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英语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学位英语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学位英语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学位英语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学位英语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考须知,请报名考生仔细阅读。报名考试大致流程:考生明确是否具备报考资格及条件网上报名()现场报名确认(摄像、交款、填写承诺书等) 查询网站通知领取准考证持准考证及身份证件参加考试在本网站查询成绩办理申请学士学位事宜自行打印考试合格证相关说明:一、报考对象及条件1、报考对象:(1)成人高等教育各种办学形式培养的本科生(经教育部批准,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大专起点本科班、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成人教育形式)拟申请成人学士学位者;(2)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普通高校)在籍(在校正在就读)本科生拟申请成人学士学位者(即拟申请第二个学士学位,很多二学历考生符合本条件)。2、报考条件:目前正在就读于各种形式的成人高校本科生以及2002年(含2002年)至2011年已经毕业且符合其它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成人高校本科生拟申请学士学位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籍本科生拟申请成人第二学士学位者均可报名参加考试。有本类考试违纪记录并做出停考处理的学生在停考期间不得报考。作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在2002年至2011年间毕业的学生,本次考试合格且符合所在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可申请补授学士学位。3、考试语种:本次考试考生可报考语种为:英语、日语或俄语。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应试语种为其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第二外国语语种;非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应试语种为其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外语语种。二、报名流程及方法:本次考试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未进行网上报名的考生不能进行现场确认。1、官方指定报名网站:吉林省学位考试网,网址:, 网上报名时间段:2011年12月1日2012年4月1日2、网上报名流程:登录网站浏览报考须知认真阅读考试规则,同意遵守考试规则后在线填写考生信息并确认阅读系统提示记下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名编号(例如A0000001)输入登陆密码等信息并牢记(此报名编号及密码不可丢失,我办不提供密码查询服务)确认完成打印一份系统生成的网上报名登记表仔细核对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本人签字,贴一张彩色免冠照片及身份证复印件。3、现场报名确认现场报名确认省学位办规定的时间段:具体时间由各报名点自行安排。现场报名确认具体时间、地点:具体的时间、地点将由各现场报名点自行确定,我办会在4月初前将各报名点上报的具体时间地点汇总,在本网站首页通知,请考生注意浏览本站信息公告栏查询各校具体安排。4、本次考试收费标准:根据吉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吉发改价监联字2006403号文件的规定,考试费每位考生80元人民币。5、现场报名所需材料:网上报名登记表一份(带有照片,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身份证件原件,考试费80元,黑色签字笔一只。6、现场报名确认大致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报名点操作顺序可能与以下不一致):持身份证件原件及网上报名登记表登记排队交款填写诚信考试承诺书电子摄像本人核对报名登记表,并签字确认。(注:考生只进行网上填写报名信息,但没有到相关院校拍照、确认报名信息、缴费等,本次报名无效。)三、查询网站通知领取准考证1、领取准考证时间:我办在6月份汇总考生现场报名数据后即开始编排考场,准考证相关问题7月初在本网站具体通知,请考生届时关注网站通知。2、领取准考证地点:届时见网站通知。四、考试时间及地点安排1、考试时间:2012年8月25日上午9:00-11:00。2、考试地点:见准考证。五、查询考试成绩,打印考试合格证书考试成绩查询时间请考试结束一个月后注意关注本站通知。成绩正式公布以后,合格考生可以在本站打印考试合格证书。六、办理申请学士学位事宜请考生于外语合格证书生效后持证到相关高校申请,具体事宜请咨询相关高校。七、疑问解答及我办联系方式考生在报考期间若有问题可拨打省学位考试咨询电话0431-85315583。或在本网站网上答疑栏目中提出,我办工作人员会为您解答。考生应试守则及违规处理规则 考生应试守则 一、考生必须认真学习本守则及其有关处罚规则。 二、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考场位置及其有关注意事项,但不准进入考场。三、考生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两证须同时具备)按规定时间在规定地点参加考试。有效身份证件为居民身份证(过期身份证无效)、军人身份证件。持其它证件或证明者不得入场考试。 四、考生自带考试指定的文具用品,其它物品(如纸、文字资料、通讯工具、电子词典、翻译工具等)不准带入考场,否则按考试违纪处理。 五、考生应在开考前30分钟入场完毕。开考前30分钟至开考前5分钟内,为监考人员宣读考生应试守则及违规处理规则时间;开考前5分钟内,由监考人员指导考生填写(填涂)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项目。考生应认真收听,严格执行。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六、考生进入考场后按准考证号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和身份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检查。考试开始后,已进入考场的考生(含违纪考生)在考试结束前不准退场。 七、考生在正式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2B铅笔填涂准考证号、试卷类型等项目;在试卷、答题纸(卡)指定位置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姓名、接受申请单位、阿拉伯数字的准考证号等项目。 八、考生在开考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要求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答题,要求用2B铅笔填涂。 九、考生除在答题纸、答题卡规定的位置按要求填写(填涂)有关项目外,不得在其它地方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考试违纪处理。答案必须做在指定位置上,做在其它位置无效。字迹要工整、清楚。不得使用涂改液更改答案,否则,扣除所答(涂)题的分数。 十、考生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污染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对试题内容有疑问时,不能向监考人员询问。 十一、考试终了指令发出后,须立即停笔,将试卷、答题纸(卡)反扣在桌面上,在原位坐好。待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纸(卡)收齐,核对无误,并在准考证上签字,宣布可以离场后,方可退出考场。考生自行交卷,未经监考人员验收并在准考证上签字,事后发现考卷遗失,由考生本人负责。 违规处理规则 (参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制定) 一、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答题无效: (1)答题内容没有答在规定位置的;(2)未涂或误涂答题卡的试卷类型或准考证号的;(3)未填或误填阿拉伯数字准考证号或姓名的;(4)使用规定以外的笔涂卡或书写的;(5)涂卡方法错误的;(6)将答题卡折叠或弄脏或弄皱或弄破的。二、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5)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6)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9)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三、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扰乱考场或阅卷地点秩序,有下列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1)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2)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3)抢夺、偷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4)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5)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6)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7)评卷过程中被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答卷答案雷同的;(8)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9)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10)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的;(11)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的;(12)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考生的;(13)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四、考生违背诚信原则,以不正当手段参加考试,获得考试成绩,有下列严重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并给予停考一至三年的处罚: (1)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2)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3)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它材料获得考试资格或考试成绩的。五、有上述第3条作弊行为的考生或代替他人参加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其他人员,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或解聘。除此之外,考试机构按照作弊人员的行为记录,向有关单位及社会公开其有关信息。六、考生的违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用户协议 报考者须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所有费用。 本系统仅完成符合报考资格的报考者基本信息的采集工作,不包括图像采集。具备报考条件的报考者须提供准确真实的个人资料。如果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系统保留结束其使用本系统的权利。如因报考者填报信息有误而导致的报名失效、无法正常参加考试等一切后果,责任由报考者自负。 本系统不会公开报考者的姓名、地址和电子邮箱等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 报考者授权本系统透露这些信息。(2) 相应的法律及程序要求本系统提供报考者的个人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