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 压强一单项选择题1(10昌平二模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帕斯卡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A密度 B质量 C压强 D功2(10崇文二模1 )第一位通过实验测定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A安培 B托里拆利 C法拉第 D牛顿3(09海淀一模5)如图2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冰刀磨得很锋利坦克上安装有履带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图2ABCD4(11海淀一模4)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图2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火车铁轨铺在枕木上BACD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书包带做的很宽5(07中考7)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图3 6(08中考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7(09中考7)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8(11中考9)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C斧刃磨得很锋利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书包背带做得较宽在铁轨下面铺枕木DAB图49(09海淀二模1)在图1所示的实验情景中,哪一个是测定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图1ABCD10(10海淀二模5)图2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用滴管吸取药液B用吸盘挂钩挂物品C用锋利的菜刀切菜D图2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A11(10崇文二模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B一般人步行的速度约12m/s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12(09西城二模9)下列跟大气压有关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 )A高山上越高处大气压越小,水面下越深处大气压越大B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是靠大气压把水从低处压上来的C大气压是不变的,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高压锅内气压大于锅外的大气压,所以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13(10崇文二模9)对下述物理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压强是表示压力大小的物理量 B功率是反映做功多少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热量是说明内能多少的物理量14(10密二模10)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把吸盘挂钩按压在墙壁上,可以挂衣服B将针头插入药液内,拉动活塞,药液就进入针管C学生用吸管喝酸奶D用打气筒把空气压入自行车轮胎中15(09西城二模6)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图2所举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图216(11石景山二模8)图4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船闸 B潜水艇 C茶壶 D洗手池下水管图417(09朝阳二模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B用吸管把瓶中的汽水吸到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强C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D高压锅是利用增大压强降低沸点的原理尽快煮熟食物的18(11顺义一模8)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为了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应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19(09昌平二模 9)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区最长的高原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火车从北京开到西藏的拉萨,关于北京和拉萨两地的大气压强和水的沸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拉萨大气压强较大,水的沸点较高 B拉萨大气压强较小,水的沸点较低C北京大气压强较小,水的沸点较高 D北京大气压强较大,水的沸点较低20(10朝阳二模9)把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若把8块砖同样的砖按图5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A8P B4P C2P D(1/2)P21(10朝阳一模8)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6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向上翻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小于伞下方的压强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图5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等于伞下方的压强22(10崇文一模9)如图3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 DP甲 p乙 Bp甲 p乙 CF甲 F乙 DF甲 = F乙图5甲BA乙BA24(09海淀二模11)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B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B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A和B。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5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5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若p1:p2=1:2,则A:B为A3:2 B9:4 C2:5 D1:3图5甲乙25(11丰二12) 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他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6:5。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都截去甲边长的1/3,则甲、乙两个正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6:5 B 5:6 C 10:9 D 9:10 26(09崇文一模12)如图6所示,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b的横截面积是a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2;若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6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A11 B12 C13 D14 图 图627(09崇文二模11)甲、乙两个正方实心体,分别由密度1、2的物质组成,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2。若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与把乙放在甲上面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B C D28(10丰一模12)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甲乙图4A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 如甲、乙质星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AB第12题图29(11密一模12)如图所示,圆柱体A和圆柱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圆柱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A,圆柱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B。圆柱体A的密度为A,圆柱体B的密度为B。圆柱体A的底面积为SA,圆柱体B的底面积为SB。圆柱体A的质量为mA,圆柱体B的质量为mB。圆柱体A的高度为hA,圆柱体B的高度为hB。已知:AB=65;AB=45;SASB=58。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两圆柱体的质量之比是mAmB=43B两圆柱体的高度之比是hAhB=23C如果将圆柱体A水平切去,则两圆柱体对地面压强相等D如果从两个圆柱体上部各水平切去。圆柱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A,圆柱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B。则AB=4530(09宣武二模12)如图6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杯液体,甲杯内装有水,乙杯内装有酒精。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两杯液体内A、B两点距底部的距离hA = 1.6hB 。A、B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已知酒精0.8103/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ApB ,且pB pA= 1.2水g hBBpApB ,且pBpA = 0.8水g hBCpApB ,且pA pB = 0.4水g hBDpApB ,且pA pB = 0.8水g hB二多项选择题1(11石景山二模14)图8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图8A. 