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的成因分析人们都有做梦的经历,有时做美梦,有时却做噩梦。为什么我们会做这些各异的梦呢?有些古人认为梦是由鬼神控制的,但也有些古人给出了理性的分析。佛洛依德和荣格两位研究梦的专家也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综合他们的思想,即使并不完全正确,但也能加深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有时梦见与朋友玩乐、同家人相聚等快乐的场景,有时梦见上课没带书、考试不会做题或在众人面前出丑等窘迫的情景,有时又梦见被鬼怪猛兽追赶、被人追杀等恐怖的情形那么,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做美梦,有时候却做噩梦呢?一些古人认为梦是由鬼神控制的。发明人类最早文字的苏美尔人就记录过祭司和帝王在梦中得到神示;古代中近东居民为梦特别设置了主宰梦神;巴比伦王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梦神殿,祭拜梦神玛姆;埃及人也有梦神名曰瑟拉庇斯,而他们还试图通过睡在瑟拉庇斯的殿里控制梦境;这类为梦特别造神的做法延续到古希腊,他们的梦神叫阿斯克列欧比。在埃及托勒密王朝时代,赫若费洛斯将梦分为“普通梦”和“神圣梦”两种。他认为,前者是个人灵魂制造的,后者是神进入梦而产生的。大诗人荷马也认为,梦中的世界不同于真实世界,是由神支配的。这种观念延续了上千年。大部分远古文明中没有特定的梦神,而是某个神明直接从梦中向人传授意旨。北美印第安人用药物助眠,以便在梦中寻求神的指示;在玛雅部落里,如果有人梦到神来访问,他就能当巫师;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些部落里,重大宗教节日没有固定时间,巫师们梦到祖先说是哪天,便在那一天过节;在某些印第安部落里,梦则被看成现实的延续。从中国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民间有“托梦”的观念,不过传达意旨的不是神而是去世的先人,这充分说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规律。古代西方笼罩着宗教气氛中,人们经常梦到神。而中国古人重孝道而不重神灵,便经常梦到先人。一些古人对梦的理性分析早在先秦时期,皇帝内经就根据淫邪之气从外袭内分析脏腑之气之盛衰致梦和根据外气(即四时阴阳之气)与内气(即人体阴阳之气)之盛衰来分析梦的成因,形成了“淫邪发梦说”和“阴阳盛衰说”。战国时的慎到则认为:“昼无事者夜不梦。”白天没有经历的事情、活动,晚上就不会做这类的梦。这就是说,没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就没有梦的产生,夜里的梦像是由白天的心理活动转化而来的。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思想家和医家都很重视探讨梦的成因,并形成了多种观点,归纳为“因情生梦说”、“淫邪生梦说”、“生理刺激生梦说”和“物理刺激生梦说”。“因情生梦说”指梦是由于人的情绪、情感所引起的一种观点。“淫邪发梦说”主要是继承皇帝内经“淫邪发梦说”的观点,意即外界各种致病因素过多侵入人的身心活动,造成人体阴阳失调,使人睡不安稳,故而易做梦。“生理刺激生梦说”意即梦是由于人受到生理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观点。而“物理刺激生梦说”意即梦是由于人感受到物理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观点。五代至明清时期的学者对梦成因的观点则可归纳为“因情生梦说”、“感于思念生梦说”、“感于魄识生梦说”、“血气有余生梦说”和“脑气阻滞生梦说”。“因情生梦说”指梦是由于人的情绪、情感所引起的一种观点。“感于思念生梦说”意即梦是由于人的思念或思虑而引起的。“感于魄识生梦说”指梦是人在睡眠时有感于身体的知觉运动而产生的一种观点。“血气有余生梦说”指用血气有余、血气之余灵来解释梦的成因的一种观点。“脑气阻滞生梦说”指把脑气阻滞作为梦的成因的一种观点。合而言之,我国古人在讨论梦的成因时强调因果法则,且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探讨梦的成因。纵然他们的理论并不完善,但却也是不小的成就,更是初步揭示了梦的生理机制。古希腊人认为梦神可以治病,信徒们睡在梦神殿里,梦神使在梦中医治他们的疾病。阿含经也认为梦与疾病有关。这与中国古人在生理方面对梦的成因的思想是一致的。弗洛伊德则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那些白天我们不敢正视,或者不能满足的某些愿望,在梦里浮现出来。并且,由于人的“自我”在梦里还执行者微弱的“审查”功能,所以梦必须用曲折离奇的方式来表现这些愿望,以逃避自我的审查。继弗洛伊德之后的另一位研究梦的专家荣格,对“梦是愿望的达成”这个基本观点予以保留,但大大压缩了它的使用范围。荣格认为,有宗教象征色彩的“心理原型”制造了更多、更重要的梦。