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整学期教案.doc_第1页
太极拳整学期教案.doc_第2页
太极拳整学期教案.doc_第3页
太极拳整学期教案.doc_第4页
太极拳整学期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大学体育必修课教案上课班级 项目 保健康复课 任课教师 李蓬 年 月至 年 月中山大学体育系第 1 周 本 课内 容1、介绍保健课的基本情况2、体育保健康复概述3、学习传统养生的专项理论4、学习气功的基本功法本 课任 务1、通过学习,了解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情况,掌握传统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2、 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气功的基础功法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5分钟1、 组织好体育课2、 课堂常规3、 介绍本课内容和要求1、 讲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上课要求2、 集合队伍要求:快速、整齐、安静基本部分70分钟组织好教学班(一)课前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1、了解学生无法参加正常体育活动的原因,教师注明学生病情的具体情况。2、调查学生喜欢何种运动项目或更适合从事什么运动形式?(二)提出保健课的目标、特点及要求1、通过体育保健康复课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康复和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一套太极拳和一套气功功法,掌握适合自己情况的体疗配方,提高身体康复效果,促进身心健康。另外,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2、根据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项目和安排一些活动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些基本的跑、跳、投能力,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3、要求学生上课要积极,主动参予锻炼,力所能及地完成教师安排的运动量与强度。4、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虚报病情作为上保健课的原因。参加保健班的学生需凭医院的证明,由有关主管领导批准才能到保健班学习。一、体育保健的概述(一)医务监督:体育锻炼是发展身体能力、丰富课余生活、增进健康的一种主动行为。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体育卫生,重视医务监督,并且应该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和康复锻炼方法。自我医务监督是体育活动参加者,在锻炼或训练过程中,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体功能状况经常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自我医务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 1、主观感觉 主观感觉是机体功能状况,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状况的反映,是自我观察和记录体育锻炼的感觉和反应。 (1)一般感觉身心健康的人,主观感觉总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活泼愉快,积极性高,学习、工作效率高。但在运动过度时或患病时,就会感到精神不振、身体乏力,行动迟缓,头晕、容易激动等。 (2)运动心情 运动心情是一个人精神状况的反映。如果一个人在运动中心情愉快,对运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这是身体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表现。反之,出现对运动不感兴趣、缺乏热情、态度冷漠,甚至厌倦,则可能是早期过度疲劳和健康状况不佳的征兆。 (3)不良感觉 一般在锻炼后,由于机体疲劳,都会出现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等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经过适当的休息,便可消失。如果在保证休息或营养的情况下,上述现象长时间不能消退,有时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气喘、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不良感觉,说明机体对锻炼的内容、方法、运动量的安排不适应,或身体功能状况和健康状况不良,这就需要休息调整,必要时可到医院检查,以防运动性伤病的发生。 (4)睡眠 睡眠对消除运动后的疲劳具有重要意义。正常的睡眠状态应是入睡快、睡得深、不做或少做梦,早起感觉轻松。经常参加锻炼的人,若出现长时间的人睡难、失眠、多梦或者嗜睡等,大多是对运动负荷不适应或是运动量过大的缘故。(5)食欲 健康状况正常,机体代谢旺盛,食欲一般较好,偶尔食欲不强,也是正常的。但在正常进餐情况下,出现长期性的食欲不振、容易口渴等现象,则可能是消化器官或全身慢性疾病的反应。对于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出现上述现象,则可以考虑是否与过度疲劳或健康状况不良有关。 (6)排汗量 人体运动时排汗量的多少,与运动负荷或运动强度、训练水平、情绪、饮水量、气温、气湿、风速、衣着及汗腺的数目等因素有关。人体剧烈运动时由于能量代谢水平增高,产生的热量增多,所以排汗量较常增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客观检查 客观检查常用的指标主要是测定脉搏、体重和运动成绩的变化情况,有条件还可以测握力、肺活量、血压等指标。(1)脉搏(2)体重(3)运动成绩 在客观检查中,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其他一些指标,如肺活量、握力、背力、呼吸频率等。(二)健康概述1、健康的概念:人们都习惯地把健康理解成为“不生病”或“不虚弱”即为健康的表现。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没有疾病并不都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6年对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也就是健康是指个体生理的、心理的和精神与内外环境处于良好的适应状态。