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doc_第1页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doc_第2页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doc_第3页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doc_第4页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子植物科类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介绍如下:菊科(Compositae):主要特征: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片;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状冠毛。 分布及作用:Compositae菊科,双子叶植物,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O属,2300多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有些入药,也有些供食用,还有产橡胶的。显微特点:本科植物普遍含菊糖;常具各种腺毛、分泌道、油室;具各种草酸钙晶体。分类:分为2个亚科 管状花亚科(Liguliflorae,Cichorioicleae):主要特征:植物体无乳汁;头状花全由管状花组成,或由舌状的边花和管状盘花组成 ;花柱圆柱状,具附器。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1.苍术形态特征:分布苍术为多年生草本,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力强,忌强光和高温,生于丘陵岗地杂草丛或树林之中,主要分布于江苏省茅山山脉,浙江、安徽、湖北、河 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为山地阳坡、半阳坡灌丛群落中的常见植物。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20多个省区。苍术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茅苍术野生资源已渐稀少,药用多收购北苍术。 功用及主治苍术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苦。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能。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萎痹、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 2.祁州漏芦形态特征:高30-60厘米,主根粗壮,茎直立,不分枝,密生白色绒毛;基生叶大,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茎生叶较小,互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淡红紫色;瘦果似圆锥形,黑褐色。根部外表棕黑色,粗糙有明显纵沟,质轻,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黄白色,中心多空,呈棕色。臭特异,味微苦,以根条粗长、整齐不破碎、表皮棕黑色、质坚者为佳。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生于向阳地、干燥山坡。功用和主治 味苦、咸,性寒。具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生肌、下乳之功效,治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疠,乳疮,乳汗不通等症。根(药材名:漏芦)为清热解毒药,能清热解毒、消肿通乳.3.禹州漏芦(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可达1m。叶二回羽状分裂,基生叶矩圆状倒卵形,具长柄,上部叶长椭圆形至卵形。复头状花序球形,径4cm,小头状花序长近2cm,外总苞刚毛状,花冠筒状,裂片5枚,条形,淡蓝色。花期夏秋。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生于林缘、干燥山坡。功用和主治 :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用于诸疮痈风,乳痈肿痛,乳汁不通,瘰疬疮毒。又用作驱蛔剂。4.牛蒡(恶实)形态特征两年生草本。根内质。基生叶丛生,茎叶互生;阔卵形或心形。头状花序丛生或排成伞房状;总苞片披针形,顶端钩状弯曲;全为管状花,淡紫色。瘦果扁卵形,冠毛短刚毛状。功用及主治种子(药材名:大力子、牛蒡子),如图所示,为辛凉解表药,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消肿。根、茎、叶入药,能去风热、活血止痛。牛蒡子鉴别以身乾,粒大,饱满,外皮灰褐色为佳。5.山牛蒡(大蓟)(Herba cirsii japonica)别名刺蓟,鸡项草,野红花,牛触嘴。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茎直立,3080cm,茎枝有条棱,被长毛。基生叶有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或几全裂,边缘齿状齿端具刺;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头状花序直立,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状,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顶端有短刺;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或紫红色,5裂;雄蕊5,花药顶端有附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稍扁,长约4mm;花期58月,果期68月。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功用及主治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有止血、降压、抗菌等作用6.苍耳子(Fructus xanthii)别名 苍子,苍楝子,苍耳蒺藜,刺儿棵。主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被白色短毛。主根纺锤形,土黄色。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直径410mm。单叶互生,叶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510cm,宽49cm,两面被贴生的糙伏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球形,花管状,先端5裂,雄蕊5;雌花序椭圆形,总苞片23裂,具钩状的刺,卵形或椭圆形。瘦果2,纺锤形,包在有刺的总苞内。花期710月,果期811月。功用及主治果: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有抗炎、镇痛、抗微生物、降血糖、抗氧化、抗凝血酶作用,有抑制心脏作用。苍耳的茎叶:祛风,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急等症。也用于麻风、疔毒、皮肤瘙痒诸症。禁忌 本品有毒,内服不易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本品散气耗血,体虚者慎用。7.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主要特征蒿属。一或二年生草本。直根系。茎直立,上部分枝,被柔毛。叶密集。茎中部叶具短柄,基部有13对丝状条形的假托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丝状条形;花枝上的叶近无柄,3全裂或不裂,基部有假托叶;叶幼时密被灰色绢状长柔毛,后渐脱落。头状花序小,球形,下垂或斜生,极多数排成圆锥状,花梗短或无,苞片丝状条形;总苞无毛,有光泽,总苞片23层,边缘宽膜质,先端钝,卵形至椭圆形;边缘小花雌性,57枚,花冠细管状,中央小花两性,花冠圆锥状。8.刺儿菜(Cirsium setosum (Willd.)MB.) 蓟属主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状茎长,茎直立,有纵沟棱,无毛或被蛛丝状毛。