他认为,分析梦不仅是要诊治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唤醒附着在这些原型上的沉睡的创造力。除了以上这些观点,还有很多很有价值的理论,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梦这个哲学、心理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形成了很多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也都存在缺陷。因而至今为止,都未能就梦的成因达成共识,仍是众说纷纭,难有定说。在此,我想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都有做梦的经历,也不难发现,我们所做的梦常与梦前的经历有关,尤其是那些令我们印象深刻的经历。而且梦常常反映我们的心理状况,反映我们的情绪。举个例子,我在刚进入高中的那段时间,在学校没有认识的人,没有朋友,感到孤独恐惧不踏实,这个时期我时常梦见自己穿着夏装一个人光着脚瑟缩着走在雪地里,周围是白茫茫的一片,除了飘落的雪什么也没有。我想,这个梦就是当时我的心理写照:孤独、没有安全感、伴随着恐惧。同一时期,我还常梦见初中的好朋友们,只是自己沉默地走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开心地聊着高中生活(他们在同一所学校,但我不与他们同校),这个梦是在我与他们相聚几次之后开始做的,在那几次的相聚中,他们总会聊到高中班里有趣的人和事,而这些都是我不了解的,这时我都会觉得有些尴尬、格格不入。这个梦便体现了我在孤独的高中生活中对好友们的思念,却又失落于与他们相行渐远,没有共同话题,愈觉得孤单。但是,当与高中同学熟识之后,在高中结交了很好的朋友之后,便不再做这类的梦了,想必是因为这之后孤独感与对新环境的恐惧感已然减弱,身边的朋友也令我感到踏实,故而才不再做此类的梦吧。由此可见,梦常常反映着人的心理,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与古人所说的“因情生梦”大相径庭。弗洛伊德与荣格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共识,便是“梦是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还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我认为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诚然,我们有些现实中尚未完成或难以完成的愿望常会在睡梦中实现,以满足我们的心理。但是,我并不认为所有的梦都是如此,不认为满足愿望是梦的唯一作用。比如说,弗洛伊德认为那些令人不快的梦也和其他梦一样是愿望的达成,他认为是在梦中满足了潜意识里的愿望(这个愿望的实现对这个人而言是痛苦的)使人产生了强烈的悔恨,甚至会以焦虑感来终止梦的进行。这一点便是我无法理解的。就那上面的那个例子而言,显然那是个令我不快的梦,这个梦体现出我的愿望该是希望有朋友希望能有安全感,而这个愿望的实现显然不会让我感到悔恨,那么,我又为什么会做这个梦呢?还会是达成愿望吗?至于梦的生理机制,我想我是实在不好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或者说并没有什么观点,毕竟是没有多大医学方面的了解的。但是,我想,梦该归为一个心理学问题,身体机能对梦的影响便该是个间接地过程,即是说,身体机能状况的变化反映到人的心理变化,不论这有多细微,然后这个心理变化再反映到我们的梦里表现出来。梦终究是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自理能力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
- 入分红股协议书范本合同
- 企业员工档案托管协议书
- 劳动合同续约协议书范本
- 免物业费的协议合同范本
- 医疗科室出租协议书范本
- 协议书合同格式模板模板
- 公墓合作收购协议书模板
- 代理销售与厂家合同范本
- 医院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
- 丰巢快递柜场地租赁协议(2024版)
-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
- YYT 0657-2017 医用离心机行业标准
- SYT 6968-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规范-PDF解密
- Q-GDW1799.2-201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 (新)外研版初中英语语法(表格式)网络结构图
-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课件
- 控油控糖控盐知识讲座
- 中医护理进修脑病科汇报
- 汽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课件
- 初中生如何应对学习上的压力和焦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