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射线分析技术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姜传海 引言X射线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现已渗透到材料 物理 化学 地质 生命科学以及各种工程技术中 成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方法 近些年 X射线分析方法有较大发展 随着机械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 检测精度及可靠性逐渐提高 尤其是同步辐射光源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引入 构成了近代X射线分析技术 广义的X射线分析技术至少包括 X射线衍射与散射 XRD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XAFS X射线荧光即波谱分析 XRF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这里 仅对X射线衍射方面的技术发展概况 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 发展简史二 应用概况三 未来发展动向四 我国科学家的贡献五 几点应用要领 一 发展简史 1 基础理论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偶然发现了一种不可见的辐射线 称之为X射线 1896年2月8日 X射线在美国首次用于临床诊断 1895年11月8日 星期五 伦琴给他妻子Bertha拍的左手透视片 手上戴有戒指 第一张X射线成象照片 1912年劳厄等发现X射线衍射现象 证实X射线的电磁波本质及晶体原子的周期排列 随后 布拉格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各衍射斑点是由晶体不同晶面反射所造成的 导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定律 以劳厄方程和布拉格定律为代表的X射线晶体衍射几何理论 不考虑X射线在晶体中多重衍射与衍射束之间以及衍射束与入射束之间的干涉作用 称为X射线运动学理论 厄瓦尔德1913年提出倒易点阵的概念 并建立X射线衍射的反射球构造方法 对解释各种衍射现象起到极为有益的作用 需要说明 晶体不完整性将造成布喇格反射强度减弱及漫散射现象 使布喇格反射宽化及强度弥漫起伏 1913年Darwin发现实际晶体反射强度远高于理想完整晶体应有的反射强度 根据多重衍射原理及透射束与衍射束之间能量传递关系 开创了X射线衍射动力学理论 上世纪二十年代 康普顿等发现了X射线非相干散射现象 称为康普顿散射 Guinier和Hosemann于1939年分别发展了X射线小角度散射理论 它只和分散在另一均匀物质中尺度为几十到几百个埃的散射中心之形状 大和分布状态有关 Kato和Lang于1959年发现了X射线干涉现象 发展了X射线波的干涉理论 可精确测定X射线波长 折射率 结构因数 消光距离及晶体点阵参数 上世纪六十年代 研究射线透过材料后发现 在吸收限波长高能量侧30 1000eV范围内强度起伏即X射线吸收系数振荡 称为扩展X射线吸收限精细结构简称EXAFS 近三十年内 在X射线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没有重大突破 2 实验设备1913年Coolidge制成封闭式热阴极管 是X射线管方面的一大革新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Taylor等人研制出旋转阳极即转靶装置 大大增加输出功率 上世纪五十年代Ehrenberg与Spear制成细聚焦X射线管 其焦斑直径可降至50 m或更小 提高了比功率 改善了衍射分辨率 随后 出现脉冲X射线发生器以产生X射线脉冲 每个脉冲持续时间为亚毫微秒量级 从而具有特定的时间结构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最有前途的射线源即同步辐射源 具有通量大 亮度高 频谱宽 连续可调 准直性好 具有特定时间结构 偏振性好 光谱纯洁波等 最早利用电离室直接探测X射线 随后则普遍采用照相底片 照相法目前仍在应用 廿年代末期Geiger与M ller制成改进型盖革计数器 此后发展了正比计数器和闪烁计数器 目前新型探测器包括 固体探测器 位敏探测器及超能探测器 3 分析方法劳厄法 是劳厄等人在1912年首先创用的方法 当时是利用固定的单晶试样和准直多色X射线束进行实验 周转晶体法 1913年首先应用 利用旋转或回摆单晶试样和准直单色X射线束进行实验 德拜谢乐法 1916年德拜及谢乐等利用此方法及准直单色X射线 对粉末或多晶块状试样进行实验 衍射仪法 1928年Geiger与Miiller首先应用盖革计数器制成衍射仪 现代衍射仪则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Friedman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 已达到全自动的程度 衍射仪通常应用单色X射线 小角度散射法 根据入射束附近小角度范围 几度 以内散射强度的分布 可以探测试样中微小的散射区 几十至几百个埃 的形状 大小 分布状态 或大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 取向排列等信息 这些散射区与基体中的电子密度应有一定的差异 貌相法 是利用X射线在晶体中传播及衍射的动力学及运动学原理 根据晶体中完整及非完整部分衍射的衬度变化及消光规律 来检查近完整晶体材料和器件表面和内部微观结构缺陷的一种方法 可以显示单个的位错 层错 畴界 亚结构 沉淀 长程应力场以及晶面弯曲等 是当前应用较广的一类缺陷观察 分析方法 四圆衍射仪法 试样 多为单晶体 可依四方向旋转 如图所示 以便在空间各个方位收集衍射强度数据 对单晶结构分析极为有利 某些漫散射工作也需应用这种衍射仪 二 应用概况 1 利用布喇格衍射峰位及强度分析结构分析 晶体结构测定 物相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变研究 薄膜结构分析等 取向分析 晶体取向测定 解理面及惯析面测定 晶体形变研究 晶体生长研究 多晶材料织构测定和分析等 点阵参数测定 固溶体组分测定 固溶体类型测定 固溶度测定 相图中边界测定 宏观弹性应力及弹性系数测定 热膨胀系数测定等 衍射线形分析 晶粒度和嵌镶块尺度测定 冷加工形变研究和微观应力测定 层错测定 有序度测定 点缺陷统计分布及畸变场测定等 2 利用衍衬成象及X射线干涉分析研究对象是近完整及完整晶体 研究内容包括 动力学衍射理论研究 宏观晶体缺陷观察及分析 单个微观晶体缺陷观察及分析 柏氏矢量测定 晶体生长机理研究 晶片弯曲度及弯曲方向测定 点阵参数高精度测定 折射率测定 晶体结构因数测定 3 利用大角度相干漫散射强度分布分析包括固溶体中原子类聚及短程序测定 时效过程预沉淀研究 热漫散射研究 非晶态物质结构及结构弛豫测定 弹性系数及弹性振动谱研究 4 利用小角度散射强度分布分析包括回转半径测定 大分子量测定 生物组织结构测定 固体内部及某些表面缺陷研究 纤维分析研究 5 利用非相干散射强度分布研究原子中电子的动量分布 