用吸盘挂钩挂物品 B.用滴管吸取药液C. 打气筒给轮胎打气D.向外推针管中药液2(10西城二模14)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09宣武一模13)关于图8所示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明的书包背带比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肩部的压强B乙图中:小丽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说明她对水产生了吸力C丙图中:压路机利用很重的轮子将路面压平,说明重力就是压力图8甲乙丙丁D丁图中:洗手池的回水管做成U型,是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4(09宣武二模14)关于图7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B、C三支竖管中水柱的高度不同 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小 5(11朝阳二模14)下列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特点制成的B煮饺子时,饺子刚入锅因为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C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D锅的把手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手与锅把之间的摩擦6(10密二模16)甲 乙 第16题图在0.5kg的平底空水桶内,装入15kg的水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3100Pa。小刚用细线拴着体积为410-3m3密度为3103kg/m3的金属球。当手提细线使金属球浸没在桶内的水中时,水面升高了5cm,如图乙所示。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800paB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500paC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5500 paD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3900 pa图107(09东城一模16)图10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A锥形瓶中的液体重为g s1h 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gh C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m1m2)g D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 s8(10朝阳一模16)图10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质量为m的水平桌面中央,、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1,当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A锥形瓶中的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为m2gB倒入锥形瓶中液体的体积为m2/C水平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为(mm1m2)gD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 s三填空题1(10朝阳二模18)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的存在。2(11西城二模17)意大利物理学家 首先测得了大气压的数值3(11中考17)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 的数值。4(09昌平一模19)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利用了 的原理。5(09密一模18)船闸是根据 原理建造的。6(昌平11年一模20)有的汽车后部有导流板,可以加强车辆的高速稳定性。如图11所示,当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流速比导流板下方的小,则导流板上方的气流对导流板的压强 导流板下方的气流对导流板的压强。(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7(09丰二模20)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人们用锅煮饭往往不易煮熟,这是因为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_ (填:“高”或“低”)8(09海淀一模17)拉萨与北京相比,海拨高度要高出数千米,所以通常拉萨地区的大气压强 北京地区的大气压强。(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图10水位计9(10海淀二模20)游泳池内水深2m,池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10(11海淀二模18)如图10所示,在电热水器的侧面装有一个水位计,通过它可以观察到电热水器内部的水位,这是利用了 原理。11(10石景山一模19 )吸钢笔水时,先用手捏笔胆排除里面的空气,松手后墨水在 的作用下进入笔胆。12(09石景山一模19)地铁进站时车身附近空气的流速会变大,车身附近空气的压强会 _ (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因此地铁站台上要设立黄色安全线,以免乘客发生危险。13(09东城二模19)登山运动员登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的增高,大气压越来越_(选填“高”或“低”),空气的密度也越来越小,致使人体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减少,所以人感到呼吸困难,举步维艰。14(09东城一模17)吸钢笔水时,先用手捏笔胆排除里面的空气,松手后墨水在 的作用下进入笔胆。15(11东城二模18)拉萨与北京相比,海拨高度要高出数千米,所以通常拉萨地区的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北京地区的大气压强。16(10朝阳一模19)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坝时,为了保证航道的畅通,人们修筑了船闸,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17(06中考22)水利采煤是用喷枪射出水的巨大压力冲击煤层来采煤的。若从喷枪中射出的水柱在煤层表面0.01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为1000N,则水柱在煤层上产生的压强为_Pa。18(06中考23)小华用气球代替木桶模拟帕斯卡桶实验。当管中水柱高度为1m时气球胀裂,这时水柱产生的压强为_Pa。(g取10N/kg)19(10中考20)飞机起飞升空时,机翼上方气流的流速比机翼下方的大,则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220(11西城一模19)在跑车的尾部安装有“尾翼”(即“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如图12所示。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尾翼上方的气流速度比尾翼下方的气流速度小,于是上方气流对尾翼的压强 下方气流对尾翼的压强,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09朝阳二模22)如图12所示的一个容器中盛有水,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是50cm2,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0cm2,水深h是40cm,A点到容器底的高度是h 1是10cm,再向容器中倒入0.1kg的水且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 N。(g=9.8N/kg)22(10丰一模22)如图6所示,一容积为0.5m3、底面积为0.5m2的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Pa.(g = 10N/kg)Ah 1h图12图623(10西城一模22)有A、B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将它们如图10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24(09石景山一模22)用细绳系着底面积为S1、高为H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浸没到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内密度为的液体中(液体未溢出),且圆柱体未接触容器底部,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SA图20图9hAASB6BhB25(09石景山二模23)如图9所示,两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A=3SB,容器内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A =pB。若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投入A、B两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且甲物块在A中悬浮,乙物块在B中沉底,甲物块密度是乙物块的3倍,这时液体A、B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增加了pA、pB已知pB=2pA,那么,原容器内所装液体的高度之比hA:hB= 。四实验题1(09丰一模30)如图12所示是小明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在一个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不同的位置,实验现象如图12甲、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出的结论是:_。图21 甲 乙 图122(11顺义一模34)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21所示的图像。(1)该液体50cm深处的压强是 pa。(2)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2分)图14气流甲乙气流AB饮料管饮料管3(09海淀二模27)如图14甲所示,小明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拢。