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蔗区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_第1页
湛江蔗区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_第2页
湛江蔗区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_第3页
湛江蔗区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17 03 25 修回日期 2017 06 26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7A020225028 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 CARS 20 2 1 作者简介 陈梅珠 1971 女 助理工程师 E mail c mz10 通讯作者 陈立君 1978 男 高级农艺师 E mail gks chen 引文格式 陈梅珠 朱洁 杨运萍 等 湛江蔗区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 J 甘蔗糖业 2017 3 54 57 甘蔗糖业甘蔗糖业 2017 年第 3 期 2017 年 6 月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No 3 Jun 2017 湛江蔗区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 陈梅珠 1 朱 洁2 杨运萍1 陈立君2 1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遂溪 524348 2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省甘蔗改良 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16 摘 要 阐述了湛江甘蔗产区采用米蛾 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 生产螟黄赤眼蜂 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 的生产技术 以及赤眼蜂的释放技术 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 观点 关键词 赤眼蜂 米蛾 甘蔗螟虫 中图分类号 S566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 9695 2017 03 0054 04 Current Application of Trichogramma chilonis Breeding with Corcyra cephalonica in Zhanjiang Cane Area CHEN Mei zhu1 ZHU Jie2 YANG Yun ping1 CHEN Li jun2 1Guangdong Guangqian Sugar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Suixi Guangdong 524383 2Guangdong Provincial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Key Lab of Sugarcane Improvement Corcyra cephalonica Sugarcane borers 0 引言 湛江是广东省甘蔗的主要产区 每年种植面积 和产糖量占全省 90 以上 1 近年来 甘蔗连作年 限不断延长 植期多样化 加上气候的变化等因素 甘蔗螟虫的发生日趋严重 螟黄赤眼蜂 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 是甘 蔗螟虫的优势天敌之一 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 螟虫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通过建立稳定的天敌种群 抑制甘蔗螟虫的发生可减少农药的使用 2 但在利 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 在很多问题 近几年 人工养殖米蛾 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 和利用米蛾卵繁殖螟黄赤眼蜂的技术得 到广泛推广 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蜂站也 在积极摸索米蛾卵繁殖螟黄赤眼蜂的应用实践 但 在米蛾养殖和利用米蛾卵繁殖螟黄赤眼蜂等过程中 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扰 作者将对采用米蛾卵繁殖 