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雏鸡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技术部:黄河清一、饲养管理1、开饮:雏鸡出壳后就立即接受马立克疫苗接种,雌雄鉴别,长途运输等强烈应激,造成大量体液消耗,以致有机体脱水而虚弱,尤其是初产种蛋孵出的鸡苗更为明显;因此,雏鸡进育雏舍后,首先供给维舒尔康25g兑水100Kg饮用半天,随后饮用清洁水,这样可缓解各类应激、促进胃肠蠕动、迅速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强食欲,从而提高成活率;如果运输时间超过5小时而且气温较高,最好釆用滴服方式进行开饮,每只雏鸡3-5ml。这样避免雏鸡抢饮、暴饮而造成消化机能紊乱,扎堆死亡和浅湿绒毛着凉而发生呼吸道疾病。2、开食(第一天):开饮2-3小时后开食,开食最好喂单一玉米粉,蛋用型雏鸡5-6g/羽,肉用型雏鸡7-8g/羽,加入0.02%维舒尔康,适量的鱼肝油(A+D滴剂)拌料自由采食,第二天开始就自由采食全价饲料;喂单一玉米粉,目的是防止雏鸡突然吃入高能量、高蛋白日粮,造成消化机能紊乱而引发白痢病和消化不良;另外,由于鸡没有牙齿,必须补喂沙砾来促进肌胃的消化机能,避免肌胃逐渐缩小而影响采食量而障碍生长速度,一周龄后开始补给,补喂方法:可用几个吊桶均匀放置舍内供自由采食。3、 保温:雏鸡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抵抗低温能力差,因此,温度的控制是育雏的关键,适宜温度时,雏鸡活泼好动,羽毛光滑,食欲旺盛,睡觉时伸长头颈附于垫料,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温度偏低时,雏鸡紧靠热源,扎堆并发出尖叫声,这样就容易引发白痢,肺炎和肠胃等疾病;温度过高,雏鸡就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频频饮水后造成腹泻;正确掌握好调节温度方法:一是参考育雏温度要求(1-3日龄33-35),以后每周降1-2(视当时气温而定)。二是看鸡施温:雏鸡紧靠热源、扎堆、有尖叫声就要加温,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频频饮水就要减温。三是根据强弱雏和外界气温进行调节。 4、湿度:育雏室适宜的湿度,1-2周龄为65-70%,3-4周龄为60-65%,5-6周龄55-60%,7周龄以上55%。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只是在极端情况下才能对雏鸡造成危害,如高温低湿引起雏鸡脱水,绒毛焦黄,脚皮肤皱缩无光泽(干脚),消化不良,羽毛粗糙;低温高湿引起引起饲料、垫料发霉,雏鸡容易发生曲霉菌病,球虫病和白痢病,传染性鼻炎。降低室内湿度的方法:如果外界湿度高(春季),就要提高育雏室温,间断性开闭门窗,同时用木糠,木炭末铺在人行道上吸潮。 5、 通风换气:雏鸡新陈代谢旺盛,特别是高密度饲养情况下,由于呼吸、粪便发出大量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如果不及时排除,长时间作用于鸡体,就会影响雏鸡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呼吸道病;一般情况下,人进入育雏舍后感觉臭味大,有刺眼睛的感觉,就表明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允许范围,此时就要加强通风排气。在实际工作中,通风换气要兼顾保温,注意避免空气对流及冷风直吹雏鸡,可将向阳面的窗户适当打开,一般开窗时间为0.5-1小时/次,最好使用低速小排量的抽风机,间断进行抽风排气(不开门窗)。 6、 密度:一般每小群(中、大鸡)800-1000羽为宜,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鸡群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饲养密度大、活动空间小,采食不足,生长就受阻,还会发生啄癖,弱雏被挤压致死;密度太小,鸡舍利用率低,饲养成本高,浪费各项资源;合理的饲养密度如下表:不同饲养方式鸡群的饲养密度(羽/米2)地面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周龄数量(羽)周龄数量(羽)周龄数量(羽)0-615-181-2500-617-207-12123-4407-1214-1613-208-105-63013-2010-137-112512-2020二、疾病防治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系统地、有针对性进行保健、预防工作,是养好鸡的要环节,一般而言,15日龄前重点预防消化系统疾病,16日龄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为主。0-15日龄常见病:白痢、大肠杆菌、禽曲霉菌病;16-35日龄常见病:新城疫、球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36日龄至出栏常见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传染性鼻炎。