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微观经济学与市场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一个理论 看不见的手 一个重点 中心理论价格决定论两个主体 公众 家庭 厂商 企业 两重身份 买者卖者两大经济行为 买 需方 卖 供给 两大市场 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三大问题 资源配置两个假设 理性人完全信息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与居民 企业的供求关系 循环流动图 产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居民 企业 传统市场经济 A 传统市场 商品市场 家庭 厂商 要素市场 2 1 3 4 5 6 8 9 现代市场经济 说明 1 支出 2 购买商品与服务 3 出售商品与服务 4 收益 5 收入 6 要素供给 7 购买要素 8 成本 工资 租金 利息 13 转移支付 14 个人所得税 15 补贴16 税收17 18 进出口 19 20 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需求的一般原理 需求 欲望 支付能力 需求 一 需求函数 一 需求的定义需求是指市场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的对应关系 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潜在购买力 三个要素 购买欲望 支付能力 对应关系分类 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等于个人需求的加总 二 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是商品本身的价格 price 二是消费者收入水平 income 三是相关商品的价格 price 四是消费者的偏好 taste 五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expectations 六是如气候 消费者人数 时间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商品的需求 替代品 互补品 三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可以看成是所有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因素的函数 Qd f P I Pc Ps T Pe 简化式Qd f P 二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函数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示 一 表格法 二 公式法Qd f p P 三 图示法 把需求表中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 这种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曲线 称为需求曲线 demandcurve 需求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都可以证明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P Q Qd f p 需求函数 Qd f P P 价格Qd 0 需求定律 lawofdemand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当价格上升 商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 商品需求量上升 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化成反向关系 三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一 需求量的变动1 需求量的变动含义 是指在其它条件 收入 相关商品价格 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预期等 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 几何意义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Qd f p P Q 二 需求的变动1 需求的变动含义 需求的变动表示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它因素变动 收入变动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 消费者偏好变化和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预期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 几何意义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向左或向右所发生的移动 P0 D3 D1 D2 O P Q3 Q2 Q1 Q 三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分1 定义上的区别 需求量是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一组需求量 需求是某一价格水平的特定的需求量 2 假设条件上的区别 需求变动是价格既定时 影响需求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一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是分析影响需求其它因素不变时 价格变动引起的相对应的需求量的变动 3 表现形式不同 需求变动表现为整个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 第二节供给理论 一 供给函数 一 供给定义供给 供给是指市场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的对应关系 区别 供给与供给量 供给与供给能力 1 商品自身的价格 Price 2 生产的成本 Cost 3 生产的技术水平 Technology 4 相关商品的价格 互补品Pc 替代品Ps 5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Pe 二 影响供给的因素 三 供给函数 由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也是一个多元函数 Qs f P C Ps Pc T Pe 简化式 Qs f p 二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一 供给表 供给曲线 描述价格和供给数量的对应关系 给定某种价格 潜在供给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二 供给曲线 P Q 供给定律 lawofsupply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当价格上升 商品供给量上升 价格下降 商品供给量下降 供给量与价格的变化成正向关系 三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一 供给量的变动1 供给量的变动含义 是指在其它条件 收入 相关商品价格 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预期等 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2 几何意义 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供应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Qs f p P Q 二 供给的变动 1 供给的变动含义 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它因素变动 生产成本的变动 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等 