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世纪以来 由于食辣人群和地域不断扩大 产品用途不断更新 辣椒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调味 料作物以及工业原料作物之一 全球辣椒产业快速 发展 李晴 等 2009 王永平 等 2010 据联合 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 世界鲜食和调味用辣椒栽培 面积从 2004 年的 353 万 hm2增长到 2014 年的 363 万 hm2 产量从 2004 年的 2 738 万 t 上升至 2014 年 的 3 614 万 t 我国既是辣椒生产大国 也是辣椒 出口大国 鲜食和调味用辣椒栽培面积和产量保持 增长趋势 栽培面积从 2004 年的 64 4 万 hm2增长 到 2014 年的 76 0 万 hm2 产量从 2004 年的 1 227 万t上升至2014年的1 645万t 年均增长速率3 0 韩国是我国辣椒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 2015 年韩国进口辣椒产品约有 96 来自我国 由于辣 椒属于韩国的主要栽培蔬菜 为避免辣椒大量进口 对韩国本土辣椒种植业产生冲击 韩国对辣椒产品 实施了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在内的一系列贸易保 护措施 石熙明 2015 其中 以质量安全标准 为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辣椒出口韩国面临的主 要非关税措施之一 1 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韩国受阻分析 1 1 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韩国受阻情况 2010 年以来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累计扣留 我国辣椒产品 78 批次 每年均有不同批次的辣椒 产品被韩国扣留 表 1 反映出近年来韩国对我 国出口辣椒产品口岸检查较为严格 2016 年韩国 扣留批次数量明显增加 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的辣 椒粉因金属性异物超标多次遭到扣留 表 1 2010 2016 年韩国扣留我国辣椒产品批次数量 年份扣留批次年份扣留批次 20101820149 2011920156 20126201622 20138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 下表同 从扣留产品类型来看 表 2 韩国扣留的我 国辣椒产品包括辣椒粉 辣椒籽粉 冷冻辣椒 干 辣椒 腌制辣椒 辣椒叶 其他辣椒调味品 辣椒 王雪琪 女 硕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 农产品法规与标准化 E mail 82968802 通讯作者 郭林宇 女 硕士 副研究员 专业方向 农产品技术性 贸易措施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E mail guolinyu 收稿日期 2017 05 31 接受日期 2017 07 14 基金项目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韩国是我国辣椒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 近年来 韩国对辣椒产品实施了以质量安全标准为主的技术 性贸易保护措施 2010 2016 年我国累计 78 批次出口辣椒产品被扣留 由于两国对辣椒产品农药 残留 致病菌 真菌毒素 重金属限量指标和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 韩国一 些指标严于我国 对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韩国产生潜在贸易风险 辣椒产品出口韩国面临的技术壁垒 及对策 王雪琪 2 宋欣欣3 石昊飞1 汤晓艳1 郭林宇1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 100872 3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青岛 266001 17 17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2017 9 17 21 中国蔬菜 学术论文下载 www c n v e g o r g 提取物和辣椒油等 其中辣椒粉扣留批次最多 约 占扣留总批次的 45 表 2 2010 2016 年韩国扣留我国辣椒产品类型 数量及原因 产品类型扣留批次总数 扣留原因及批次数量 辣椒粉 辣35金属性异物超标 27 椒籽粉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 A 超标 6 大肠菌阳性 1 提供虚假材料 1 冷冻辣椒10感官检验不合格 8 农药三唑磷超标 1 农药溴虫腈超标 1 干辣椒8感官检验不合格 7 黄曲霉毒素超标 1 腌制辣椒 8防腐剂丙酸超标 3 辣椒叶未申报防腐剂山梨酸 2 甜蜜素超标 1 安息香酸超标 1 细菌阳性 1 其他辣椒7安息香酸超标 3 调味品丙酸超标 2 糖精钠超标 1 大肠菌阳性 1 辣椒提取物6甲醇超标 4 丙酮超标 2 辣椒油4苯并芘超标 3 酸值超标 1 1 2 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韩国受阻原因分析 韩国扣留我国出口辣椒产品的原因涉及生物 物理 化学等多方面的因素 具体包括 产品 不洁净 含有腐烂或异物等不适宜食用的物质 主 要表现为辣椒粉中含有金属性异物 冷冻辣椒和干 辣椒因腐烂比例超标感官检验不合格 食品添 加剂超标 主要表现为腌制辣椒和其他辣椒调味产 品中防腐剂 安息香酸 丙酸 山梨酸 以及甜味 剂 糖精钠 甜蜜素 超标 真菌毒素和微生 物超标 主要表现为辣椒粉中的黄曲霉毒素和赭曲 霉毒素 A 超标及腌制辣椒 辣椒调味品中的大肠菌 和细菌呈阳性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超标 主要 是辣椒油中的苯并芘超标及辣椒提取物中的甲醇 丙酮超标 农药残留超标 主要是冷冻辣椒中 检出三唑磷和溴虫腈残留量超标 其中 辣椒粉中 