从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说,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2、健康的评价(1)健康的评价指标: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因素。其中个体健康评价指标有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和疾病情况。生理方面包括身体发育,如身高、体重、血压、营养状况等;心理方面包括人格、智力、智商、情绪和情感、适应能力、意志品质等;社会方面包括行为的模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疾病情况是为了评价个体健康水平对各个有关的健康指标,制订了相应的正常的标准范围,以供对比分析。另外,目前还有“亚健康”现象。(2)具体国际上常用的健康评价指标有1) 形态指标 2) 生理指标3) 能力指标4) 个性心理指标 5) 社会健康指标6) 躯体健康指标7) 营养指标二、体育保健康复的特点、对象和作用体育保健课是为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如有残障或通过医生诊断有各种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开设的一门适应性体育教育课程,课程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为基础,以瑜珈呼吸法、体位法和现代体育疗法相结合作为康复手段,达到适应性体育教育的目的。通过保健课的学习,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或疾病康复的目的。(一)特点:体育保健康复是一种功能康复疗法、主动疗法和自然疗法。(二)对象:身体异常或有慢性病和身体虚弱者。(三)作用:体育保健康复是体育与医疗相结合,可以尽快提高和促进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加速疾病的痊愈。三、体育保健康复的治疗技术(一)水疗法:利用水与身体表面的温差进行的一种锻炼。(二)日光浴:利用适当的日光照射对机体产生的作用来增进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三)空气浴:利用空气对机体进行锻炼的方法。(四)传统健身术:太极拳、导引、养生功、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五)各种体育项目以及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踢毽子、旅游、放风筝、钓鱼、舞蹈等。四、介绍人体经络和主要穴位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是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相当于毛细血管。经络内通于脏腑,外布于肢节,负责沟通脏腑与体表之间的内在能量传递,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抵御外来入侵,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经络系统大都以阴阳来命名。一切事物都可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具有对应关系,阴阳平衡才能万事和谐。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穴位,穴位也叫腧穴,寄附于各个经络之上,相当于其中的要塞或结点。(一)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对称地分布在身体的两侧,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十二经脉在体内属于一定的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而络脏;各经之间又互相衔接,成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二)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八条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除了督脉和任脉外,其余六条经脉都没有本经的穴位,而是交会于其他经脉中。五、气功概述、气功锻炼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气功概述: 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古称气功为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作禅或内功等。国外也有类似气功的活动,如瑜珈等。我国的气功已经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气功的内容非常广泛,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的主观努力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主要包括调身、调心、调息、自我按摩和肢体活动等。气功的功法繁多,有以练呼吸为主的吐纳功;以练静为主的静功;以练动静结合为主的动功;以练意念导引为主的导引功、站桩功和以自我按摩为主的保健按摩等。(一)概念:气功是以动作导引、以呼吸调节、以意念为中心来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各项机能的运动方法。(二)作用:强身健体、修养性情、体验文化。(三)气功锻炼的注意事项:1、练功前(1)做好思想准备,稳定情绪、心静体松。(2)选择比较幽静的环境,注意保暖。(3)准备好练功用的场地,力求舒适。(4)宽衣解带,排除身上异物;先排除大、小便。2、练功过程(1)按照各套功的功法要求及作用、注意事项去做。(2)练功姿势要舒适、正确,全身放松。(3)呼吸应自然柔和,防止勉强用意呼吸。(4)意念用意宜淡、宜缓、宜柔,不要刻意追求各种感觉。(5)练功过程不受外界影响,专心练功。3、练功后:不管是练习静功、还是动功,都必须做好收功动作。能提高练习效果,同时能避免气功锻炼出现偏差。六、介绍静功的基本功法(一)坐功:自然平坐、自然盘坐(二)卧功:仰卧或侧卧七、学习气功的基本功法(一)松静站立(二)升降、开合引导呼吸(三)一线全身放松功:松静,排除杂念,人体身心处于良性状态。(四)收功:静功、动功和动静功的收功方法,练功后的恢复平静本课的组织教法:以教师讲解、提问和学生发言、提问为主;基本功法的学习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3、课上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第 2 周 本 课内 容1、太极拳运动概述,使学生对太极拳的概况有使了解。2、通过太极拳基本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功法。3、学习并基本掌握简化24式太极拳:(一)式-(三)式动作4、培养武德的风范、尊师重道,学会师生、同学之间习武的礼仪规范。本 课任 务1、通过介绍太极拳的概况,使学生了解并体会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民族主义精神。