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2 几何意义 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向左或向右所发生的移动 O Q P S3 S1 S2 Q3 Q1 Q2 P0 案例 禽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 美国从1970 1990年 禽蛋的实际价格下降了56 而大学教育的价格上升了62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 通过研究两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表现就可理解 对于禽蛋来说 由于养殖场的机械化使产蛋成本急剧下降 从而使这一时期的供给曲线向下移动 与此同时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胆固醇的危害性而改变了饮食习惯 往往避免食用禽蛋 以致使禽蛋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因此不仅是禽蛋的实际价格急剧下降 而且禽蛋的年消费量也有一些减少 对于大学来说 供给和需求朝着相反方向变动 装备和保养新式教室 实验室和图书馆的成本提高 教职员工的薪水提高 它们一起将供给曲线推高 同时 日益增多的高中毕业生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大学教育极其重要 需求曲线因此向右移动 这样尽管大学收费价格上涨 但与1970年的860万人相比 1993年仍有超过1400万的学生被大学录取攻读学位 第三节 马歇尔 局部市场均衡 一 局部均衡 供求作用 含义 在某种价格上 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相等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存在交点 该交点即为均衡点 该交点上 对于交点价格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相等 此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 此时的商品数量即为均衡数量 练习题 需求 Qd 800 100P供给 Qs 400 200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解得 Qd QsP 4Q 4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 2 3 4 5 6 7 8 Q P E D S 图2 4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图过剩均衡价格不足均衡产量P2时 需求 供给 价格会上升P3时 供给 需求 价格会下跌 Q1 Q P1 P2 P3 P O S D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价格 同时价格反过来又自动地影响和调节供给与需求 使市场趋于均衡 这种调节功能就是价格机制 又称市场机制 几种不同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 静态分析 外生变量直接决定内生变量 staticanalysis 2 比较静态分析 外生变量的变动导致内生变量变动 comparativestaticanalysis 3 动态分析 以时间为主要 甚至唯一 外生变量 dynamicanalysis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ceterisparibus 经济学所面对的经济现实是复杂的 为了要说明某定律 常常需要假设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尽管有时并不明确指出这一点 因此 如果经济学家断言 苹果的价格下降一定会导致其需求量上升 他们实际上是指 如果其他条件 消费者的收人 消费者对苹果的喜爱程度 其他水果的价格等等 不变 那么一定会有上面这个论断 经济学家的办法 一个物理学家 一个化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漂流到孤岛上 十分饥饿 这时海面上漂來一个罐头 物理学家说 我们可以用岩石对罐头施以动量 使其表层疲劳而断裂 化学家说 我们可以生火 然后把罐头加热 使它膨胀以至破裂 经济学家则说 假设我们有一个开罐头的起子 第四节供求分析的应用 一 最佳出售量 易腐商品 鲜鱼 的售卖 p2 p1 p3 0 Q2 Q1 C A B 准备出售的全部数量 应该制定的价格 交易的本质 所有交易 只要能成交 就表明当事人认为 换取的东西 比 付出的东西 更有价值 价格 二 谷贱伤农 现象农民的收入与生产的增长成反比 丰收则少收 反之 则多收 P2 案例1993年 湖南省邵阳市柑桔大丰收 柑桔上市初期 每公斤销售价为3元 柑桔大量上市以后 销售价逐渐降至每公斤2元 1元 0 8元 0 5元等 最后 种植柑桔的农民将销售柑桔的货款用来支付雇工的工资都不够 只能任柑桔在树上腐烂 结果橘农的收入大量的减少 为什么柑桔大量丰收 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 第五节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欲望与效用欲望也叫做需要 是指想要得到而又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理状态 欲望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 不足之感 第二 求足之愿 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 一种欲望被满足之后 一种新的欲望便随之产生 因此 从这种意义上说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但是就特定的时间特定商品而言 人的欲望又是有限的 从有限性来说 欲望的强度具有递减的趋势 当一个人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消费时 他对这种商品的欲望逐渐减弱 最后对之完全无欲望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 或者说 它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觉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所以 效用会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地而异 效用的概念效用 Utility 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1 效用U Utility 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完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 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 效用小 效用幸福 萨缪尔森提出欲望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最好吃的东西 兔子和猫争论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兔子说 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 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 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 嚼起来又酥又松 味道美极了 兔子和猫争论不休 相持不下 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 不由得大笑起来 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 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是桃子 桃子不但美味可口 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兔子和猫听了 全都直摇头 那么 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 