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 全 型 式 试 验 报 告申请编号:A2008CCC0702-573122申 请 人: 佛山市顺德区谷本电器有限公司样品名称: 壁扇申请人地址: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涌工业区型 号:FB-50制 造 商: 佛山市顺德区谷本电器有限公司商 标: 无制造商地址: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涌工业区数 量: 主检型号1台覆盖型号2台生 产 厂: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富华电器制造厂样品生产序号: 无生产厂地址: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涌工业区试验依据标准: GB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4706.27-200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风扇的特殊要求试验结论:合格主检:姜丽丽 签名: 日期:审核:金秋钰 签名: 日期:中认(沈阳)北方实验室有限公司年 月 日备 注:本次检验对FB-50进行了安全和电磁兼容全项试验,对覆盖型号样品安全补充进行了第7.1条、第8、10、22、24、29章的试验,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确认。样 品 描 述 及 说 明1额定值 额定电压或电压范围:220V 额定电流或电流范围:/ 额定功率或功率范围:75W 额定频率或频率范围:50Hz 额定容量(或容积):/2电源性质: 单相交流 三相交流 直流 交直流两用 3防触电保护类别: 0类 0类 类 类 类 4防护等级: IP X0 5器具类型: 便携式 手持式 驻立式 固定式 嵌装式 6工作方式: 连续工作 短时工作 断续工作 7器具控制方式: 电子线路 定时器 其他 8电源线插头型式: 单相两极 单相三极 三相四极 9与电源连接的方式: 不打算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 -装有一个插头的电源软线 -输入插口 -直接插入到输出插座的插脚 打算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 -连接固定布线电缆的一组接线端子 -连接柔性软线的一组接线端子 -一组电源引线 -连接适当类型的电缆或导管的一组接线端子和电缆入口、导管入口、预留的现场成形孔或压盖 10电源线连接类型: X连接 Y连接 Z连接 11电源线入线口的结构形式: 装有衬套 外壳注塑成形 其他: 12电源线夹紧装置: 螺钉绝缘压板式夹紧 迷宫式夹紧 模压护套式夹紧 压扣夹紧 其他:13器具电源线的连接方式: 接插件式 螺钉式 钩焊 铆接 熔焊 压接式 其他:14电源线的规格: 类型: 227IEC53(RVV)长度: / m 截面: 20.75 mm215带滤波器: 是 否 16产品铭牌: 粘贴 非粘贴 样 品 描 述 及 说 明17电源开关断接方式: 单极 全极 18熔断器型号、规格: 预飞弧时间/电流特性符号: 额定电流: 额定电压:19温控器: 可调式 不可调式 20热断路器: 自复位式 非自复位式 21接地措施: 接地螺钉材料: 铜 不锈钢 其他: 提供接地连续性部件的材料: 铜 不锈钢 其他: 提供接地连续性部件的镀层厚度 部位及厚度: mm (可分别表示部位) 带有接地导体的可拆卸部件 22防止触及带电部件的保护方式: 安全特低电压 保护阻抗 防护罩 23变压器: 安全隔离变压器 开关电源型变压器 其他:24容器内压力: 与大气相通 产生压力 (额定压力: Pa) 25更换电源线时需拆卸螺钉规格: 外壳固定螺钉直径 : 3.9 mm 电源线夹紧装置螺钉直径: 3.8 mm 接地螺钉直径 : mm 电源连接螺钉直径 : mm 26电热元件的描述: 金属铠装元件 非金属铠装元件 电热丝元件 PTC或类似特性元件 电热膜或类似电热膜状元件 红外线或类似特性元件 卤素或类似特性特性 其他 27电机元件的描述: 电容电机 罩极电机 串励电机 直流电机 其他 29产品特殊描述:吊扇 台扇 落地扇 隔墙扇 管道扇 壁扇 吸顶扇 夹子扇 台地扇 其他 扇页材料:金属 非金属 扇页直径: 500 mm 样 品 照 片FB-50外观FB-50铭牌样 品 照 片FB-50控制面板FB-50电源线入线口样 品 照 片FB-50内部结构FB-50拉线开关样 品 照 片FB-50电机部分结构FB-50电机铭牌样 品 照 片FB-45 FB-40检 验 说 明1检验开始时对样品的确认 包装完好 产品无异常 可满足检验需要 数量符合 样品实物与委托单填写内容相符 附件齐全 其他2本记录中“P”表示该项检验方法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F”表示该项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 “N”表示该项要求 不适用 或此次未进行检验。 