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产后体形恢复的护理.doc_第1页
妇女产后体形恢复的护理.doc_第2页
妇女产后体形恢复的护理.doc_第3页
妇女产后体形恢复的护理.doc_第4页
妇女产后体形恢复的护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女产后体形恢复的护理【摘要】目的 旨在指导妇女产后科学有效地进行自身形体的健康恢复。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导致产后妇女体型改变的生理变化如乳房、腹部、臀部的肌肉组织的改变以及常见的心理变化如失眠、焦虑、恐惧等抑郁情绪的原因;采纳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报道以及实际工作中操作有效的产后恢复体操,提出科学具体的饮食、锻炼以及这个时期各器官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 合理饮食、健康心理、对哺乳期敏感脏器的科学护理以及坚持做恢复操是产后妇女恢复体形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 产妇;体形恢复;饮食;心理;恢复操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ign to guid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for postpartum women for their healthy recovery of own form.Methods Us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logic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 in women’s shape after 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breast, abdomen, coxal muscle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common psychological change such as insomnia, anxiety, fear and the cause of the depression; Adopted effective postpartum recovery gymnastics which were reported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work in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Results and Conclusion Reasonable diet, health psychology, on the lactation sensitive organs of nursing science and adhere to the recovery operation is effective for postpartum women back into shape.Key words maternal;form recovery;diet;psychological;restore fuck妇女产后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为指导妇女产后科学有效地进行自身形体的健康恢复,现把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报道以及实际工作中操作有效的产后恢复操报告如下。1 影响产后体形恢复的因素及原因1.1 妇女产后的生理变化以及原因1.1.1 乳腺的变化产后乳腺增生,乳房充盈庞大,表皮及肌纤维被胀得宽松。特别是停止哺乳后,乳房缩小,乳房皮肤、肌肉松弛下垂,失去了孕前特有的丰满和弹性。1.1.2 腹部的变化产妇在妊娠期,随着胎儿长大,腹壁皮肤、肌肉长期受到膨胀子宫的影响,腹部皮肤变松、拉长,腹部松弛而下垂,尤以经产妇和胎儿过大者表现明显。常可见到的腹部正中线变宽,腹部有许多花纹,这些都是腹肌过度扩张,肌纤维分离所致。腹壁紧张度的恢复,一般需要经过68周,但多数不能恢复到孕前的紧密度1。1.1.3 臀部及盆腔的变化由于妊娠期盆底肌和筋膜过度扩张而失去弹力,肌纤维也常会断裂,分娩后盆底肌肉与筋膜中可能有血浆浸出,以致盆腔内的器官组织疏松,引起腹部和臀部膨隆、下垂,甚至还会影响排便,产生痔疮及子宫下垂、脱肛等病变。1.2 抑郁情绪的产生妇女产后普遍会产生抑郁情绪,原因是产后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担心婴儿的健康,担心自己的身材难以恢复,还有社会家庭成员的支持以及在分娩期间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等。这些都会对她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2。还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使产妇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影响其新陈代谢,造成肥胖等疾病3。1.3 不合理膳食1.3.1 高蛋白饮食摄入过量我国各个地方都重视产妇的坐月子,认为吃得越多越补,尤其是对鸡蛋和鸡肉的摄取过多。据营养成分测定,鸡肉含蛋白质23.3%,鸡蛋为14.8%20%。