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_第1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_第2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_第3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_第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1. 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包括科学需要和科技自身需要两方面,选择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选择科技发展过程中矛盾尖锐、焦点突出领域的问题,贯彻需要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选题要看是否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长期需要和近期需要向结合,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之间的关系;(2)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就是就是要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可获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既包括提出新理论、新见解、新发现,也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遵循创造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到学科前沿阵地选择课题,保证研究的起点高、水平高、一旦获得成果就能实现超越;要到矛盾尖锐、焦点突出的领域选择课题;要到学科的交叉区或被人忽视的无人区选择课题;(3)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必须以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应注意的问题:基础性研究选题必须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以增强理论成果可信程度,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应用性研究选题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加快研究的进程;(4)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选题应以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可具备的条件出发,加以确定;贯彻此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应从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课题,包括知识的水平、知识的结构、研究能力(主要是指观察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个人特长爱好及其对本学科发展状况以及趋势的把握;从已经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选择课题,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等)、经费、时间、人力、设备、导师特长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情况等等;发挥优势、扬长特点、弥补不足。选题时要达到以下目标: 选题与要求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掌握软硬件或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科研选题的角度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 。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各门学科中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问题。科研选题有 多种来源多条渠道。 1.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2.从理论研究中选题 3.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 4.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 5.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 6.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 2. 简述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反映,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以假说为指导的观察更力戒先入为主; (2)全面性原则: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对象,以保证观察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典型性原则:选择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同时应注意时间、地点、条件的典型性,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辨证思考原则:对观察结果的处理要注意其条件性、相对性和可变性,超过范围进行外推必须慎重;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全面的发展观,指的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这些就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将对于各种现象等等有更加广大的包容性;其次是协调的发展观,这就意味着片面的强调对于自然的改造和盲目的遵从自然规律都是不可取的,或者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也意味着我国今后的发展将更加的稳妥和巩固;科学发展观更是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就是对于西方自然观的最好的修正,对于自然的掠夺,对于环境的破坏无疑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的,这些丰富了中国自然观的内涵。4.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事实上是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和宽容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尊重别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特别要保护少数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文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是一个团结的社会、互助的社会、合作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敦睦,但是,如果公民与政府处于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纵使人际环境再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一个公民与政府良好合作的社会,一个政治参与和政治透明程度较高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不能再建立在“传统的稳定”之上,而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之上。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抑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与此不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的稳定则是一种动态和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制度,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5.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公认的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客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及其它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部分;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自然科学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6.科学观察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科学观察,即科学研究中的观察,讲究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以求真为目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是历时性的跟踪观察,也叫动态观察,即自始至终地观察事物的成长过程和发展变化的脉络。二是共时性的透视观察,也叫静态观察,即用类似解剖的方法,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三是超越时空、打破各种限制的跨越式观察,也叫比较观察,即由此及彼地观察事物的横向联系,找出事物的差异,从中发现事物的特殊性。科学观察,适合于科学论文、科学说明文、科学小品文的写作。7.