赤眼蜂以及其应用过程中制定的相应措施和解决方 法等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 1 米蛾的养殖 1 1 饲养室消毒 将饲养室清洁干净 米蛾饲养箱置于饲养室内 整个饲养室每 10 m3用甲醛 5 mL 加高锰酸钾 1 g 熏 蒸 2 h 饲养箱以外其他用具均用 800 倍高锰酸钾水 陈梅珠等 湛江蔗区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 55 溶液清洗消毒 1 2 接种 1 2 1 饲料准备 以新鲜无虫的麦麸为饲料 将麦麸混均匀后 置于高压消毒锅中灭菌 50 min 冷却后至室温 补 充纯净水 使含水量达到 15 将灭菌消毒的麦麸 按 7 kg 箱放入木制饲养箱 81 cm 50 cm 8 cm 中 并铺平 备用 1 2 2 接种米蛾卵 一般选用羽化高峰期的米蛾卵作为种源 先在 饲养箱的饲料表面铺一层薄薄的麦麸 然后均匀地 接入米蛾卵粒 一般接入卵量 1 73 cm3 箱 再用麦 麸将卵覆盖 接种时 保持饲养室温度 26 28 相对湿度 80 90 自然光照 1 3 米蛾幼虫的饲养 米蛾饲养期间 饲养室的温度保持在 25 2 每天打开门窗换气 30 min 用喷雾器直接喷水到麦 麸上控制饲料水分 从接种后 10 天开始 每天用喷 雾器喷水 2 次 上午 9 00 下午 5 00 以麦麸表 面潮湿而不结块为度 直到约 45 天后米蛾开始羽化 为止 在饲养过程的中后期 要保持补充饲料 500 g 箱 天 分 4 5 次均匀地撒于表面 1 4 捕蛾 待饲养箱中的麦麸上出现很多的突起 有少量 雄米蛾出现时 在饲养箱上盖上 40 目的不锈钢网 将排气泵连接到自制喇叭形捕蛾器上捕蛾 用 40 目 不锈钢网做成的收集笼收集米蛾成虫 1 5 收卵去杂 翌日米蛾成虫便会将卵产于收集笼的不锈钢网 上 用软毛刷轻轻将米蛾卵扫至托盘中 每日收集 的米蛾卵中混有米蛾鳞片 粉尘和米蛾肢体碎片等 杂质 接蜂前必须经过清理 第一步 将米蛾卵放 在 50 cm 70 cm 平底托盘中 然后置于鳞片清除机 中 除去鳞片和较轻的杂物 鳞片清除机是由一台 单孔飞碟式 B 型强力抽吸机和一个三面封闭一侧开 口的箱式底座组成 操作时先将平底托盘插入底座 的开口处 开动抽吸机 后用羊毛刷轻轻刷动盘内 米蛾卵约 3 5 min 使之与粉尘等物分离 利用抽 吸机的吸力将粉尘等杂物除掉 获得相对清洁的米 蛾卵 经过吸尘后的米蛾卵盘内仍有少量蛾子肢体 和比重较大的杂物未能被除去的 可用滚动卵法清 除 方法是一只手将平底卵盘托住 使盘的平面与 水平面呈 30 角 另一只手用毛刷柄轻轻敲击盘的边 缘 使卵向下轻轻滚动 其他杂物因形状不规则而 不会向下滚动或滚动速度较慢 从而与卵逐步分开 此过程可重复 1 2 次 1 6 杀胚胎及保存 作为繁殖赤眼蜂所用的米蛾卵要经过紫外灯照 射 杀死米蛾卵胚胎后才能接蜂 采用 2 支平行排 列的 30 W 紫外灯 将待处理的卵放在平底瓷盘中 单层排列 灯管与卵的距离保持 40 cm 照射时间 为 10 min 经照射处理后 米蛾卵胚杀死率可达 100 在接蜂前 用消过毒 75 乙醇擦拭 的容器 装盛这些卵 防止杂菌和灰尘污染 否则会影响卵 质量 降低赤眼蜂对卵的选择程度 杀胚后的卵放 置 1 5 冰箱中可保存 5 天以上 未杀胚的新鲜米 蛾卵也可置于 1 5 的冰箱中保存 2 用米蛾卵繁殖赤眼蜂的方法 2 1 蜂种的采集扩繁 每年的 7 9 月份到蔗田间采集一些已被赤眼 蜂寄生的甘蔗螟虫卵 把它们分别装在 10 mm 50 mm 指型管内 做好标签 标明采集时间 地点 寄主昆虫等相关信息 将采集回来的蔗螟卵放在繁 蜂室 繁蜂室的消毒准备方法同饲养室 内 置于口 径 5 cm 的小玻璃杯中 用粘有适量米蛾卵的纸罩杯 口 待赤眼蜂羽化时便可寄生米蛾卵 繁蜂室温度 保持在 25 左右 湿度保持在 75 保持无光线黑 暗状态 以利于赤眼蜂的寄生 2 2 接蜂 先将玻璃保鲜盒 20 cm 15 cm 6 cm 提前置于 冰箱中降温 取出后放置片刻 待保鲜盒内壁出现 冷凝水后 将新鲜米蛾卵粘附于保鲜盒内壁 晾干 按被赤眼蜂寄生的米蛾卵与新鲜米蛾卵 1 6 的比 例将已被赤眼蜂寄生的米蛾卵放入带有新鲜米蛾卵 的保鲜盒中盖好 置于 25 黑暗繁蜂室内 放置 48 h 待其自然寄生 然后打开保鲜盒 将已被赤眼蜂 寄生的米蛾卵置于 25 2 湿度 75 80 的环境 下生长发育 约 72 h 后 米蛾卵开始变黑 2 3 赤眼蜂的保存 收集已被赤眼蜂寄生并刚刚变黑的米蛾卵 用 纸包装好 做好记录和标签 然后置于 9 的冰箱 里保存 2 4 制作蜂卡 根据甘蔗螟虫的测报信息 在甘蔗螟虫发蛾高 甘蔗糖业 2017 年第 3 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56 峰期 将已被赤眼蜂寄生的米蛾卵按照先繁先放的 原则 从冰箱里取出放在发育室 发育室的消毒准备 方法同饲养室 发育室内的温度为 25 2 湿度 75 左右 里发育 2 天 用 10 cm 14 cm 卡片纸 单 面涂乳胶 在乳胶未被纸完全吸收和干燥前 将米 蛾卵均匀地洒在卡片纸上 待其自然风干后即可制 成卵卡 按含赤眼蜂量 1000 2000 头 卡剪置蜂卡 1 cm3米蛾卵约可寄生赤眼蜂 12000 头 待蜂卡上出 现少量赤眼蜂羽化时 