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理学院函授教学大纲量 子 力 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说明:一、目的要求 量子力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本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 1.初步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完备对客观世界物理规律的认识,为指导中学物理教学的有关内容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结合对量子力学发展简史的学习,知道量子力学在现代物理乃至整个科学技术中的地位、作用,了解人们对微观客体运动特殊性的认识的深化过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热爱科学、献身教育的精神。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大纲仅规定基本的要求和内容。具体的安排与取舍可视实际情况调整。但应力求做到前后联系,循序渐进,保证基础,加强训练。 2.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基本数学工具的熟悉和掌握,应赋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要注意深浅适当,相互联系,避免物理知识本身和物理、数学之间的“脱节”现象。 3.要保证有适当数量的例题、练习和习题供示范、训练和复习、巩固之用,以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4.课时安排根据目前的学员实际不宜过紧,但也不宜过松,必须强调认真抓紧,保证自学时间。自学与面授时间之比可控制在21左右。课时分配表章节面授时数自学时数一、绪论3100二、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10三、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12四、表象理论初步6五、微扰理论6六、自旋与全同粒子8考 试3总学时148教学内容:一、绪论 1.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2.光的波粒二象性 3.原子的玻尔理论 4.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5.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6.量子力学的地位、作用 说明:1)介绍量子力学的产生背景时要说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社会的需求、科学技术的水平、人们的前期努力和成就等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介绍杰出的人物的工作和贡献时同样应注意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从科学史的角度考察,借以获得更多的教益。 2)要着重注意介绍德布罗意假设、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借以初步认识微观客体运动的特殊性和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介绍相应的实验验证和实践应用,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3)使学员能从较宽广的角度认识量子力学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习自觉性。同时初步了解学科的特点,对下一步的学习有相应的准备。二、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1.波函数 统计解释和叠加原理 2.薛定谔方程 几率流密度 3.定态 定态薛定谔方程 4.一维无限深势阱 5.线性谐振子 说明: 1)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前三节介绍了两个基本假设和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应予充分重视。介绍波函数要注意与量子态的对应关系,说明波动性时要兼顾叠加原理和统计解释。要强调薛定谔方程是建立起来的,其正确性靠实践肯定,说明这种做法是现代物理所常用的。 2)本章后三节利用定态薛定谔方程分别讨论了束缚态问题和一维散射问题,过程中要强调如何利用标准条件和其他物理上的考虑来确定解,并说明结果的量子性,指出它们的一些应用。三、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 1.算符的基本知识 线性算符与厄米算符 2.力学量的算符表示 3.氢原子 4.算符与力学量的关系 5.算符的对易关系与两个力学量的关联性 6.力学量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 守恒量 说明: 1)本章介绍的“力学量由相应的厄米算符表示”是量子力学的又一个基本假设,其内容分散在2、4两节中讲授,小结时应予点明。 2)为学习方便,有关算符的数学知识集中在第一节。讲完力学量的算符表示后,通过动量算符、角动量算符等使有关的知识具体化。鉴于氢原子问题的重要性和它与角动量密切关系,把它作业一个专题插在2、4两节之间。求解氢原子问题要联系上一章的知识,注意数学结果的物理意义并与玻尔理论适当对照。 3)在第五节中介绍力学量的完全集和测不准关系。要指出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结果,明确它的含义并能利用它作一些基本的估算。 4)要明确量子力学意义下守恒量的含义和用处,知道它与经典力学守恒量的区别及它与定态的区别。四、表象理论初步 1.态与力学量的表示 2.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 说明: 1)本章仅要求初步建立表象的概念,能够满足讲授电子自旋部分的基本需要即可。 2)根据选用教材的不同,也可以把本章内容移到微扰理论之后,电子自旋之前讲授。五、微扰理论 1.非简并定态微扰理论 2.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 3.变分法 说明: 1)要求知道各种微扰理论适用的场合及有关公式的推导思路,以掌握公式中各量所代表的意义并能用于具体解题,必须重视例题的示范作用。六、自旋与全同粒子 1.电子的自旋角动量 自旋波函数 2.塞曼效应 3.角动量的耦合 4.全同性原理 全同粒子体系的波函数 5.双电子体系 说明: 1)对电子有自旋的实验依据,只需作简单介绍,但应指出它对应着一个反映电子内部运动状态的新的自由度,没有经典对应,即无法用电子的坐标和动量表出。 2)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双电子系波函数的构成。 教材与参考书: 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编:李鹤年数理学院函授教学大纲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是从事物理教学数年,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函授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教学实践的得与失,加深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及物理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方法论水平,促使其从方法论的高度,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与改进自己从事物理教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成为由物理教学论向物理教学实践延伸的课程,成为将专业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技能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希望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学生物理教学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本课程的重点和新点:绪论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并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了解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熟悉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一章 物理教师 了解物理教师的工作特点,明确物理教师的思想品德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进一步了解学科发展对物理教师的要求。