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8. 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科学基本定义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伪科学是打着科学旗号,披着科学外衣,用想象力代替科学,其本质是一种欺骗行为。本来就没有事实根据,伪科学硬说有道理;本来是污七八糟、杂乱无章的东西,伪科学把它们拼凑在一起,变成似乎是由系统的东西;本来是与科学成果毫不相干的东西,伪科学硬把它同近代科学原理拉扯在一起去唬人。科学面向公众,使用相互语言,讲究实验,由实践检验。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方法,经一次或千百次实验,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伪科学从来不敢面对实验,不敢与科学正面交锋。伪科学使用最华丽的语言,蒙骗舆论,千方百计逃避实验,无法回避时,就用精心策划的表演代替实验。因此,真正的实验是伪科学的末日。科学是经过大量实践得到的一般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可以不断的被验证,非科学的实质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可以短时间有限次的重复!科学是实验结果的升华,非科学是宗教的衍生。科学就是人类的自然,是人类对自然的复现,简单地说,科学就是人类根据自然规律所作出的反应,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体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认识之后的总结,便是科学规律。伪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竭力将自己打扮成科学。但是科学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些基本原则的,就不能厕身于科学之列。 伪科学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伪科学与一时的科学错误不同,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提供严格的证据。非科学的事物大量存在,而且通常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文学、艺术、魔术等等,一旦有人把它们宣称为科学,则这种宣称也就成为一种伪科学。伪科学往往抓住科学的一些弱点大做文章,它一般出现在以下四种场合:1.在科学暂时还无能为力的地方(如灾害和死亡),它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2.在科学探索感到困难的地方(如生命、宇宙的起源),它以新学说的创立者出现;3.在具有随机性的复杂系统、因果关系不确定的地方,它以预测未来的大师身份出现;4.在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的地方,它以神奇药物和神奇食物的提供者出现9.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问题,而不是纯粹的科学事实。科学问题,是“在科学方法论上,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是科学认识中目标状态与目前状态的差距。”对科学问题的研究“最终要作出解释”。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作出的描述”,“只需描述清楚事实”。所谓科学问题是指认识主体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和积累,在科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产生的,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认识和解决的矛盾和疑问。提出科学问题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说问题从怀疑产生。其二是说问题虽已被我们认识一些,但还有一些内容我们还不知道不认识。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一般分五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科学事实证据、抽象加工形成初步结论、科学验证及上升到科学理论。但实践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复杂的、相互交织甚至交叉循环的、非线性的。科学研究应用到科学教学过程是: 1)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目的; 2)作出假设,设计制定研究方案; 3)收集科学事实证据,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 4)抽象加工,通过思考和研讨的出初步结论或形成初步概念; 5)概念的验证或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对概念的认识更系统严密。10. 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认识自然、探索未知、变革自然的手段和方式的理论体系。科学技术方法的内容:(1)科学技术方法是以技术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技术创造活动中所运用的一般、普遍的方法,从中寻找其规律性。(2)科学技术方法主要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其过程是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最终达到物化的具体形态。(3)科学技术方法的创造和运用总是伴随着技术的创造和应用。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就是运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仪器设备去探索未知事实的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问题,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第二阶段:观察实验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取科学事实。第三阶段:思维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假说。第四阶段:实践检验阶段。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假说上升为理论。第五阶段:建立科学理论体系阶段。运用公理化方法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建立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11.自然观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1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利用这两大环节。这样理解的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成功,在这一点上,与第二种观点一致。然而,这一观点并不仅仅关注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导向,它也关注技术开发本身。由此可以看到,从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来理解技术创新,在理论上吸取了上述两种观点之精华,这一理解应成为实践指导。熊比特的定义-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 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13.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历史发展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历史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直觉、思辨、推理方法时期(远古至15世纪) 1. 直观猜测方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石、水、气、火四种元素所组成;赫拉克利特的“火”,泰勒斯的“水”,毕达哥拉斯的“数”,中国的“阴阳五行说”,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2. 逻辑推理方法德谟克利特论逻辑主要研究归纳法亚利士多德工具篇主要研究演泽法(三段论式) 中国古代墨家提出归纳与演绎的两种推理过程 例:荀子:一是推而别之,别者有别,直到大别名(演绎);二是推而共之,共者有共,直到大共名(归纳)。3. 逻辑推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勾股定理 阿基米德提出了浮力定律 总之,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很低,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具有朴素、笼统、直观、猜测的特点。二、以实验和分析方法为主的近代自然科学时期(16世纪19世纪末)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研究主要有如下方法和特点。1. 以仪器观察和观测为主导2. 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达 芬奇非常重视实验方法,他认为,一切科学都必须遵循实验的方法, 根据实验结果, 才能决定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伽利略也非常重视实验方法,被人们称之为用实验方法打开近代自然科学大门的大师。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主张实验方法是科学的工具,科学认识就是要进行实验,他讲,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亚里士多德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体系中);培根发明的系统的实验方法(在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中)。