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感冒与暑湿感冒的诊断治疗.doc_第1页
暑热感冒与暑湿感冒的诊断治疗.doc_第2页
暑热感冒与暑湿感冒的诊断治疗.doc_第3页
暑热感冒与暑湿感冒的诊断治疗.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热感冒与暑湿感冒的诊断治疗暑热证发生于夏季最炎热的七、八月间,由于气温较高,毛窍开泄,故易感受暑热之邪而发病。暑为火热之气,侵袭人体传变极速,故表现出一派里热征象。但暑热证绝非是单纯的阳证、热证、实证,而常伴有气虚、阴伤的证候。 临床表现如下: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咽痛。 次症:骨节酸痛,头昏或头痛,倦怠,小便短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浮大而数。 凡夏季外感暑热之邪,具有主症、,或主症及次症,并均见典型舌脉者,即可确诊为暑热感冒。 暑热感冒怎样与类似证候鉴别? 暑热感冒应与暑湿感冒、风热感冒鉴别。 (1)暑湿证与暑热证 暑邪致病,发在夏季,由于暑邪有明显的热象,故发热、口渴、脉数为暑湿与暑热两证的共有见症。加之炎热天气病人容易贪饮纳凉,故两证或多或少地会兼见脘痞纳呆等症状。但暑邪是否夹湿致病,在临床上有明显的不同。暑湿证起病较缓,初起热象不著,以身热不扬、恶寒身重、头如裹、口渴饮不多为特征;而暑热证起病较急,传变快,以发热汗多、心烦口渴多饮为特征。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两证的脉象有明显的不同,暑湿证脉濡数,暑热证脉浮大而数。濡是湿象,浮数见大是暑伤气阴之脉。依此鉴别,颇为重要。 (2)风热证与暑热证 两证均为实热证,热势明显、口渴、脉浮数是两证的共同见症。但风热证系风热犯表所致。风为阳邪,其性升发向上,病变多开始于头面部位,而全身症状相对较轻,所以风热证多见头痛、鼻塞、流黄浊涕、咽痛等。而暑热证的热伤气津所致的口渴多饮,尤其是大汗出则是风热证所不及和没有的。 暑热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暑热证治宜辛凉宣透解表,甘寒清热祛暑,兼以清心利小便。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清络饮 本方主要用于暑热伤肺之轻证。方选金银花、西瓜翠衣、荷叶清宣透热,祛暑解表,生津止渴,共为君药;扁豆花、丝瓜皮祛暑化湿健脾为臣药;以竹叶清心利尿、导热下行为佐使药。诸药配伍,清热而无伤津伐胃之弊,祛暑亦顾护正气。原方诸药皆采用鲜品,旨在取其清新之气,以增强清暑生津之效用。 (2)雷氏清宣金脏法 所谓“清宣金脏”,就是清热宣气,保其肺脏。方选川贝、兜铃清其肺热为君药;杏仁、瓜蒌皮、桔梗宣其肺气为臣药;佐以桑叶平肝肃肺;使以杷叶降其肺气。全方共奏清热宣肺平肝之功效。 (3)竹叶石膏汤 本方原为伤寒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而设。后世医家依其方义,一变而为治疗热病气阴两伤的主方。暑热证若见于气阴素虚的病人,或暑热伤其气阴较重者,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少气乏力、脉虚而数等,可选本方治疗。方中以竹叶、石膏清热祛暑为君药;人参、麦冬益气养阴为臣药;佐以半夏降逆,性虽温燥,但配于清热生津药中,仅存降逆之功,已无温燥伤阴之弊;配以甘草、粳米扶助胃气,共为使药。诸药合为一方,清热祛暑,益气生津,兼以和胃,实为一首清补之剂。 (4)王氏清暑益气汤 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用于暑湿证则可,用于暑热证则不可。故清代王孟英依临床实践又拟清暑益气汤一方,与李氏之方相比,“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而效”。方以西瓜翠衣清透暑热,西洋参益气生津,共为君药;石斛清热养阴,荷梗清热解暑,麦门冬养阴生津,三味共为臣药;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养阴泻火,共为佐药;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为使药。全方不仅能清热祛暑,还可益气生津。对于夏月伤暑、伤津耗气,身热、口渴、汗多、体倦少气、脉虚数者,用之最宜。 (5)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是治疗气分热盛的主方,加人参补气生津,共具清热益气生津功效,故用于暑热伤气者颇宜。方以石膏、知母清热养阴为君药;人参益气为臣药;甘草、粳米和胃守津,共为佐使药。主要用于症见身热而渴、多汗、背微恶寒,脉大无力的暑热证。 暑热感冒的辨证论治要点是什么? 暑热中人,不可轻视。“中暑归心”,这是常规,但暑邪也可入肝、入脾、入肺、入肾,“非专心主而别脏无传入也。”它的危险性难以预测。清代周扬俊说:“伤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则有危在二三日间,甚则朝发暮殆,暮发朝殆。” 由此可见,治疗暑证,合理地及时用药至关重要,否则,变证多端,不易挽救。 张凤逵云:“暑月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这条治则用于暑热证,较为适宜。但暑热证的特点是热伤气阴,因此还要有甘温益气。加之暑多夹湿,所以后人将治暑法则概括为:清热、养阴、益气、利湿等。清热祛暑、益气养阴的方药,不仅可以用于暑热证,而且还可用于夏月因暑热而加重的其他慢性病。 古人对暑证的治疗提出三禁,依次为:一、禁用辛温发汗;二、禁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