2、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的基本功法和第(一)-(三)式动作。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1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间互相问好3、点名4、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1)肩关节绕环 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 4) 髋关节绕环5) 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7)膝关节绕环 8)手腕踝关节运动9)全身运动队形: 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基本部分60分钟一、 介绍太极拳运动的概况1、运动特点:松静自然 、意气相随 、圆活合顺、松紧适度、延绵舒缓 。2、作用:强身健体、陶冶性情、文化教育、爱国精神教育。二、简化24式太极拳的产生和结构特点24式太极拳由传统杨式太极拳简化而来,姿势中正平稳,动作舒缓,幅度开阔,运动绵绵不断,行云流水。三、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功法、步型和步法1、基本功法(1)无极桩要求:松静自然,调形、调息、调心。(2)升降桩要求:松腰坐胯,全蹲时上体保持正直,两肘与两膝上下相合。2、步型(1)弓步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腰、塌腰。(2)虚步要点:挺腰、塌腰,虚实分明。3、步法(1)进步(2)退步要求:迈步如猫行,脚步既轻灵又稳实。步法练习,可以帮助人练习太极拳的脚步动作及身体的稳定性,还可以锻炼人的腿部力量。4、运臂练习:分靠式要求:上有靠劲、下有采劲,柔中寓刚,转腰运臂协调一致。四、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一)式-(三)式(一) 起势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下按(二)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三)白鹤亮翅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一、 介绍太极拳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概念、内容分类、运动特点和健身作用。队形: 三、太极拳基本功的组织教法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2、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5、先学习弓步、虚步,后学习退步、进步,然后再将步型和步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桩功、步型练习队形: 重点:(一)式:动作的平稳,上体舒松正直。(二)式:动作的连续过程(三)式:定势的动作造型难点:1、野马分鬓:重心转换技术和上下肢的配合2白鹤亮翅:重心转换技术四、学习太极拳的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6、学生分组练习体会,教师个别辅导。队形: 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3、课上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1、放松操(1)松肩甩手 (2)转腰松髋(3)一线全身放松功2、根据上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指出存在的问题队形: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第 3 周 本 课内 容1、复习基本功法和(一)式-(三)式动作,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并逐渐提高动作质量。2、学习简化太极拳:(四)式-(六)式动作。3、学习六字诀养生功:呵字功和嘘字功。本 课任 务1、通过复习基本功法和太极拳动作,使学生掌握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2、基本掌握“六字诀养生功”的练功方法。3、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激发热爱民族主义的精神。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1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间互相问好3、点名4、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1)肩关节绕环 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 4) 髋关节绕环5) 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7)膝关节绕环 8)手腕踝关节运动9)全身运动 队形: 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基本部分60分钟一、学习太极拳理论:太极拳的练习要领以及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心静气和、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松胯、步随身换、虚实分明、用意不用力二、基本功法的练习1、太极步法练习要求:动作连贯、稳定,上体正直。2、运臂练习: (1)搂按式要点:运臂与转腰要协调一致,连贯圆滑。(2)卷肱式要点:立身中正,腰部与撤手展臂、卷肱推掌动作协调配合。三、复习24式太极拳学习过的动作重点:(一)式:动作的平稳,上体舒松正直。(二)式:动作的连续过程(三)式:定势的动作造型难点:1、野马分鬓:重心转换技术和上下肢的配合2、白鹤亮翅:重心转换技术要求:提高动作质量和熟练程度四、学习太极拳技术:(四)式-(六)式动作(四) 搂膝拗步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五) 手挥琵琶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六) 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五、学习六字诀养生功:(一)六字诀养生功简介“六字诀”系古代养生术,属于呼吸锻炼法,它是通过人在呼气时发出的“嘘、呵、呼、丝、吹、嘻”六个字的音 ,再配合吸气,来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祛病益寿的目的。“六字诀”中的六个字分别作用于五脏六腑:嘘主肝、呵主心、呼主脾、丝主肺、吹主肾、嘻主三焦。(1)呵字功:练功时眼内视心脏,该功法适应于心血管疾病,还可治疗神经衰弱等。(2)嘘字功:练功时内视肝内,意浊气排除,该功法适应于肝病、眼病。队形: 步法练习队形: 运臂练习练习队形: 三、复习24式太极拳学过动作的组织教法1、教师领做,集体练习。