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doc_第1页
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doc_第2页
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doc_第3页
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doc_第4页
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一、A11、适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和凝血检查的抗凝剂是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B.草酸盐C.肝素D.枸橼酸盐E.以上都不是2、某护士给患者采血时由于生化管血量少,于是便把血常规管内的血液倒入生化管内,该患者做的生化项目有离子,血糖,问护士这样做会影响患者哪项数值偏高A.GluB.Na+C.Cl-D.K+E.WBC3、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A.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B.血浆缺少某些凝血因子C.血清缺少凝血酶D.血浆缺少凝血酶E.血清缺少纤维蛋白4、影响血涂片时血膜厚度的因素有A.血滴大小B.血黏度高低C.推片角度D.推片速度E.以上都是5、下列有关瑞氏染色法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是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组成的复合染料B.细胞核被染成红色C.新鲜配制的染料可以马上使用D.对细胞的染色原理仅有正负电荷的作用E.是血涂片染色最常用的方法6、正常人血液pH的波动范围是A.5.316.34B.6.347.31C.7.357.45D.7.318.34E.6.317.317、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瑞氏染色的最适pH为6.46.8B.瑞氏染料中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C.瑞氏染料易氧化为天青D.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E.以上都是8、引起血涂片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有A.推片边缘不整齐B.用力不均匀C.载片不清洁D.ABC都是E.ABC都不是9、血液常规分析所用的抗凝剂A.枸橼酸钠B.EDTA-K2C.肝素D.草酸盐E.双草抗凝剂10、皮肤采血法所采之血实质是A.微动脉血与微静脉的混合血B.微动脉血与毛细血管的混合血C.毛细血管血与微静脉的混合血D.微动脉血、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混合血E.不含有细胞间质和细胞内液11、瑞氏染色法中缓冲液的最主要作用是A.稀释染液以防着色太深B.不改变细胞所带电荷,促进染色进行C.增加细胞对染料的亲和力D.保证细胞受色时恒定最佳的pH条件E.以上都是12、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A.4%6%B.6%8%C.8%10%D.6%10%E.4%8%13、涂片的制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本来源是EDTA抗凝血或外周血B.推片与玻片之间保持30的平面夹角C.对红细胞比积高、血黏度高的病人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D.贫血患者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E.疟原虫、微丝蚴检查,采用薄血膜涂片法14、婴幼儿做血常规检查时,多使用的采血部位是A.颈外静脉B.耳垂毛细血管C.足跟毛细血管D.肘部静脉E.以上都是15、静脉采法血通常使用的采血部位是A.肘部静脉B.手背静脉C.内踝静脉D.股静脉E.颈外静脉16、血涂片制备过程中不会影响血片质量的是A.血膜厚薄B.静脉血标本C.新玻片D.染料pHE.低温17、制备一张良好的血涂片应具备以下特点A.厚薄适宜B.头体尾分明C.细胞分布均匀D.血膜边缘整齐,并留有一定的空隙E.以上都是18、EDTA抗凝剂对下列哪项检查最适用A.血小板功能检查B.血沉C.血小板计数D.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E.凝血象检查19、下列静脉采血步骤中哪项是错误的A.选择适宜静脉,扎止血带B.消毒C.检查注射器有无阻塞和漏气D.穿刺时针头斜面向上抽血E.抽血完毕,立即将血液沿针头快速注入试管内20、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血清是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D.对少数检验项目,血浆与血清的测定是有差别的E.全血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21、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A.手背B.肘部C.足跟D.手指E.耳垂22、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B.宜一人一针一管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23mm为宜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E.用消毒棉球擦去第一滴血23、瑞氏染色法的染色作用A.物理吸附B.化学亲和C.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合D.化学亲和E.物理结合24、在静脉采血法时,为了避免血小板激活,常使用A.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B.塑料注射器和普通试管C.玻璃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D.玻璃注射器和玻璃试管E.玻璃注射器和塑料试管25、涂片瑞氏染色时,缓冲液常用的pH为A.5.56.0B.6.06.5C.6.46.8D.7.07.5E.7.58.026、双草酸盐抗凝剂最适用于下列哪项检查A.血细胞比容测定B.白细胞计数C.血小板计数D.凝血象检查E.血涂片检查27、关于皮肤采血法,下列正确的是A.耳垂血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测定结果比静脉血低B.皮肤采血时用力挤压出的第一滴血即可用于检查C.婴幼儿宜用耳垂或手指采血D.成人推荐用手指采血,因其检查结果比较恒定E.皮肤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对检验结果无差别28、双草酸盐抗凝剂是草酸钾与草酸铵按以下列哪种比例混合而成的A.4:6B.2:4C.1:3D.6:8E.3:529、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抑制因子的激活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增强抗凝血酶3活性E.抑制血小板聚集二、B1、A.红细胞数目B.血浆总蛋白含量C.血浆球蛋白含量D.血浆清蛋白含量E.血浆NaCl含量、血液的黏滞性主要决定于A B C D E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决定于A B C D E 2、A.瑞氏染色B.碱性亚甲蓝染液C.煌焦油蓝染液D.抗酸染色E.墨汁负染色、血涂片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 B C D E 、结核杆菌检查的染色方法是A B C D E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检查的染色方法是A B C D E 、网织红细胞计灵敏的染色方法是A B C D E 、新型隐球菌检查的染色方法是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枸橼酸盐,常用有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1:9或1:4。适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凝血检查,是输血保养液的成分。 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EDTA-K2适用于全血细胞分析,护士把血常规中的血液倒入生化管中也一并把EDTA-K2抗凝剂倒入管中,使K+升高。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血清与血浆的差别是:血清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2(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等。 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很多因素影响血涂片时血膜的厚度,血滴大、血黏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又名美蓝)组成。染色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瑞氏染色法是最经典、最常用染色法。 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正常人血液pH7.357.45,动脉血pH7.40,静脉血pH7.35。 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瑞氏染料亚甲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将适量伊红、亚甲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2液磷酸盐缓冲液pH为6.46.8。