含金属性异物 冷冻辣椒和干辣椒的腐烂比例超 标 腌制辣椒等辣椒制品中食品添加剂不符合规定 是导致出口受阻最主要的原因 需要重点应对 同 时 真菌毒素和微生物超标 农药残留等辣椒产品 出口受阻原因也不容忽视 虽然农残超标不是最主要的扣留原因 但韩国 一直很重视进口辣椒的农残检测 要求十分严格 2012 年 10 月 韩国官方开始对我国出口辣椒实施 精密检验措施 要求贸易商在进口申报时需随附韩 国国外公认检测机构出具的 96 种农药残留检测报 告 措施实施后 我国出口企业每批输韩辣椒产品 需增加 4 800 元检测成本 导致输韩辣椒数量大幅 缩减 央广网 http t20131227 514511 378 shtml 经过检验检疫部门和 企业的多方努力 2013 年底才得以解除韩国对我国 出口辣椒的精密检验措施 可见 农药残留问题也 是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2 我国和韩国辣椒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对比 我国和韩国涉及辣椒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标准 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限量 污染物限量 微生物指标 要求 食品添加剂限量等方面的要求 我国相关要 求主要在 GB2760 GB2761 GB2762 GB2763 和 GB29921 等国家标准中予以规定 韩国相关要求主 要在 食品卫生法 项下的 食品法典 和 食品 添加剂法典 中予以规定 2 1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比 我国和韩国辣椒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指标 数量和农药种类都差别较大 我国 GB2763 食品 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规定了 120 个适用于辣椒产 品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韩国规定了 248 个适用于 辣椒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其中 中韩两国都 有规定的限量指标有 61 个 仅我国有规定的限量 指标 59 个 仅韩国有规定的限量指标 187 个 在 两国都有规定的限量指标中 我国与韩国一致的有 16 个 韩国严于我国的有 14 个 表 3 韩国宽于 我国的有 31 个 可见 我国与韩国辣椒产品农药 残留限量标准指标重合度较低 出口韩国辣椒生产 中应关注中韩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差异 特别是对于 韩国没有限量标准或韩国限量标准严于我国的农药 需要重点关注 韩国将于 2018 年 12 月在所有农产 品上推行农药肯定列表制度 PLS 没有规定农 药残留限量的其他所有农药残留限量采用 一律标 18 18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中国蔬菜 学术论文下载 www c n v e g o r g 准 0 01 mg kg 1 2 2 致病菌限量对比 我国 GB29921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对包括 冷冻蔬菜 干制蔬菜 腌渍蔬菜等在内的预包装 即食蔬菜制品中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金黄色 葡 萄 球 菌 n 5 c 1 m 100 cfu g 1 M 1 000 cfu g 1 大肠埃希氏菌 O157 H7 不得检出 仅适用于生食果蔬制品 的限量进行了规定 没有 针对香辛料类调味品规定致病菌限量 韩国 食品 法典 规定即食食品中不得检出致病菌 即食加 工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不得超过 1 000 个 g 1 灭 菌产品应呈阴性 酱油等产品另有规定 辣椒粉 和碎辣椒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不得超过 100 个 g 1 除酱油等产品之外的其他产品应呈阴性 2 3 真菌毒素限量对比 韩国对辣椒产品真菌毒素限量的规定比我国严 格 我国 GB276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没有对 蔬菜及制品和香辛料类调味品规定真菌毒素限量 韩国规定干辣椒和辣椒粉中黄曲霉毒素总量不得 超过 15 0 g kg 1 其中黄曲霉毒素 B1不得超过 10 g kg 1 辣椒粉中赭曲霉毒素 A 不得超过 7 0 g kg 1 2 4 重金属限量对比 我国 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对蔬菜及 制品规定了铅 镉 汞 砷 铬等 5 种重金属的限 量值 韩国对新鲜辣椒中的铅和镉制定了限量值 我国和韩国都规定干制农产品中重金属限量需要考 虑干制产品水分含量进行确定 此外 如果干辣椒 在我国作为香辛料食用 应符合 GB2762 中对香辛 料类的限量规定 铅限量 3 0 mg kg 1 由于我国 和韩国辣椒产品重金属限量标准存在差异 表 4 辣椒产品出口时应该注意满足韩国相关要求 应特 别注意提前与进口商沟通确认干制产品中的重金属 具体限量值 表 4 中韩辣椒产品中重金属限量对比 项目中国限量 mg kg 1韩国限量 mg kg 1 铅0 1 新鲜蔬菜 0 2 辣椒 1 0 蔬菜制品 3 0 香辛料类 镉0 05 新鲜蔬菜 0 1 辣椒 汞 总汞 0 01 新鲜蔬菜 砷 总砷 0 5 新鲜蔬菜 铬0 5 新鲜蔬菜 注 表示没有明确的限量标准 2 5 添加剂限量对比 我国出口韩国的腌渍辣椒产品中存在因防腐 剂丙酸超标被扣留的情况 我国 GB2760 食品添 加剂使用标准 规定丙酸及其钠盐 钙盐在豆类制 品 面包 糕点 醋及酱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 2 5 g kg 1 中国质量新闻网 http news zggmsb disi 905 595 html 韩国规定丙酸及其 钠盐 钙盐可用于长型面包 蛋糕 奶酪 加工奶 酪 果酱及调味品 在除这些产品之外的其他食品 表 3 韩国严于我国的辣椒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比 序号 