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1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2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3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4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针对目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首先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然后给出了课程的具体实施流程。实践结果证明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7-0144-0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and making curriculu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scheme on i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signs the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strategy,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then presents the detailed implementing procedure of this course. 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s are improved great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Key words: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and making,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前期所学的电子技术、单片机、EDA等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 1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学者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安徽国防职业技术学院吴年祥老师在“赛教融合”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丽萍老师基于“CDIO”模式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2;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王瑞玲老师基于工作过程分析了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并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3。在借鉴前面几位教师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在我校2014级部分班级进行改革试点,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设计被迫选择中等水平的学生为参照,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导致两级分化更加严重4,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而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收获较少; 2)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往往都是“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 3)教学资源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课本及参考书目,致使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一些知识讲授和理解的浅层学习活动,而将知识内化、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阶学习活动体现不足4; 4)学习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以学生作品最终实现项目任务书的指标情况进行评分,忽略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2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 鉴于目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现状,课题组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设计,旨在解决以上问题。 2.1 教学理念设计 转变传统教授知识的教学理念,确立“以能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学生平台,努力使记忆和理解发生在课前,知识的应用、分析发生在课中、知识的评价和创造发生在课后。 2.2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策略主要考虑如何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被迫以中等水平同学的掌握情况为参照设置教学进度,往往造成水平高的同学“吃不饱”、水平差的同学“吃不到”的情况,而本课程的教学策略主要考虑如何更好的支持学生的学习,比如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和选择学习未掌握的内容;采用分组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能分类培养的他们职业技能,基础好的同学参与难度较大的设计任务、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完成制作任务,从而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定的提升。 2.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策略确定以后,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而开展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课中,而是将教学过程覆?w“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具体为课前自主学生、课中合作学习、课后任务驱动学习三个阶段。 2.4 教学资源设计 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材、实验室及1到2位校内的任课教师,而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在传统的教学资源上进行的增添,主要是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点击学院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并于与网络课程上面的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并且指导教师为一教学团队,不仅有校内教师而且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指导教师,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2.5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的目前是检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即考核方式的设计。本课程采用学习态度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平时的出勤、网络课程的参与程度、课后作业的完成程度等进行评价;学生效果评价主要参照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按每一环节的完成情况逐项评分。 3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实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授课前要完成该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概述、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硬件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设计与仿真、PCB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子产品技术文件撰写、电子产品功能演示八个模块,每一模块的教学都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4 总结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践结果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一定的提升,比如学生在2017年度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教师在安徽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取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的好成绩。但课程实践过程中也遇到网络课程学习质量无保证、课中讨论不活跃、课后作业不提交等难题还需要去思考。 参考文献: 1 吴年祥,陈小林.赛教融合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1):154-155. 2 徐丽萍.基于CD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