本记录中以“ ”形式提供多个选项是,以在“ ”中划“”表示该项被选中。3本检验 有 没有偏离标准。 偏离的原因和偏离的情况: 无。4试验的一般条件检验按第4章的规定进行。例如正确的环境温度范围,电源种类,试验顺序,最不利位置等P4.7热带气候使用的风扇,第10、11、13章试验在402的条件下进行(GB4706.27-2003)N6分 类6.1电击防护(0、0、类器具)类器具P6.2对水有害浸入的防护IPX0P管道扇至少为IPX2(GB4706.27-2003)N6.101按照气候条件划分为温带和热带(GB4706.27-2003)N7标志和说明7.1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V) :220VP电源性质的符号P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Hz) :50 HzP额定输入功率或额定电流75WP制造厂或责任承销商名称、商标或识别标记见铭牌照片P器具的型号、规格FB-50P类结构的符号(对类器具)回PIP代码(IPX0不标出)IPX0不标出N热带气候使用的风扇应标“T” (GB4706.27-2003)N7.2对于用多种电源的驻立式器具的警告语N此警告语应位于接线端子罩盖的附近N7.3正确地标示额定值范围N7.4不同额定电压的设定应清晰可辨N7.5标出每个额定电压所对应的额定输入功率N标出额定输入功率的上、下限值N7.6正确使用符号“V、W、Hz”P7.7配备正确的接线图,并固定在器具上N7.8除Z型连接以外: 专门连接中线的接线端子用字母N标明N 接地端子用符号 标明N 标志不应设置在可拆卸的部件上N 应标出单极保护装置的对应接线端子N7. 9可能引起危险的开关的标志或放置P7.10开关和控制器应用数字、字母或其它方式表示P数字“0”只能表示“断开”档位,除非不致引起与“断开”档位相混淆N7.11控制器应标出调节方向P7.12使用说明(书)应随器具一起提供,以保证器具能安全使用P7.12.1应提供安装或维护保养的详细内容P安装说明应包括:(GB4706.27-2003)安装于风扇上的照明器具的型号和类别(GB4706.27-2003)N隔墙扇,是否可以安装于窗户或墙壁外(GB4706.27-2003)N安装于较高位置的风扇,叶片应高于地面2.3米以上(GB4706.27-2003)N对于管道扇和隔墙扇,必须注意气体从敞开的气道或其他明火设备回流到室内(GB4706.27-2003)N7.12.2触点开距至少为3mm的全极断开装置N7.12.3说明书中应指出,能与温升超过50k的部件接触的供电电线,应选用带T标记的。N7.12.4嵌装式器具,其说明(书)应有下述内容: 空间尺寸N 支撑和固定装置的尺寸和位置N 通风孔的最小尺寸和正确布置N 器具与电源的连接,和各分离元件的互连N7.12.5电源软线的更换,X型连接N电源软线的更换,Y型连接P电源软线的更换,Z型连接N7.13使用说明(书)和其它要求内容应使用官方语言文字中文简体P7.14标志应清晰易读并持久耐用P7.15标志应在器具的主体上P标志从器具外面应清晰可见P驻立式器具在安装就位后,其制造厂或责任承销商的名称、商标或识别标记和产品型号规格应是可见的P开关、控制器的标示应标在这些元件附近;如果会引起误解则不应设置在可拆卸部件上P7.16可更换的热熔体或熔断器,其牌号或类似标识应在更换时清晰可见N8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8.1应有足够的防止意外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P8.1.1所有状态,包括取下可拆卸部件后的状态P装取灯泡期间,应有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N用试验指进行检查,应不能触及带电部件P8.1.2用试验销进行检查,应不能触及带电部件P8.1.3用试验探棒进行检查,应不能触及可见灼热电热元件的带电部件N8.1.4如果易触及部件为下述情况之一,则不认为是带电的: 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交流电压,其峰值不超过42.4VN 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直流电压不超过42.4VN 或通过保护阻抗与带电部件隔开,直流电流2mAN或通过保护阻抗与带电部件隔开,交流峰值电流0.7mAN42.4V峰值电压450V、其电容量应0.1FN450V峰值电压15KV、其放电量应45CN8.1.5下列器具在就位安装前,带电部件至少应由基本绝缘来防护 嵌装式器具N 固定式器具P 以几个分离组件形式交付的器具N8.2类器具或类结构上,应对基本绝缘以及仅由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有足够的防止意外接触的保护:P10. 