3. 以分析为主导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由于分析综合方法的产生,比较、分类、类比等方法也相继产生。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所使用的新方法(19世纪末至今)1. 科学技术的传统研究方法(近代产生的观察实验方法)出现了新面貌,得到了新发展。2. 观察实验方法与理论思维方法相结合。3. 科学技术日益数学化。4. 产生了许多新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5. 计算机已成为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方案设计(CAD);生产制造(CAM)等重要工具和手段。14.古代中西自然观差异1 中西自然观历史渊源的差异 1.1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 毫无疑问,东西方的自然观无疑是奠基在以上的两个观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 即大自然界。“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所谓“天人之际”则以此为本意。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中西方有不同的取向。如果说, 西方强调对立的一面, 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 那么, 中国哲学则强调天与人统一的一面, 强调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协调。这里具有典型意义的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是崇尚自然,反对对自然的干预,追求对自然本性的顺从。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地、天都统一于“道”,而“道”又是自然的, 人应当顺应自然, 不可有意作为。老子反对人为, 所以菲薄智识技巧。老子自然观的中心是“抱朴”, 返朴归真是他的理想境界。庄子则将天人对举, 并赞叹自然之伟大, 悲悯人类之渺小。庄子外篇云:“有天道, 有人道。无为而尊者, 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 人道也。”天道为尊, 人道有累, 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 不以人助天”, 即不以人力改变自然, 这与欧洲近代自然观是迥然而异的。庄子认为,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 而是安然地随顺自然, 任变而终, 这就是人与天为一, 如果硬要有所作为, 终究会有不良的结果。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消极无为的, 在天人关系上, 只见于天而无见于人, 尊天抑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庄子明确提出天与人应统一起来,主张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 这表明其消极无为的思想又不乏合理的因素。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比道家积极得多。道家的天人合一说完全取消了人的能动性, 顺自然无所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说虽然也以天为本, 却不否定人的独立存在, 而是主张积极有为,“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 以积极的入世态度来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 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和谐与一致。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认为人与天相通, 人的善性是天赋的, 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能认识天, 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要求通过主体内心和本性的探索, 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北宋张载提出气一元论的主张,宋程明道认为人与世界本是一体,“天人本无二, 不必言合”,宋明理学中理学一派的代表朱熹说:“理也者, 形而上之道也, 生物之本也”,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王阳明认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其发窍之最精处, 是人心一点灵明。”都是从人伦道德意义上阐发天人合一思想, 把它作为一种人生哲学, 追求一种道德的内在超越, 实现天道、天理与人性的和谐统一。但是, 从这种人伦道德意义的天人学说中, 我们仍可以窥见其倡导人与自然相待相成、统一和谐的合理观点。当然,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尚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而达致的。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始终抱有一种神秘感, 很少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而大多是建立在对人的自我内心主体的探索上。通过弘扬主体内心的一种至刚至上的阳刚之气, 圣人便认为可以实现与天地合而为一。 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 有两种实体: 一种是灵魂或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 , 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这样,笛卡尔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西方哲学的二元论思想从此发端。 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被一分为二时,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 即主体怎么能够走进客体, 认识客体?精神怎么能够把握或认识那本质上是非精神的自然? 弗兰西斯培根极力鼓吹发展自然科学。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 而且几乎是一样的”,鼓动人们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在康德的哲学中, 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 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 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 而是相反, 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尽管唯物主义论者认为意识是无法决定物质的。黑格尔则以无比乐观的笔调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 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将神学溶化在人学之中,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东西,能够得到人所需要的任何财富。从历史的角度看,过去所向往的,现在可以得到;现在得不到的,将来总可以得到。 综上所述,近代西方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主客体二分。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根本不同的两个领域, 由此引发出主体如何认识客体, 人类如何征服异在于自己的自然的问题。第二, 宣扬人类理性至上论或自然科学万能论。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 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 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 虽然具体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力量却是无限的, 人在改变自然的进程中, 今天克服不了的困难将来必能克服。中国古代哲学是带有浓郁思辨性质的自然观。如”阴阳说“主张阴阳和谐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五行说”则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相邻相生,相间相克”;柳宗元的“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张载认为“凡象,皆气也”,并提出“一物两体”“不有两,则无一”的矛盾论观点;王夫之的“方动方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理论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总之,我国古代自然观更多讨论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辩解说,纯粹是各家的主观臆测。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的,注重的是辨证统一。对问题的讨论也只是泛泛而谈,不作深究。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那时不可能出现象古希腊“原子论”那样的思想,而且这些辩证思想与我国古代自然科学没有多大的联系,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有中医学是个例外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元素论。