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植物》PPT课件.ppt_第1页
《菌类植物》PPT课件.ppt_第2页
《菌类植物》PPT课件.ppt_第3页
《菌类植物》PPT课件.ppt_第4页
《菌类植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菌类植物Fungi 概述 菌类植物是一群没有根 茎 叶分化 没有光合色素的低等植物 除极少数外 绿菌属 都为异养生物 按传统分类 菌类植物可分为 一 细菌门 Schizomycophyta 二 粘菌门 Myxomycophyta 三 真菌门 Eumycophyta 这三门植物的形态 结构 繁殖和生活史差别很大 彼此并无亲缘关系 不是一个具有自然亲缘关系的类群 第一节细菌门Schizomycophyta 微小的 长2 3 m 宽0 5 1 m 单细胞植物 有细胞壁而无细胞核结构 属于原核生物 分布广 几乎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一般无色素 异养 一 细菌的一般特征 一 细菌 有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和内含物 有的细菌还有荚膜 芽孢 鞭毛 多数细菌的细胞壁向外分泌一层粘性的薄膜 称为荚膜 它是一层透明的胶状的多糖类物质 肽聚糖 有保护作用 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的阶段 失水浓缩 形成1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内生孢子 称为芽孢 芽孢的壁厚 渗透性很弱 含水少 能抵抗不良的环境 可存活十几年 当遇到适宜的环境 可再发生新的菌体 细胞结构 形态上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球菌 球菌的细胞为球形或半球形 直径0 5 2微米 2 杆菌 杆菌细胞呈杆棒状 长1 5 10微米 宽0 5 1微米 3 螺旋菌 螺旋菌细胞长而弯曲 略略弯曲的称为弧菌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形态 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 无有性生殖 繁殖时 细胞壁的中部向内凹入 在凹入处生长出新细胞壁 把细胞分成两个 二 繁殖方式 细菌的营养方式 多数为异养 有的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 称寄生细菌 有的是从动植物遗体或其它有机物取得有机物 称腐生细菌 寄生细菌能致人畜的疾病和植物病害 如水稻白叶枯病 棉花角斑病 花生青枯病以及蔬菜软腐病 腐生细菌常使食物腐烂 地球上的碳 氮微环 绿色植物生活的原料 必须经过腐生细菌的腐烂方可吸收 有的细菌 如根瘤菌能摄取大气中的氮 制成有机氮 供绿色植物生长需用 三 细菌的作用和意义 1 分解作用2 固氮作用3 工业生产4 医药疫苗5 致病菌 二 放线菌 放线菌是一群丝状分枝的 无隔单细胞原核生物 菌丝直径0 5 1 2微米 通常形成有分枝的放射状的菌丝体 由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两部分组成 通过形成分生孢子繁殖 也可借菌丝断裂繁殖 其特点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 可看作二者间的过渡类型 放线菌是产生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 抗生素中约2 3由其产生 如氯霉素 金霉素 链霉素 土霉素等 由的可引起病害 第二节粘菌门Myxomycophyta 一 粘菌的一般特征粘菌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 在生长期或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 多核的原生质团 称变形体 其营养体的构造 运动和摄食的方式 与原生动物的变形虫很相似 具有运动性的特点 但在繁殖时 能产生具有细胞壁的孢子 又具有植物性的特点 粘菌约有500种 分三个纲 即粘菌纲 集胞菌纲和根肿菌纲 粘菌纲最常见种类为发网菌属 Stemonitis 二 主要类群 营养体 孢子囊 三 粘菌的系统地位 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类生物 其起源和亲缘关系 迄今不明确 1949年 粘菌学家Martin认为 粘菌是从一种与原生动物类似的祖先进化而来 1950年 Bessey认为粘菌是动物 称菌形动物 隶属于原生动物门 安兹沃斯等于1973年将粘菌门隶属于真菌界 第三节真菌门Eumycophyta 一 真菌的一般特征 1 真菌的细胞不含质体和叶绿素 是典型的异养植物 其外部形态各式各样 但基本结构均是由分枝或不分枝的无色菌丝 纤细的管状体 组成 其营养体叫菌丝体 mycelium 细胞壁含几丁质 亦有纤维素 高等真菌的菌丝体 常形成子实体 2 菌丝分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无隔菌丝是一个长管形细胞 有分枝或无分枝 大多数是多核的 有隔菌丝是有横隔壁把菌丝隔成许多细胞 每个细胞内含有一个或二个核3 