2、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3、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4、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四、学习太极拳技术的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重点:(四)式:上下肢配合和腰的转动(五)式:两臂的动作细节(六)式:后退步的稳定,手与眼神的配合难点:搂膝拗步:两手臂的运转路线复习和学习24式太极拳的队形: 五、六字诀养生功的练习方法:预备式: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颈直,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全身放松。呼吸法:腹式呼吸。呼气时,读字,收腹吸气时,两唇紧闭,舌舔上腭,用鼻吸气,腹部隆起。六字皆用此法呼吸。 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3、课上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1、放松操(1)松肩甩手 (2)转腰松髋2、根据上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指出存在的问题队形: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第 4 周 本 课内 容1、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动作学过的动作2、学习简化太极拳:(七)式-(八)式动作3、学习六字诀养生功:呼字功和咽字功本 课任 务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2、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七)式-(八)式动作3、使学生基本学会“六字诀养生功”的练功方法4、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激发民族主义的精神。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1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间互相问好3、点名4、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1)肩关节绕环 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 4) 髋关节绕环5) 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7)膝关节绕环 8)手腕踝关节运动9)全身运动 队形: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基本部分60分钟一、太极拳理论:整体动作的若干要点心静用意、内外放松、连贯圆活、身法中正、弧形螺旋、配合呼吸二、基本功法练习1、一线全身放松功2、桩功练习3、太极步法练习4、运臂练习:分靠式、搂按式、卷肱式5、学习云手式:要求:两臂半圆,运转时与转腰密切配合三、复习太极拳学习过的动作重点:(四)式:上下肢配合和腰的转动(五)式:两臂的动作细节(六)式:后退步的稳定,手与眼神的配难点:搂膝拗步:两手臂的运转路线四、学习太极拳技术:(七)式(八)式动作(七) 左揽雀尾 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八) 右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一、队形: 二、基本功法的练习队形: 三、复习24式太极拳学过动作的组织教法1、教师领做,集体练习。2、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3、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四、学习太极拳技术的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5、介绍“挤”、“按”、 “採”、“挒”的技法应用重点:(七)、(八)式:“棚、捋、挤、按”四种技法复习和学习24式太极拳的队形: 基本部分60分钟五、学习六字诀养生功:(1)呼字功:该功法能治脾、胃病。(2)咽字功:该功法能冶肺部疾病,加强肺功能。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3、课上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1、放松操(1)松肩甩手 (2)转腰松髋2、根据上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指出存在的问题队形: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第 5 周 本 课内 容1、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式学习过的动作。2、学习简化太极拳:(九)式-(十一)式动作。3、学习六字诀养生功:吹字功和噎字功。本 课任 务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2、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九)式-(十一)式动作。3、使学生基本掌握六字诀养生功的练功方法。4培养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间互相问好3、点名4、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1)肩关节绕环 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 4) 髋关节绕环5) 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7)膝关节绕环 8)手腕踝关节运动9)全身运动 队形: 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基本部分60分钟一、太极拳理论:呼吸、意念和动作的相互配合开合虚实、配合呼吸,自然结合;心静用意,用意指导动作。二、基本功法练习(1)桩功练习(2)太极步法练习(3)运臂练习:分靠式、搂按式、卷肱式、云手式要求: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增强动作的稳定性。三、复习24式太极拳学习过的动作:重点:(七)、(八)式:“棚、捋、挤、按”四种技法四、学习24式太极拳:(九)式-(十一)式(九)单鞭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十)云手 动作分解:(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十一)单鞭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五、六字诀养生功:(1)吹字功:该功法适用于治疗肾气虚(2)噎字功:该功法适用于调理三焦之气,使胸闷气短得以调理。