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物理1.1认识静电每课一练粤教版选修3-1.doc_第1页
2012高二物理1.1认识静电每课一练粤教版选修3-1.doc_第2页
2012高二物理1.1认识静电每课一练粤教版选修3-1.doc_第3页
2012高二物理1.1认识静电每课一练粤教版选修3-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认识静电 每课一练(粤教版选修3-1)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K111所示,用绝缘细线悬挂一轻质小球b,并在b球表面镀有一层金属膜,在靠近b球旁有一金属球a,开始时a、b均不带电,若给a球带电,则()图K111Aa将吸引b,吸住后不放开Ba把b排斥开Ca先吸引b,接触后又把b排斥开D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2如图K112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金属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图K112A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3电视机的玻璃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这是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4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图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二、双项选择题5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了电子和质子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6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荷量为e,d夸克带电荷量为e,e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C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7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K113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图K113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8一个物体带正电,可能是因为()A物体得到正电荷B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大于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物体失去了电子D物体所带的正电荷比所带的负电荷多9如图K114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把C移近导体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K114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三、非选择题10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2.0105 C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先与小球A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是多少?11有A、B两个物体经摩擦后,使B带上了2.4106 C的正电荷,求此过程中有多少电子发生了转移,是如何转移的?12如图K115所示,大球A原来的电荷量为Q,小球B原来不带电,现在让小球与大球接触,达到稳定状态时,发现A、B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与体积成正比,小球获得的电荷量为q;现给A球补充电荷,使其电荷量再次为Q,再次让小球接触大球,每次都给大球补充到电荷量为Q,问:经过反复多次接触后,小球的带电荷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小球带电荷量为多少?图K115参考答案1C解析:a球带电,b产生静电感应,靠近a侧出现与a异种电荷,远离a侧出现与a同种电荷虽然在b上感应电荷等量异号,但由于异种电荷距a球近,所以表现为a对b有引力作用当a吸引b且接触后,使a、b带上同种电荷,呈现斥力,由于相互排斥而分开所以C正确,A、B、D错误4B解析: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由于静电感应,负电荷移向A端,而在金属导体中正电荷是不可移动的,当负电荷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相应地B端就带正电了,故正确答案为B.2D解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B4BD解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故正确答案为B、D.5BD解析:对质子:带电荷量为2ee,故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对中子n:带电荷量为1e20,故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故选BD.7CD解析:两物体摩擦时得失电子取决于原子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A错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数量相等,B错C对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得失电子情形不同,带电种类可能不同,D对8CD9AB解析:A、B起初都不带电,导体C移近导体A时通过静电感应,使A端积累了负电荷,B端积累了正电荷,下部的金属箔片因为接触带电,也分别带上了与A、B同种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所以金属箔片都张开,A正确C只要一直在A、B附近,先把A、B分开,A、B上的电荷因受C的作用力不可能中和,因而A、B仍带等量异种的感应电荷,此时再移走C,因A、B已绝缘,所带电荷量不变,金属箔片仍张开,B正确但如果先移走C,A、B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中和,不再带电,所以箔片都不会张开,C错先把A、B分开,再移走C,A、B仍然带电,但重新让A、B接触后,A、B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箔片都不会张开,D错故选AB.10解:由于三个球的大小相等,所以每次接触过程中,球的电荷量平均分布A与C接触后,小球A、C带电量均为1.0105 C;A与B接触,电荷量1.0105 C平均分布,小球A、B带电量均为5.0106 C;小球B与C接触后分开,B与C带电量均为QCQB(QCQB)(5.0106 C1.0105 C)7.5106 C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是A为5.0106 C,B、C均为7.5106 C.11解:通过摩擦B带上正电,故有电子从B向A发生了转移,由于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Qne.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n1.51013个12解:由于两个球的大小不等,所以在接触过程中,两球的电荷量分布比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