此实验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选填“大”或“小”)。小明根据这一规律制作了如图14乙所示的装置,当他向饮料管A中吹气时 ,饮料管B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4(11密二模28)根据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现象,可得到是: 。(2分)在硬币上方平行桌面吹气,硬币会跳起来。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向中间靠拢。5(09东城二模24)如图14所示,取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再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杯子里的水不往外流,实验说明: 的存在。图206(11顺义二模35)图20是小明自制的“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他将一支塑料管弯成“”型,一端插入硬纸片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用硬纸片盖住左杯口且纸片与杯口密封(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右杯中水在 的作用下流入左杯。(2分)7(09东城二模26)把长为12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如图16所示,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吸管A中的水柱上升了,这是因为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 (选填“大”或“小”),气压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管中液面就会向上升。 甲 图17 乙水图168(09东城二模27)通过比较图17甲、乙,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了 差。这个现象说明:液体内部存在 。图189(10东城一模27)小明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体压强将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直玻璃管内的水面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图1910(10石景山一模32)如图19所示,小东把一纸条放在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向上飘了起来,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图1511(11海淀一模28)在科学晚会上,小亮用一根软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如图15所示,他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从上管口“天女散花”般地飞了出来。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软胶管上管口处的压强p1和下管口处的压强p2的大小关系为p1 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09西城二模32)图17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AB。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_。图16甲乙吹气13(09宣武一模27)如图16甲所示,小丽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可看到乒乓球不会下落,此实验现象说明: _ 。同组的小刚同学设计了如图16乙所示的小实验,他把一张半卷着的硬纸片摆放在桌子上,当用力向硬纸片的下面吹气时,可以发现硬纸片 _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实验现象A保持静止状态 B匀速直线运动C不会翻转过去 D会翻转过去图18甲乙吹气14(10宣武一模27)如图18甲所示,小明同学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靠拢,此实验现象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 。在一个雨天,小丽撑着雨伞走在回家的路上,如图18乙所示,一阵大风吹来,雨伞可能发生的现象及其正确的解释是 。A由于风力作用,雨伞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雨伞上方空气流速等于下方,雨伞将保持静止C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雨伞边缘会向下压低 D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雨伞边缘会向上翻起 图1315(11丰二模30)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人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13所示的信息可知,这次实验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_ 是否有关。16(09密二模29)液体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判断,该液体在0.2m深度的地方产生的压强是 。(3分)第29题图400800120016000.050.100.15p/Pah/m00.20第27题乙图第27题甲图第27题丙图17(11密二模27)如图所是,是小玲“探究液体的压强规律”的实验情景, 甲、乙两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密度为1的液体,丙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密度为2的液体,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乙和丙两图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通过观察甲和乙两次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通过观察乙和丙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图16甲乙 丙18(10崇文一模29)如图16甲所示,小明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1)将安装好的压强计探头缓慢放入液体中,并逐渐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 _。(变大、不变 、 变小)(2)如图16乙和丙,杯中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小明想将它们区分开。他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浸没到两杯液体中,结果丙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能否由此确定丙图杯中盛的是清水?为什么? 。 19(09中考33)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7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1,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17乙所示;改变风速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2,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17丙所示。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比较p1与p2的大小,则p1 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09东城一模36)物理课外小组为了研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重力及容器形状的关系,同学们特意找了一些大小、形状各异(直筒形、开口大、开口小)的容器,他们先测出每个容器的底面积,实验时,在各个容器中都盛有同种液体,用仪器测量出各个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再计算出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表一实验序号容器形状底面积/cm2液体的重力/N液体的深度/cm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N12021022102202351201表二实验序号容器形状底面积/cm2液体的重力/N液体的深度/cm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N4102.820251022026101.2202(1)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可知: ;(2)分析比较表二中的数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等于液体的重力。(选填“一定”或“不一定”)(3)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关于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结论是: _ 。图25玻璃板 F 21(10东城一模32)小文通过实验粗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塑料挂钩的吸盘蘸水后,按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实验时小文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较小,于是他采用了如图25所示的方式,当他再次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已知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不计绳重、滑轮重及装置的摩擦)22(06中考29)下面是同学们做过的一些物理实验,请对这些实验分别进行分析,并得出所反映的物理规律。(1)图甲:铅笔两端对手指的压力大小相同,但手指上肌肉的凹陷程度和感觉均不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_。23 甲 乙 图19(11石景山二模33)如图19所示是小明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他先在一个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再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不同的位置,实验现象如图19甲、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 。