一、队形: 二、基本功法的练习队形: 三、复习24式太极拳学过动作的组织教法1、教师领做,集体练习。2、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3、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四、学习太极拳技术的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 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5、学生再集体进行练习重点:(九)、(十一)式:左手的运动方法(十)式:上下肢的配合和两手的运转路线难点:云手:侧行步时身体的平衡和腰带动手的运转复习和学习24式太极拳的队形: 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3、课上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1、放松操(1)松肩甩手 (2)转腰松髋2、根据上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指出存在的问题队形: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第 6 周 本 课内 容1、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学过的动作2、学习简化太极拳:(十二)式-(十五)式动作3、六字诀养生功练习4、健身(走)跑练习本 课任 务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2、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十二)式-(十五)式动作3、培养学生对太极拳内在美的认识,激发热爱民族主义的精神。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1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间互相问好3、点名4、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1)肩关节绕环 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 4) 髋关节绕环5) 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7)膝关节绕环 8)手腕踝关节运动9)全身运动队形: 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基本部分60分钟一、基本功法练习1、桩功练习2、太极步法练习3、运臂练习:分靠式、搂按式、卷肱式、云手式4、学习穿掌下势要求:仆步到位,上体舒展;转体与穿掌、摆掌动作协调配合。二、复习24式太极拳学习过的动作难点:云手:侧行步时身体的平衡和腰带动手的运转要求:提高动作质量和熟练程度;注意动作规格,增强动作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三、学习24式太极拳:(十二)式-(十五)式(十二)高探马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十三)右蹬脚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手(十四)双峰贯身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四、六字诀养生功的练习五、健身(走)跑练习一、基本功法练习队形: 二、复习太极拳学过动作的组织教法1、教师领做,集体练习。2、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3、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个别辅导,纠正错误。三、学习太极拳技术的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5、学生集体练习复习和学习24式太极拳的队形: 重点:(十二)式:右手的推出方法及眼神的配合(十三)、(十五)式:稳定性和上体姿势(十四)式:力由背脊发难点:蹬脚:蹬脚的高度及稳定性五、健身(走)跑练习:1、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分组办法,进行健身跑或走。要求:1)手臂前后摆动与两脚的协调;2)呼吸要求深吸气、慢吐气,但忌闭气。2、运动量:4001000米不等。3、运动强度:小,以自身的自我感觉与心率来确定。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3、课上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1、放松操(1)松肩甩手 (2)转腰松髋(3)一线全身放松功2、根据上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指出存在的问题队形: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第 7 周 本 课内 容1、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式学过的动作2、学习简化太极拳:(十六)式-(十七)式动作3、健身走、跑练习本 课任 务1、通过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式学习过的动作,使学生掌握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2、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十六)式-(十七)式动作3、通过健身走、跑,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4、培养学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人格品质。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1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间互相问好3、点名4、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徒手操: 48拍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 6)腹背运动 7)弓步压腿 8)仆步压腿 9)活动手、腕关节 队形: 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基本部分60分钟一、基本功法练习(1)桩功练习(2)太极步法练习(3)运臂练习:分靠式、搂按式、卷肱式、云手式、穿掌下势二、复习24式太极拳学习过的动作重点:(十二)式:右手的推出方法及眼神的配合(十三)、(十五)式:稳定性和上体姿势(十四)式:力由背脊发难点:蹬脚:蹬脚的高度及稳定性难点:下势独立:由仆步到起身独立的过程和身型要求:提高动作质量和熟练程度;注意动作规格,增强动作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三、学习24式太极拳:(十六)式-(十七)式(十六)左下势独立动作分解: 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动作分解: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四、健身走、跑练习一、基本功法练习队形 二、复习24式太极拳学过动作的组织教法1、教师领做,集体练习。