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认为某些具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原子论。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伊壁鸠鲁的原子,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物性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以及其他力学原因,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宇宙论。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及勾画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这些思想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二、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思想;1、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坎、离、兑八种,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由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是辩证法的思想;2、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五行”相生相克和无常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证法的思想;三、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征;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2、直观性:将世界本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将物质的形态等同于物质的本身;3、猜测性:不清楚自然界的内在联系,用理想的或幻想的关系代替现实的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去填补事实空白;4、思辨性: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密的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于付诸于实践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15.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入二十世纪以四大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生物学)为标志的科学革命和以四大科技群(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相继兴起。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越来越明显突出的表现出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1)通过教育途径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者素质,保障劳动者健康,在生产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2)通过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使科学技术物化到生产工具中,研制出新的生产工具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直接生产力;(3)通过新工艺新发明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合理节约使用资源,不断开发新资源,增加生产力的物质内涵;(4)管理科学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协调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降低内耗,使各要素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提高生产力水平;(5)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总之,科学技术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是生产力,就社会发展而言是推动力,对政治而言是影响力,就军事而言是威慑力。16归纳与演绎 两种不同的推理和认识现实的逻辑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归纳是从特殊的或个别的事实出发,概括出一般性的知识;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根据某些逻辑规则,推导出特殊性或个别性的知识。在逻辑发展史上,关于推理的理论曾出现过两个对立的派别,即归纳派和演绎派。归纳派企图把归纳当作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否认演绎在认识中的地位和意义;而演绎派则企图把演绎当作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否认归纳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演绎派还是归纳派,都是形而上学地把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对立起来。实际上,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首先,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尽管是一种前提必然蕴含结论的推理,但演绎推理的前提必须依靠归纳法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来,而且,演绎推理所遵循的推理规则,也是依据人们在实践基础纳与演绎两种不同的推理和认识现实的逻辑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归纳是从特殊的或上所形成的经验归纳而来的;演绎的基本前提公理,也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归纳而来的。其次,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尽管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前提已有知识的扩大和推广,能够提供全新的知识,然而在认识现实的思维过程中,归纳推理与科学分析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演绎推理,就不可能实现认识的归纳过程;而且,就归纳推理的结论来讲,它具有或然性,为了提高它的可靠程度,还需要借助于演绎推理,用已知的科学知识来论证和补充。单纯运用归纳或单纯运用演绎都不足以建立一门科学理论。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指出:“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8页)17、简述形而上学自然观?1、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原因:(1)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除力学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之外,其他学科仍处于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2)科学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分门别类研究具体领域特殊事物运动规律,只看到本领域的发展及取得的成果,无视甚至排斥其他领域的成果。久而久之,孤立、片面的观点形成。(3)阶级的原因: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已经确立,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需要从哲学方面寻找依据,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在统治阶级的呵护下,传播推广开来,产生了很大影响。2、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征:自然界绝对不变。(1)机械性:用牛顿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解决问题;(3)不彻底性;没有把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主义的。3、对其评价:贡献:(1)对于推翻封建专政统治,解放人们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自然观是与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排斥了唯心主义和总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干扰和侵害;(2)为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得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对近代前期自然科学探讨具体事物的运动规律,并获得大量科学成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局限性:(1)对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难以形成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多层面的探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也难以在广泛联系的基础上讨论对象的动态特征。(2)为资本主义制度永恒性辩护,阻碍了社会的进步。