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_第1页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_第2页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_第3页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_第4页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 年第 34 卷第 2 期 收稿日期 2016 10 28 作者简介 孙月照 1963 男 高级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技推广服 务工作 E mail cssyue 通讯作者 成晓松 1965 男 高级农艺师 主要从事稻麦病虫测 报 新农药试验示范等工作 E mail ydcxs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 34 2 37 42 62 Barleyand Cereal Sciences doi 10 14069 ki 32 1769 s 2017 02 008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 孙月照 1 花金顺2 许怀萍3 成晓松4 1 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江苏 盐城 224056 2 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江苏 盐城 224035 3 盐城市盐都区农村经济开发区 江苏 盐城 224014 4 盐城市盐都区病虫测报站 江苏 盐都 224005 摘要 受耕作制度调整等因素影响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频率上升 且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抗性增 强 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品种较多 防效差异大 本研究对市场上常用的 8 大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防治赤霉病的 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在单剂中 用三唑类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三唑硫酮类 25 丙硫菌唑 SC 50 mL 667 m2的防效在 70 以上 在复配剂中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 60 mL 667 m2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 mL 667 m2 75 肟 菌 戊唑醇 WDG 20 g 667 m2 28 烯肟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15 丙硫 戊唑醇 SC 120 mL 667 m2这 5 个处理的防效在 70 以上 同时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及其复配剂 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丙硫菌唑表现出良好的保绿防衰效果 绿叶指数在 80 以上 可延长小麦剑叶绿色时间 2 d 左右 千粒质量增加 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药剂 防治 小麦赤霉病 药效 保绿防衰 中图分类号 S435 121 4 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 6486 20160275 近年来 受耕作制度调整等因素影响 盐城市 盐都区小麦赤霉病的重发频次明显增加 1 导致小 麦产量严重损失 病菌产生的 DON 毒素 呕吐毒素 污染谷物 对人畜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2 小麦赤霉病 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已产生 明显抗性 使其防效下降 3 4 对小麦高产稳产及品 质造成极大影响 生产上应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的 药剂品种的防效良莠不齐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赤霉 病的有效药剂 对市场上常用的 8 大类杀菌剂及其 复配剂以常用剂量进行防治赤霉病的药效和保绿 防衰效果试验 以探讨赤霉病防治技术 为大面积 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方法 1 1供试药剂 试验选用不同种类杀菌剂单剂 8 个和复配剂 11 个品种 其中单剂有 2 氰基丙烯酸酯类 25 氰 烯菌酯 EC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产 品 苯并咪唑类 50 多菌灵 WP 苏州遍净植保科 技有限公司产品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25 嘧菌酯 SC 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咪唑类 25 咪鲜胺 EC 上海艾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三唑类 80 戊唑醇 WP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产 品 抗生素类 1 申嗪霉素 SC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 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三唑硫酮类 25 丙硫菌唑 SC 江苏省农科院提供 取代苯胺类 500 g L 氟啶胺 SC 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产品 复配剂有 15 丙 硫 戊唑醇 SC 安徽省四达农化有限公司产品 40 戊唑 多菌灵 SC 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产品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 江苏省农药研究 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28 烯肟 多菌灵 WP 沈阳 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品 