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网系统大全》PPT课件.ppt_第1页
《弓网系统大全》PPT课件.ppt_第2页
《弓网系统大全》PPT课件.ppt_第3页
《弓网系统大全》PPT课件.ppt_第4页
《弓网系统大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与规范电气工程学院接触网研究室 吴积钦13708094949061 60718 028 jqwu 什么是标准 1 1934年盖拉德在其 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 一书中对标准所作的定义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的标准的定义 即 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 物体 动作 过程 方式 常用方法 容量 功能 性能 办法 配置 状态 义务权限 责任 行为 态度 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 给出定义 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 它以语言 文件 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 样本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 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什么是标准 2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给标准所作的定义 即 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 共同合作起草 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 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 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什么是标准 3 1983年我国对标准的定义 即 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 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经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由主管机构批准 以特定形式发布 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的特性 前瞻性 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 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不仅反映了制定标准的前提 而且也反映了制定标准的目的 科学性 以科学 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制定出来的 这一规定反映标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民主性 经协商一致制定 制定标准过程中 标准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对标准中规定的内容 需要各方均可接受 保证了标准的全局观 社会观和公正性 反映了标准的民主性 民主性越突出 标准就越有生命力 标准 规范 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规程 对作业 安装 鉴定 安全 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 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 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 以科学 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规范 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 对设计 施工 制造 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标准 规范 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 由于各主管部门在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掌握的尺度 习惯不同 使用的随意性比较大 这是造成人们最难理解这三个术语的根本原因 标准 规范 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 习惯上统称为标准 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 针对产品 方法 符号 概念等基础标准时 一般采用 标准 如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等 针对工程勘察 规划 设计 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 一般采用 规范 如 混凝土设计规范 建设设计防火规范 等 针对操作 工艺 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 一般采用 规程 如 钢筋气压焊接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 等 标准 规范 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 标准 规范 规程在使用中逐步发生着变化 例如 近年来 卫生部门把一些涉及技术规定的 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统一冠名为 技术规范 或 规范 以区别于自愿用或推荐性的标准等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 尚没有要求进一步规范这三个术语的使用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10009 2005 2005 04 25发布 铁路枢纽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10076 2000 2000 12 