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简报(一).docx_第1页
网络研修简报(一).docx_第2页
网络研修简报(一).docx_第3页
网络研修简报(一).docx_第4页
网络研修简报(一).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期)时间:2015年3月学校:和静县第五小学 校级管理员:李红红 本期导读本期导读专家指迷津话题在线聊妙语精品文研修进行时 不知不觉中,研修已经开始了,我们和静县第五小学的全体老师根据研修进度开展了混合式课例研究、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和双对接远程研修课例研究的学习,几天下来,大家均感觉收获颇丰,乐在其中。天气预报,今夜暴雨来袭,愿这及时雨送给大家一个清凉舒爽的夜晚,为老师们挑灯夜战助力。研修进行时聆听自己的脚步前行 混合式课例研究,若艰若涩;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似千难万难;一篇篇美文,瞬息亿万言的评论,缤纷耀眼这是我与研修,初初相识的迷茫走近研修,如列车缓缓开动,嘈杂的车箱,陌生的面孔,怯怯的窥探,以及渐行渐近瞬间还原为清晰,上演着热闹,演绎着热论一篇感悟透彻的课例,一个设计缜密的观察量表蓓蕾一般默默等待专家的点评朝阳一样熠熠散发师者的光芒相信吧汗水洒下滋润的土地更加肥沃相信吧我们歌唱太阳,也会被太阳歌唱相信吧肩上越是沉重,路途越是艰难前方定是有不可抗拒的召唤那是您的伟岸 那更是优胜者的彼岸聆听着自己的脚步前行走出一片风景专家指迷津静心思考、摒弃浮躁 运用课堂观察技术作业点评杨玉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在学习了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以后,作业要求是这样表述的:“假定你所在课例研究组(备课组或教研组),想要研究“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请设计一份该课例研究中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方案。”为了便于老师们思考,特意设计了一个便于思考和填写的“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设计表”,表中给出了完成该作业需要思考的五个引导性质的问题。 在浏览了学员们的部分作业后,惊讶地发现一个方向性的理解错误:那就是有小部分老师居然把这份研修作业当成了老师要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设计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己记录小组合作的情况!更让我惊讶的是,有极个别指导教师也这样错误地理解了!好在,大部分指导教师没有这种理解上的失误,有些学科指导小组还理解得很透彻,在给学员的指导意见中说得那么清晰明白!引用初中语文学科4号公告中对该作业的解读: 今天的作业是:“假定你所在课例研究组(备课组或教研组),想要研究“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请设计一份该课例研究中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方案。”提醒老师们注意,这是一份“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方案设计,要求设计者站在一个观察小组的组织者的角度,去落实组内成员如何去观察一节课的小组合作的得失:你打算怎样明确10位课例研究组成员的观课分工,从哪些维度观察小组合作的进程,哪些人员负责哪个维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记录观察的内容,如何去整理观察得到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做出理性的分析,等等,一定不要做出“我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的”的设计。课例研究本来就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课堂观察技术又是课例研究中方法角度的支持,直白一点说,就是一群老师坐在教室里观察课堂、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某个问题。一小部分老师对这个作业的定位不清,很明显,没有看到学习导引中对该作业的要求。这让我想到,越是远离现场的学习,越需要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地按照要求阅读学习材料,而不是为了急于完成研修任务,直接跳跃到“作业”部分。我深信,看过学习导引、看过要求阅读的ppt或者录像的老师,不会在这份作业中暴露出这份作业的主体是谁还搞不清楚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对这份作业中学员们设计的方案发表一些感受(或称之为评论)。这份作业其实让学员站在课堂观察“策划者”的角色思考:课堂中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如何被观察课堂的老师记录下来并最终反馈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究竟如何?该作业的难点在于,要发明记录“符号”用不同的记录“符号”表明小组内合作的各种情况。在我所看到的发明的大多数符号中,采用了简单化的处理,即把ABCD等同于分数或等级,例如:表示合作好;表示合作比较好;表示合作一般;表示合作较差或基本没有合作沟通。 这样的符号本身就是一种等级(其实A等同于“优秀”、B等同于“良好”、C等同于“合格”,D等同于“不合格”),这样以来,其实面对学生的合作状况,无异于直接“宣判”了他们小组合作水平或者有效性,与依据经验直接判断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在理念上有一个基本的站位:学会基于观察事实发表观点。因此,一个好的记录方法,应当是由符号记录不同情况事实状态(记录)、通过汇总各种符号表达的事实性的结果(数据整理)、最终得到一个判断(结果或结论)。尽管这个判断也是带有经验色彩的,但毕竟把记录到的事实前置到了经验性判断之前。例如,有老师采用了如下符号体系:A表示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状态A1积极参与小组讨论A2偶尔参与讨论,不是很积极A3不参与讨论B表示学生的合作动手操作状态B1积极参与动手B2偶尔参与,不是很积极B3不参与动手C表示学生在合作交流时对他人观点的态度C1悉心听取他人正确意见C2适中C3听不进别人意见(引自:孟庆峰,济南党家中学) 该记录的符号体系就是一种基于观察事实的记录方法(尽管还可能有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首先区分了A、B、C三类在小组合作中可被观察到的行为类别,每个类别里又分别发明了1号、2号、3号三种水平。实际上这个方法首先揭示了学生的行为类别、其次判断该行为类别的程度,最终通过百分比的形式来反映该小组合作在不同维度上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就不是简单得说“优秀”或“合格”,而是区分了事实性的类别,并通过记录结果的汇总得到。 当然,也还有更加完善和优秀的设计,例如李文彦老师(济南第二十七中学)设计的方案由一系列文件构成,很具有操作性但背后也有可以理论角度解读的深度。但不管是哪种设计方案,只要能够牢牢地把握核心:发明符号对事实分类记录、基于事实汇总得到数据并进而做出判断,而不是直接地表面化地应用符号给一个经验性判断。 总之,课堂观察技术的核心就在于分类、分层。只要能够分出类型、层级,就能够对教学现象做出区分和程度的划分,进而就能得到汇总的数据,做到基于观察发表观点。话题在线聊1、 结合我们和静县第五小学现状,谈谈我们该如何选择课例研究课题,如何安排上课人及磨课过程中各成员的任务分工?2、 通过学习和视频观看,谈谈你对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模式的理解 。妙语精品文研修之旅,一路夏花绚烂和静县第五小学 李红红透过如水的岁月,我似乎看见你远程研修,厚重的身影,翩翩而来,眉宇间带着殷切的期望。夏花满径,一路绚烂,你来了。你顶着猎猎的骄阳而来,你踏着厚厚的绿荫而来,你席着热热的雨花而来!而我,在网络这边,等你的出现!等你一起,同看新理念,赏“课例研究”轻舞;与你一起,同聚网络端,谈“远程研修”飞扬。笔落风雨,人走流年。当岁月经历了五载,研修你早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时光闪动着美丽的记忆光环,辗转经年。火热的研修之旅,又多了许多教育教学的新风景。研修之路上,我们一如既往用沉静的内心抵制无数生活的琐碎;用坚定的信念解决无数研修的困惑;用执着的精神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