输入功率和电流10.1器具在额定电压且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的输入功率与额定输入功率之间的偏差应不超过表中的示值;实测输入功率(W);额定输入功率(W);偏差 : 见附表P10.2器具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的电流与额定电流之间的偏差应不超过表中的示值;额定电压及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实测电流(A);额定电流(A);偏差 : N11. 发 热11.1正常使用中器具和其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应过高P11.2器具按照规定放置和安装11.3采用热电偶或电阻法测量温升P11.4电热器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1.15倍额定输入功率工作。热电偶和电阻法N11. 5电动器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于0.94倍和1.06倍额定电压间选对器具最不利的电压工作233.2P11.6联合型器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于0.94倍和1.06倍额定电压间选对器具最不利的电压工作N11.7风扇运转到稳定状态(GB4706.27-2003)P11.8温升不应超过表3规定值见附表P保护装置不应动作P密封剂不应流出N热带气候下的风扇温升限值减少15K(GB4706.27-2003)N13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13.1器具应有足够的电气强度、且泄漏电流不应过大P13.2泄漏电流用附录G所描述的电路制出的装置进行测量P泄漏电流的测量见附表P13.3绝缘的电气强度测量见附表P试验期间,不应出现击穿P15耐潮湿15.1器具外壳所具备的防水等级应与器具分类相一致N15.1.1器具按规定,经受试验N然后按照16.3条进行电气强度试验N绝缘体上没有能导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降低到低于29.1规定限值的水迹N15.1.2手持式器具在试验期间要通过最不利位置连续转动N嵌装式器具按照制造厂说明书安装就位N其它器具按规定进行试验N15.3潮湿处理48小时48hP承受第16章的试验P16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16.1器具泄漏电流不应过大,且应有足够的电气强度(试验见16.2 和16.3条)P16.2泄漏电流测量见附表P16.3电气强度试验(试验值在表5中)见附表P17. 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17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短路时,在变压器或与其相关的电路内不应出现过高温度。N器具应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的短路或过载情况下,于0.94倍和1.06倍额定电压间选对器具最不利的电压工作N安全特低电压电路的导线绝缘温升,不应超过表3中规定的有关值15KN绕组温度不应超过表6中规定的值 19非正常工作19. 1在非正常或误操作情况下应避免引起火灾危险、机械性损坏P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应使其任何一个故障不应导致器具产生不安全N带有由控制器操作的百叶窗的风扇按19.101试验(GB4706.27-2003)N19.7如果转子堵转转矩小于满载转矩的器具用锁住转子的方法,其他的器具用锁住运动部件的方法做失速试验P转子堵转,如有要求,电机电容应开路或短路电容开路P对每一次试验,带有定时器或程控器的器具以额定电压供电,持续时间应等于允许的最长时间 :N额定电压下的试验持续时间或直至稳定状态建立所需时间 1h :P绕组温度不应超过限定温度;器具类型;绝缘等级;实测温度() :见附表P独立的控制器固定于涂有无光黑漆的胶合板上(GB4706.27-2003)N通风孔约50的面积被堵住(GB4706.27-2003)N绕组温度不超过表6的限定值,板的温度不超过(GB4706.27-2003)N19.8三相电动机,断开一相,在额定电压下工作N19.10串激电机以1.3倍的额定电压,持续运转1minN器具的安全不受损害,绕组和连接装置不应有工作松动。