20 烯肟 戊唑醇 SC 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品 15 氯啶 戊唑醇 SC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75 戊唑 百菌清 WP 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42 甲 硫 咪鲜胺 WP 江苏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产 品 45 戊唑 咪鲜胺 WP 盐城双宁农化股份有限 公司产品 75 肟菌 戊唑醇 WDG 德国拜耳作物 科学公司产品 40 多 酮 WP 江苏东台东南农药 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孙月照 花金顺 许怀萍 成晓松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药效和保绿防衰效果试验 J OL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 34 2 37 42 62 2017 03 28 37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 年第 34 卷第 2 期 1 2试验设计和方法 1 2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 跃马村二组进行 试验地土壤为黏壤土 pH 值 7 1 肥力均匀 排灌方便 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 9023 长 势均衡一致 施药前 1 个月内未使用杀菌剂 1 2 2试验设计 试验设 20 个处理 分别为 1 25 氰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 2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3 25 嘧菌酯 SC 40 mL 667 m2 4 25 咪鲜 胺 EC 72 mL 667 m2 5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6 1 申嗪霉素 SC 120 mL 667 m2 7 25 丙硫菌 唑 SC 50 mL 667 m2 8 500 g L 氟啶胺 SC30 mL 667 m2 9 15 丙硫 戊唑醇 SC 120 mL 667 m2 10 40 戊 唑 多菌灵 SC 100 g 667 m2 11 48 氰烯菌酯 戊唑 醇 SC 60 mL 667 m2 12 28 烯肟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13 20 烯肟 戊唑醇 60 g 667 m2 14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 mL 667 m2 15 75 戊唑 百菌 清 WP 100 g 667 m2 16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 667 m2 17 45 戊唑 咪鲜胺 WP 50 g 667 m2 18 75 肟菌 戊唑醇 WDG 20 g 667 m2 19 40 多 酮 WP 150 g 667 m2 20 清水对照 每处理重复 3 次 随 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面积 20 m2 1 2 3施药时间和方法 施药时间 共施药 2 次 4 月 30 日 小麦扬花初期 第 1 次施药 5 月 5 日第 2 次施药 施药器械和方法 采用利农牌 HD 400 型 喷雾器 可调锥形喷头 工作压力 45 MPa 喷射速率 710 mL min 常规喷雾 喷药液 30 kg 667 m2 1 3调查内容和方法 1 3 1药效调查 于第 2 次施药后 20 d 小麦赤霉 病病情稳定期 调查 1 次 调查方法 每小区采用对 角线 5 点取样方法 每点调查 0 11 m2 调查总穗数 病穗数和发病级数 计算各处理发病率 病情指数 和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无病 1发病小穗占全穗的 1 4 以下 3发病小穗占全穗的 1 4 1 2 5发病小穗占全穗的 1 2 3 4 7发病小穗占全穗的 3 4 以上 1 3 2保绿防衰调查 5 月 25 日后逐日观察各处理 小麦叶片衰老情况 在对照区叶片接近完全衰老当 日 5 月 28 日 调查各小区剑叶绿叶情况 每小区采 用对角线 5 点取样方法 每点调查 0 11 m2 调查总 穗数 剑叶绿叶级数 计算绿叶指数和保绿防衰效 果 分级标准 0 级全叶枯死 1 级绿色占整叶面积 5 以下 3 级绿色占整叶面积 6 25 5 级绿色占整叶面积 26 50 7 级绿色占整叶面积 50 以上 1 4安全性观察 施药后不定期观察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1 5产量测定 6 月 4 日对各处理进行产量测定 每小区采用 对角线 5 点取样方法 每点收割 1 m2小麦 脱粒 晒 干 测定千粒质量和产量 计算粒质量增加率和增 产率 1 6气象资料 4 月 30 日施药当天晴间多云 西北风 2 1 m s 平均气温 18 9 相对湿度 79 5 月 5 日施药当 天晴 西南风 6 0 m s 平均气温 17 8 相对湿度 49 施药前 1 周 4 月 23 29 日 平均气温 19 4 最高气温 28 2 最低气温 11 5 平均相对 相对湿度 68 雨日 2 d 降雨量 23 8 mm 施药期间 4 月 30 日 5 月 5 日 平均气温 17 4 最高气温 25 9 最低气温 10 3 平均相对湿度 75 雨日 2 d 降雨量 28 2 mm 施药后期 5 月 6 25 日 平均 气温 19 2 最高气温 31 1 最低气温 12 5 平均相对湿度 72 雨日 8 d 降雨量 44 7 mm 2试验结果 2 1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25 丙硫菌唑 SC 50 mL 667 m2 48 氰烯菌酯 戊唑 醇 SC60 mL 667 m2 40 戊唑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 mL 667 m2 75 肟菌 戊唑醇 WDG 20 g 667 m2 15 丙硫 戊唑醇 SC 120 mL 667 m2这 7 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在 70 以上 除 80 戊唑醇 WP 22 5 g外 其余 6 个处理间 差异不显著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 667 m2 45 戊唑 咪鲜胺 EW50 g 667 m2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 667 m2这 3 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在 