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韩国农残限量中国农残限量 食品名称限量 mg kg 1食品名称限量 mg kg 1 1Azinphos methyl保棉磷干辣椒1干辣椒10 2Bifenthrin联苯菊酯干辣椒3干辣椒5 3Carbendazim多菌灵干辣椒15干辣椒20 4Cyhalothrin 和 Lambda cyhalothrin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干辣椒2 Cyhalothrin 干辣椒3 5Cypermethrin 和 Beta cypermethrin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干辣椒2 Cypermethrin 干辣椒10 6Diazinon二嗪磷干辣椒0 3干辣椒0 5 7Dichlofluanid苯氟磺胺干辣椒5干辣椒20 8Dichlorvos敌敌畏辣椒0 05茄果类蔬菜0 2 9Malathion马拉硫磷辣椒0 1辣椒0 5 10Omethoate氧乐果辣椒0 01茄果类蔬菜0 02 11Profenofos丙溴磷辣椒2辣椒3 12Spinosad多杀霉素辣椒0 5辣椒1 13Tebuconazole戊唑醇干辣椒5干辣椒10 14Trichlorfon敌百虫辣椒0 05 TrichlorfonDEP 茄果类蔬菜0 2 注 表中数据根据韩国农药残留数据库和我国 GB2763 标准整理 19 19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中国蔬菜 学术论文下载 www c n v e g o r g 中不得检出 根据上述标准规定 丙酸可用于醋及 酱油等调味料 如果丙酸在这些调味辅料中的使用 符合相应规定 则腌渍辣椒产品中由于添加酱油和 醋等调味辅料带入丙酸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带入 原则 但是 韩国在口岸检验时 曾对腌渍蔬菜中 丙酸执行 不得检出 的标准要求 导致我国出口 韩国腌渍辣椒遭受不合理扣留 腌渍辣椒出口韩国 的企业若确认产品中检出丙酸是因为其生产用调味 辅料含有丙酸 可向韩国食药局提交询问公函 要 求撤销对其产品的通报 3 我国出口辣椒产品应对韩国壁垒存 在的困难及原因 3 1 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日益严格 近年来 韩国对进口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金明华和任泽洙 2010 辣椒作为韩国重要的 种植作物和食品原料 成为韩国严格实施进口监控 检查的重点产品 需要全面满足包括物理性 化学 性和生物性在内的多项质量安全标准要求 其中一 些要求十分严苛 对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造成阻碍 从辣椒产品出口受阻的实际情况来看 韩国对 金属异物和感官检验的要求十分严格 如要求辣椒 粉中铁粉含量不得高于 10 0 mg kg 1 2 mm 以上 的金属碎屑不得检出 辣椒产品感官检验不得检出 腐败或污秽 这些规定对辣椒加工过程提出了很高 的要求 我国辣椒产品因此多次被扣留 退运 辣 椒出口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中韩相关标准对比来看 两国对辣椒产品农 药残留 致病菌 真菌毒素 重金属限量指标和食 品添加剂使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 韩国严 于我国的一些指标 可能对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韩国 产生潜在贸易风险 特别是韩国正在逐步实施农药 肯定列表制度 将对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 药以 一律标准 0 01 mg kg 1 进行严格管理 该制度全面推行后可能会对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造成 检测成本上升 退运风险增加等不利影响 王娜和 孙伟东 2015 另外 韩国新颁布的 进口食品 安全管理特别法 对进口食品制定了近乎苛刻的准 入条件和口岸检验检疫标准 并且强化了对输韩食 品的全过程管理理念 对向韩国出口食品的所有境 外生产企业强制要求提前登记和实施实地检查 这 些新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辣椒产品 输韩市场准入门槛 3 2 我国辣椒企业信息预警机制不完善 我国辣椒生产与市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一方 面 我国辣椒出口企业市场风险意识不强 许多企 业都是因循惯例生产销售 不主动了解韩国市场的 实际需求和相关法规标准的变化情况 另一方面 大多数辣椒出口企业的人力和资金有限 获取相关 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 白露露 等 2014 由于辣 椒企业对韩国市场需求和市场准入要求信息获取不 全面或不及时 未能按照韩方要求生产或及时调整 销售策略 产品遭到扣留或退运的概率大大增加 如 2015 年韩国国内辣椒大丰收 韩国政府为了保 护本地市场 采取降低通关速度 提高准入门槛等 方式限制辣椒进口 通关时间延长造成我国出口辣 椒产品的长时间滞留 最终导致延误交货时间而不 得不退回商品 或品质下降错过最佳销售时机 给 出口企业造成损失 3 3 我国辣椒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低 由于早期辣椒产业的准入门槛低 大量作坊式 小工厂涌现并得以生存 王继榜 2013 我国辣 椒行业一直呈现分散化 小规模的生产结构 大多 数辣椒产品出口企业规模小 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主要表现为品质管理人员缺乏 系统专业的技术学习 加工方法较原始 生产工艺 和设备不完善以及实验室建设滞后等 达到韩国严 格的市场准入要求具有一定困难 另外 我国辣椒 出口企业的技术含量低 主要出口原料或工艺简单 的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李萌 等 2010 相对于精 深加工产品 初级产品容易产生农药残留 感官检 验不合格 微生物残留等问题 易受技术性贸易壁 垒的限制 并且附加值低 利润少 不利于产业结 