效用 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 质量及要素投入等不能很好的测定消费效果 因为消费效果本身具有相对意义 一定数量某种商品的消费 对不同人来说 消费效果就有可能不同 对同一个人来说 在不同的条件下 消费效果也有可能不同 研究效用最大化的两种方法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 1 2 3 4 效用可以计量 可以相加 序数效用论 第1 第2 第3 效用没有单位 无法度量 但可排列 此二者的分析殊途同归 二 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用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 效用是可以具体衡量的 并且它可以加总求和 同时 基数效用论又假定随着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 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逐步下降 消费者消费商品的目标是要达到总效用最大 总效用 TotalUtility 消费若干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效用的加总 TU Uxi平均效用 AverageUtility 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 平均每单位商品或劳务可提供的效用 AU TU X 1 总效用 平均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 MarginalUtility 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二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边际效用趋于下降 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值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生理或心理因素物品多样性用途按重要程度排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钻石与水 悖论收入应向穷人转移支付 价值悖论 Valucparadox 对于我们的生命而言 水是不可或缺的 钻石却并非业不可少 那么 为什么水如此便宜而钻石却如此昂贵 难道水的价值还比不上钻石吗 这是个不是悖论的悖论 水的总价值当然很高 毕竟没有水我们就无法生存 但关键的一点是 决定水的价格的不是它的总价值 而是它的边际价值 也就是最后一杯水能够带给我们的效用 为什么 因为人们可以自由决定买不买这最后一杯水 如果水的价格高于它的边际价值 那么 最后一杯水就卖不掉 因此 水的价格必然下降 直到它恰好等于最后一杯水的价值时为止 在人们居住的大多数地方 水是容易得到的 最后一滴水带给人的效用微不足道 所以它几乎一文不值 货币的边际效用 1元货币的效用 单位货币的效用 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基于 1 研究的是某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2 假定消费者在一次购买中货币支出占总货币收入的较小部分 三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消费x y两商品的消费者效用表 假定 M 12元 Px 2元 Py 1元 消费x y两商品的消费者效用表 假定 M 12元 Px 2元 Py 1元 公式表示 也可以表示为 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 并不是指消费者的欲望得到完全满足 而是指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能够得到的最大效用 注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花费每一单位货币 比如说每一元货币所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这也叫作边际效用均等规则 消费者均衡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 要使购买各种物品的总效用达到极大 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必须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Px X商品的价格Qx X商品的数量Py Y商品的价格Qy Y商品的数量MUx X商品的边际效用MUy Y商品的边际效用 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I 消费者的收入 四 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者在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 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 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联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进行分析 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 上述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 它表示 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自己花费在这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个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四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需求曲线1 随着占有的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多 该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所愿支付的价格越来越低 2 随着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的增加 消费者持有的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增 他所愿出的价格也将越来越低 MUPOQOQ A 边际效用曲线 B 需求曲线 需求规律的边际效用说明边际效用递减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买的越多 边际效用越小 愿意支付的单位货币越少 价格越低 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五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 与他为此所花费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差额 简言之 是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 Consumerssurplus 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曾对商场中的货架打过自己的算盘 这双鞋还不错 要是价格低于200元 我一定会买 当然 要是80元就更好了 然后 找到价格标签看一眼 180元 尽管有点遗憾 180比80高出了整整100 我们仍然会欣然买下 毕竟180比200还低了20 这时 经济学家会说 你所斯望的80元没有什么意义 你甚至可以期望价格为0 但是那个200元就大不一样 你肯花200元 就说明你认为这双鞋值200元 实际上你少花20元就买到了你想要的东西 那么从购买中你一定得到了一种满足的剩余 而这20元就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 它叫作消费者剩余 研究消费者剩余的意义 1 为分析消费者的利益及其受损状况提供了分析工具 2 