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 有的只能寄生 称为专性寄生 有些菌类只能腐生 称为专性腐生 以寄生为主兼腐生的 称为兼性腐生 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 称为兼性寄生 4 贮藏物质为肝糖 脂肪 无淀粉 5 真菌的繁殖 营养繁殖 少数单细胞真菌如裂殖酵母属 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 但大部分真菌的营养菌丝可以产生某些类型的孢子 芽孢子 是从一个细胞出芽形成的 离开母体即长成一个新个体 厚壁孢子 是由菌丝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形成的休眠孢子 其原生质浓缩 细胞壁加厚 渡过不良环境后再萌发为菌丝体 节孢子 是由菌丝细胞断裂形成的 无性生殖 可产生各种孢子如 游动孢子 水生真菌和借水传播的孢子 无壁 具鞭毛 能游动 孢囊孢子 在孢子囊内形成的不动孢子 借气流传播 分生孢子 由分生孢子囊梗的顶端或侧面产生的一种不动孢子 借气流或动物传播 有性生殖 低等真菌配子的配合 有同配生殖和异配生殖 有些真菌形成卵囊和精囊 由精子和卵配合形成卵孢子 子囊菌的有性配合后 形成子囊 在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 担子菌有性生殖后 在担子上形成担孢子 担孢子和子囊孢子是有性结合后产生的孢子 和无性生殖的孢子不同 菌丝组织体 有些真菌的菌丝体 可形成特殊的组织体 常见的有 1 菌核 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休眠体 既是真菌贮藏养分的器官 又是真菌用以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机构 菌核中的菌丝组织已有分化现象 外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 色深壁厚 具有保护作用 为拟薄壁组织 内层细胞壁薄色淡 排列疏松 仍可维持营养作用 为疏丝组织 2 子座 子座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容纳子实体的座垫状结构 或由菌丝体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而成的称为假子座 子座是真菌从营养体到繁殖体的过渡机构 除可在其上或其内形成子实体外 也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3 根状菌索 少数高等真菌的菌丝体还可纠结成绳索状的组织体 形如高等植物的根 故称根状菌索 其作用是帮助菌体蔓延和抵抗不良环境 根状菌萦组织也有表皮和内部组织的分化 二 分类及代表植物 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 约10万种 通常分为五个亚门 即鞭毛菌亚门纲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1 鞭毛菌亚门 Mastigomycotina 分枝丝状体 少数为单细胞体 菌丝无隔 多核 无性生殖时产生单鞭毛或双鞭毛的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时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 低等种类为同配或异配生殖 4纲8目 约1100种 水生 两栖生 1 水霉属 Saprolegnia 寄生在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的身体上 孢子通过鱼的伤口萌发并将菌丝穿入组织中 吸收寄主的养料 使其致死 菌丝体呈白色 无性繁殖时 菌体顶端膨大 多数细胞核向这里流动 然后膨大的基部产生横隔 形成一个长筒形的游动孢子囊 囊中产生孢子 孢子从顶端小孔处游出 然后在旧孢子囊基部再生出第二个孢子囊 如此重复称层出形成 现象 游动孢子梨形 顶生2条鞭毛 称初生孢子 后变为肾形侧生2鞭毛的游动孢子 称次生孢子 这种现象为双游现象 水霉无性生殖过程 双游现象 营养菌丝 游动孢子囊 游动孢子囊 初生孢子 静孢子 次生孢子 静孢子 有性繁殖时 在菌丝顶端形成精囊和卵囊 分别产生精核和1 20个卵 精核通过丝状的授精管进入卵囊与卵细胞结合形成2倍体的厚壁合子 卵孢子 卵孢子经过休眠后 从破坏的卵囊放出 开始萌发 先经减数分裂 然后反复分裂形成1条多核的芽管 再形成新的菌丝体 水霉的有性生殖 2 霜霉属Peronospora 卵菌纲霜霉目寄生于十字花科等植物上 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梗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产生卵囊和精囊 形成卵孢子 卵孢子减数分裂产生芽管 侵入寄主组织 多核无隔管状菌丝腐生 兼性寄生 寄生或专性寄生无性生殖产生孢囊孢子 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 配子囊接合生殖 产生接合孢子 2纲7目 约610种 2 接合菌亚门 Zygomycotina 是一种腐生于面包 馒头和米饭上的真菌 横向生长的菌丝在其膨大处产生假根 