如果产妇吃过多蛋白质,就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蛋白质会使机体产生大量硫化氢、组织胺等有害物质,容易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头晕、疲倦等现象,不利于休养;过多的蛋白质摄入还可能造成血中的氨质增高,而且容易导致血中胆固醇增加,加重肾脏肾小球过滤的负担。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蛋白质摄取过多,如积存于人体结缔组织内,会引起组织和器官变性,甚至患癌症。1.3.2 蔬菜、水果量偏少我国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蔬菜、水果水汽大,吃了会伤身,导致产妇在坐月子期间普遍忌食蔬菜和水果;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腹部肌肉松弛,加上长时间卧床,运动量减少,致使排便肌无力,肠蠕动变慢。另外,产妇分娩后代谢机能旺盛,出汗量和尿量增多,如果多食补品又禁食蔬菜、水果,更使大便燥化而干涩结滞,容易发生便秘。便秘使得产妇在排便时腹压加大,腹部隆起,更易造成盆腔脏器的下垂和腹部变形。1.4 运动量偏少我国传统坐月子顾名思义就是坐够一个月不能运动。多食和运动量不足消耗减少导致能量堆积形成肥胖。 2 解决影响产后体形恢复的方法2.1 保持情绪愉悦2.1.1 改进妇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医护人员识别不良情绪及实施干预的专业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产妇产后情绪障碍的了解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知识培训。另外,医务人员应注意服务态度,提高操作质量,注意语言交流的意义和技巧,不人为带给产妇情绪上的不良刺激。2.1.2 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教育让亲朋好友、单位领导等与产妇相关人员知道产后抑郁症的常识,促进对产妇的社会支持;强调对所有妊娠的妇女进行产后抑郁知识的灌输,产科医护人员应提醒产妇及家人可能会出现的产后情绪变化,并鼓励产妇表达和讨论其不良情绪。调查显示,社会支持是影响住院产妇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是防止进展为产后抑郁症的重要保障4。2.2 合理饮食2.2.1 蛋白质的摄入充足不过量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对营养的增加应循序渐进,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摄入,使绝大多数产妇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量,加重消化系统和肾脏的负担,降低产妇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减少。一般说来,蛋白质每天需求量约100150g,除了禽、蛋以外,还要靠鱼、瘦肉、大豆类食物来提供5。原则上宜动物性蛋白与植物性蛋白互相搭配食用,实行蛋白互补,以利于产后身体恢复和哺乳需要。2.2.2 重视蔬菜、水果摄入,适量饮汤水新鲜水果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果胶、有机酸等成分,可增加食欲,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产妇适量饮用蛋花汤、鱼汤、豆腐汤、蔬菜汤、面汤及米汤可以催乳,增加饱腹感,软化粪便等,从而起到防止多食、便秘等引起肥胖的作用。但不宜饮高脂肪浓汤,高脂肪浓汤容易产生油腻感,影响食欲,并导致发胖,还因为婴儿对高脂肪乳汁不能很好的吸收,容易引起腹泻。2.2.3 饮食禁忌2.2.3.1 哺乳者禁食大麦及其制品大麦芽、麦乳精、麦芽糖有回乳作用,产后哺乳者应禁食。同时大麦芽又是制造啤酒的主要原料,故亦禁饮啤酒。2.2.3.2 禁食油腻食物产后胃肠张力及蠕动均较弱,油腻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2.2.3.3 忌食辛辣燥热之物产后大量失血、出汗、机体阴津明显不足,辣椒、胡椒、咖喱 、大蒜、韭菜、油条、炒瓜子、炒花生之类辛辣燥热食物及经过油中煎炸、火中烤炙、炒干的食物均会伤津耗液,加重口干、便秘、痔疮等症状。2.2.3.4 忌食生冷之物产后身体百节空虚,恶露容易瘀阻不净,药食均应偏于湿润,柿子、梨、瓜类、绿豆、白萝卜、百合、琒肉、田螺、鳖等寒性食物均忌之。同时,各种冷饮、凉拌菜等低温食品亦应忌之。2.2.3.5 忌食坚硬粗糙及酸性食物坚硬粗糙及酸性食物会使产妇日后留下牙齿易于酸痛的后患。2.2.3.6 适当控制食盐过咸的食品有回奶作用,在提供母乳喂养的今天,口味宜偏淡。2.3 科学睡眠产后夜晚睡8h,午睡1h,一天的睡眠时间即可保证。缺少睡眠将影响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使人更容易生病。睡眠时间过多,人体新陈代谢降低,糖类等营养物质就会以脂肪形式在体内积聚造成肥胖。3 体形恢复的方法3.1 乳房的护理产后乳腺增生,乳房充盈庞大,表皮及肌纤维被胀得宽松。特别是停止哺乳后,乳房缩小,乳房皮肤、肌肉松弛下垂,如果不经过护理,就很难恢复到孕前特有的丰满和弹性,影响体形。3.1.1 提倡母乳喂养分娩后的妇女能否保持胸部丰满、体形不变,并不取决于是否给婴儿哺乳,而主要看是否正确地掌握了授乳方法以及能否坚持分娩后的体育锻炼。