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doc_第1页
穴位注射.doc_第2页
穴位注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所谓“水针”,是相对于原来针灸所采用的“金针”而言。很多医生在临床中尝试用注射器代替原来的金针,很快,这种方法拓展到穴位封闭,等很多治疗领域。适应症:中医诸症、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科、神经、精神等各科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对有些疑难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禁忌症:婴儿,诊断不清、意识障碍者,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体质十分虚弱者,有频发晕针史的患者,穴位局部感染或较严重的皮肤病尽可能改用其他部位的穴位,孕妇下腹部、腰骶部腧穴以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尽量少用或不用。常用药物(1)维生素制剂:维生素B12、维生素D2果糖酸钙注射液(CCO)药理作用:维生素B12为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参与核蛋白的合成、甲基的转换,维持-SH基的活性,促进四氢叶酸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神经髓鞘脂质合成。钙离子是维持神经、肌肉和骨骼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贮存,维持神经肌内的正常兴奋性,还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常用于神经根型、脊髓型、颈型的颈椎病。(2)中草药制剂:丹参针、当归针丹参针、当归针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可使药物作用增强,“通则不痛”。 常用于椎动脉型、交感型的颈椎病。其中气滞血瘀型用丹参针;寒湿型或气血不足型选用当归针。常用穴位总结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从主穴使用频率较高的4 个穴位来看,主治病症集中于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和鼻炎。足三里:主穴40频次,主治痤疮、荨麻疹、银屑病、编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丙肝、白癜风、肠易激综合症、慢性乙肝、肛门瘙痒、皮肤瘙痒、老慢支、支气管哮喘、湿疹。曲池:主穴25频次,配穴1频次,主治荨麻疹、痤疮、银屑病、慢性丙肝、白癜风、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黄褐斑、肩关节周围炎、皮肤瘙痒、老慢支、支气管哮喘、湿疹。肺腧:主穴16频次,配穴1频次,主治慢性荨麻疹、痤疮、支气管哮喘、银屑病、变应性鼻炎、白癜风、过敏性鼻炎、黄褐斑、皮肤瘙痒、荨麻疹。血海:主穴15频次,配穴2频次,主治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白癜风、黄褐斑、皮肤瘙痒、湿疹。操作方法患者取正坐位,每次取24穴,皮肤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抽取注射液2ml左右,在穴位上斜刺约1015mm,缓慢提插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0.20.4ml),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使用穴位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风池穴近延髓,故应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针刺深穴应控制在颈围的1/10内,向鼻尖方向刺0.50.8寸,以免伤及延髓。脊髓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髓为宜,避免直刺引起气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