65 以上 1 申嗪霉素 120mL 667m2 25 氰烯菌 38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 年第 34 卷第 2 期 2 2不同药剂对小麦叶片的保绿防衰效果 根据调查 75 肟菌 戊唑醇 WDG 20 g 667 m2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mL 667m2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SC60mL 667m2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 667 m2 15 丙硫 戊唑 醇 SC120mL 667m2 40 戊唑 多菌灵 WP100 g 667 m2 25 丙硫菌唑 SC 50 mL 667 m2这 8 个处理的保 绿防衰效果在 80 以上 剑叶保绿可延长 2 d 左右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8 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45 戊 唑 咪鲜胺 EW 50 g 667 m2 20 烯肟 戊唑醇 SC 80 g 667 m2 28 烯肟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这 3 个 处理的保绿防衰效果在 70 以上 40 多 酮 WP 150 g 667 m2 1 申嗪霉素 120 mL 667 m2这 2 个处 理的保绿防衰效果在 60 以上 500 g L 氟啶胺 SC 30 mL 667 m2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 667 m2 25 氰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 25 嘧菌酯 SC 40 mL 667 m2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25 咪鲜 胺 EC 72 mL 667 m2这 6 个处理的保绿防衰效果在 40 以下 表 2 表 1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药剂用量病指防效 差异显著性 0 050 01 25 氰烯菌酯 EC100 mL 667 m25 0262 86fghFGHI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5 1162 28ghGHI 25 嘧菌酯 SC40 mL 667 m26 0555 00iI 25 咪鲜胺 EC72 mL 667 m25 0362 68ghFGHI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2 9877 92aA 1 申嗪霉素 SC120 mL 667 m24 9563 17fghEFGH 25 丙硫菌唑 SC50 mL 667 m23 2476 06abAB 500g l 氟啶胺 SC30 mL 667 m28 9533 71kK 15 丙硫 戊唑醇 SC120 mL 667 m24 0070 33cdeBCDEF 40 戊唑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3 5973 53abcABC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60 mL 667 m23 6273 36abcABC 28 烯肟 多菌灵 WP 100 g5 4659 42hiHI 20 烯肟 戊唑醇 SC60 g7 4944 40jJ 15 氯啶 戊唑醇 SC100 mL3 8471 44bcdABCD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4 7065 15efghDEFGH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4 2568 50cdefCDEFG 45 戊唑 咪鲜胺 WP 50 g4 6365 87defgDEFGH 75 肟菌 戊唑醇 WDG20 g3 9570 66cdeBCDE 40 多 酮 WP 120 g5 3860 00ghiHI 清水对照 CK 13 44 注 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防效差异达到 0 05 显著水平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防效差异达到 0 01 显著水平 下同 酯 EC 100 mL 667 m2 25 咪鲜胺 EC 72 mL 667 m2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40 多 酮 WP 150 g 667 m2这 5 个处理的防效在 60 以上 28 烯肟 多菌灵 WP 80 g 667 m2 25 嘧菌酯 SC40 mL 667 m2 20 烯肟 戊唑醇 SC 100 g 667 m2 500 g L 氟啶胺 SC30 mL 667 m2这 4 处理的防效低于 60 表 1 39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 年第 34 卷第 2 期 表 2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叶片保绿防衰效果 药剂用量绿叶指数防效 差异显著性 0 050 01 25 氰烯菌酯 EC100 mL 667 m27 4811 52gF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7 055 89hFG 25 嘧菌酯 SC40 mL 667 m27 3710 12gF 25 咪鲜胺 EC72 mL 667 m26 751 87iG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48 7986 36aA 1 申嗪霉素 SC120 mL 667 m219 8166 34dD 25 丙硫菌唑 SC50 mL 667 m236 3281 72abABC 500g l 氟啶胺 SC30 mL 667 m29 9231 85eE 15 丙硫 戊唑醇 SC120 mL 667 m241 8484 18aAB 40 戊唑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38 0282 59aABC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60 mL 667 m245 2285 30aA 28 烯肟 多菌灵 WP 100 g23 2771 28cdD 20 烯肟 戊唑醇 SC60 g25 2773 52cdCD 15 氯啶 戊唑醇 SC100 mL46 1685 64aA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43 8984 