N19.11除非符合19.11.1规定的条件,否则电子电路通过对所有电路或电路上的零件进行19.11.2规定的故障情况评估来检查其合格性N19.11.1按19.11.2 a)到f)故障设置,不施加到同时满足下述二个条件的电路或其零件上: 电子线路是低功率电路,即按规定进行试验,在低功率点的最大功率不超过15WN 对电击、火灾危险、机械危险或危险的功能失常的保护,不依赖于此电子电路的正常工作N19.11.2故障条件每次施加一个,器具在11章规定的条件以额定电压工作,试验持续时间按照规定要求:a) 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短路,若这些距离小于29.1中的规定值,除非有关部分被充分的封装Nb) 元件接线端处的开路Nc) 电容器的短路,符合IEC384-14或GB8898-1997中14.2的电容器除外Nd) 非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任何二个接线端的短路;该故障情况不施加在光耦合器的二个电路之间Ne) 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以二极管方式失灵;Nf) 集成电路的失灵。在此情况下评估器具可能出现的所有危险情况,以确保其安全性不依赖于这一元件的正确功能N每次试验期间和之后,应检查下述情况: 绕组温度不应超过表6规定值N 应符合19.13中规定的状况N 按第8章的规定,带电部件不应被试验指或试验销触及N 任何流过保护阻抗的电流,不应超过8.1.4中规定的限值N 如果一个印刷电路板的导线变为开路,只要同时满足下述三条件,此器具可被认为已经受住了该特殊试验 印刷电路板的材料,经受GB8898-1997中20.1的燃烧试验N 任何导线的松脱,都不使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值低于第29章限值N 器具在开路导线桥接的情况下,经受住19.11.2的试验N19.12如果在19.11.2中规定的某一故障中,器具的安全取决于一个符合GB9364的微型熔断器的动作,则重复该试验,测量流过该熔断器的电流;实测电流(A);熔断器的额定电流(A): N19.13在试验期间,器具不应喷射出火焰、熔融金属,达到危险量的有毒性或可点燃的气体P温升不应超过表7的示值;P外壳变形不能达到不符合第8章的程度外壳不变形N若器具仍能工作,应符合20.2规定N非类器具的绝缘应经受16.3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为:基本绝缘1000VN附加绝缘2750VN加强绝缘3750VP19.101带有由控制器操作的百叶窗的风扇,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百叶窗打开或关闭(GB4706.27-2003)N20.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20.1器具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固定式器具N倾斜试验,倾斜角度10(器具放置的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器具不应翻倒N高度超过1.7m和重量超过10kg的便携式落地扇放于水平面上,在1.5m高处施加40N的水平力,风扇不应翻到(GB4706.27-2003)N20.2运动部件应适当放置或封盖,以提供防止人身伤害的保护P防护性外壳、防护罩和类似部件应是不可拆卸的P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护外壳的固定P自复位热断路器和过流保护装置的意外接通不应引起危险;N试验指不应触及危险的活动部件P20.101除安装在较高位置使用的风扇外,扇叶应加以防护,除非扇叶的边缘和前端平滑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GB4706.27-2003)P扇叶材料硬度小于D60肖氏(GB4706.27-2003)N风扇在额定电压下运行,周边速度小于15m/s(GB4706.27-2003)N风扇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输出功率小于2W(GB4706.27-2003)N在网罩上,沿电机轴线施加20N的推力和拉力(GB4706.27-2003)P试验后,用20.2中的试验指不能触及危险运动部件(GB4706.27-2003)P21机械强度21.1器具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应经得起可能野蛮操作P器具外壳每一可能的薄弱点以0.50.04J的冲击能量打击三次后,应无损坏P若有疑问,对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要经受16.3的电气强度试验N若有疑问,在新样品的同一部位上施加三次为一组的打击N21.101吊扇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GB4706.27-2003)N用4倍吊扇重量的负载施加于风扇主体1min(GB4706.27-2003)N在机体上施加1Nm的扭矩1min,再于相反方向重复试验(GB4706.27-2003)N悬吊系统不应断裂,风扇应满足8.1、16.3和29.1的规定(GB4706.27-2003)N22结构22.1如果器具标有IP代码的第一特征数字,则应满足GB4208的有关要求N22.2对驻立式器具,应提供确保与电源全极断开的手段,它们应是下述之一: 