮课程评价观”。()4、课程变革既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受学生发展的影响。()5、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又称“传统评价观”。()6、活动课程较之学科课程,给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7、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或中学。()8、传统课程评价观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运行的过程上,试图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七、1、教学就是智育。()2、意义学习即非指导性学习。()3、教学策略就是教学方法。()4、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唯一途径。()5、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6、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八、1、逃学、小偷小摸、打架、违反交通规则的失范行为是越轨行为。()2、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了“心理人”的概念,呼吁人们注重生活品质,注重生活中的心理感受和意义。()3、学生讲哥们义气是情感型的失范行为。()4、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是指失范行为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5、一般研究认为: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态度会随年龄和年级水平而下降,而且这种下降是持续性的。()6、通常家庭经济背景与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态度成正相关,同时家长的保守态度也与学生的学校态度关系密切。()7、在开放性学校中,学生对学校态度的积极性比传统而且封闭的学校高。()8、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的主导类型是依据“家长教师同伴个体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互动性重要他人”而逐渐变化的。()9、学生一入学就按能力分班,是减轻学习压力的一种重要方法。()10、在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旨在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九、1、当代的教育理论视班级组织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班同义。()2、道尔顿制主张使学习者能按照自定的步调学习,并依据每个儿童学习各学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3、班级的正式群体在学校人际关系系统中起主导作用,非正式群体具有满足个体需要、保护心理健康、沟通信息、调节平衡等功能。()4、研究表明,大班化教学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5、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6、在班级管理中,“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能消除集体与个人的对立。()7、成文的制度管理具有普遍的规范性和约束力,是柔性的管理。()8、班级管理应该积极倡导体贴人的纪律和刚性的管理方式。)9、班级教学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10、在班集体的目标管理中,既要撇开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发展要求,又要注重班集体的整体发展水平。()十、1、教育测验无法测得人的学力的全部领域,而且容易形成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2、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形成性测验进行判断,同时也应辅之以必要的学习要素调查来共同完成。()P3113、按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