直接测定金属布里渊区中费米面形状 进行化学键研究 6 利用吸收限精细结构分析测定晶态及非晶态物质局域短程结构 测定生物大分子中配位体距离 表面吸附分子状态研究 催化剂原子价态及配位环境测定 三 未来发展动向X射线多晶体衍射实验技术上最重大的进步是同步辐射和计算机的应用 现在的实验技术 已有极大的进步 但还不能满足所有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要求 需要在准确性 分辨率 灵敏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另外 为了更细致地研究过程动力学 具有更高时间分辨率 更快地记录衍射谱的方法 这包括有更高强度的光源 光学元件 更高灵敏度和读出速度的探测器及相关电子学器件的发展等 对微量及极小区域的高灵敏度显微分析也有待发展 1 高度计算机化包括实验设备及实验过程的全自动化 数据分析的计算程序化 衍射花样及衍衬象的计算机模拟等 2 微区衍射分析高亮度辐射源 高准直辐射及高效探测器的出现 使得研究物质微区组织结构成为可能 目前已小到微米以下数量级 3 瞬时及动态研究结合成熟的原位X射线分析技术 利用特定时间结构的强辐射源及高效探测系统 可研究物质组织结构的瞬时现象 如化学反应过程 破坏过程 晶体生长过程 应力及应变过程 回复再结晶过程 相变过程 晶体缺陷运动和交互作用等 4 极端条件下衍射分析研究物质在超高压 超真空 极低温 冲击波 强电场或强磁场等极端条件下组织与结构变化等 5 不完整晶体衍射分析这类材料包括纳米材料 薄膜材料 非平衡态材料 复合界面 微晶材料等 6 全谱拟合法应用的扩大与深入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是在Rietveld提出的全谱拟合概念的基础上的发展 全谱拟合法由于它的方便 准确 省时等许多优点 不论在晶体结构的测定及微结构的测定等方面都已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在国外 在许多领域已取代了传统方法 成为一种最常用的流行方法 不过 这一方法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还是不够普遍 7 应力分析包括宏观应力和微观应力 各种晶体材料中应力的存在与变化关系到由晶体材料构成物件的性能及长期 稳定使用 X射线多晶体衍射是测定和研究多晶体中存在应力的最好 最方便的方法 但如何在各种情况下更快 更准确 更方便地进行测量 仍是今后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8 生物活组织研究利用高亮度X射线源及新型探测设备 研究生物组织结构 如肌肉伸缩 运动 活细胞结构 神经系统组织 结构和功能等 这些样品如放在电子显微镜内将不能承受其高真空环境 因而脱水 变质及死亡 9 X射线全息照相术利用高相干性的同步辐射 特别是X射线激光器出现后 可以建立X射线全息照相技术 从而得到物质内部的三维图象 有利于测定复杂晶体结构 还可直接观察晶体中各种缺陷 四 我国科学家对X射线学的贡献国际上公认的如吴有训教授在二十年代初期就在美国与Compton合作 从事X射线非弹性散射的研究 进行了大量的卓越实验工作 其结果被称为Compton 吴有训散射效应 钱临照 周如松两教授在英国首先用X射线衍射方法 研究了Na K Mo等晶体的形变机理 测定了形变时滑移面的指数 成为这一方面的先驱 钱临照还参与发现了形变晶体劳厄相中星芒分裂的现象 提出了多边形化的理论机制 陆学善教授参与创立了利用点阵常数法测定相图中固溶极限的方法 迄今仍为这方面的科学工作者所广泛采用 我国另一位X射线晶体学的先驱工作者余瑞璜教授自三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及衍射强度研究 对X射线强度的统计理论研究有独到之处 黄昆教授在四十年代中期对点缺陷统计分布的X射线漫散射效应作出了理论推导 该理论已于六十年代末期后 陆续为实验所证实 目前 国内在许多高等院校及科研 生产单位中广泛建立了X射线衍射实验室 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 进行了大量的科研 教学及发展工作 编写了专业书籍 发表了许多科学论文 其中不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实验设备方面 除由国外引进了不少先进仪器外 并在国内各地建立了专业工厂 生产X射线发生 衍射及探测等设备 促进了X射线衍射学在我国的发展 在中国物理学会下设有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 是这一学科的全国性学术团体 全国性及地区性的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 也定期在各地召开 五 几点应用要领为了更好地应用X射线分析技术 建议注意以下几点要领 1 明确问题在实际研究工作中 明确问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然后 通过充分考虑 确定利用X射线分析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北师范大学《面向对象技术与方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信息安全数学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数据库概论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工程款结算申报流程及范本模板
- 湖南科技学院《唐史专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大城市学院《Autocad》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软件测试双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合模机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图书馆知识培训课件
- 图书馆培训课件
- 失语症筛查评定表
- 浙江云格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万台车载压缩机冰箱及制冰机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高考英语词汇词形转换之动词变名词清单(四)
- 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2023年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 优化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黄恕伯)
- 中国移动-安全-L1,2,3(珍藏版)
- 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A题
- 2023年专升本计算机题库含答案专升本计算机真题
- scratch3.0编程校本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