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保健知识.ppt_第1页
脊柱保健知识.ppt_第2页
脊柱保健知识.ppt_第3页
脊柱保健知识.ppt_第4页
脊柱保健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全国推拿临床医疗中心上海市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 2 脊柱伤病是人类常见病痛 3 4 5 6 脊柱的运动 屈伸 7 脊柱的运动 侧屈 8 9 10 11 人类脊柱生物力学模式较适应原始人的草原狩猎方式 在这一运动学模型下 人体保持直立 缓步前行 两眼平视前方 头颈左顾右盼以发现腊物 因而腰椎和颈椎经常处在低强度运动中 这是一种最有利于人类脊柱的运动模型 直立与两眼平视前方使得腰椎和颈椎长期维持生理曲度 腰部头颈的左右转动使得肌肉 韧带不易疲劳 椎间盘物质代谢顺利进行 脊柱的退变过程最为平和 12 随着人类慢慢进入农耕社会 脊柱的运动学模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负重成为一种普遍的劳作方式 脊柱退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劳损开始困扰农民 人类社会又快速进入工业社会 脊柱的运动学模型突然发生了剧变 高效批量生产方式下的流水装配作业逼迫许多工人长期以一种单一姿势 单一动作进行体力劳动 这时 腰椎间盘突出及其他腰椎疾病就成为主要的脊柱问题 13 近二十年内 人类社会飞速进入信息社会 脊柱的运动学模型瞬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电脑的广泛使用使众多的文职人员长期在弯腰屈背的坐姿下注视荧屏 操作键盘和鼠标 成为与狩腊生活截然相反的运动模式 椎间盘的物质代谢受到极大的干扰 退变加速 肌肉韧带容易劳损 颈椎问题开始超过腰椎疾病成为临床的主要脊柱问题 14 15 脊柱常见病 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性眩晕 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增生性骨关节炎 腰椎滑脱慢性疲劳综合症 16 椎间盘退变是脊柱病的核心问题 影响脊柱退变的始因为椎间盘水分减少 其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环节 即椎间盘内压力大小和压力波动 椎间盘内压越大 脊柱负重状态下水分从髓核中被重力榨出的量越多 纤维环软骨纤维的机械性劳损和断裂的频率就越高内压波动越小 椎间盘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与椎体间交换的水分与营养物质也越少 上述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椎间盘水分丢失增加 脊柱退变过程加速 17 脊柱病防治的核心问题 如何保护椎间盘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减轻椎体退变增生 18 脊柱前屈是使椎间盘负荷进一步增高的不利姿势 前屈引起椎间盘负荷增高的机制在于三个方面 前屈使身体重心前移 重力距相应增加 通过杠杆作用使椎间盘负荷提高 重力前移时 脊柱伸肌群为平衡这一静力负荷 加强收缩 肌力也会进一步增加到脊柱上 前屈状态下 运动节段的前后柱之间负荷分布改变 原先由后柱承担的压负荷完全由前柱 椎体和椎间盘 承担 当站立位身体前倾15 状态下 相当于低头鞠躬致意姿势 腰椎间负荷大致与端坐位相当 而比直立位增高50 左右 采取弓背弯腰坐姿的工作者 其腰椎间盘内压要较端坐位增加30 左右 若身体继续加大前屈角度 情况还要恶化 当站立位身体前倾30 状态下 相当于日本式鞠躬姿势 腰椎间负荷较直立位增高1倍以上 可以推理 采取弯腰屈背坐姿的工作者 其腰椎间盘内压最高 较端坐位增加100 为仰卧位的10倍以上 19 脊柱的稳定系统 椎间盘 韧带 椎骨构成内源性稳定而脊柱周围的肌肉构成外源性稳定神经系统来控制上述两个系统 使它们协调稳定 20 21 容易引起脊柱失衡的常见不良姿势 日常所见的驼背 侧弯 过度肥胖 怀孕等姿势不良 容易引起肌力失调 破坏脊柱的动力平衡 甚至形成结构性改变再加不合适的床铺 坐椅 衣服 鞋靴及工作中用力体位不当 都是引起姿势性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可逐渐破坏体态平衡 并不需明显的外伤史 就可以引发颈腰背痛 所以 养成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姿势与体位对预防腰背痛具有重要意义 22 不同体位的腰椎间盘负荷对比 23 不同姿势的腰椎间盘负荷对比 24 颈腰部支撑对椎间盘的影响 颈腰椎在前屈位状态下 其下部椎椎间盘的压力要比中立位上升30 50 坐位时颈腰部有合理支撑可使椎间盘负荷比无支撑的悬空状态进一步降低75 以上 25 青少年脊柱侧凸症患者多由于习惯性不良姿势引起 这些女孩从幼儿起 由于脊柱肌群薄弱 即使读书写字时也感到身体疲劳 身体歪斜 头部枕在一侧手臂上进行读写 长期以往 这种习惯性不良姿势可对脊柱的骨质 韧带 肌肉起到塑型作用 形成脊柱侧弯 现代办公条件中如电脑屏幕与身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角度 头颈一直处在旋转位置 或经常坐软椅沙发等 26 坐位是否能维持脊柱的轴性对称 27 影响脊柱姿势的几种重要因素 理想的床缛需具备以下条件 合适的柔性度 弹性度和支撑性 硬板床的好处是睡在上面的人体可保持脊柱的正直 有利于腰腿痛的康复 仰位平卧时 躯干应平直 下肢伸直微外旋 两臂置两侧 侧卧时 躯干应平直 所有四肢关节取屈曲位 应避免床铺下陷 弧形弯曲 如吊床 枕头要适中 一般高7 9cm 并同时包括头后部及颈部 28 锻炼的目的 增强肌力 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充分的肌力储备对于脊柱平衡和运动协调具有主导性作用肌肉在脊柱与四肢活动中适应各种动力学的变化 如拉力 压力 剪力 切力 推力等 必须要有充分的贮备力量 否则容易引起外伤 劳损 炎症及其他病理变化增加椎间盘弹性 延缓椎间盘退变过程影响脊柱退变的始因为椎间盘水分减少 其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环节 即椎间盘内压力大小和压力波动 椎间盘内压越大 脊柱负重状态下水分从髓核中被重力榨出的量越多 纤维环软骨纤维的机械性劳损和断裂的频率就越高 内压波动越小 