有助于说明市场售价的降低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 3 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以商品供给的丰富性为前提的 例如 某人对节能灯泡的需求状况中 其消费者剩余图如下 阴影部分代表了消费者剩余 PDO123Q 14 15 13 三 序数效用论1 观点 效用可以排序 但无法度量 基数效用理论的核心 边际效用序数效用理论的核心 无差异曲线 2 假定条件 1 完备性假设消费者在选择商品A和B时 如果A给予他的满足大于B 他对A的偏好就强于B 如果A和B给予他的满足相同 他对两者偏好无差异 在任何两种可能性中 消费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不能既对A的偏好强于B 又对B的偏好强于A 2 传递性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 如果他对A的偏好强于B 对B的偏好强于C 那么他对A的偏好就强于C 3 非饱和性假设消费者认为数量多的商品组合优于数量少的 消费者的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处于饱和以前的状态 1 含义 用来表示X 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 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I 线上任何一点X与Y的不同组合 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 二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的等效用商品组合表 根据表中列出的A B两组数据 通过描点法可以在二维的坐标系上绘制出两条对应的无差异曲线U1 U2 实际上 我们可以假定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可以无限多 也就是说 在表中我们可以有无穷个无差异子表 从而可以得到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该表和图只不过是为方便分析而进行的一种简化 U1 U2 2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a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 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b 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c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否则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会和它的第二特征发生矛盾 d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Y5A43B2C1O123X Y X Y X I1 I2 I3 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 1 概念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同等程度的满足时 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无差异曲线上总效用不改变 因此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Y对X的边际替代率MRSYX 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点的斜率 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 人们为了得到一单位某种商品而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单位数量是递减的 消费数量越多 边际效用越小 为获得这种商品而愿放弃的另一种商品越少 四 预算线 BudgetLine 一 定义预算线是表示在既定收入和价格条件下 消费者可以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最大数量组合 将上式改写为 即为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之比 预算线的纵截距为 即全部收入只用来购买商品Y时的数量 预算线的斜率为 二 移动1 收入变动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不变 收入 预算线上移 A1B1 A2B2 商品价格不变 收入 预算线下移 A1B1 A3B3 YOX收入影响下的预算线移动 A2 A1 A3 B2 B1 B3 2 一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和Y商品的价格不变 X商品的价格 预算线内旋 收入和Y商品的价格不变 X商品的价格 预算线外旋 YAOB2BB1X价格影响下的预算线移动 预算线的变化 o o 0 X2 X1 A A A B B B B B A B A A A B 100 X2 X2 X1 X1 四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均衡点为既定的预算线与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切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 在切点处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无差异曲线斜率 MRSXY dY dX MUX MUY MRSXY PX PY 无差异曲线斜率 MRSXY dY dX MUX MUY 在切点处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PX PY 总结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 核心为边际效用 当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时 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 序数效用论 核心为无差异曲线 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 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结论完全一致 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 在市场经济中 消费者主权是指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 消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 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 而且 物品的效用越大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2 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 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 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 所以 企业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 而且能卖高价 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 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偏好首先取决于消费时尚 不同时代有不同消费时尚 一个企业要成功 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 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 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 