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操作规程_免费下载.doc_第1页
CNG操作规程_免费下载.doc_第2页
CNG操作规程_免费下载.doc_第3页
CNG操作规程_免费下载.doc_第4页
CNG操作规程_免费下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G操作规程一般规定1、卸气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煤层气安全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2、卸气时必须两名卸气工作人员同时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3、卸气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一、卸气操作前:1、仔细检查调压器及附属设施,使调压器保持良好,各路阀门完好灵活;2、检查水温是否达到要求,一般水温在6070(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自行设定)、将撬车停在指定位置,打开撬车后车门,挂好风钩,并接好撬车接地线,接好高压软管与撬车连接的快装接头,并检查牢固可靠,挂好高压软管安全保护绳,并由监护人检查,以确认是否连接完好;、先缓慢打开撬车各分路阀门,再缓慢打开撬车总阀开启度的三分之一,然后缓慢开启二级调压器后阀门,待气流平稳后,将撬车总阀缓慢完全开启;、观察调压设备压力表,把所需压力调至规定范围,一调出口压力为(1.2MPa),二调为(0.20.4MPa),观察其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二、停止卸气操作1、卸气完毕,先关闭撬车总阀,再关闭二级调压器后球阀;2、缓慢打开放散阀,将余气放干净,取下快装接头,关闭放散阀门。3、取下撬车接地线。三、注意事项1、每小时两次检查运行情况,并填写压力、流量计录。2、如发现超压放散现象,应立即关闭撬车总阀门,然后打开放散阀,关闭二级调压器后阀门,并通知维护工迅速处理。3、严格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规定。卸气操作规程的补充说明一、操作人员的职责:严格按操作规程中的各项规定进行操作:1、负责撬车接地线和连接与拆除;2、负责撬车快装接头的连接与拆除;3、负责各主要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操作;二、监护人员的职责:监督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各项规定进行操作1、负责撬车接地线的检查工作;2、负责撬车快装接头的检查工作,看是否连接可靠、牢固;3、负责检查各主要阀门的开启鱼关闭状态的观察、各仪表的指示值是否正常;三、操作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互相配合,互相监督,认真完成卸气工作。LNG 液体装卸操作1 、本标准规定了LNG场站工艺系统运行操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洛北供气站工艺系统的运行操作,LNG场站工艺系统运行操作参照执行。2、槽车卸车操作2.1 卸车准备2.1.1 LNG槽车进站停靠卸车台,关闭汽车发动机,槽车钥匙交站区操作人员,槽车前后轮加限位块,槽车防静电接地线连接完好;2.1.2 开启槽车操作箱,正确连接槽车与卸车台间三条工艺金属软管。2.1.3 开启车载气动引压阀,打开车载增压液相、增压气相及出液管上紧急切断阀。22 卸车台阀前置换2.2.1 依次开启卸车台增压器液相进口、气相出口、BOG管道阀门;2.2.2 开启槽车增压液相手动阀,打开槽车气相手动放空阀,30秒钟后关闭放空阀;2.2.3 开启卸车台阀前气液联通阀,打开槽车出液管手动放空阀,10秒钟后关闭放空阀。2.3 槽车增压2.3.1 关闭卸车台阀前气液连通阀,缓慢开启槽车气相手动阀,将槽车增压至0.50.6MPa,或大于进液储罐压力0.2MPa。2.3.2 当槽车压力增至0.6MPa时,关闭卸车台增压器进液阀。2.3.3 当槽车压力降至0.5MPa时,开启卸车台增压器进液阀。LNG 气化器操作1、 依次打开空温式气化器进液阀、LNG 罐出液阀,导通LNG 气化流程,储罐内LNG 经LNG-206 管线进入气化器E302E303 换热。2、 打开气化器出口阀,天然气进入NG-301 管线至主调压器。3、调压至0.35MPa 经计量、加臭后出站。4、 关闭LNG 气化系统时应先关闭LNG 罐出液阀,确认LNG-206 管线无液体时关闭空温式加热气化器进出口阀。5、 气态天然气出站温度低于-5(可调整)时,温度控制系统报警,开启备用蒸汽水浴式(NG)加热器,对空温式气化器出口天然气进行二次换热,以保证正常供气(气化器详细操作参见设备使用说明书)。自增压气化器操作1、 LNG 储罐压力低于0.5MPa 时,增压阀开启,LNG 经储罐自增压气化器将LNG 气化并返回至LNG 储罐,给储罐增压,储罐压力高于0.58MPa时增压阀关闭。2、 注意观察储罐压力的变化(必要时手动操作泄压)。BOG 系统的操作1、 LNG 储罐压力超过0.6MPa 时,手动开启BOG 加热器后端调压器,经气相管线进入管网。