伸入基质 无性繁殖时 在假根处向上产生直立的孢子囊梗 顶端膨大成球形的孢子囊 囊中产生孢子 成熟时呈黑色 孢子散出后 在适宜的基质上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 1 黑根霉 面包霉 进行接合生殖 两种不同性的菌丝体相遇后 从其侧面长出短枝形成配子囊 配子囊顶端相接 相接处细胞壁溶解 配子囊内原生质融合形成1个具多数合子核的接合孢子 休眠后 厚壁破裂 生出1孢囊梗 顶端生一接合孢子囊 其中二倍体核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 孢子 有性繁殖 3 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1 除酵母菌外 为多细胞 菌丝有隔 单核 2 无性繁殖时单细胞种类出芽 多细胞种类产生分生孢子 3 有性生殖时产生子囊 合子在子囊内进行减数分裂 产生8 4 16 个子囊孢子 有钩状联合 4 单细胞种类子囊裸露 不形成子实体 多细胞种类形成子实体 子囊果 子囊包于子实体内 子囊果有3种类型 1 闭囊壳 子囊果呈球形 无孔口 完全闭合 2 子囊壳 子囊果呈瓶形 顶端有孔口 这种子囊果常埋于子座中 3 子囊盘 子囊果呈盘状 杯状 碗状 子实层常露在外 子囊盘 火丝菌的有性生殖 产囊丝 精囊 受精丝 产囊体 菌丝有隔 多分枝 白色 棉絮状 无性生殖以菌丝顶端产孢子来完成 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钩状体 钩头细胞 钩状联合 钩状联合 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成 子囊 子囊母细胞 分类及代表植物 子囊菌亚门约有1950属 15000种 1 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 植物体为单细胞 卵形 有一大液泡 核小 出芽或分裂 首先在母细胞一端形成小芽 核分裂移入其中一个 也叫芽生孢子 长大后脱离母体 形成新酵母菌 能将糖类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即发酵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酵母菌的生活史 以分生孢子繁殖 菌丝体上生有许多分生孢子梗 梗的先端分枝数次 呈扫帚状 最后的分枝叫小梗 小梗上生有一串分生孢子 青绿色 20世纪医学上的一大发现的盘尼西林 主要是从产黄青霉和点青霉中提取的 有性生殖少见 子囊不规则地散生在闭囊壳内 子囊孢子4至8个 2 青霉属Penicillium 菌丝体有隔 多分枝 分生孢子梗直立无隔 顶端膨大成球 称泡囊或顶囊 表面布满了瓶状小梗 黄曲霉的产毒株产生黄曲霉素为强致癌物 3 曲霉属 4 麦角属中的麦角菌 子囊壳为瓶状 主要寄生于麦类的子房中 形成黑色坚硬的菌核 状似角 称为麦角 5 羊肚菌 由菌盖和菌柄组成 圆锥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 状如羊肚 表面有网状棱纹 6 冬虫夏草 以子囊孢子侵入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体内 菌丝在体内生长形成菌核 翌年夏天由菌核生出1个子座 其上含有多数子囊壳 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 4 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 担孢子 双核菌丝体以及特殊的锁状联合是担子菌的3个主要特征 有单核的初生菌丝体和双核的次生菌丝体 后者为主要营养菌丝体 由次生菌丝体形成子实体 称担子果 三生菌丝体 担子 担子菌完成核配和减数分裂而产生担孢子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结构 担孢子 担子菌有性生殖时从担子上产生的外生孢子 锁状联合 锁状联合 多种担子菌的双核菌丝生长时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成 伞菌的生长过程 伞菌的生活史 担孢子萌发形成单倍体的初生菌丝体 最初多核 形成隔膜后 每个细胞只含1个核 不久 初生菌丝体的单核细胞的原生质结合 只质配 不核配形成了双核菌丝体 再由次生菌丝体组织化形成了三生菌丝体即担子果 伞菌的生活史 分类及代表植物 根据担子果的有无 是否开裂 分3纲 即冬孢菌纲 层菌纲和腹菌纲 下设20目 约900属 22000种 高等真菌 陆生 有多种是植物专性寄生菌和腐生菌 食用 药用种类很多 也有有毒的 与人类的关系较大 1 麦锈菌 Puccinia 在麦锈菌的生活史中有2种寄主 称转主寄生 产生5种孢子 即性孢子 锈孢子 夏孢子 冬孢子 担孢子 2 木耳Auricularia 3 灵芝Ganodermalucidium子实体木质 有柄 中生或侧生 菌盖表面有坚硬的皮壳 常具光泽 4 香菇Lentinusedodes 5 平菇Pleurotusostreatus 常见的有 木耳 蘑菇 银耳 牛肝菌 6 竹荪Dityophoraindusiata 鬼笔 大秃马勃 猴头 豹斑毒伞 平菇 双孢菇 绿菇 毒红菇 黄伞 本亚门的菌类 在其生活史中 现只知道无性繁殖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