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 3 消费者行为理论还告诉我们 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如果一种产品仅仅是数量增加 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 因此 企业的产品要多样化 即使是同类产品 只要不相同 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启示企业要进行创新 生产不同的产品 一 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 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 它是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一 厂商 第六节厂商理论 二 厂商的组织形式 1 业主制企业 业主制企业亦称独资企业 是指一个人出资经营 由个人所有和控制并独享经营成果的企业 2 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本所有者共同出资 共同经营 并共同享有经营所得的企业 3 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指依法集资联合组成的 有独立的注册资产 并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厂商组织形式 公司制 合伙制 个人业主 占所有厂商的百分比 每个厂商平均规模 规模 销售额 资金额 工资额 职工人数 从横轴看 数量上个人业主占绝对优势从纵轴看 规模上公司制占绝对优势企业由小到大 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不同组织形式的特征 优劣 公司制为什么会产生 是发展的必然 高级形式 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三 厂商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 我们都认为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所谓利润最大化不是或不仅仅指短期利润 更主要指长期利润 主要是指的综合决策 而不是指个别决策 主要是指追求差率最大化 而不完全是指追求绝对额的最大化 为什么 利润最大化主要是指 企业从事生产为的是能以比生产产品所费成本更高的价格销售产品 从中取得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并力图使它最大 成本是厂商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提供一定的劳务所付出的代价 即厂商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 数值上 等于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素的单位价格之和 即 二 成本 机会成本 定义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种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的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 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 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2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3 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 我们在作出任何决策时 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 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 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 生活中的机会成本 小花拔牙 小花是个爱哭的孩子 有一次 妈妈带她去医院看牙齿 轮到小花了 后面还有4个病人 医生说 这颗牙齿没有办法补了 必须拔掉 拔牙时 小花尖声哭叫 把那4个病人全都吓跑了 付款时 妈妈取出10元钱 医生说 钱不够 你应该付50元 妈妈很奇怪 问 拔一颗牙不是只要10元钱吗 医生说 对 但你必须付拔5颗牙的钱 因为你女儿的大声尖叫赶走了我的4个病人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大学学位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让我们来看一看 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呆了4年 每年支付1万元的学费与书费 上大学的部分机会成本 是该学生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但又不得不用于学费与书费的4万元 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 而是到一家银行做职员 每年的薪金为2万元 那么 在大学里所花费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 因而 该学生的大学学位的机会总成本为12万元 那么 你关于上大学的决策又意味着什么呢 大学学位可以提高我们的赚钱能力 因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益的 为了做出是否上大学的明智的决策 你必须比较收益与机会成本 收益 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TR是总收益 TR P Q AR QAR是平均收益 AR TR Q P 为价格水平 MR是指每增减一个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收益的变动量 MR TR Q dTR dQ 七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 利润 收益 成本即 厂商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 Max Q 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为0d dQ dTR dQ dTC dQ dTR dQ dTC dQMR dTR dQ MC dTC dQ 则MR MC 如何理解MR MC 如果MR大于MC 增加一单位的产量 就增加利润 减少一单位的产量 就减少利润 所以 要增加产量 如果MR小于MC 增加一单位的产量 就减少利润 减少一单位的产量 就增加利润 所以 要减少产量 如果MR等于MC 达到均衡 可以确定价格与产量 即均衡条件 第七节市场理论 市场经济 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 是一种经济体系 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 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市场经济也曾经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 引例 打一场需求竞争战 需求竞争是 商战 的一个基本内容 纵观商家拓展需求的竞争策略 大体采取三条路径 首先是想方设法争夺已有市场需求 上个世纪90年代末 新天地公司作为国外游戏软件代理加工经销商 一套经过汉化的正版游戏软件可以卖到130元左右 销量约2万套 毛利大概是几十万元 可是当时盗版游戏软件每套价格只有10 15元 比正版的零头还低 因而占据绝大部分市场 新天地与国外供货商谈判 把软件版税由销出每套软件提成3美元 改为支付8万美元固定版税 然后利用大众性软件产品的规模经济属性 果断地把正版软件价格降到50元左右 使销量从2万套猛增到10万 15万套 从盗版软件商那里成功夺回大量需求 同样是卖软件 同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 计算机制造商联想则利用套装软件概念 争夺已有的计算机和软件市场 联想的基本做法是大批量从多家厂商采购各类软件 