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只选择题.doc_第1页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只选择题.doc_第2页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只选择题.doc_第3页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只选择题.doc_第4页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只选择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一、公输【中考试题】1指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组 ( )A请献十金 胡不见我于王B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C乡为身死而不受 惠子相梁D入则无法家拂土 故患有所不辟也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释义相同的一组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也 人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C人恒过然后能改 鵷鶵过之D已持臣守圉之器 是亦不可以已乎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5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才美不外见 于是见公输盘 B以牒为械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6选出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之: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不以物喜C者: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D必:战必胜矣 必为有窃疾矣7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8下列短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锋利 B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的界限C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D山溪之险高山河流的险要9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第一段紧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了论题。B第二段主要论述的是“天时不如地利”。C第三段中的一组排比句,主要是列举事实来证明观点。D第四段更进一步论述了“人和”的实质。10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3分) ( )A令:今为宫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B与:呼尔而手之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历三世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为11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3分) (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B生:得之则生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由是先主遂诣亮D身:乡为身死而不受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12下面加点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孰: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吾孰与徐公美B朝: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C美: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13下面加点的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以:皆以美于徐公 自以为不如B于:欲有求于我 皆朝于齐C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闻寡人之耳者D者:吾妻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1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全面的) 虽欲言,无可进者(进谏) 能谤讥于市朝(毁谤讥讽)A、 B、 C、 D、1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于是入朝见威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A、 B、 C、 D、 16、对这两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文字表现出邹忌是个头脑敏锐、善于分析事理、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政治。B、这两段文字也表现出齐王是个能够接受臣下意见,关心民众疾苦的统治者。C、作者要表达的主张是:要“战胜于朝廷”。D、作者还表达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主题。17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止:笑而止之 止增笑耳 B何:何苦而不平 何以战C可:固不可彻 是亦不可以已呼 D固: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18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甚:甚矣,汝之不惠 君美甚B曾:曾不若蠕妻弱子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且焉置土石D之:投诸渤海之尾 甚矣,汝之不惠45文段详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其主要目的是 ( )A通过对比,表现了愚公对人力无穷的深刻认识,对移山的坚定信念。B通过对比,更能表现出愚公的大智若愚,智叟的极愚极蠢。C通过衬托,更能突出愚公形象的高大,突出对人力无穷的深刻认识。D通过衬托,更能表现智叟的见识短浅,鼠目寸光。46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47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48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49. 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和( )这两句。(3分)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5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51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52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5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5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公将鼓之( )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5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56.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57.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 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59 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B战于长勺 生于忧患 C登轼而望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战则请从 民弗从也60 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 可以一战 B肉食者鄙 C下视其辙 D牺牲玉帛6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6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分) 、又何间(参与)焉 、肉食者鄙(地位低) 、战则请从(跟随) 、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6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肉食者谋之 、长跪而谢之曰 、辍耕之垄上 、小大之狱64 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 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65 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暮寝而思之 C臣之妾畏臣 D何陋之有 66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吾与徐公孰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能谤讥于市朝 朝而往,暮斋归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未若复喜赋不幸之甚也 67、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于徐公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数之景公前68 (2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 69.(2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70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720题。 71 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