2、 也可打开BOG 加热器后端调压器旁通阀,将BOG 排出至NG-302线。3、 紧急情况,超压可以打开罐区的手动放空管线阀门,就地将BOG放空卸压(限量)。4、 NG-302 管线上的放散型调压器调整气态NG 压力至0.35MPa 后进入总管出站。5、 装卸液、灌瓶、倒罐管线中余液可进入BOG 系统,经BOG 加热器E-301,调压、稳压后出站,防止管路中液态膨胀。LNG 站操作人员值班制度1, 严格坚守岗位, 按时换岗。2, 做好设备运转情况的记录工作。3, 必须经常对站进行巡回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处理各种事故苗子。4, 有关突发事故及时处理。发现险情及时报警, 并采取抢救措施。5, 经常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完好, 做到安全第一。6, 值班期间严禁喝酒、吸烟。7, 保持站容站貌和设施完好。液化天然气站安全规程1, 非本站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2, 本站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 进入本站严禁带入火种。4, 本站动火、检修等一律按规定送审。5, 进入本站的液化气罐车必须验证, 并按规定操作。6, 本站所有安全设施定期保养及送验。7, 本站实行24 小时值班制, 定期检查系统运转情况。8, 一旦发生事故, 应关闭系统, 并积极进行扑救, 同时报告公安消防队及有关部门。9, 本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系统技术操作流程。10, 违反本规定者, 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或报请有关部门处理。11, 本规定如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 应执行上级规定。12, 本规定从气化站运行之日起执行。LNG 站防火安全制度1, 站区内、外设置醒目的“严禁烟火”警告牌。2, 未经允许,机动车不得入内。需要进入站区的机动车必须用专用套子罩住排气口。3, 站区内照明、排气等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4, 对阀门、仪表接口等容易泄漏的地方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 保证消防器材一直处于良好状态,熟练掌握消防技能,做到有备无患。设备巡检1. 检查LNG 储罐的液位、压力是否正常;2. 检查一、二次仪表是否一致;3. 检查混气撬和CNG撬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4. 检查空温式气化器、增压器、蒸汽水浴式NG 加热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5. 检查工艺及辅助管线压力表、温度计是否正常;6. 检查辅工艺及助设备、管线、阀门是否有泄漏,有无异常现象发生;7. 检查常开、常闭阀门的状态;8. 检查工艺管道阀门、管线的异常结霜故障处理一、储罐压力过高 可能出现的故障 处理方法1 储罐压力表失灵-更换压力表2 储罐充装时槽车增压太高-槽车及时泄压3 储罐自增压器入口阀门关闭不严-将阀门关闭严实4 储罐保冷性能下降- 与储罐制造厂家联系二、罐体出现冒汗结霜现象可能出现的故障 处理方法1 储罐真空度受到破坏-与储罐制造厂家联系2 储罐绝热性能的故-与储罐制造厂家联系三、安全阀起跳可能出现的故障 处理方法1 LNG 储罐安全阀起跳-及时手动放空、加速泄压,分析储罐超压原因,并及时处理。2 管路安全阀起跳-及时打开管线上下游阀门、平衡压力。注意:问题处理完毕,建议从新调校安全阀,关闭安全阀根部阀,拆下安全阀,送安全阀至责能部门校验,校验合格后将安全阀装上,打开安全阀根部阀。四、低温部位法兰发生泄漏处理将泄漏的法兰进行紧固,若紧不住则关闭该泄漏法兰的上下游阀门,泄压且温度升至常温后更换垫片,重新紧固后试压,直到不泄漏为止。五、低温阀门泄漏处理低温阀门内漏是阀门密封面损坏, 由于低温阀门是软密封结构, 可以先用扳手加力紧, 若仍泄漏则需更换四氟密封垫片。若仍是泄漏则可能是阀座损坏, 需更换阀门。低温阀门外漏分阀体法兰泄漏和阀杆填料泄漏两种,一般采用紧固的方法处理或者更换填料。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处理LNG 时必须戴上防护镜和聚乙烯或皮质手套,若蒸汽浓度较高,必须带上呼吸装置。2) 发生大的泄漏,立即关断上游阀门,现场泡沫覆盖,并及时拨打119,应避免与LNG 接触,并设法控制LNG 的蒸发。3) 失火时使用高浓度泡沫灭火剂灭火,LNG 大量泄漏时严禁用水直接灭火。4)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老保用品。5) 装置区内的阀门管线,特别是低温管线严禁踩踏。6) 低温阀门操作应缓慢进行。7) 两低温阀门中间段管线未设置安全放空阀时,两阀门严禁同时关闭。8) 进入操作区后应注意防滑。9) 低温管线距离LNG 储罐最近的阀门一般为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