依据功能电脑理念组合成一个软件包 以低价提供给用户 当时消费软件市场上主流产品的平均价格是每套100元左右 销量为3000 5000套 能销售1万套就是格外成功了 联想软件包内含的9个畅销软件 各自分售市价约6000元 购买联想电脑的顾客只要支付300元即可获得 在不同促销手段的推动下 短短一个半月内 联想软件包销售量便突破5万套 扩大了在已有电脑和软件市场上的份额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关垄断市场 一 完全竞争市场 竞争最极端的市场称为完全竞争市场 又叫作纯粹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类型中 市场完全由 看不见的手 进行调节 政府对市场不作任何干预 只起维护社会安定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 承担的只是 守夜人 的角色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1 市场上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2 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 不存在差别 3 生产者进出市场 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 4 市场交易活动自由 公开 没有人为的限制 5 市场信息畅通准确 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 6 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 一般来说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只有农业生产等极少数行业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尽管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但是 研究完全竞争市场类型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分析研究完全竞争市场形式 有利于建立完全竞争市场类型的一般理论 当人们熟悉掌握了完全竞争市场类型的理论及其特征以后 就可以用其指导自己的市场决策 例如 生产者就可以在出现类似情况时 如作为价格的接受者时等 作出正确的产量和价格决策 案例 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为了实现 市长保证菜蓝子 的诺言 许多大城市都由政府投资修建了大型养鸡场 结果这些大型养鸡场反而竞争不过农民养鸡专业户或老太太 往往赔钱者多 为什么大反而不如小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这首先在于鸡蛋市场的市场结构 鸡蛋市场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 市场上买者和卖者都很多 没有一个买者和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即使是一个大型养鸡场 在市场上占的份额也微不足道 难以通过产量来控制市场价格 用经济学术语说 每家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 只能接受整个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 第二 鸡蛋是无差别产品 企业也不能以产品差别形成垄断力量 大型养鸡场的蛋与老太太的鸡蛋没有什么不同 消费者也不会为大型养鸡场的蛋多付钱 第三 自由进入与退出 任何一个农民都可以自由养鸡或不养鸡 第四 买者与卖者都了解相关信息 这些特点决定了鸡蛋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 在鸡蛋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上 短期中如果供大于求 整个市场价格低 养鸡可能亏本 如果供小于求 整个市场价格高 养鸡可以赚钱 但在长期中 养鸡企业 包括农民和大型养鸡场 则要对供求作出反应 决定产量多少和进入还是退出 假设由于人们受胆固醇不利于健康这种宣传的影响而减少鸡蛋的消费 价格下降 这时养鸡企业就要作出减少产量或退出养鸡业的决策 假设由于发生鸡瘟 供给减少 价格上升 原有养鸡企业就会扩大规模 其他人也会进入该行业 在长期中通过供求的这种调节 鸡蛋市场实现了均衡 市场需求得到满足 生产者也感到满意 这时 各养鸡企业实现成本 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经济成本 与收益相等 没有经济利润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企业完全受市场支配 由于竞争激烈 成本被压得相当低 生产者要对市场供求变动作出及时的反应 换言之 在企业一点也无法控制的市场上 成本压不下来或调节能力弱 都难以生存下去 大型养鸡场的不利正在于压低成本和适应市场的调节能力远远不如农民养鸡者 在北京鸡蛋市场上 大型养鸡场就斗不过北京郊区和河北的农民 大型养鸡场的成本要高于农民 在短期中 养鸡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鸡舍 蛋鸡 管理人员等 和可变成本 鸡饲料 劳动等人大型养鸡场的固定成本 现代化养鸡设备和从场长到职员的众多管理人员 远远高于农民 农民养鸡的固定成本除蛋鸡外其他很少 甚至农民的可变成本也低 用剩饭菜等代替部分外购饲料 自己的劳动也可忽略不计 这样 当价格低时 大型养鸡场难以维持或要靠政府财政补贴 而农民养鸡户却可以顽强地生存下来 长期中 大型养鸡场每个蛋的平均成本也高于农民 因为现代化大量养鸡带来的好处并不足以弥补巨额投资和庞大管理队伍的支出 农民则以低成本和低价格占领了鸡蛋市场 大型养鸡场的市场适应能力也不如农民 当供大于求价格低时 农民可以迅速退出市场 不会有多大损失 大型养鸡场停产则很困难 现代化养鸡设备闲置下来比不用鸡窝的损失大得多 解雇管理人员比老太太不养鸡有多难 在供小于求价格高时 大型养鸡场的产量要受设备能力的限制 但有什么能限制农民多养鸡呢 在鸡蛋市场上需要的是 造小船成本低 和 船小好调头 庞然大物的大型养鸡场反而失去了规模经济的好处 而且 即使就是将来农民养鸡也现代化了 也仍然是农民养鸡业的进步 难以有大型企业的地位 这是行业生产技术特点决定的 你听说过美国500强企业中有养鸡公司吗 或者说 你听到过什么有名的养鸡场吗 这类企业本来就应该是 小的是美好的 二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是一种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立的极端形式的市场类型 完全垄断市场也叫做纯粹垄断市场 一般简称垄断市场 垄断 monopoly 一词出自于希腊语 意思是 一个销售者 也就是指某一个人控制了一个产品的全部市场供给 因而 完全垄断市场 就是指只有唯一一个供给者的市场类型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1 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2 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3 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形成垄断的原因 第一 生产者对于原料的控制 一旦生产者控制了某个产业产品生产的原料 而其他生产者无法获得这种原料 那么该生产者就成了该产业的垄断者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制铝公司 AluminumCompanyofAmerica 在相当长 段时间内占据制铝业的垄断地位 原因是该公司垄断了铝土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法院有效地照了美国制铝公司对于制铝业的垄断 第二 专利权 专利法往往规定发明某项制作技术的企业在某些年内享有独家经营的专利权 获得某项专利保护的企业有可能成为垄断者 但是并非一定成为垄断者 专利权并不必然导致垄断 因为专利权并不能阻止替代品的产生 第三 政府的特许 政府往往授予某个厂商垄断经营某种产品的特许权 例如 许多国家的邮政业 某些公用事业都是政府给予某个公司特许的垄断经营权 第四 自然垄断 naturalmonopoly 某些行业可能始终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 