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概述】 颈椎病(cervical syndrome)是因颈椎、颈椎间盘、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发病率据报道在1.7%17.6%,40至60岁为高发年龄。 【颈椎病的分型】 按1992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的讨论意见,一般将颈椎病分为以下几型: 1.局部型 或称颈型。有颈肩部疼痛、压痛,肌紧张,活动受限,及姿位改变。X线片可能有颈椎曲度改变,小关节不对称或椎间不稳现象。 2.神经根型 颈神经根受压时,常在局部型症状的基础上出现一侧向前臂和手指的放射痛,偶有两侧放射痛。出现受累神经支配的肌力减弱,局部皮肤感觉减退,腱反射弱。临床特殊检查有臂丛牵拉试验与压颈试验,前者在向侧方牵拉患侧上肢的同时,把头颈部推向对侧;后者检查方法为患者于坐位将头屈向患侧并后伸,同时用手掌向耳下按压头顶。如放射痛出现或加重,表示颈神经根受累。X线片上可能见到相应的椎间隙狭窄、骨赘增生、生理曲度改变、椎间孔狭窄变形等现象。 3.脊髓型 因颈脊髓受压出现一侧或两侧由下肢向上肢发展的不完全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表现为肌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不规则分布的感觉减退。X线片上可能有颈椎曲度变化,后缘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节段不稳等。CT片上可清晰地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及黄韧带钙化肥厚。MRI可以显示脊髓受压的部位和程度,并与肿瘤、脊髓空洞症等其他脊髓病变相鉴别。 4.椎动脉型 颈部的椎动脉在进入横突孔前位于钩椎关节外侧,易被增生的钩椎关节挤压而偏移、扭曲,影响其内部血流。第五颈椎横突孔离椎体较近,该处的椎动脉也易受椎体增生的压迫。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引起的姿位性眩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经丛受刺激时,同时可伴有交感型颈椎病的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多汗等症状。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CT可帮助观察横突孔形态,MRI可显示椎动脉形态。 5.交感型 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前者如头痛、偏头痛、视力下降、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多汗、耳鸣、听力下降等;后者即迷走神经亢进症状,如头昏、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增加等。星状神经节封闭可使症状减轻。 6.其他型 属于两种以上症状并存时,也称为混合型。 【诊断】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及物理检查。X线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必须参照临床症状及体征作判断。屈伸位X线片有助于发现节段性不稳。治疗前须先排除颈椎肿瘤、结核等器质性疾病,有可疑时须作X线摄片、CT或MRI检查。手术前须具体了解颈椎与椎间盘病变的性质及程度,了解颈椎邻近区域各种组织相互关系时,也须作CT或MRI检查。肌电图检查可以帮助明确神经根改变的性质,排除其他原因的神经改变。 【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 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牌教学设计美术课件
- 商品开发工作汇报
- 清扫工具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 运搬工实际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移动外呼培训竞聘
- 运动健身知识科普课件
- 运动与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二尖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临床规范
- 轴承厂安全培训课件
- 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课件
- GB/T 44620-2024苹果及苹果制品中根皮苷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一章 有理数 学习、上课课件)
- 2024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反思汇编(全册)
- MT-T 1199-2023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客体永久性
- 医院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
-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设计 课件 主题3、4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 视频监控系统升级项目实施方案
- SB-T 11238-2023 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