即可实施田间放蜂作业 3 放蜂 3 1 放蜂时间和次数 放蜂时间根据田间螟虫预测预报信息确定 我 站一般每年于 2月 15日起 利用螟虫性诱剂诱捕法 进行甘蔗螟虫测报工作 放蜂时间选择在甘蔗螟虫 成虫羽化高峰期 年放蜂 3 5 次 第 1 次放蜂一般 在 2 月底或 3 月上旬开始防治越冬代甘蔗螟虫 第 2次放蜂与第 1次间隔 15天左右 一般越冬代甘蔗螟 虫持续时间比较长 第 3 次 第 4 次放蜂一般 5 在 月初和 5 月中旬 主要防治第 2 代甘蔗螟虫 第 5 次放蜂在 7 月初 每次放蜂 15 万头 hm2 3 2 蜂卡的放置方法 放蜂的操作方法 纵向沿着甘蔗行放蜂 放蜂 时用牙签将蜂卡固定在蔗叶背部中脉 每公顷设 75 150 个点 每点布 1 个蜂卡 均匀布点 在进 入甘蔗地前 放蜂人员最好在放蜂行的甘蔗地头做 好记号 便于放蜂时保持相对准确的距离以及放蜂 质量检查 验收 3 3 放蜂时机 选择微风 无雨天气 把握虫情 即时放蜂 使之达到防治甘蔗螟虫的最佳效果 4 田间放蜂效果 4 1 调查方法 10 月末 选择连片种植且生长期和长势相对一 致的蔗田进行蔗螟为害情况和防治效果调查 调查 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 每个放蜂区调查 3 个区 每个区选 3 个样点 对角线法 每个样点连续取 50 株甘蔗 调查总节数和螟害节数 以相邻的未放蜂 常规防治处理为对照区 虫节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为 虫节率 螟害节数 总节数 100 防治效果 对照区虫节率 处理区虫节率 对照区虫节率 100 4 2 防治效果 2013 2016 年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效果 见表 1 由表 1 可见 2013 2016 年广前蔗区放蜂 面积累计约 20000 hm2 放蜂处理区防治螟虫处理区 虫节率明显低于非放蜂对照区 同时不同放蜂次数 虫节率也明显不同 2014 年和 2015 年分别放蜂 5 次 其虫节率分别为 7 99 和 6 49 明显低于放 3 次蜂的 2013 年和 2016 年 其防效也高于后者 表 1 广前公司近 4 年放蜂应用情况 年度 主要品种 放蜂次数 放蜂面积 hm2 处理区虫节率 对照区虫节率 防效 2013 台糖 1626 3 466 7 17 63 26 64 33 82 2014 粤糖 94 128 5 6666 7 7 99 29 86 73 24 2015 粤糖 94 128 5 6666 7 6 49 27 07 76 03 2016 粤糖 94 128 3 5333 3 15 75 33 19 52 55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繁殖米蛾过程中出现其它米蛾天敌寄生 2015 年 7 月 湛江农垦华海 丰收 广前 3 大公司 的生物防治站养殖的米蛾不同程度地出现大量茧蜂 寄生米蛾幼虫 2016 年 丰收生物防治站和广前生 物防治站出现少量姬小蜂寄生 茧蜂寄生米蛾幼虫 容易被发现 姬小蜂寄生米蛾则不容易被发现 经 过探索试验 防止这 2 种蜂的寄生 可通过改善门 窗的密封条件 以阻止茧蜂和姬小蜂等自然天敌进 入饲养室从而减少米蛾天敌的为害 发现疫情时要 及时对饲养室采用药剂全面喷杀 以及时阻止疫情 蔓延 2 3 天后 对被侵染的饲养室清理 消毒 米蛾卵的保存 刚产下的新鲜米蛾卵适于繁 蜂 但随着米蛾卵放置时间的延长 赤眼蜂对米蛾 卵的寄生率明显降低 这一问题可通过有效冷贮存 来解决 赤眼蜂生产过程中的冷贮包含 2 部分内容 一是寄主卵 未被寄生的卵 的贮存 二是寄生卵的 贮存 通过合适的贮存 可超越赤眼蜂工厂的短期 生产潜力 使寄主的生产与赤眼蜂的生产保持同步 避免寄主卵浪费 陈梅珠等 湛江蔗区赤眼蜂米蛾卵繁殖技术及应用现状 57 放蜂方式有待改进 本站目前主要采用卡式 放蜂 蜂卡上的米蛾卵暴露在空气中 在田间 蚂 蚁 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对米蛾卵比较敏感 往往蜂 卡放置超过 24 小时 蜂卡上的米蛾卵就会被天敌取 食 甚至吃光 影响赤眼蜂的防治效果 就此问题 我站正与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生物工程研究所 广州 甘蔗糖业研究所 联合研发新型盒式放蜂器和球式 放蜂器 综合几年的各项调查数据来看 赤眼蜂防治 甘蔗螟虫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但目前 我们还不能 做到将甘蔗螟虫的为害长期控制在危害水平之下 生物防治是一个长期 渐进的过程 影响赤眼蜂防 治效果因素较多 不仅受赤眼蜂自身的生物特性影 响 而且与寄主 化学农药 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 息息相关 所以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需要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