椎间盘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与椎体间交换的水分与营养物质也越少 上述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椎间盘水分丢失增加 脊柱退变过程加速 脊柱病的运动防治方法 30 脊柱及内科疾病的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的意义运动治疗的适应症运动治疗的禁忌症运动的准备和组成运动的类型运动强度及举例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的注意事项 31 运动对脊柱的良性影响 促进肌肉 韧带健壮 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增加脊椎骨运动负荷 提高骨密度 减少骨量流失 预防骨质疏松 增加脊柱及附属结构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有利于椎间盘营养和水分吸收 提供椎间盘内物质交换源泉 压力波动 减轻或减缓椎间盘退变 32 运动治疗的意义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轻中度高血压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情况改善心肺功能 促进全身代谢 33 运动治疗的禁忌症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有心功能不全 心率失常 并且活动后加重严重糖尿病肾病 34 运动前的准备 运动前应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医生共同讨论 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及应注意的问题如何协调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 34 35 运动治疗的组成 运动治疗方案包括三部分运动前准备 热身活动运动锻炼运动后放松活动 36 运动治疗的组成 热身活动 5 10分钟如步行 太极拳 保健操等 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以使心血管适应 并提高关节 肌肉的活动效应 36 37 运动治疗的组成 运动锻炼 为低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 慢跑 游泳 跳绳等 37 38 运动治疗的组成 放松活动 5 10分钟如慢走 自我按摩等可促进血液回流 防止突然停止运动造成的肢体瘀血 回心血量下降 引起昏厥或心律失常 38 39 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 概念 大肌肉群运动消耗葡萄糖 动员脂肪 刺激心肺常见的运动形式有 行走 慢跑 爬楼梯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 打球等 39 40 运动类型 无氧运动 概念通常为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由于氧气不足 使乳酸生成增加 导致气急 肌肉酸痛等常见运动形式 举重一百米赛跑不主张采用此种运动 40 41 运动强度 强度决定了效果强度过低只能起到安慰作用 但可改善主观感官应避免强度过大的运动 42 最轻度运动 散步 购物 做家务 持续30分钟 消耗90千卡热量 42 43 轻度运动 太极拳 体操 持续20分钟 消耗90千卡热量 43 44 中等强度运动 骑车 登山 缓慢运动持续10分钟 消耗90千卡热量 44 45 强度运动 跳绳 游泳 持续运动5分钟 消耗90千卡热量 45 46 不同运动所消耗的热量 47 重点运动项目简介 步行 运动强度较小 比较安全特别适合年龄较大 身体较弱的患者建议从慢速步行开始 逐渐增加步行速度中间可穿插爬坡或登台阶等 47 48 重点运动项目简介 慢跑 较为轻松 跑步中不至于出现明显气喘属中等强度 适合于较年轻 身体条件较好 有一定锻炼基础的糖尿病患者运动效果明显 运动量容易控制不受时间 地点或器械限制下肢关节受力较大 易引起膝关节疼痛间歇跑 慢跑和步行交替进行的过渡性练习常规慢跑 速度一般为30 40秒 100米 48 49 重点运动项目简介 游泳 全身均衡运动 所有脊柱周围肌肉均可锻炼到运动量可控非负重下 不会造成椎间盘再损伤尤其适宜腰椎病患者 50 重点运动项目简介 祖国传统体育 太极拳各式简化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 吴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华佗五禽戏其它健身气功强壮功 内养功 站桩功 六字诀等 51 运动时间 可自10分钟开始 逐步延长至30 40分钟 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运动累计时间一般以20 30分钟为宜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共同决定了运动量 两者可协调配合 52 运动频度 每周锻炼3 4次为最适宜若每次运动量较小 而身体条件又较好 每次运动后均不觉疲劳的患者 运动频率可为每天1次运动锻炼不应间断 若运动间歇超过3 4天 则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弱 53 有助于坚持运动的方法 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安排在较为方便的时候结伴运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计划 53 54 运动时间段的选择 通常于餐后1 3小时之间活动为佳 因为此时血糖水平升高如果糖尿病患者避开药物作用高峰 以免发生低血糖若必须在药物作用高峰时运动或体力劳动 应适当增加饮食 54 55 运动的注意事项 一 运动要有规律 强度应循序渐进 由低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并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高强度运动 防止意外伤害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如软饮料 葡萄干 以备出现低血糖情况下食用 56 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