91aAB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8 6822 98fE 45 戊唑 咪鲜胺 WP 50 g27 3275 72bcBCD 75 肟菌 戊唑醇 WDG20 g53 0687 53aA 40 多 酮 WP 120 g22 0369 93cdD 清水对照 CK 6 62 2 3不同药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 3 1不同药剂对小麦粒质量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 果 各药剂处理区小麦粒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15 丙硫 戊唑醇 SC 120 mL 667 m2 15 氯啶 戊唑 醇 SC100mL 667m2 75 肟菌 戊唑醇 WDG20g 667 m2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 60 mL 667 m2 25 丙 硫菌唑 SC 50 mL 667 m2 40 戊唑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 667 m2 20 烯 肟 戊唑醇 SC 60 g 667 m2 45 戊唑 咪鲜胺 WP 50 g 667 m2这 10 个处理千粒质量增加在 3 89 以上 差异不显著 1 申嗪霉素 SC 120 mL 667 m2 40 多 酮 WP120g 667m2这 2 处理千粒质量增加 3 34 以上 显著低于 80 戊唑醇 WP 22 5 g处理 和其余 9 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8 烯肟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 667 m2 25 氰 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 25 咪鲜胺EC72mL 667 m2 500g L氟啶胺 SC 30 mL 667 m2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25 嘧菌酯 SC40 mL 667 m2这 7 个处 理千粒质量增加在 3 以下 表 3 2 3 2不同药剂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根据测产结 果 15 丙硫 戊唑醇 SC 120 mL 667 m2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这 2 处理的增产率在 9 以上 2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5 丙硫菌唑 50 mL 667 m2 75 肟菌 戊唑醇 WDG 20 g 667 m2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 60 mL 667 m2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 mL 667 m2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 667 m2 45 戊唑 咪鲜胺 EW 50 g 667 m2这 6 个处理的增产率 40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 年第 34 卷第 2 期 2 4对小麦的安全性 根据试验观察 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无明显 影响 对小麦生长安全 3结论与讨论 3 1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在杀菌剂单剂中 三唑类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三唑硫酮类 25 丙硫菌 唑 SC 50 mL 667 m2这 2 处理的防效在 70 以上 与孔祥英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5 在复配剂中 三唑类 复配剂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 60 mL 667 m2 6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 mL 667 m2 75 肟菌 戊唑 醇 WDG20g 667m2 7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复配剂28 烯肟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三唑硫酮类复配剂 15 丙硫 戊唑醇 SC 120 mL 667 m2这 5 个处理的 表 3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叶片保绿防衰效果 药剂及用量 差异显著性 0 050 01 25 氰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cdefABCDEF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defABCDEF 25 嘧菌酯 SC 40 mL 667 m2fgEF 25 咪鲜胺 EC 72 mL 667 m2defABCDEF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aA 1 申嗪霉素 SC 120 mL 667 m2cdefABCDEF 25 丙硫菌唑 SC 50 mL 667 m2abAB 500g L氟啶胺 SC 30 mL 667 m2hG 15 丙硫 戊唑醇 SC 120 mL 667 m2aA 40 戊唑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cdefABCDEF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 60 mL 667 m2abcdABCD 28 烯肟 多菌灵 WP 100 gefgDEF 20 烯肟 戊唑醇 SC 60 ggFG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 mLabcdABCD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abcdeABCDE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efgBCDEF 45 戊唑 咪鲜胺 WP 50 gbcdeABCDEF 75 肟菌 戊唑醇 WDG 20 gabcABC 40 多 酮 WP 120 gefgCDEF 清水对照 CK 千粒质量 g 比 CK增加 36 732 04 fgDEF 36 601 67 gEF 36 571 58 gF 36 671 86 fgEF 37 704 73 