带插头的一条电源软线P 符合24.3的一个开关N 在说明书中指出,提供一种在固定布线中的断开装置N 一个器具耦合器N如果一个打算与固定布线做永久连接的带电热元件的单相类器具,装有一个打算用来将电热元件从电源上断开的单相开关或单相保护装置,该开关/装置应与相线连接N22.3带有插脚的器具,不应对插座施加过量的应力无类似插脚N施加的力矩不超过0.25NmN22.4用于加热液体的器具和引起过度振动的器具不应提供直接插入插座用的插脚N22.5在触及插头的插脚时,应无电击的危险N22.6电气绝缘应不受冷凝水或泄漏液体的影响;N若软管断裂或密封泄漏,应不影响类器具的电气绝缘。N22.8在对不借助工具便可触及且在正常使用中要被清洗的隔间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电气连接不应受到拉力N22.9绝缘、内部布线、绕组、整流子和滑环之类的部件不暴露于油、油脂或类似的物质;P对于绝缘暴露其中的油或油脂应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N22.10非自复位控制器的复位钮应设置或加以防护,使之不可能发生意外复位。N22.11对电击、水或接触运动部件提供必要防护等级的不可拆卸零件的可靠固定P固定这类零件的钩扣搭锁应有一个明显的锁定位置P即使安装或保养时可能被取下,其固定性能也不劣化P试验P对于紧固风扇网罩的夹持件,用15N的力(GB4706.27-2003)P22.12手柄、旋钮等以可靠的方式固定P用于指示开关和类似元件档位的手柄、旋钮等应不可能固定在错误的位置上N对零件施加15N轴向力,如果其外形不可能受到轴向拉力P对零件施加30N轴向力,如果其外形可能受到轴向拉力N22.13在正常使用中握持手柄时,操作者手不可触到那些温升超过对仅短时握持手柄所规定的值的零件无手柄N 22.14不应有在正常使用或用户维护期间对用户造成危险的粗糙或锐利的棱边P不应有在正常使用期间或用户维护期间,用户易触及的自攻螺钉等暴露在外的尖端P22.15柔性软线的贮线钩或类似物应平整和园滑N22.16自动卷线器不应引起柔性软线护套的过分刮伤或损坏,导线断股,接触处的过度磨损N卷线器按规定进行6000次操作试验N16.3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为1000VN22.17定距件应不可能从器具外面用手或用螺丝刀或板手拆除N22.18载流部件和其它金属部件应能耐受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腐蚀P22.19传动皮带不能用作电气绝缘N22.20应有效防止热绝缘与带电部件的直接接触,除非这种材料是不腐蚀、不吸潮且不燃烧的N22.21木材、棉花、丝、普通纸及类似的纤维或吸湿材料,除非经过浸渍处理,否则不能作为绝缘使用无吸湿性材料N22.22石棉不应使用在器具的结构中无石棉P除非能充分防止被浸渍石棉或石棉纤维的尘埃对周围空气的释放N22.23不应使用含多氯代联苯的油类(PCB)无油类P22.26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与其它带电部件之间的绝缘,应符合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要求N22.27用保护阻抗连接的部件之间,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隔开N22.28类器具中与煤气管道有导电性连接的或与水接触的金属部件,应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N22.29永久连接到固定线路的类电器,其结构应能使所要求的防电击保护等级在安装后仍能保持N22.30用作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部件应固定得使之不受严重损坏就不能拆下,或P其结构应使它们不能被更换到一个错误位置上,而且若被遗漏,则器具便不能工作或明显不完整P22.31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能因磨损而减小到低于29.1中规定值P如果导线、螺钉等类似零件变松或脱落,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上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