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林业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ocx_第1页
大连市林业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ocx_第2页
大连市林业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ocx_第3页
大连市林业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ocx_第4页
大连市林业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林业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连市林业产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大连市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建议和发展对策。关键词: 林业产业 现状 主要问题 发展对策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一面依山,三面环海,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全市辖6区3市1县和4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总人口590万,陆地面积125.7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5%。“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关怀指导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打造森林城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根据我市的资源基础和区位优势,在不断完善和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坚持“引导、扶持、示范、推进”的方针,加大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依靠典型示范,搞好科技服务,不断开创我市林业产业工作新局面。林业产业产值以每年平均15%的速度递增,2007年林业产业产值达到74多亿元。形成了以花卉、林木种苗、森林旅游、蚕业、牧草、食用菌、水果干坚果、林副产品加工及家具制造等为主的生产格局。1、大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1花卉种苗业: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花卉种植面积6.6万亩,年产鲜切花3.6亿枝,盆栽植物8700万盆,观赏苗木750万株,繁育花卉种苗1.67亿株,形成了以全国最大仙客来生产基地大连西郊生物园有限公司、沈阳世博园最大花卉供应商大连世纪种苗公司、辽宁省最大蝴蝶兰生产基地大连菊兰园公司、全国最大菊花出口企业大连东华农业公司、全国最早成功繁育东方百合企业大连佛德伦球根花公司、全国最大红掌生产企业大连英琦花木公司等为龙头的花卉企业300多家,带动农户2万多户,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大中城市,实现产值13亿元。种苗业根据造林和城市绿化的要求,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研制出彩色绿化树金色长鹭、西郊红、金晶等新品种;引进抗旱、耐盐碱、耐瘠薄、速生、材叶多用的“杂交构树”沿海荒山造林新品种。到目前为止,全市发展各类苗圃400多个,面积5.6万亩,年生产成品苗2.6亿株,年产值3亿元。1.2速生丰产林业:种苗业根据造林和城市绿化的要求,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研制出彩色绿化树金色长鹭、西郊红、金晶等新品种;引进抗旱、耐盐碱、耐瘠薄、速生、材叶多用的“杂交构树”沿海荒山造林新品种。到目前为止,全市发展各类苗圃400多个,面积5.3万亩,年生产成品苗2.4亿株,年产值2亿元。全市共有3万多户栽植杨树、槐树、日本落叶松等速生丰产林71.4万亩,1.4亿株,年产值1.1亿元。1.3森林旅游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市森林公园发展迅速,森林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自1990年开始截至到2007年底,我市经原林业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森林公园和狩猎场共计15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省级森林公园和狩猎场6处。全市森林公园总面积为5.7万公顷,占全市辖区面积的4.53,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10.91。其中,国家森林公园面积为4.0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面积为1.7万公顷。目前,我市森林公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已经成为我市林业产业经济培育发展的亮点。据统计,2007年我市森林公园建设累计投资5.22亿,完成重点建设项目43项,接待游人3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亿元,其中门票收入5763万元,均比去年增长了25.4和11.3。1.4蚕业、牧草及食用菌等产业:我市蚕业现有柞蚕场120万亩,桑园3万亩,年产茧8000吨,通过东方农庄等30多家缫丝绢丝企业精深加工,可实现社会化产值4.9亿元;牧草业种植紫花苜蓿等牧草5.8万亩,年产量6万吨,年产值1.2亿元;食用菌业利用柞蚕场更新的枝柴作原料生产滑蘑,年产2万吨,产值2.2亿元;梅花鹿、蓝狐、貂等野生动物饲养业年实现产值2.1亿元;中药材、山野菜等项目刚起步,规模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1.5水果干坚果业:重点发展苹果、樱桃、桃、温室葡萄、核桃、板栗、大扁杏、大枣等优质品种,栽植面积88万亩,2006年产量110吨,产值23.8亿元。1.6林副产品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全市有以大连华丰家具有限公司、大连红景木业有限公司、等为主的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企业80多家,年产值13.1亿元;有以大连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瓦房店市鑫了果品有限公司、金州理想食品公司等果品及其他林副产品加工企业100多家,产品有果汁、果脯、罐头、果酒等20多个品种,产值4.8亿元。2、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1重视程度不够。从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看,林业生态建设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林业产业建设,相比之下,林业产业建设还没有真正纳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工作力度不够,导致林业产业发展不快。 2.2专门机构不建全。林业产业是个大产业,是个社会性质的产业,缺少专门机构、专门人员来管理,服务落后与发展。2.3缺少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相比较而言,林业资金基本上用在林业生态建设上,林业产业发展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驱动机制,监督管理不够。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十分注重林业发展,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连在一起,鼓励、支持发展林业产业。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导致投入机制单一,社会参与林业产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如核桃、板栗、大榛子等干坚果经济林因没有苗木补贴影响了发展。产业几乎处于“自生自长”的境地。2.4 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林业产业发展势单力薄,林农增收难。产业发展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林农增收困难,致使以种植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滞后,资源基础薄弱,难以支撑林业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核桃、板栗和大榛子等生产是我市北部山地区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但由于管理滞后,投入相对不足,销售信息不灵,加工增值尚未起步,导致目前该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高,后劲严重不足。2.5品牌意识不强,出口创汇能力较弱。目前,我市林业产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柱产业,拳头产品,对全市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象还很突出。有些产业产业化程度低,如板栗没有精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了发展。林下经济(包括食用菌、中药材、干坚果、山野菜等)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出来,即便利用,也是产量不高,生产力低下。3、大连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3.