21发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 TB10075 2000 2000 12 21发布 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2005 04 25发布 新建时速200 2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上 下 2004 12 30发布 设计方面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接触悬挂气象条件防雷 绝缘 接地平面布置接触网支持结构和基础附加导线 设计规范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 1998 09 07发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1 2003 1998 09 07发布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 暂行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施工方面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运营维修规程 运营维护方面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TB T2073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TB T2074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 TB T2075 1 2075 54 20022002 05 17发布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TB T3068 20022002 09 09发布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TB T2287 20052005 03 29发布 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 prEN501192000 02发布 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 TB T3111 20052005 03 29发布 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TB T2809 20052005 03 29发布 电力牵引用接触线 GB12971 1 12971 5 911991 06 06发布 FPC 1 2 分段绝缘器技术条件 TB T2288 911992 01 07批准 电力牵引用内包式钢铝接触线 TB T2277 911992 01 07发布 国际通用受电弓 UICCODE6082003 04 装备制造与检验方面 部分 与接触网相关的德国标准 DINVDE2101985年 额定电压1kV以上的架空供电线路的规划和设计DINVDE2161986年 架空和接触轨设备的零件 静态机械特性 规定和测试DINVDE216 21992年 架空和接触轨设备的零件 正常运行条件下载流零件的电气接触特性 草案 DINVDE228 11987年 电力设备对电信设备的干扰情况处理 总则DINVDE228 31988年 电力设备对电信设备的干扰情况处理 交流牵引系统干扰DINVDE228 41987年 电力设备对电信设备的干扰情况处理 直流牵引系统干扰DIN431381980年 用于架空设备和回流的柔性电线DIN431401975年 接触线 供货的技术条件DIN43141 11975年 用于电力牵引的带槽接触线 尺寸和恒定电流负荷DIN43137 1 3电力牵引 吊弦线夹DIN431381986年 架空设备的楔形线夹DIN431551985年 架空设备的线夹装置DIN431741970年 电力牵引用的受电弓 尺寸选择手册 DB接触网的标准结构 65 65 80 80 80 最大跨距 m BzII3518 BzII3518 BzII2518 BzII2514 18 弹性吊索 mm 长度m BzII10 BzII10 BzII10 BzII10 BzII10 吊弦 mm BzII IV120 Cu 0 1Ag120 Cu 0 1Ag100 Cu100 Cu100 接触线 mm BzII120 BzII70 BzII50 BzII50 BzII50 承力索 mm 2721 1515 1310 1010 1010 张力 kN 接触线 承力索 Re330 Re250 Re200改进型 Re200 Re100 结构型式 DB接触网的标准结构 相同接触网零部件在所有速度线路上的直接应用优点 建造费用降低 维护费用低 相同的备件储备 相同的员工培训 可以灵活地安排工作人员 与接触网相关的DB标准 代号名称462架空接触网的运行 原理800 01带接触网系统线路的限界和股道间距 标准轨距955 0101铁路供电设施955 0102铁路供电设施保护955 0103牵引变电所内控制技术955 0lO4牵引供电通信技术955 0lO5牵引供电的建筑要求997 0101架空接触网 一般原则997 0102架空接触网 设计和施工997 0103架空接触网 施工 监督和验收997 0lO4架空接触网 设备维修997 01接触网设施的防腐蚀997 0lO7接触网防腐蚀措施的实施997 02Ol架空接触网 用于回流系统 轨道接地和电位平衡的原则997 02O2架空接触网 回流设计 与接触网相关的DB标准 代号名称997 02O3架空接触网 回流施工997 0204架空接触网 铁道接地设计997 02O5架空接触网 铁道接地施工997 0206架空接触网 电位平衡设计和施工997 022l架空接触网 回流线的应用997 0222架空接触网 高速铁路线回流措施997 0223架空接触网 混凝土建筑物的回流和轨道接地997 0224架空接触网 整体道床的回流和轨道接地997 0225架空接触网 直流铁路线路上仍采用的回流线和铁道接地997 0241架空接触网 减噪墙的铁道接地导接线997 0242架空接触网 桥墩上路面导槽的铁道接地导接线997 0301接触网供电分段设计997 03O2接触网供电分段制图和命名规则997 9101延长Ri100接触线使用寿命的工作指导书997 9113用于规划设计 供货 建安和维修的规程和标准997 9114接触网设备的鸟类防护 SICAT标准 京津客运专线接触网采用SICATH1 0标准 与接触网相关的欧洲标准 EN50119铁路应用 固定设施 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EN50149铁路应用 固定设施 电力牵引 铜和铜合金双沟槽接触线EN50163铁路应用 