应减小到低于29.1中规定值的50%P22.32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计或保护应能防止尘埃或脏物的沉积P未紧密烧结的陶瓷材料、类似材料或单独的绝缘串珠不得用作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N作为附加绝缘的天然或合成橡胶材料的部件应是耐老化的,或其设置和尺寸不应使爬电距离低于29.1中规定值;N氧气罐试验:70中保持96h,室温放置16hN22.33在正常使用中易触及的或可能成为易触及的导电性液体,不应与带电部件直接接触N对类结构,这类液体不应与基本绝缘或加强绝缘直接接触N22.34操作旋钮、手柄、操作杆和类似零件的轴不应带电,除非其上零件取下后轴是不易触及的P22.35在正常使用中握持或操纵手柄、操纵杆和旋钮即使绝缘失效,也不应带电P此类部件若用金属制成,且它们的轴或固定装置在绝缘失效时可能带电,则它们应用绝缘材料充分覆盖,或用附加绝缘将其易触及部分与它们的轴或固定装置隔开N对驻立式器具,非电气元件的手柄、操纵杆和旋钮,只要与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可靠连接,或用接地金属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则本要求不适用N22.36在正常使用中用手连续握持手柄,其结构应使操作者的手在按正常使用抓握时,不可能与金属部件接触,除非这些金属部件是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N22.37类器具的电容器不应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连接,符合22.42的除外P类器具的电容器的金属外壳应采用附加绝缘将其与易触及金属部件隔开,符合22.42的除外N22.38电容器不应连接在一个热断路器的触头之间P22.39灯座只能用于灯头的连接N22.40打算在工作时移动的电动和联合型器具,应装有一个控制电动机的开关N22.41 水银开关按要求进行安装N22.42保护阻抗应至少由二个单独元件构成N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出现短路或开路,都不应超过8.1.4中规定值N22.43能调节适用不同电压的器具,电压设定应不可能发生意外变动N22.101管道扇使用的热断路器应是非自复位(GB4706.27-2003)N22.102可连接灯具的风扇应提供合适的端子和内部线(GB4706.27-2003)N22.10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有规定的电气绝缘不应设置在空气管道中,除非有足够措施减少污染(GB4706.27-2003)N23. 内部布线23.1布线槽应平滑且没有锐边P布线应加以保护,以防与毛刺、散热片等接触P金属导线孔应平整圆滑或带有衬套P应有效防止布线与运动部件接触P23.2带电金属线上的绝缘串珠等,应不能改变其位置也不应放在锐边或锐角上N柔性金属管内的绝缘串珠应装在绝缘套内N23.3彼此间有相对运动的电气连接和内部导线不应受到过分的应力P柔性金属管不应引起导线绝缘的损坏N不应使用开式盘簧N簧圈相互接触的盘簧,其内应加上足够的绝缘衬层N10,000次弯曲试验后无损坏N带有摆动装置的风扇在100000次摆动试验后无损坏(GB4706.27-2003)P带电部件与金属部件间应经受1000V的电气强度试验P23.4裸露内部布线应是刚性的并被固定N23.5内部布线的绝缘应能经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电气应力,P在导线和包裹在绝缘层外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2000V电压,持续15min,不应击穿未击穿P23.6用作内部布线的附加绝缘的套管,应采用可靠的方式保持在位N23.7黄/绿双色线只用于接地导线N23.8铝线不能用作内部布线P23.9多股绞线在承受压力处不应使用铅-锡焊将其焊在一起,除非P夹紧装置的结构使得此处不会由于焊剂的冷变形而产生不良接触的危险N24元 件24.1元件应符合有关国标或IEC标准的安全要求P24.1.1用于无线电干扰抑制的固定安装式电容器应符合GB/T2693N小型灯座:应符合对E10型灯座的要求N隔离变压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应符合GB13028的要求N用于IPXO型器具的器具耦合器:应符合GB17465.1-1998(IEC320)N除非随机试验,否则自动控制器:应符合GB/T14536.1N除非随机试验,否则开关:应符合IEC328P24.1.2自动控制器符合GB/T14536.1:附加试验按照本标准和用GB/T14536.1-1998标准中11.3.5到11.3.8以及第17章,以型控制器进行试验,工作循环次数为: 