24(09石景山二模29)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20所示。甲液体的密度一定 乙液体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分)图20图13甲乙25(10海淀二模29)小明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中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液体压强探测器相连通。实验现象如图13所示。甲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1,乙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2。请根据图13所示实验现象比较1与2的大小,则1_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6(11海淀二模33)小雨同学用密度为1.2103kg/m3的液体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为:_。次数液体深度h/cm液体内部压强p/Pa1101.171032202.341033303.511034404.681035505.851036607.02103图1527(09西城一模30)小梅把同一支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同一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15所示。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可知r甲_r乙。28(09朝阳一模32)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气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现有下列器材:A.不易被水浸湿的纸片 B玻璃杯一个C.足量的水。请你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写出你的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2分)图14实验过程:_;观察到的现象:_。29(09朝阳一模27)图14是小木桌放在细沙上的演示实验的示意图。这个实验可以初步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有关。(2分)30(10朝阳一模34)小阳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用压强计来进行实验。(1)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如图22(a)和(b)所示,(a)中放的是水,(b)中放的是盐水,且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小阳根据图22(a)和(b)所示的现象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你认为,小阳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图22ba31(09西城二模31)图16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物质_的密度比较大。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_。32(10西城一模30)小红同学和小军同学利用一块海绵和一块砖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图18所示为小军同学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情景绘制的图画。此实验可以说明:当海绵受到的_不变时,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图18砖竖放在海绵上砖侧放在海绵上砖平放在海绵上33(10西城一模31)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9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风速为v1时,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如图19乙所示;改变风速为v2后,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如图19丙所示。比较乙、丙两图中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可知风速v1_v2。(填“”、“”或“”)图18甲乙34(10西城一模34)小玲同学在研究“水产生的压强与水的深度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请你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水产生压强与水的深度的关系:_ _。水的深度h/m0.050.100.150.200.250.30水产生的压强p/103Pa0.490.981.471.962.452.9435(11西城二模30)小华同学利用底面积为S的平底小试管一支、装有足量水的水槽一个(水槽高度大于小试管长度)、天平一架、配套砝码一盒、足量细沙、小勺一把、面巾纸一盒等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的关系。实验数据如下表,归纳出: 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受力面积S/cm23深度h/cm24681012质量m/g61218243036压强p/103Pa0.20.40.60.81.01.236(09宣武二模35)如图23所示,是小华根据以往的探究实验得到得数据描画出的四个相关图像,分别描述的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进入液体的深度、做功与时间的关系。请你判断在四幅图像中能正确描述上述对应关系的是 图。你认为其他图像错误的原因是: ; 。37(11东城二模28)在下列各组实验中:(2)如图15(b)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液体的压强与 _的关系。38(10宣武一模38)小华同学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液体的密度不变时,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成正比。实验桌上已备有如下实验器材:已知底面积为S的平底小试管一支、装有足量水的水槽一个(水槽高度大于小试管长度)、天平一架、配套砝码一盒、足量细沙、小勺一把、面巾纸一盒。(1)请你写出应补充的实验器材。(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3)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39(11朝阳一模34)小阳在利用吸管喝饮料时认为“饮料是靠嘴的吸力进入口中的,而不是靠大气压进入口中的”,而小明认为他的说法是错误的,为此他准备了如下一些器材:一个装满水(可以饮用)的玻璃瓶,一个可以塞紧瓶口的塞子,塞子上开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中插有一支吸管并与塞子压紧。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阳的说法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并加以说明。(3分)40(09西城二模38)现有调节好的托盘天平一架,配套砝码一盒,刻度尺、三角板各一把,编号依次为1号至6号的底面积不同的足够长的平底试管六只,足量的沙子,小勺一把,符合要求的水槽中装有足量的水。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压强一定时,压力跟受力面积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第36题图41(10密二模36)在做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时,小英将酒精棉点燃放入瓶中,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如图所示。发现瓶子把鸡蛋“吞”了进去。因此,小英认为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了瓶中。小青不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瓶中空气受热后,有部分空气跑到瓶外,瓶中空气稀薄,对鸡蛋的托力变小,鸡蛋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的。请你用小英的实验器材,做实验证明,小英的观点是正确的。(3分)图2342(11丰一模34)小王同学用大号注射器、钩码和绳子做实验。如图23所示,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把管内空气排出,用橡皮帽把它的小孔堵住,然后在活塞下端悬挂钩码,发现钩码并没有把活塞拉下来,小王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钩码没有把注射器的活塞拉下来是是由于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与大气压无关。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解释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43(09海淀一模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细长平底试管一支(已知底面积为S)、小汤匙一个、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水槽的高度大于小试管的高度)、足量的水、足量的细沙子、天平及配套砝码。要求从实验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对公外汇考试题及答案
- 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承诺书(9篇)
- 海外合作信誉保证承诺书8篇
- 癫痫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210-2023 《锁阳商品规格等级》
- osce产科护理病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程质量及进度保障承诺函(4篇)
- 丹毒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卓越品质精益求精承诺书6篇范文
- 企业形象宣传册设计规范企业品牌展示与传播支持工具
- 整理黑龙江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早
- 牙及牙槽外科牙拔除术
- 2023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90.2-2002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水力发电厂生产安全性评价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