事实证明,坚持母乳喂养,不但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也可预防产后肥胖。母乳喂养可促进乳汁分泌,加强母体新陈代谢,将体内多余的营养成分输送出来;不坚持母乳喂养,在乳汁分泌最旺的时期断奶,容易造成乳腺短期内过分膨胀,乳腺纤维断裂,乳房下垂。3.1.2 合理哺乳、及时断奶分娩后采取正确的授乳方法。哺乳时,应让孩子交替吸吮双侧乳房,一侧吸空后再吸另一侧,每次喂奶后应将乳汁排空,这样可使每一侧乳房受到均匀哺乳,防止乳房乳汁残留或乳汁太多导致乳房牵拉过分纤维断裂。同时,给孩子断奶的时间不宜太迟,1周岁左右最好断奶,因为过于延长哺乳时间,母亲乳腺的分泌量将减少,会使乳房变得干瘪,断奶后乳房就难以恢复。3.1.3 保持正确的喂养坐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喂奶方式,一般常用坐式、侧卧式、环抱式等。正确的喂奶姿势有利于防止乳头疾病的发生。哺乳时不要让孩子过度牵拉乳头,每次哺乳后,用手轻轻托起乳房按摩10min。3.1.4 注意清洁乳房卫生以及乳房维护每日至少用温水洗浴乳房2次,这样不仅有利于乳房的清洁卫生,而且能增加悬韧带的弹性,从而防止乳房下垂。乳罩选戴松紧合适,令其发挥最佳提托效果。乳罩不要过小,以免影响乳汁的分泌,但不能不戴,以免乳房因过度牵拉而松弛、下垂。乳房运动:仰卧床上,双臂向左右伸展,并与肩平齐,然后将手向上举起,伸直,连续数次。只要持之以恒锻炼1个月,可使乳房丰隆挺耸,泌乳功能良好。3.2 腹部的护理3.2.1 产后束腰产后束腰能促进恢复体形。另外,束腰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产后胃下垂。3.2.2 有意识的锻炼腹肌坚持做仰卧起坐动作和腿部、头部同时向上翘的动作,以增强腹肌的收缩力。在产褥期的后阶段,产妇无论坐或站立时都要有意识地收腹,不要使腹肌放松。随时注意有意识的缩肛、提肛,自然而然收腹肌;走路时要抬头挺胸,摆动手臂。习惯于环抱手臂在胸前的人,腹肌没有出力,容易引起腹部突起。而且摆动手臂走路,不仅消耗更多的能量,看起来也格外有精神。而坐下时,也要让脊背打直,不要常弯背或挺腹,如此才能训练腹肌,使腹肌有力而不易松垮。3.2.3 自行按摩这是锻炼前的序曲,宜从产后第2天开始。仰卧床上,在腹壁和子宫底部(约在肚脐下三寸处),用拇指顺序按摩:从腹部两侧及中下部做轻推按揉,沿结肠环走向推摩。每晚按摩1次,每次510min。按摩能刺激子宫肌收缩,促使子宫腔内恶露顺利排出,同时增加肌张力,刺激胃肠蠕动,预防内脏下垂,防止静脉血液的滞留。3.3 按时做产妇体形康复操或瑜伽、普拉提训练产后运动是产后保健及预防产后发胖的重要措施。产后运动可以分为健身锻炼和身体活动。健身锻炼宜在产后早期进行,一般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两周内就可以开始做恢复锻炼了。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腹壁及子宫肌肉的恢复,促使子宫收缩及恶露排出,预防腹直肌裂开及性器官下垂,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后淤血及血栓形成,助长乳汁分泌,有助于保持窈窕的身材。身体活动是指在产后(顺产)3天即可下地做些轻微活动,如洗手、洗脸、做简单家务等,这样有助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和糖分。(1)仰卧,两臂上举,吸气(尽量收腹),呼气(腹肌放松)。每天做2次,每次26下。(2)仰卧,两腿自然伸直,两臂放置身旁,内提肛门时(像控制大便样)吸气,逐渐放松,呼气,每天做次,每次做一下。(3)仰卧,两腿并拢,缓慢屈膝至足近臀部,同时深吸气,两腿慢慢伸直还原,呼气。(4)屈膝仰卧,臀部稍上举(离床),渐还原。每天做2次,每次做34下。(5)半屈膝仰卧,两手放置体侧,两臂前举收腹,上体稍起,还原,每天2次,每次34下。(6)俯卧,两小腿后屈,足跟尽量靠近臀部,每天2次,每次34下。3.4 运动注意事项(1)做运动时应在无异常病变,得到医生、助产士的许可后,并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2)身体健康的产妇,分娩后第三四天可做1、2、3节,第五天增加4、5节,之后做1、2、3、4、5、6节。配合体力的恢复,从轻微的运动开始,渐渐地加大运动量。(3)发热时不要做。(4)饭后不要马上做。(5)运动前应排尿、排便。(6)做剖宫产者,应从拆线后开始。(7)阴道和会阴切开或有裂伤的产妇,伤口恢复以前应避免做促使盆底肌恢复的动作。(8)以不过度疲劳为限。(9)腹直肌(腹壁上的纵向肌肉,由于子宫增大而产生缝隙)分离的人,缠上腹带后再做。(10)应每日坚持做。(11)室内空气要新鲜,保持心情愉快。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1)妇女产后普遍会产生抑郁情绪,原因是产后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担心婴儿的健康,担心自己的身材难以恢复,还有社会以及在分娩期间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等。这些都会对她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健康教育,周围人员的关心,可以得到相应的解决。(2)产后不合理的膳食和睡眠对妇女体形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营养不足会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