2、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3、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个别辅导,纠正错误。三、学习24式太极拳的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5、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重点:(十六)、(十七)式:定势的稳定性及上下相合难点:下势独立:由仆步到起身独立的过程和身型复习和学习太极拳技术的队形: 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3、课上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1、放松操(1)松肩甩手 (2)转腰松髋2、根据上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指出存在的问题队形: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第 8 周 本 课内 容1、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式学过的动作2、学习简化太极拳:(十八)式-(二十)式动作3、体育游戏:实心球掷准本 课任 务1、通过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式学习过的动作,使学生掌握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2、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十八)式-(二十)式动作3、通过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腰腹部力量。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1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间互相问好3、点名4、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徒手操: 48拍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 6)腹背运动 7)弓步压腿 8)仆步压腿 9)活动手、腕关节 队形: 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基本部分60分钟一、基本功法练习(1)桩功练习(2)太极步法练习(3)运臂练习:分靠式、搂按式、卷肱式、云手式、穿掌下势、左右蹬脚二、复习24式太极拳学过的动作重点:(十六)、(十七)式:定势的稳定性及上下相合难点:(十六)、(十七)式:定势的稳定性及上下相合三、学习太极拳:(十八)-(二十)动作(十八)左右穿梭动作分解:(1)右穿梭 :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十九)海底针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二十)闪通臂动作分解: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四、体育游戏:实心球掷准一、复习简化24式太极拳的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重点动作,学生模仿练习。2、教师领做并讲解动作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三、学习24式太极拳的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5、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重点:(十八)式:两臂的滚架和前推(十九)式:腰的带动和定势的上体姿势(二十)式:定势的身型队形: 四、体育游戏:实心球掷准1、游戏方法:在场地画一同心圆,分别标出相应得分。游戏者手拿实心球位于距同心圈6或8米处,向同心圆投掷,实心球落到不同的圆圈内得相应的分数。若干轮后得分高者为胜。2、游戏规则:1)不准踩线及越线,否则违规处理;2)罚则。3、游戏变动:1)采用双手正面抛球练习;2)采用双手背面抛球练习;3)采用单手类似铅球投掷练习;4)采用侧向滑步类似铅球投掷练习。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队伍2、放松练习3、课上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1、放松操(1)松肩甩手 (2)转腰松髋2、根据上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指出存在的问题队形: 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第 9 周 本 课内 容1、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式学过的动作2、学习简化太极拳:(二十一)式-(二十四)式动作3、体育游戏:滚球接力赛本 课任 务1、通过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式学习过的动作,使学生掌握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2、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二十一)式-(二十四)式动作3、通过体育游戏,发展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 与 组 织 教 法备注准备部分1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师生间互相问好3、点名4、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6、徒手操: 48拍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 6)腹背运动 7)弓步压腿 8)仆步压腿 9)活动手、腕关节 队形: 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基本部分60分钟一、太极拳基本功练习(1)桩功练习(2)太极步法练习(3)运臂练习:分靠式、搂按式、卷肱式、云手式、穿掌下势、左右蹬脚二、复习24式太极拳学习过的动作重点:(十八)式:两臂的滚架和前推(十九)式:腰的带动和定势的上体姿势(二十)式:定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