a A 37 303 62 bcd ABC 37 574 36 ab A 36 671 86 gEF 37 674 63 ab A 37 574 36 ab A 37 604 45 ab A 37 072 97 de BCD 37 433 99 abc AB 37 674 63 ab A 37 534 26 abc A 36 602 50 efCDE 37 403 89 abc AB 37 634 54 ab A 37 203 34 cd ABC 36 00 产量 kg 增产率 422 675 78 421 785 53 415 564 01 421 785 54 436 459 25 422 225 68 435 118 91 404 451 22 437 349 46 422 675 77 432 458 22 418 224 68 411 562 99 432 008 14 426 676 80 420 005 10 424 006 13 433 788 56 418 674 77 399 56 在 6 以上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 6 处理间无显著差 异 25 氰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 40 戊唑 多菌 灵WP 100g 667m2 1 申嗪霉素 SC 120 mL 667 m2 25 咪鲜胺 EC 72 mL 667 m2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 667 m2 40 多 酮 WP 120 g 667 m2 28 烯肟 多菌灵 WP 80 g 667 m2这 9 个处理的增产率在 4 6 9 处理间差异 不显著 25 嘧菌酯 SC 40 mL 667 m2 20 烯肟 戊 唑醇 SC 60 g 667 m2 500 g L 氟啶胺 SC 30 mL 667 m2这 3 处理的增产率在 4 01 以下 表 3 41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 年第 34 卷第 2 期 防效在 70 以上 除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外 其余 6 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以上 7 种药剂可 推荐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使用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 667 m2 45 戊唑 咪鲜胺 EW50 g 667 m2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 667 m2这 3 个处理对小 麦赤霉病的防效在 65 以上 3 种药剂可以作为防 治小麦赤霉病的备选或交替使用的药剂 1 申嗪霉 素 120 mL 667 m2 25 氰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 25 咪鲜胺 EC 72 mL 667 m2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40 多 酮 WP 150 g 667 m2这 5 个处理的 防效在 60 以上 28 烯肟 多菌灵 WP 80 g 667 m2 25 嘧菌酯 SC 40 mL 667 m2 20 烯肟 戊唑醇 SC80 g 667 m2 500 g L氟啶胺 SC30 mL 667 m2这 4 处理的防效低于 60 用 2 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25 氰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的防病效果和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相当 在生产上 有农户将其用量提高 到 150 mL 667 m2 防病效果可达 80 左右 表明适 当增加用量 氰烯菌酯对赤霉病的防效仍有较大的 上升空间 1 申嗪霉素 SC 120 mL 667 m2在试验中表现 一般 而赵影等试验中平均防效达 85 7 8 作为抗 生素类药剂 如果能在 2 次赤霉病防治中使用 1 次 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压 力 具有重要意义 申嗪霉素和其它药剂混用效果 如何 可进一步试验研究 3 2不同药剂对小麦叶片的保绿防衰效果 参试的 19 个药剂中 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及 其复配剂 75 肟菌 戊唑醇 WDG 20 g 667 m2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 mL 667 m2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 60 mL 667 m2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 667 m2 15 丙硫 戊唑 醇 SC 120 mL 667 m2 40 戊唑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三唑硫酮类杀菌剂 25 丙硫菌唑 SC 50 mL 667 m2均表现出良好的保绿防衰效果 绿叶指 数在 80 以上 可延长剑叶绿色时间 2 d 左右 500 g L 氟啶胺 SC 30mL 667m2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 667 m2 25 氰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 25 嘧菌酯 SC 40 mL 667 m2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25 咪鲜胺 EC 72 mL 667 m2这 6 个处理具有一 定的保绿防衰效果 绿叶指数在 40 以下 3 3不同药剂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从测产结果看出 防病效果和保绿防衰效果均 较好的三唑类 三唑硫酮类及其复配剂 80 戊唑醇 WP 22 5 g 667 m2 15 丙硫 戊唑醇 SC 120 mL 667 m2 15 氯啶 戊唑醇 SC 100 mL 667 m2 75 肟菌 戊唑醇 WDG 20 g 667 m2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 SC 60 mL 667 m2 25 丙硫菌唑 SC 50 mL 667 m2 40 戊唑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75 戊唑 百菌清 WP 100 g 667 m2 20 烯肟 戊唑醇 SC 60 g 667 m2 45 戊唑 咪鲜胺 WP 50 g 667 m2这 10 个处理千粒 质量增加在 