第二章 中学物理教学的大纲和教材 逐步建立课程意识,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熟悉中学物理教学大纲,领会和掌握其内容和精神实质,认识物理教材的意义、作用、体系及结构内容。第三章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熟悉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目的的依据,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理解中学物理教学德育、智育、美育中的具体任务。第四章 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了解教学过程认识的发展,认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与结构,理解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点。认识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的发展,贯彻具体的教学原则。第五章 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 了解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熟练物理测验试卷的编制,进行物理测验的评价及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第六章 物理学习心理分析及能力 掌握学习理论、分析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及学习物理的心理素质,注意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探讨物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第七章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了解教学方法论系统,熟悉教学方法的划分,理解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要求,掌握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化处理,掌握教学改革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第八章 物理教学手段 了解教学手段的概念、作用及分类,熟练运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手段,掌握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电化教学的运用。第九章 物理概念教学 了解物理概念的特点、分类及实质,熟悉物理概念的形成,明确概念教学的地位、原则及要求,掌握概念教学四个阶段、三个过程、两次飞跃的过程及方法,探讨概念教学的策略。第十章 物理规律教学 了解物理规律的特点、分类,知道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熟悉物理规律的建立,明确规律教学的地位及程序,掌握规律教学的要求和方法,探讨规律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第十一章 物理习题教学 了解物理习题的分类,明确物理习题教学的地位和功能,掌握物理习题的教学要求,有效地组织习题教学,探讨习题求解的方法,理解并掌握复习的作用、步骤及方法。第十二章 物理实验教学 了解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任务和方法,掌握各类实验的教学要求,注意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改革。第十三章 物理教师的备课、评课和科研 理解物理备课的作用和内容,理解课时计划的书写要求,理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原则及作用,正确地进行评价,了解合格物理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了解教师进修的途径,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掌握方法,参与物理教学的改革。第十四章 物理活动课程 了解物理活动课程的作用和特点,认识物理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物理活动课程的组织和指导,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认识课程研究的教学目标,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数理学院函授教学大纲热力学统计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热力学统计物理”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物理专业的理论物理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掌握热力学理论和统计理论两者的特点、联系和区别。 (2)掌握对多粒子系统热性质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和思路。 (3)初步掌握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观察和研究“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了解自然及社会领域中系统演化、发展的规律。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大纲采取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分开讲述的方法。热力学以可逆过程热力学为主,统计物理以平衡态统计物理为主。并采取由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由经典统计到量子统计的顺序,便于学生接受。 (2)在保证统计理论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内容的安排及采用的体系可灵活掌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选取教材中的章节集中讲解。 (3)教师应根据当前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经济、社会等领域拓展“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哲学思想。 (4)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62学时。其中: 热力学 面授24学时(自学72学时) 统计物理 面授34学时(自学102学时) 考试 4学时 (以上面授学时安排不包括习题课及复习辅导的学时数,大纲中带“*”号的章节可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 (5)努力探讨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布置作业和批改。(三)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一、热力学部分 1热力学的基本定律(面授6学时)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平衡态、温度、物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不等式、熵、熵增加原理、理想气体的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 说明:(1)熵以前的内容与热学课程重复较多,可作复习性简述,以保证热力学理论的系统性。 (2)重点:熵的概念、熵的计算、熵增加原理及其应用。 (3)难点:熵的物理意义。可根据物理、生物、生态、经济、社会等典型系统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4)温度的概念应结合统计物理中的“负温度”内容讲解,使学生对“温度”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参考教材:第一章、附录A 指导书:热力学部分(一)、(四) 2热力学函数及其应用(面授10学时) 焓、自由能、吉布斯函数 麦氏关系、特性函数 气体的绝热膨胀和气体的节流膨胀、磁介质的热力学性质、低温的获得 平衡辐射场的的热力学性质 *表面的热力学函数 说明:(1)重点和难点:系统热力学性质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演释推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热力学研究问题的这一思想方法,应作总结归纳性讲解。 (2)低温的获得。教师可把气体的节流膨胀和绝热膨胀及磁介质的热力学性质结合讲解。 参考教材:第二章 指导书:热力学部分(二) 3相变(面授8学时) 开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化学势 单元系和多元系的复相平衡条件、化学平衡条件 临界点和气液两相的转变、克拉珀龙方程 液滴的形成和沸腾 相变的分类 混合理想气体的性质 *临界现象和临界指数、朗道连续相变理论 *吉布斯相律、二元系相图、勒夏忒列原理 说明:(1)这部分内容包含“单元系的相变”和“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两章。教师可将两章有关内容联合起来讲解。将闭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推广到单元开系和多元开系,并由此推出平衡条件、平衡性质。 (2)重点:开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平衡条件和化学平衡条件、气液两相的转变、克拉珀龙方程;化学势、临界点、三相点。 (3)液滴的形成和沸腾、汽液两相的转变、范德瓦斯等温线、克拉珀龙方程等内容和中学物理教学密切相关,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4)相变与临界现象和该学科目前许多研究领域相关联,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 参考教材:3.13.7、4.14.3、4.54.7 指导书:热力学部分(三) *4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介 说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介绍:“耗散结构理论”、“分形”、“混沌”等前沿学科。鼓励学生学习有关参考书。二、统计物理部分 1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面授4学时) 统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概率基础知识 统计规律和力学规律 统计平均值、涨落 说明:这部分内容可作准备知识讲解。 参考教材:数学附录B 指导书:统计部分(一)、(二)、(三)、(四)、(五)。 2系综理论(面授10学时) 空间、空间、统计系综、粒子运动状态的经典描述和量子描述 系统微观运动状态的描述、微观状态数和热力学量的关系 (参考教材:6.1、6.2、6.3、6.5、9.1) 等概率原理、微正则分布(参考教材:6.4、9.2、9.3) 巨正则分布、热力学公式(参考教材:9.10、9.11) 正则分布、热力学公式(参考教材:9.4、9.5) 玻耳兹曼分布、热力学公式(参考教材:6.6、7.1、7.2、7.3) 费米分布、玻色分布、经典极限条件 (参考教材:6.7、6.8、8.1、8.2、9.12) 说明:(1)统计物理学的讲解以系综理论为主线,分成系综理论、统计力学的应用、涨落三部分。教师可将教材中有关章节作些调整。 (2)在系综理论中把一些常用的分布函数作系统讲述,要求学生掌握分布函数及热力学公式的推导方法。 (3)根据学生条件教师可选择下述思路处理:(a)先推出巨正则分布,再由巨正则分布推出正则分布、玻耳兹曼分布、费米分布、玻色分布。(b)给出巨正则分布的结果,阐明意义,推出正则分布,再由正则分布推出玻耳兹曼分布。费米分布、玻色分布的导出可采用最可几方法。(c)先讲玻耳兹曼统计法,再讲系综理论。 (4)难点:如何利用相空间来描述系统微观运动状态;巨正则分布的推导;由巨正则分布导出费米分布和玻色分布。 (5)重点:掌握常用分布函数和有关的热力学公式及其适用条件;配分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3统计力学的应用(面授14学时)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热力学量的计算 (参考教材:7.2、7.3、7.6、9.4、9.5、9.6) 气体比热的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 (参考教材:7.4、7.5指导书:+) *实际气体的物态方程 (参考教材:9.6指导书:八、十一、十二、十三) 固体比热的经典理论 (参考教材:7.4指导书:十五) 固体比热的爱因斯坦理论 (参考教材:7.7) 固体比热的德拜理论理论 (参考教材:9.7) 光子气体 (参考教材:8.2、8.3、8.4)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气体 (参考教材:8.2、8.5、8.6指导书:十六、十七、十八、十九) 说明:(1)这部分内容是统计物理学的重点,教师应归纳总结统计物理学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并以此为线索,结合有关内容综合讲解。 (2)强调配分函数的重要性。熟练掌握配分函数的计算及用它来求热力学函数的方法。 (3)通过对各种不同性质体系热力学量的求解,使学生掌握统计物理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4)明确经典统计和量子统计的区别,掌握量子统计过渡到经典统计的条件。 4涨落理论(面授6学时) 涨落的准热力学理论 (参考教材:9.11、9.12、10.1指导书: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 布朗运动理论 (参考教材:10.3指导书:二十五、三十一) 说明:这部分内容是统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抓住教材中10.1和10.3两节仔细分析,也可结合正则分布和巨正则分布中的内容作系统的归纳比较。 *5非平衡态统计理论 说明:同“不可逆热力学简介”。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马本堃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3熊吟涛统计物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美L.E.雷多统计物理现代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比伊普里高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 6赵凯华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向义和大学物理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数理学院函授教学大纲电动力学导论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电动力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物理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函授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1)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性质的理解,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及有关的基本理论;(2)掌握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获得本课程领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初步能力,为独立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3)通过电磁场运动规律和狭义相对论的学习,更深刻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牢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为了加强基础理论,避免与电磁学课程不必要的重复,本大纲从电磁学实验定律出发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组,然后分别处理电磁场各类问题的体系,以保持经典电磁场理论系统的完整性。 