叶椭圆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一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齿裂,有刺,两面疏或资被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雌雄异株或同株,总苞片多层,顶端长尖,具刺;管状花,紫红色。瘦果椭圆或长卵形,冠毛羽状分布 分布于全国各地;国外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为常见的杂草。功用及主治刺儿菜性味甘凉,具有凉血、法瘀、止血的功效。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急性传染性肝炎、疗疮、痈毒等。舌状花亚科(Asteroideae,Tubuliflorae,Curduoideae)主要特征:植物体具有乳汁;头状花序全由舌状花组成;花柱分枝细长条形,无附器。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1.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nd.-Mazz.)主要特征叶片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锯齿,顶端稍钝头或尖,基部渐狭细成柄,无毛或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但结果时则伸长,有蛛丝状毛,毛在头状花序下较密。头状花序直径约35厘米,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可带谈红色或紫红色,顶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蛛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顶端有红色细条。瘦果土黄或黄棕色,长约4毫米,有纵棱与横瘤,中部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喙长68毫米;冠毛白色。花果期46月。分布 产江苏各地,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都有分布。功用及主治全草入药,消炎、清热、解毒、退肿。叶可饲蚕。嫩苗可作野菜,全草可防治蚜虫。2.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别名:苦菜、滇苦菜、田苦卖菜、尖叶苦菜 苦苣菜属 Sonchus主要特征 一二年生草本,有纺锤状根。茎中空,直立高50100厘米,下部无毛,中上部及顶端有稀疏腺毛。叶片柔软无毛,长椭圆状广倒披针形,深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至小尖齿;茎生叶片基部常为尖耳廓状抱茎,基生叶片基部下延成翼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花序梗常有腺毛或初期有蛛丝状毛;总苞钟形或圆筒形,长1215厘米;舌状花黄色,长约13厘米,舌片长约05厘米。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后红褐色;每面有3纵肋,肋间有粗糙细横纹,有长约6毫米的白色细软冠毛。花果期512月。分布 苦苣菜原产欧洲,目前世界各国均有分布。在我国除气候和土壤条件极端严酷的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戈壁和盐漠等地区外,几遍布全国各省区;在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及远东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各国。功用及主治中药治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血淋,痈肿疔疮,肠痈,乳痈,痔瘘,毒蛇咬伤。 蒙药治“协日”热,口苦,口渴,发烧,不思饮食,泛酸,胃痛,嗳气,“巴达干宝日”病。3.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约30一80cm,无毛。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多数,长3.58cm,宽l2cm,顶端锐尖或圆钝,基部下延成柄,边缘具锯齿或不整齐的羽状深裂,茎生叶较小,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6cem,宽0715cm,先端锐尖,基部常成耳形或戟状抱茎,全缘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有细梗;总苞长56mm圆筒状,总苞片有2层,外层通常5片,卵形,极小;内层8片,披针形,长约5mm,背部各具中肋1条。头状花序只含舌状花,黄色,长7一8mm,先端截形,具5齿。瘦果纺锤形,黑色,长约3mm。有细纵肋及粒状小刺,喙炔,长为果实的14,冠毛白色生境分布 抱茎苦荬菜是中生性阔叶杂类草,适应性较强,为广布性植物。花,及疏林下,一般出现于荒野、路边、田间地头,常见于麦田。果期47月。生于平原、山坡、河边 。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等省区;朝鲜、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功能主治 抱茎苦荬菜嫩茎叶可做鸡鸭饲料;全株可为猪饲料。全草入药,主治:中药治头痛,牙痛,吐血,衄血,痢疾,泄泻,肠痈,胸腹痛,痈疮肿毒,外伤肿痛。蒙药治虫积,音哑。4.细叶鸦葱(Scorzonera pusilla Pall.) 鸦葱属主要特征 多年生革本,根垂直直伸,有串珠状变粗的球形块根。茎直立,上部通常有分枝,茎基被鞘状残迹,基生叶多数,狭线形或丝状线形,茎生叶互生,常对生或几对生或有时3枚轮生,与基生叶同形并被同样的毛被,但较小或同等大小。头状花序生茎枝顶端。总苞狭圆柱状,总苞片约4层,外层卵形中层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内层长椭圆形,舌状小花黄色。瘦果圆柱状,长约8毫米,无毛,无脊瘤。冠毛白色,长23厘米,大部为羽毛状,羽枝纤细,蛛丝毛状,上部为细锯齿状。花果期47月。分布 生于石质山坡、荒澳砾石地、平坦沙地、半固定沙丘、盐碱地、路边、荒地、山前平原及沙质冲积平原。海拔540一3370米。5.银背风毛菊(Saussurea nivea Turcz. )风毛菊属Saussurea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根状茎斜升,颈部有褐色残叶柄。茎直立,被疏蛛丝状毛或后脱毛。基生叶在花期常凋落;下部叶有长柄,披针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0-12厘米,宽4-6厘米,顶端尖,基部戟形或心形,边缘有具小尖的疏锯齿,上部叶渐小,狭披针形,顶端尖,有短柄,上面无毛,下面被银白色密绵毛。头状花序在枝端排成疏伞房状,直径1厘米,梗长5-15厘米,有条形苞叶,被蛛丝状毛;总苞筒状钟形,长10-13毫米,总苞片5-7层,被白色绵毛,外层卵形,顶端尖,黑色,内层条形;花粉紫色。瘦果褐色。用途银背风毛菊花色紫红,叶形肥大、叶背面银白色,十分美观,可作背景或地被材料。7.蓖苞风毛菊(saussurea pectinata Bung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根状茎斜升,颈部被褐色纤维状撕裂的叶柄残迹。茎直立,有棱,下部被稀疏蛛丝毛,上部被短糙毛。基生叶花期枯萎,下部和中部茎叶有柄,柄长455厘米,有时达17厘米,叶片全形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9-22厘米,宽4-12厘米,羽状深裂,少羽状浅裂,侧裂片(4)58对,宽卵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边缘深波状或缺刻状钝锯齿,上面及边缘有糙毛,绿色,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及腺点;上部茎叶有短柄,羽状浅裂或不裂而边缘全缘。头状花序数个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钟状,直径12厘米;总苞片5层,上部被蛛丝毛,外层卵状披针形,长1厘米,宽3毫米,顶端草绿色,边缘栉齿状,通常反折,中层披针形至长椭状披针形,长11厘米,宽2毫米,顶端草绿色,内层线形,长13厘米,宽12毫米,顶端钝,粉紫色。小花紫色,长12毫米,细管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