18、结合六个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力学、热力学原理,论述了宇宙天体的起源与演化,从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出发,探讨了天体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天体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具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2)维勒的有机化学成就:1828年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一书中总结了自1824年以来运用普通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巨大成就,揭示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统一,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再次打开了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再添基石;(3)地质渐变论:1833年赖尔发表了地质学原理,运用地球的内力(地震、火山爆发)和外力(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力原因)解释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充分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思想,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再次给予沉重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证据;(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依据;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静态的联系,还进一步揭示了运动过程也是相互联系的;是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最沉重的打击,为新的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5)生物细胞学的成就:19世纪40年代,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先后提出的植物细胞学和运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证明了整个生命有机界的内在统一,并在细胞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的发展、变化,又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一次沉重打击。(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推翻了物种不变论、神创论、偶然论的观点,揭示了生物的承序性和变异性,给形而上学又一沉重的打击,给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如此众多的自然科学大发现,恩格斯概括:“新的自然界的基本点已经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凝固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看作是永恒不变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无限循环发展的。”也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是必然的了。第四章 科学技术观概述19、简述科学抽象的原则;1、含义:研究过程中将那些在当前对研究对象影响不大的因素加以排除,抽取出其固有特性、本质、规律的研究方法;2、原则:(1)实践是科学抽象的基础; (2)把握丰富可靠的资料是科学抽象的重要前提;20、简述假说如何发展为理论;假说发展为理论的途径:(1)越来越多的事实、假说与其一致;说明假说大体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假说发展为理论;(2)根据假说做出的预测得以验证,说明假说不仅反映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还把握了对象的发展趋势,可作为理论看待;(3)经得起判决性实验验证的假说可作为理论看待,这适用于两种对立的假说,并且分二择其一的情况。21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一般指的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与结果。创新包含了科学发现和创造、技术发明和商业或社会价值实现的一系列活动,即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给技术创新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企业是竞争的主体,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仅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是不够的,一个国家的体制和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间资源共享、相互合作的能力、知识流动的效率与方向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增长的实绩。政府在协调相关主体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经济、政治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等的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使欧美等发达国家认识到政府在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率先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长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是国家为整合创新要素而形成的社会网络。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在政府的协调下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举措和保障,是21世纪我国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因此,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系统工程。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要从整个创新的环境来分析。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含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整个过程,而不是某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有文化创新、教育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既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也包括提升全社会的知识基础等重要内涵。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借鉴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成果和实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赢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这表明中国创新体系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的系统。22自主创新与国家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的最重要指标,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抉择。当今世界,依*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为什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23技术预测与管理技术预测这一概念的提出应当归功于美国的林茨(R. Lenz)。1959年,他在一篇关于技术进步定量测量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技术预测的概念。 技术预测的定义包含如下含义:(1)  必须对未来科学和技术进行系统研究(2)  预测的时间跨度应该是长期的,可能为530年,通常为1015年技术预测的作用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选择优先发展领域,确定研发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依据。为产业技术升级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技术信息。指导本国的研究开发活动,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人力和资金,加大对有潜在前途技术项目的研发力度。大力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沟通能力,从而形成充满活力的技术创新网络。技术预测的程序人们应用预测方法和技术进行科学预测的一般步骤包括:(1)提出课题和任务 (2)明确预测目标,分析预测对象(3)收集和研究历史数据(4)建立预测模型(5)确定预测方法(6)评定预测结果 (7)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24循环经济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