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砂浆混凝土泵地暖垫层混凝土输送泵.doc_第1页
细石砂浆混凝土泵地暖垫层混凝土输送泵.doc_第2页
细石砂浆混凝土泵地暖垫层混凝土输送泵.doc_第3页
细石砂浆混凝土泵地暖垫层混凝土输送泵.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石砂浆混凝土泵介绍,细石砂浆混凝土泵泵送要求细石砂浆混凝土泵:砂浆细石混凝土泵砂浆细石混凝土泵产品是针对地暖施工的特点而专门开发的砂浆输送设备,适用于地暖工程中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或砂浆填充层的大面积、高效率的施工;细石混凝土泵性能特点:采用先进的s管阀换向,能满足细石混凝土的输送;眼镜板和切割环采用高硬耐磨合金材料,寿命更长;出口压力高,能满足高层建筑和远距离施工的输送要求;液压油冷却采用水冷系统,冷却效果好,使用简便;液压系统:双联泵组液压系统为双回路分开供油,主油泵采用变量柱塞泵,保证系统运行平稳、可靠,并可自动和手动调节排量,具有压力切断和超压溢流特性,使主泵和原动机得到有效保护,吸(回)油过滤采用吸(回)过滤,使液压油得到可靠过滤,保持清洁,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延长液压系统元件的使用寿命强制风冷散热系统搅拌油路系统采用强制风冷,大散热器装置,能更好地适应现场环境,保证液压系统油温处于正常工作范围,从而保障主机液压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搅拌和分配阀系统料斗优化设计的料斗,保证了良好的吸料性,配有不同规格、适用不同物料的格筛,并装有振动器搅拌系统液压马达采用大扭矩液压马达,且系统没有超压自动反转功能,有效保护液压马达,并能自动消除卡现象。搅拌器高耐磨、大叶片搅拌,混凝土不宜沉淀离析,有利于吸料。S管摆阀具有流通畅通,阻力小的特性,磨损面采用高耐磨材料堆焊,传动部位采用镀烙耐磨,避免了同类产品高层输送时料斗变形及S阀断轴现象,安装采用支承与密封隔离结构,提高了使用寿命。细石砂浆混凝土泵泵送要求(1)混凝土可泵性。泵送混凝土应满足可泵性要求,必要时应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应为:泵送高度50m以下时,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50100m时,宜1:31:4范围;泵送高度100m以上时,宜1:41:5之间。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对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混凝土坍落度可按(如表所示)选用。 泵送高度(m)30以下3060 60100 100以上 坍落度(m) 100140140160160180180200 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宜为(0.40.6):1。 泵送混凝土含砂率宜为3845。细骨料宜采用中砂,0.315m筛孔砂量不应少于15。 泵送混凝土中水泥最少含量为300kg/m3。 (2)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料斗、混凝土缸和输送管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泵送水后再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润滑上述部位:泵送水泥浆;泵松1:2水泥砂浆;泵送除粗骨料外其他成分配和比水泥砂浆。 润滑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分散布料,不集中浇筑同一方。 (3)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运行状态,然后逐渐加速。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压力和各系统工作情况,待各系统工作正常后方可以正常速度泵送。 (4)混凝土泵送工作尽可能连续进行,混凝土缸活塞应保持以最大行程运行,发挥混凝土泵最大效能,并可使混凝土缸长度方向上磨损均匀。 (5)混凝土泵若出现压力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及泵送困难等现象时,不强行泵送,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可先用木槌敲击输送管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止堵塞。 (6)当出现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 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运行,逐步将混凝土吸出返回至料斗中,经搅拌后再重新泵送。 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待混凝土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运行,以排除堵塞。 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效时,应混凝土卸压后拆开堵塞部位,待排出堵塞物后重新泵送。 (7)泵送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也可现场设搅拌站供应泵送混凝土,但不泵送手工搅拌混凝土。对供应混凝土应予以严格控制,随时注意坍落度变化,对不符合泵送要求混凝土不允许入泵,以确保混凝土泵有效工作。 (8)混凝土泵料斗上应设置筛网,并设专人监视进料,避免因直径过大骨料或异物进入而造成堵塞。 (9)泵送时,料斗内混凝土存量不能低于搅拌轴位置,以避免空气进入泵管引起管道振动。 (10)当混凝土泵送过程需要终端时,其中断时间不宜超过1h。并应每隔510min进行反泵和正泵运转,止管道中因混凝土泌水或坍落度损失过大而堵管。 (11)泵送完毕后,必须认真清洗料斗及输送管道系统。混凝土缸内残留混凝土若清除不干净,将缸壁上固化,当活塞再次运行时,活塞密封面将直接承受缸壁上已固化混凝土对其冲击,导致推送活塞局部剥落。这种损坏不同于活塞密封正常磨损,密封面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