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中性颗粒偏粗,呈紫黑色。 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引起血涂片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有:推片边缘不整齐,用力不均匀,载片不清洁。 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有:枸橼酸盐,可与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于凝血象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草酸盐,可与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于凝血象检查;双草抗凝剂,适用于血细胞比容、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肝素,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但不适用于细胞形态学检查和全血细胞计数;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钙离子形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适用于全血细胞计数,不适用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1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皮肤采血法,曾长期被称为毛细血管采血法,所采之血实质是微动脉血、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混合血,含有细胞间质和细胞内液。 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或天青结合偏蓝。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所以在瑞氏染色中缓冲液起到恒定pH作用。 1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正常成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45L,占体重的6%8%,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 1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疟原虫、微丝蚴检查,采用厚血膜涂片法。 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婴幼儿手指太小,可从大 趾或足跟采血。 1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几乎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静脉;如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改用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必要时也可从股静脉采血。 1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血涂片可用非抗凝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也可用EDTA抗凝血液制备。 1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一张良好的血片应厚薄适宜、头体尾明显、细胞分布均匀、血膜边缘整齐、并留有一定空隙。 1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EDTA抗凝剂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血液学检查,尤其是血小板计数。 19、【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抽血完毕,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 2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全血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为全血除去血细胞部分,除钙离子外,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血清是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除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在凝血时消耗外,其他成分与血浆基本相同。 2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皮肤采血法又称毛细血管采血法。耳垂采血痛感较轻,但血液循环较差,受气温影响较大,检查结果不够恒定(如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等测定结果比手指血或静脉血高),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手指采血检查结果比较恒定,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采集左手环指指端内侧血液。 2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毛细血管采血法如血液不易流出,可于伤口远端稍加压力或重新穿刺,切勿用力挤压,以免造成组织液混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伊红通常为钠盐,有色部分为阴离子。亚甲蓝(又名美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亚甲蓝,有色部分为阳离子。亚甲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将适量伊红、亚甲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瑞氏染料溶于甲醇后,重新解离成带正电的亚甲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对细胞的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2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静脉采血法根据采血量可选用不同型号注射器,配备相应的针头。某些特殊检查,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 2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涂片瑞氏染色时,缓冲液常用的pH为6.46.8 2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双草酸盐抗凝剂可用于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项目检查,但其可使血小板聚集,影响白细胞形态,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2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皮肤采血多选择手指或耳垂采血部位采血。耳垂血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测定结果均比手指血或静脉血高,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手指采血操作方便,可获较多血量,检查结果比较恒定。 2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双草酸盐抗凝剂中的草酸钾可使红细胞体积缩小,草酸铵则可使红细胞胀大,二者按4:6的比例混合,恰好不影响红细胞形态和体积,用于血细胞比容、全血细胞计数(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项目检查。 2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加强抗凝血酶3(AT3)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二、B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液黏度与血细胞比容和血浆黏度有关,其中,血浆黏度受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的影响,它们的浓度越高,血浆黏度越高。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清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缓冲血液酸碱的能力。 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血涂片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前需要固定和染色。固定是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凝固,以保持细胞原有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染色是使细胞的主要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以便于镜下观察识别。血涂片染色方法大多源自罗氏染色法,常用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结核杆菌抗酸染色时因菌体含有大量脂类而不易着色,无论是否经碘液处理,着色后均不易被盐酸乙醇脱色,所以使菌体呈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