构的整体优化 因此 提升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迫在眉睫 4 促进辣椒出口韩国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辣椒产品出口韩国贸易中存在的问 题 为了有效应对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 促进我国 辣椒产品顺利出口 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4 1 强化韩国市场调研 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对韩国相关法规标准和市场需求的调查 20 20 产业广角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中国蔬菜 学术论文下载 www c n v e g o r g 研究 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和预警机制 及时向企 业传递韩国辣椒产品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和市场准入 要求的变动情况 引导企业科学评估辣椒产品出口 韩国的贸易风险 有针对性地采取质量安全控制措 施 合理安排辣椒产品生产和出口贸易 4 2 加强双边沟通 减少贸易摩擦 加强与韩国进口食品检验检疫机构的沟通和 交流 尽可能地了解产品被退运的具体原因 检测 标准及方法 以便企业后续严格按照韩国标准加工 生产 对于韩方不合理的退运要求 应积极组织申 诉 进行合理交涉 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避 免不合理退运的频繁发生 郭林宇 等 2012 同 时 应加强与韩国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 主动邀请 韩方赴生产基地和实验室进行考察 增强双方互信 互认 减少通关时间和成本 促进贸易顺利进行 4 3 加强行业联合 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支持辣椒龙头企业发展 加强龙头企业之间 的联合 强化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对其他出口企业 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推广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 提 高企业内部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形成应对技术性 贸易壁垒的行业力量 从根源上降低产品退运风 险 提升我国辣椒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为辣椒产 品顺利出口奠定基础 同时 结合出口市场需求 将出口产品结构适度从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型 如 生产辣椒色素 辣椒油树脂 辣椒碱等 池美霞 2014 缓解国内辣椒出口企业多集中在简单加工 领域的无序竞争 通过结构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抢占高端市场 有效规避农残超标等初级产品中容 易发生的贸易风险 4 4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 增强贸易壁垒应对能力 近年来 由于国内生产成本不断增长 出口辣 椒价格议价空间上升不大 进口市场技术性贸易壁 垒越来越严 辣椒出口企业在利润有限的情况下提 升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难度较大 政府应进一 步加大对辣椒出口企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力 度 引导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 从检 测和认证等质量安全管理投入方面给予补贴 加强 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将企业的技术 改造项目纳入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的支持范围 参考文献 白露露 胡文忠 姜爱丽 刘程惠 刘易伟 2014 辣椒加工工艺 及其设备的应用现状 食品工业科技 15 369 372 376 池美霞 2014 永安市辣椒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硕士论 文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郭林宇 杨志花 戚亚梅 幸汐媛 钱永忠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房地产市场趋势研究报告
- 心瓣膜病变标志物筛选-洞察与解读
- 跨领域法规融合分析-洞察与解读
- 声敏型高分子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
- 三年级语文古诗词默写考点及训练手册
- 外贸销售合同范本解析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单片机方案设计
- 小学语文大班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
- 水利沟渠施工方案与技术要点
- 人体语言沟通技巧与心理学基础
- 鼻部解剖结构及其临床表现
- 2025年粮油集团笔试试题及答案
- 化学发展史课件
- 生鲜农产品配送商业计划书模板
- 2025年股东退股权益申请协议书范例
- 小学生乘坐飞机安全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课件
- 配电房岗位职责
- 考察探究皮影戏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芦苇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学校第三方协议书的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