3 89 以上 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28 烯 肟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42 甲硫 咪鲜胺 WP 100 g 667 m2 25 氰烯菌酯 EC 100 mL 667 m2 25 咪鲜 胺 EC 72 mL 667 m2 500 g L 氟啶胺 SC 30 mL 667 m2 50 多菌灵 WP 100 g 667 m2 25 嘧菌 酯 SC40 mL 667 m2这 7 个处理保绿防衰效果较差 千粒质量增加在 3 以下 所有供试药剂在试验剂 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 无明显药害症状 参考文献 1 林付根 黄婷婷 陈永明 等 2015 年盐城市小麦赤霉病的 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探讨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5 47 48 51 2 杨荣明 吴燕 朱凤 等 2010 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 行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J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 2 16 19 3 邵振润 周明国 仇剑波 等 2010 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抗 性调查研究及防控对策 J 农药 2011 50 5 385 389 4 周明国 叶钟音 刘经芬 杀菌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J 南京农 业大学学报 1994 17 3 33 41 5 孔祥英 马鸿翔 张旭 等 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 治和增产效果 J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26 4 64 67 6 刁亚梅 周明国 王建新 等 48 氰烯菌酯 戊唑醇悬浮剂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开发 J 农药 2012 5 15 315 316 384 7 孙永军 刘娅 李春梅 等 拿敌稳 富力库防治小麦赤霉 病和白粉病试验 J 植物医生 2013 26 6 23 25 8 赵影 张影 赵凤梅 等 1 申嗪霉素悬浮剂防治小麦 赤霉病药效试验初报 J 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 24 87 88 下转第 62 页 42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 年第 34 卷第 2 期 量水平的苏麦 188 一般掌握总施氮量 270 300 kg hm2 氮肥施用比例为 基肥 平衡肥 拔节肥 孕穗肥 5 1 3 1 2 4抗逆栽培 一是晚中争早 为争早苗 求匀苗 拿壮苗 在 11 月 1 日后播种的田块播前进行浸种催芽至露白 爽干表层水份后进行药剂拌种和精量播种 二是控 旺促壮 对返青群体超过 690 万 hm2的麦苗应及时 镇压控旺促壮 降低倒伏威胁 三是清沟理墒 水稻 断水后开始外围条沟与排河疏浚 降低地下水位 加强田间清沟理墒 确保麦田雨止田干 严防麦田 渍害 四是冻害肥补 对春季冻后有效群体不足 600 万 hm2的麦田及时补肥促壮保蘖 五是根外喷肥 结合后期病虫防治 用磷酸二氢钾 120 g 667 m2进 行根外喷肥 提高后期光合效率 2 5统防统治 苗期及早春视蚜虫虫情的发生情况及时用药 高度重视穗蚜的防治 拔节初期及时防治纹枯病 3 月底至 4 月初提早防治白粉病 注意轮换药剂 控 制危害 坚持 主动出击 药肥混喷 的原则 齐穗期 用好第 1 遍药 隔 6 7 d 用好第 2 遍药 打好赤霉 病防治攻坚战 杂草防除严格按照 预防为主 综合 防治 的植保方针 坚持防早 防小的原则 播种至 1 叶 1 心期用 50 麦乐宁 WP 1 950 2 250 g hm2进 行田间封闭 冬前或早春用 15 炔草酯 ME 300 450 mL hm2查漏补缺 控制杂草危害 2 6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 避免因连阴雨天气 病虫害等造成 不必要的损失 确保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 汤建平 段云辉 苏麦 188 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24 45 47 2 陈慧娟 梁迎暖 朱平平 小麦新品种 苏麦 188 苏科麦 1 号 种植适应性初探 J 上海农业科技 2015 2 61 上接第 42 页 Field Efficacy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on Wheat Scab and Their Effects of Retaining Green Leaf and Preventing Leaf Senescence SUNYue zhao1 HUAJin shun2 XUHuai ping3 CHENGXiao song4 1 YanlongAgricultural TechnologyExtension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Yandu District Yandu 224005 China 2 Xue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ofYandu District Yandu 224035 China 3 Yandu Countrysid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du 224014 China 4 Yandu Agricultural Pest Monitoringand ForecastingStation Yandu 224005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justment of farming system and other factors the prevalence of wheat scab has increased in Yandu District of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t present many chemical agents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wheat scab but they differ sub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