在个别比较繁难问题的处理上,采取先讲清物理概念再作严格数学推导的方法。 本课程总学时175学时,其中面授65学时,自学110学时。教学内容: 数学准备知识(4学时) 矢量分析 张量分析 函数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3学时) 1电荷和电场(1学时) 库仑定律 高斯定理 电场的散度和旋度 2电流和磁场(2学时) 电荷守恒定律 磁场的实验定律 磁场的散度和旋度 3麦克斯韦方程组(2学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位移电流 电动力学基本方程式 洛仑兹力 4电磁场的能量(4学时) 能量密度 玻印廷矢量 电磁能量守恒定律 电磁能的传输 5介质的电磁性质(2学时) 介质的极化和磁化 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6电磁场的边值关系(2学时) 法向分量的边值关系 切向分量的边值关系 几点说明: (1)本章的重点在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能量守恒定律及边值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磁场的旋度和电磁场的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章 静电场和稳定磁场(16学时) 1.静电场的势及其微分方程(2学时) 电势及其梯度 泊松方程和边值关系 静电场的能量 2唯一性定理 电象法(3学时) 3分离变量法(4学时) 4磁场的矢势(1学时) 矢势及其微分方程 磁场的能量 5磁标势法(2学时) 超导球的电流分布 6电多极子和磁多极子(4学时) 电势的多极展开 电四极矩 小区域的电荷体系与外电场的相互作用 磁多极子 说明: (1)本章的重点是电场的标势和磁场的矢势及其微分方程,静电问题的电象法和分离变量法,电偶极子的场及其与外场的作用,包括相互作用能和力矩。 (2)本章的难点是分离变量法和势的多极展开 (3)唯一性定理只证明导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类问题。 (4)分离变量法着重在球坐标下拉普拉斯方程解的应用和定解条件。第三章 电磁波的传播(7学时) 1平面单色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1学时) 平面电磁波 平面单色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2平面单色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2学时) 反射和折射定理 菲涅公式 半波损失 全反射 3平面单色波在导体中的传播(2学时) 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分布 电磁波在均匀导体内传播的性质 趋肤效应 电磁波在导体表面的反射 4电磁波在矩形波导管中的传播(2学时) 矩形波导管中电磁波传播的物理图像 场结构的分析 截止频率 谐振腔 说明: (1)本章的重点是电磁波在均匀介质和导体中的传播问题以及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2)本章的难点是半波损失、全反射以及电磁波在导体中的传播问题。第四章 电磁波的辐射(8学时)1迅变电磁场的势(2学时) 矢势及标势 规范变换和规范不变性 达朗伯方程 推迟势 2电偶极辐射(4学时) 加速运动电荷的辐射 矢势的展开式 偶极辐射 辐射能流 辐射功率和角分布 辐射电阻 3电磁动量(2学时) 电磁场的张力张量 电磁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光压 说明: (1)本章的重点是电磁场的势、电偶极辐射和电磁动量守恒定律。 (2)本章的难点是偶极辐射和电磁动量。第五章 狭义相对论(17学时) 1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1.5学时)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变换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5学时) 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间隔 间隔不变性 洛仑兹变换 3相对论时空理论(3学时) 间隔的划分 相对论时空结构 因果律对讯号速度的限制 同时的相对性 运动尺度收缩 运动时钟延缓 4相对论运动学(2学时) 速度相加定理 速度方向的变换 光行差 5相对论理论的四维形式(3学时) 三维空间的正交变换 四维空间的正交变换 物理量按空间变换性质的分类 四维协变量 四维速度 物理规律的协变性 6相对论质点动力学(2学时) 能量动量四维矢量 相对论运动方程 质能关系 质速关系 粒子的衰变和碰撞 7相对论电动力学(4学时) 四维电流与电荷守恒的四维形式 四维势矢量与势方程的协变形式 电磁场张量 麦克斯韦方程的协变形式 电磁场的变换公式 洛仑兹力公式的协变形式 说明: (1)本章的重点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相对论时空理论、相对论的四维形式以及电磁场的变换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相对论的四维形式和电磁场张量。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 郭硕鸿编,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7 2参考书: 1蔡圣善,朱耘编著,经典电动力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2美J. D. 杰克逊著,朱培豫译,经典电动力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俞允强编著,电动力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虞福春,郑春开编著,电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孙景李编,经典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6张泽瑜,赵钧编,电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7郑锡琏,惠和兴编,电动力学,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 8阚仲元主编,电动力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9曹昌棋编,电动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何启智主编,王缵适,龚远芳,陈其瑞编,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数理学院函授教学大纲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科学实验是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许多新兴学科都是由她派生出来的。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紧密结合的学科,重要的物理实验常常是新兴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物理学发展的事实说明,在一定生产实践的背景下,实验理论实验,相互促进,促使物理学及其它科学技术获得长足的进步。 “近代物理实验”是继“普通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后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本课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面广,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 通过近代物理实验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培养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了解实验物理在物理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学习近代物理中的一些常用的方法、技术、仪器和知识,进一步培养正确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用实验方法和最新技术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掌握、应用和发展新技术打好坚实的物理实验基础。二、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性质每组人数1基本电荷测定密立根油滴实验4必做12夫兰克赫兹实验4必做13原子光谱4-8必做24电子衍射4必做25盖革弥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4必做26闪烁谱仪测定能谱4必做17符合法测定放射源活度4-8选做 设计型28穆斯堡尔效应4-8选做 设计型29磁偏转质谱分析4-8选做210金属真空机组安装和测试4选做211真空获得和测量4-8必做212真空镀膜4-8选做 设计型213X射线晶体分析技术4-8选做 设计型214低温下p-n结温度特性测量4必做215低温下金属热导率测量4-8选做 设计型216超导材料临界温度测定4-8必做 设计型217反射式速调管的工作特性4选做 设计型218微波基本参数的测量4必做219微波布拉格衍射4选做 设计型220锁相放大器及应用4-8必做 设计型221铁磁共振4-8选做 设计型222核磁共振4-8必做 设计型223光磁共振4-8选做224扫描隧道显微镜(STM)4-8必做 选做型225纳米材料巨磁阻抗特性测量4-8必做 设计型226纳米晶材料的制备4-8选做 设计型227相对论效应检验4-8必做 选做型228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三、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 1、学习如何用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了解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了解物理实验在社会生产力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近代物理某些主要领域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掌握有关的仪器的性能和使用。通过实验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参考资料、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观察现象、独立操作、正确测量、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实验加深对近代物理的基本现象和规律的理解,了解理论与实验的相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4、巩固和加强有关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方面的训练。 5、培养实事求是、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以及科学的、良好的实验素质和习惯。四、本实验课程对学生的考核评分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评定,预习报告占平时成绩的20%,实验操作占平时成绩的40%,课堂讨论占平时成绩的20%,实验报告占平时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期终考试采取笔试、口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期终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笔试、口试15%,操作考试15%)。鼓励学生选做设计性实验和自行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成绩优秀者可免期终考试。五、说明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的学时总数为108学时。平均每周学时数为:课内4学时,课外6学时。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的“近代物理实验”(选修72学时)课程,其实验选题以学习近代物理某些主要领域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为重点,参照本大纲的基本要求实施。非物理专业研究生的“近代物理实验方法”课程,采用实验专题形式,每个专题20学时,安排34个实验和8学时的专题讲座,较全面和深入地学习近代物理某些主要领域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教材、教学参考书:近代物理实验,讲义数理学院函授教学大纲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第一部分 说明一、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高等师范物理专业(本科)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数字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培养学员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数字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有关课程的教学;同时为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开展有关科技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二、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 2、参考书: (1)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康华光主编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清华大学阎石主编三、教学建议 1、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讲授本课程时,既要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购车按揭合同
- 2025【各类商业合作范本】-【专业合同协议模板库】国内专利技术转让合同
- 新人教版必修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学设计
- 公考西藏真题2025
-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说课稿 鄂教版
- 马鞍山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化肥厂办公用品分类细则
- 居民健康医疗服务合同协议
-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1
- 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 网络交友新时代课件
- 电商直播行业合规性风险管控与流程优化报告
- 第08讲+建议信(复习课件)(全国适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
- 基本生活能力评估表BADL使用指南
- 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
- 生态视角下陕南乡村人居环境适老化设计初步研究
- “研一教”双驱:名师工作室促进区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 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包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