牵引系统电源电压EN50317铁路应用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网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测量方法的要求与确认EN50318铁路应用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网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仿真确认EN50367铁路应用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 互联互通 技术规范 与接触网相关的欧洲标准 EN50121EN50122EN50123EN50124EN50125EN50149EN50163IEC60050 EN50206 EN50119 EN50318 EN50367 EN50317 EN50119 对以下方面内容进行规范 接触网的系统设计 接触网系统的设备和零部件 接触网的施工设计 接触网的施工 EN50318 适用的范围 详细说明确认仿真模型的功能要求 确保用于共同接受 输入和输出参数 用于评价仿真方法的测试结果的标准子集 与测量结果的比较 仿真方法之间的比较 本标准适用于由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网相接触的铁道车辆受流系统 不适用于无轨电车系统 EN50318 概要 为获取系统较多的信息 并减少在线测试的成本 利用计算机仿真对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网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已成为可能依赖研究的现象 关注频率范围应该被提前确定 而且应该与受电弓模型 架空接触网模型 仿真模型以及测量系统保持一致通过仿真结果与在线实试结果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已经被确认的仿真方法进行比较来评定仿真方法 以便放心使用 EN50318 受电弓模型一般要求 受电弓模型应该能够描述其关注频率范围内的动力学特性控制特性和主动动力学特性受电弓的模拟方法是可用的 EN50318 受电弓模型最小数据 仿真时 受电弓的下列参数是要用到的 运动学特性 质量分布 关节的自由度 阻尼特性 弹性 摩擦值 刚度 限位 静态力的运用范围 空气动力的运用范围 如果需要 应该结合其他参数 运行高度 拉出值 非线性因素 频率 综合考虑 EN50318 接触网模型一般要求 架空接触网模型应该能够描述关注频率范围内的动力学特性依赖所研究的现象 使用两维或者三维几何学模拟架空接触网如果必要 架空接触网应该被模拟为包括所有的张力调整设备或者任何其它分立部件 例如绝缘子 绝缘锚段关节或者其它部件 的模型 EN50318 接触网模型最小数据 仿真时 要用到架空接触网的下列几何和机械参数 架空接触网的模型长度 这个架空接触网的模型长度至少应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受电弓间距的3倍 最少10个跨距 跨度 吊弦的位置 接触线高度 弛度 吊弦长度 接触线坡度 结构高度 定位器几何形状和质量分布 拉出值 线索的数目和特性 接触线 承力索 辅助线 弹性吊索 吊弦 线索单位长度质量或密度和横截面 线索的机械张力 张力依赖于温度 这一关系应该详细说明 线索及吊弦之间的联接件 线夹 质量 支持装置的机械特性和结构 吊弦的刚度 EN50318 仿真参数 列车速度 分析区段 受电弓的数目及受电弓之间的距离 每个受电弓的静态力 每个受电弓的空气动力 受电弓的运行高度 接触线的温度 架空接触网的阻尼 关注频率范围 EN50318 输出 当受电弓沿架空接触网模型运行时 应能仿真计算出接触力的变化及接触线和受电弓的运动输出参数应滤除关注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干扰仿真输出能在分析区段内被分析以下详细说明的输出只对一架受电弓而言 如果列车上的受电弓不止一架 那么每一架受电弓的输出应该是可用的 EN50318 测量值验证 靠仿真结果与线路实测结果相对照完成仿真系统的验证 线路实测应根据EN50317规定的测量方法完成仿真结果应该在与测量值相同的频率范围内筛选 排除干扰测量值随时间的变化是可用的 EN50318 参考模型 EN50317 范围 本欧洲标准详细说明了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线之间动态相互作用测量方法的输出功能要求及精度 EN50317 概要 检验受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质量 不同受流系统的测量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以验证其组成在欧洲是可以自由通行的为检验受流系统的性能 至少应测量以下数据 接触力或者燃弧率 受电弓通过定位点时接触线的抬升除去测量值之外 运行工况 列车速度 位置 将不断记录下来 环境条件 雨 雪 温度 风 隧道 和测试配置 受电弓的参数和排列 接触网的类型 将在测量过程中被记录到检测报告中 这些附加信息将确保测量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可比较性 EN50317 接触压力测量一般要求 通过受电弓上的力传感器完成接触力的测量 力传感器应尽可能地接近接触点接触力测量系统应测量垂直方向的力 除去其他方向力的干扰在任何测量条件下 由温度引起的力传感器的测量偏差要小于10N 所有力传感器的总和 对于带有独立滑板的受电弓 每个滑板要进行单独的测量测量系统免疫于电磁干扰测量系统的最大误差应小于10 EN50317 接触压力测量系统的影响 测量系统不得有任何使测量的接触力结果改变5 以上的影响 惯性力的修正 由传感器和接触点间质量的产生的惯性力需要修正 空气动力的修正 此修正需考虑到空气动力对传感器和接触点之间各部件的影响空气动力的测量可以通过空气动力试验来完成空气动力实验可以在测量接触力的过程中 通过同样的配置来完成 接触线高度 车辆构造 测量装置 环境条件 EN50317 接触压力测量系统的校准 为检验力的测量精度 测量系统要经过实验室测试 这种测试应针对安装了量身定做的力测量设备和所有加速度传感器 数据传输系统 自动测量记录传导 光学 和放大器的完整受电弓来完成在弓头上施加一定频率范围的动态激励 能确定所施外力与所测量的力之间的比值 受电弓和测量装置的传递函数 EN50317 接触压力测量结果 在控制区段内进行的测量应该进行评价为了计算统计值 控制区段不应该小于一个锚段对于一个控制区段 至少需要计算以下统计值 平均值 Fm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偏差 接触压力的柱状图或概率曲线 EN50317 位移测量 测量系统不得有任何使测量的位移结果改变3 以上的影响定位点抬升测量系统误差要小于5mm接触点的垂向位移测量接触点相对于受电弓底架的垂向位移测量系统的精确度应优于10mm接触网上其他位移的测量测量系统的精确度应优于10 的振幅测量值或小于等于10mm 两者都给出了更高的精度 EN503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