在这些行业只需要一家厂商经营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 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平均成本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该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例如铁路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两地间的铁路线由一家公司经营比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经营要经济得多 城市的公用事业 比如供水 供电等也都带有自然垄断的性质 2002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22日 盖茨与他的妻子梅林达到达华盛顿地区联邦法庭 这是盖茨在长达4年的微软反垄断案中第一次公开作证 在此前的审理中 盖茨并没有亲自出庭作证 而是在法庭上播放了其作证的录像 美东时间4月22日中午 北京时间23日凌晨 比尔 盖茨首次就微软反垄断案亲自出庭作证 盖茨在法庭上表示 反垄断制裁将会伤害微软 并将使Windows操作系统倒退10年 消费者的利益将会因此受到损害 电脑业也会受到打击 微软公司垄断案 从1997年微软公司第二次受到美国司法部的关注起 微软垄断案反反复复 起起伏伏 倍受世人瞩目 2001年11月1日美国司法部和微软公司达成了一项临时性协议 宣布就 美国诉微软公司垄断案 双方进行庭外和解 至此 持续四年之久的 微软垄断案 终于暂告一段落 微软反垄断案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 不外乎存在如下原因 其一是因为微软公司在整个美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美国经济当之无愧的 龙头 无论微软的结局如何 都将对美国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其二是因为本案就像美国历史上标准石油和美国烟草两家公司以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被支解结局的再现 是不是说明美国的反垄断制度有着注定与那些通过自由竞争发展来的大企业作对的传统 其三是因为微软案的具体内容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的复杂性等新特征 使人们对新形势下如何判断垄断的危害产生了疑问 应当看到 微软垄断案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这种扭转乾坤的变化并不是偶然的 该案从一开始就反映出传统反垄断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与技术进步 规模经济以及知识产权之间的冲突 也预示着反垄断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方向 这些冲突与发展集中体现在 微软垄断案 一审和二审的判决差异上 一审法院与二审法院认定的差异在于 定罪 和 处罚 两方面的不同意见 也是微软最终能逃脱制裁的关键所在 一审法院杰克逊法官认定的事实包括 1 微软公司的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在同类的操作系统市场上占有高达90 的市场份额 而且这种市场份额受到极高的进入壁垒的保护 因此可以断定 在操作系统软件这一 相关市场 上 微软具有垄断力 2 微软公司从这种垄断地位中大获其利 同时 他们也对可能替代的其他技术心存警惕 当1995年微软发现网景公司的Navigator网络浏览器在未来有可能发展成操作平台从而威胁其对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时 微软开始采用反竞争的手段遏制Navigator的发展 3 微软认为消灭Navigator最好的办法是推出自己的网络浏览器 夺取浏览器市场的份额 但是 由于微软公司的IE浏览器功能上与Navigator相差无几 微软为了迅速打败对手 利用自己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将IE与windows捆绑销售 该行为导致网景公司的Navigator在浏览器市场上的份额急剧下降 业绩一蹶不振 最终在1998年被美国在线收购 而微软公司则一箭双雕 既消除了对其在操作系统市场上垄断地位的潜在威胁 又抢占了浏览器市场 达到其进军互联网的目的 根据上述事实 杰克逊法官认定微软的行为构成了下列罪名 1 维持垄断罪 即以反竞争的手段维持其在操作系统软件市场上业已存在的垄断地位 2 企图垄断罪 即微软企图通过捆绑 使自己的IE浏览器在浏览器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 3 微软的捆绑行为本身构成 搭售 违反了谢尔曼法第1条的规定 应适用 本身违法原则 处理 4 微软与制造商之间签订的排他性协议构成纵向限制 违反谢尔曼法第1条禁止合谋限制商业贸易行为的规定 5 微软的反竞争行为同样违反了原告各州的反垄断法 正是在以上法律结论的基础上 杰克逊法官做出了肢解微软的惩罚性裁决 2半年之后 上诉法院对此案做出了重新判决 1 同意地区法院对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上 维持垄断罪 的认定 2 撤销对微软 企图垄断浏览器市场 的裁决 3 杰克逊法官关于 捆绑 本身违法的判决无效 发回重审 另外 鉴于杰克逊法官一审时对微软的偏激态度和程序上的瑕疵 二审法院裁定由杰克逊法官做出的分拆微软的判决无效 微软垄断案 整体发回地区法院另选法官重新审理 三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 在这种市场中 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又具有垄断的因素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 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 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1 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 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2 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或称 异质商品 3 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 资源流动性较强 四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车冲刺测试题及答案
- 关汉卿考试题及答案
- 二建考试题真题及答案
- 税务智税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康复理疗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过失责任追究办法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六校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农业发展集团筹建方案(3篇)
- 高层小区沉降观测方案(3篇)
- 餐厅选址运营方案模板(3篇)
- 网咖服务礼仪培训
- 抗诉申请书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结构胶粘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地效翼船研发制造项目申请备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心境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 《紧急停止按钮操作培训》课件
- 广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养老护理员高级养老护理员评分记录表
- 学校食堂6T管理培训
- DZT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