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教案.doc_第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教案.doc_第2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教案.doc_第3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教案.doc_第4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影1)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 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谁呢?先让大家来猜一猜。1、作者简介(投影竞猜题)(投影1)根据提示,以最快速度说出这个人是谁(依次飞入) 1、他是封建时代一位伟大的诗人。2、“沉郁顿挫”是对其诗风的评价。3、韩愈曾题诗坟前:心夺造化回阳春。4、后人评价其诗词用字精雕细选“语不惊人死不休”。5、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6、有名句流传于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7、他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8、有抒写民间疾苦的“三吏”、“三别”传世。9、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称为“诗史”。10、他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李杜”。11、这个人是杜甫。你猜对了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茅屋位秋风所破歌(投影2)2、背景简介(1)引入: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2)投影背景简介,指名朗读背景简介(投影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公元761年杜甫在成都所写的一首著名的歌行体古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1、 质疑: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呢?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让我们具体的体味一下这首诗吧。二、 新授1、 范读(听朗读录音)提出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情感。2、 指导朗读划分节奏(投影4)正音正形(投影5先出示题目再飞入答案)(1) 读准下列字音:fhojio jun o qng qnsng sh 杜甫 号 郊 罥 坳 顷 衾 丧乱 广厦(2)认准字形:倚杖 娇儿 俱欢颜 指导朗读(投影6)朗读提示注意体会下列句子的重音、节奏及语气(1)、卷我屋上三重茅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风雨不动/安如山(4)、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5)、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 练习朗读(先指名读,再齐读,然后自由朗读,再指名读。)4、 逐段读,理清写作思路(先由学生提问,再投影问题)(1)、南排齐读第1段(投影7先有文字,后飞入画面)提问:本段写了什么?时间、人物、事件、结果、茅草下落、修辞、表达方式、韵律、什么样的画面。(重点词:我、洒)三、全班齐读第1段(2)、中排齐读第2段(投影8先有文字,后飞入画面)提问:诗人面对此景有何反应?“倚杖”写出了(衰老的形态)他叹息的是什么?(对己老迈无力的叹息,对孩童抢掠茅草、他家也势必风卷茅屋而叹息。)画面(3)、北排齐读第3段(投影9先有文字,后飞入画面)问:此时天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屋内景象怎样?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布衾多年冷似铁”:卧具是“布衾”,“多年”说明饱经忧患,“冷似铁”是现实的感受。诗人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这七个字充分表现了主人体物之妙。“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正式点出风卷茅屋的结果,烘托屋漏的环境,更增添了屋漏的特殊气氛,可恶的夜雨又点点如麻,连绵不断,衾冷似铁,床无干处,秋风破屋的惨剧达到高潮。)画面(4)、齐读第4段(投影10先有文字,后飞入画面)问:彻夜无眠,诗人想到了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庇”照应上文的“漏”,“寒”照应上文的“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画面(诗人分明是由己及人,由个人的处境,想到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处境。他所关心的早已超出了自我,“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不只强烈地呼喊处诗人的愿望,也清晰地展露出诗人的精神境界。(问:怎样的精神境界?启发学生思考主题)5、小结(板书 投影11)(1)主题诗的前三节叙写诗人的一己之痛,第四节由己及人,想到了天下寒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表现了诗人兼济天下的理想。由己推人个人痛苦 理想(记叙、描写) (抒情)(2) 言特点本诗语言通俗平易,句法灵活多变,以七言为主体又打破其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泻而不造作。6、对照画面,先指名读全诗,(将四幅画面同时投影)再试着背诵。7、抽查背诵8、补充练习(投影16)(1)欣赏下列用字(先出示题目再飞入答案)卷(吹)我屋上三重茅(卷:写出了秋风的气势、力度,更形象。 吹:显得柔弱无力,不够鲜明。)茅飞渡江洒(落)江郊(洒:写出了茅草由高空纷纷下坠的姿态,而且有飘落之感,很形象。 落:苍白无力,描写不准确。)(2)“呜呼”一词有何妙处?(投影17先出示题目再飞入答案)(“呜呼”是叹词“唉”,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悲观,对美好未来的期盼。)(3)你还可以说出杜甫同情天下百姓的其他诗句吗?(投影18先出示题目再飞入答案)(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你还知道杜甫的其他名句吗?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