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引导、扶持、示范、推进”的方针,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紧密围绕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生态提质、产业提速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加速推进第三产业,逐步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3.2 发展原则3.2.1坚持生态建设优先与绿山富民县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发展林业产业,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3.2.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宜栽则栽、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着力建成一批有特色并有较大影响力、带动力的林业产业区和产业带。3.2.3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在注重数量和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林业产业整体质量,促进林业产业优化和升级。3.2.4坚持开发利用与资源培育、保护相统一的原则。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双赢”。3.3总体目标 2008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达到86亿元,比2007年(74亿元)增长16.2%;到2013年,全市林业产业建设实现2个目标(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展9大产业。力争到2013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森林蓄积量达到590万立方米,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07年翻一番。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发展如下9大林业产业:3.3.1花卉业:2008年种植面积发展到8万亩,年产值20亿元;2013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年产值33亿元。主要分布在甘井子、金州、旅顺口、普兰店等市区。3.3.2水果干坚果业:2008年栽植面积发展到240万亩,年产值29.5亿元;2013年发展到300万亩,年产值41亿元。主要分布在庄河、瓦房店、普兰店、金州等市区。3.3.3森林旅游业:2008年全市森林公园达到16处,经营面积6.6万公顷,创产值4.5亿元;2013全市森林公园达到18处,经营面积8.6万公顷,创产值6.5亿元。主要分布在庄河、瓦房店、普兰店、金州、甘井子、旅顺和长海等区市县。3.3.4林木种苗业:2008年育苗面积6万亩,年产值3亿元;2013年育苗面积8万亩,年产值5亿元。主要分布在各区市县。3.3.5蚕业:2008年建设生态型蚕场70万亩,桑园3万亩,产茧8000吨,通过精深加工,实现社会化产值4亿元;2013年建设生态型蚕场120万亩,产茧1万吨,社会化产值6.5亿元。主要在庄河市。3.3.6食用菌:2008年产量达到3万吨,产值2亿元;2013年产量达到5万吨,产值6亿元。主要分布在庄河、瓦房店、普兰店、旅顺等市区。3.3.7林副产品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2008年实现年产值20亿元;2013年实现年产值40亿元。主要在庄河、瓦房店和金州、甘井子等市区。3.3.8野生动物驯养业:主要为梅花鹿、蓝狐、紫貂、林蛙等。2008年驯养繁殖户达到3000户,年产值2亿元;2013年驯养繁殖户达到3000户年产值6亿元。主要在庄河、瓦房店、普兰店和金州、旅顺等市区。3.3.9中药材、山野菜等林下经济:2008年实现产值1亿元;2013年实现产值6亿元。主要在庄河、瓦房店、普兰店等市区。4、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林业产业作为林业三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与巩固、完善生态体系和促进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绿山富民的需要;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强林业活力的需要。我市发展林业产业潜力巨大、前景远大。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生产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经营机制和扩大销售体系,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真正把林业产业发展成绿山富民的大事业。 4.1加强领导,开创林业产业建设的新局面。林业产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要通过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把产业发展同生态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抓好。把林业产业规划纳入“十一五”林业发展总体规划,让林业产业建设真正享受林业生态建设同等的优惠政策。各区市县都要把林业产业工作列入“绿化杯”考核指标,对重点产业项目,要层层鉴定责任书,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和业主风险金抵押制,以保证林业产业项目建设的严肃性。同时,要注重发挥镇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林业工作人员的作用,使林业产业工作从基层抓起,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42加强林业产业管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各区市县林业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发展林业产业领导小组,并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辖区内林业产业的开发和经营的组织、规划、立项、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等管理工作。引导各产业成立协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4.3加快制定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林业产业的发展除了依靠市场的推动作用外,还需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应按市场经济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林业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解决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为建立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为政府当好参谋,制定和完善林业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参与发展林业产业。4.3.1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各级林业部门都要积极争取政府财力支持,增加必要的投入,以保证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重点扶持那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如核桃、板栗、大枣、柞蚕、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等项目。4.3.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域外经济和民营资本参与林业产业开发。4.3.3放宽金融信贷及税收政策。继续贯彻林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4.3.4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鼓励、支持、引导农民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经济和相关产业。4.3.5发挥龙头企业牵动作用。 把扶持和培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增加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环节来抓。扶持引导有特色的林业产业大户的发展,培植龙头企业,制定扶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为林产业争取资金和项目扶持,促进产业发展升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和规模效应,促进由独立分散经营向“公司+农户”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林业产业的经营水平,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4.4突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与政策调控,以市场为导向,以现有的产业基地、产业大户为依托,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力求产业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林下多种资源,发展林下资源采集与加工业,结合我市林业五大工程的实施,积极发展森林种植业(如木本粮油、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森林养殖业(森林养鹿、养蜂、养林蛙等特色养殖)、森林采集业(如山药材、山核桃、食用菌、山野菜等)和森林旅游业,促进特色生态产业发展。4.5依托科技,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加大科技兴林的力度,重点在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新技术的应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