根据不同阶段疾病流行特性,全面地、系统的做好预防工作,正确掌握、了解不同阶段的发病规律,对临床诊断,用药防治有极大的帮助;就目前疾病流行情况来看,新城疫仍是主流,只要认真地、细致的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其它疾病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麻烦。 (一)0-15日龄阶段疾病的死亡率一般在2-3%,占全饲养期死亡总数约25。1、引发原因 种鸡场没有生物净化,种鸡循环性带菌而垂直传播。 孵化环境恶劣,孵化机、出雏机、种蛋储存室等没有定期的清洗消毒。 育雏条件差,温度偏低或温度忽高忽低,没有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等。 鸡舍潮湿,饲料发霉。2、处理办法: 从信誉好,技术含量高,孵化环境好的种鸡场进雏。保持舍内空气清新,改善育雏条件,尽可能用暖风炉或电热发热板保温,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切忌温度忽高忽低,造成防寒机能紊乱而引发感冒。 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和保健,如百诺泰、恩诺沙星、氟哌酸、土霉素、维舒尔康、电解多维等,以提高雏鸡抗病力,一般用药3-5天即可大大降低死亡率,预防用药一般是连用3天停7天,再用3天,循环使用。 认真做好育雏室的消毒工作,打扫清洗消毒干燥薫蒸通风进雏。注:薫蒸10立方空间计算,甲酫200ml+清水200ml+高猛酸钾100g,先将高猛酸钾溶于清水,再倒入甲醛。(二)16-35日龄阶段疾病的死亡率一般在3.5%,占全饲养期死亡总数约40。1、引发原因鸡舍潮湿,寒冷和阴雨季节,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地面平养。免疫、分群等频繁对鸡群应激,不注重环境卫生消毒,抗菌素使用不当等。2、处理办法做好保温降湿工作,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垫料干燥,经常对环境、鸡群消毒。按规程认真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为了减少接种疫苗、分群的应激,一般选择在夜间进行,前后各一天,喂给抗应激、增强免疫力的一些保健品药物,如:维舒尔康、葡萄糖、V C等。全力以赴防制法氏囊炎的发生,保护好法氏囊这个免疫器官,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可得到可靠的保障。根据本场的病史,合理选择2-3种敏感药物进行交替预防此阶段的疾病,注意耐药性及药物残留,有条件的采用网上平养,使鸡与粪便分离,减少感染机会。(三)36日龄-出栏阶段疾病的死亡率一般在4-5%,占全饲养期死亡总数约35-40%。1、引发原因饲养环境恶劣,通风不良,舍内满布尘埃,气温怱高怱低,冷风直吹鸡体。日粮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尤其是VA。各类家禽混养,前期免疫不达标,发生过法氏囊炎。免疫器官被抑制诱发此阶段的疾病,病变多表现为大肠杆菌,忽视了新城疫的治疗而造成大量死亡。2、处理办法改善鸡舍环境,适时合理加强通风,勤搞舍内外清洁卫生,做好消毒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车位租赁合同15篇
- 汉字字谜课件
- 汉字基础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T-GRM 114-2025 富油煤原位热解术语
- DB4403-T 369-2023 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1我上学啦
- 公路应急储备设备检修方案
- 消防安全培训实施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基坑支护与加固方案
-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创新应用方案
- 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HSK标准教程1-第一课lesson1
- 2022新能源光伏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实施方案
-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 人教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带音标)
- 酒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022版)
- 2024环氧磨石地坪施工技术规程
-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全册专项知识点梳理归纳字词、文言文、古诗词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输配电绝缘子维护与更换
- 幼儿园教师读《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有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