温控器:10000N 限温器:1000N 自复位热断路器:300N 非自复位热断路器:30N24.1.3开关应在器具所发生的实际情况下进行试验N开关按IEC328,单独进行10000个工作循环试验N在空载状态下工作的开关和只有借助于工具才能工作的开关及带互锁以使其空载状态下工作的手动开关,不经受IEC328中第15、16章的试验N不带这种互锁装置的开关,要经受上述第16章的试验,并持续100个工作循环N 24.1.4标有工作特性的元件,其在器具中的使用条件应与这些标志相符合P必须符合其他标准的元件,根据有关标准单独进行试验N元件使用在标志限定值内,按器具出现的情况进行试验P当元件未有IEC标准时,或未有标志或未按其标志使用时,则按器具出现的情况进行试验N表3中没有提到的元件,作为器具的一部分来进行试验P24.1.5当器具在最小负载下以1.1倍额定电压工作时,与电动机绕组串联的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应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1倍359.1VP元件被列在附表上见附表P24.2不应装有在柔性软线上的开关或自动控制器(不适用于额定输入功率不超过25W的风扇)(GB4706.27-2003)P不应装有在器具出现故障时,引起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性装置动作的装置P不应装有靠锡焊复位的热断路器P24.3用作驻立式器具全极断开的开关,应直接连接到电源接线端子,且在每一极上至少有3mm的触点开距N24.4电热元件和特低电压电路用的插头和插座,不能与符合GB 1002的插头和插座或N不能与符合GB17465.1-1998(IEC 320)的连接器和器具输入插口互换N24.5互连软线的插头和插座等连接装置,如果直接由电网供电可能会引起危险,则不能与符合GB 1002的插头和插座或符合GB17465.1-1998(IEC 320)的连接器和器具输入插口互换N24.6与电网电源连接并且具有的基本绝缘对器具的额定电压来说不够充分的电动机,应符合附录F的要求N25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25. 1不打算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的器具,应具有下述的电源连接装置之一: 装有一个插头的电源软线P 至少与器具要求的防水等级相同的器具输入插口N 用来插入到输出插座的插脚N25.2器具不应装有多于一个的电源连接装置N用于多种电源的驻立式器具可以装有一个以上的电源连接装置,只要各连接装置间的电气强度试验(1250V/1min)不出现击穿。N25.3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的器具,应允许其被固定到支架后再连接电源线N器具应提供用于连接26.2规定的标称横截面积的软线或固定布线的一组接线端子N器具应提供允许连接柔性软线的一组接线端子N器具应提供容纳在适合的隔间内的一组电源引线N器具应提供一组接线端子和软缆入口、导管入口、预留的现场成形孔或压盖,允许连接相应型式的软线或导管N25.4器具的额定电流不超过16A,软缆和导管入口,尺寸按表8N导管或软缆的引入不会影响对电击的防护,或使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减小到低于29.1规定的值N25.5电源软线安装到器具的方法: X型连接N Y型连接P Z型连接(便携式风扇)(GB4706.27-2003)NX型连接:专门制备软线NX型连接:不应用于扁平双芯金属箔线N25.6插头只应装有一根柔性软线P25.7电源软线不应轻于以下规格: 编织的软线为IEC245的51号线N 普通硬橡胶护套的软线为GB5013.4-1997表4中的YZ、YZW型(IEC245的53号线)N 扁平双芯金属箔软线为IEC227的41号线N 不超过3Kg的器具,轻型聚氯乙烯护套软线为GB5023.3-1997表7中的RVV、RVVB型(IEC227的52号线)P 超过3Kg的器具,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线为GB5023.3-1997表8中的RVV、RVVB型(IEC227的53号线)N外部金属部件的温升超过75K的器具,不使用PVC导线NPVC导线使用:器具的结构使得电源软线在正常使用中不可能触及该金属部件NPVC电源软线是适合于高温的,且使用Y型或Z型连接N25.8电源软线的标称横截面积应符合表9的规定;额定电流(A) ; 3-6 横截面积(mm2): 0.75 mm2 227IEC53(RVV)20.75 mm2P25.9电源软线不应与尖点或锐边接触。P25.10类器具的电源软线中应有用于接地的黄/绿芯线。N25.11电源软线的导线在承受接触压力处不应使用铅锡焊将其合股加固,除非P夹紧装置的结构使其不因焊剂的冷变形而存在不良接触的危险N25. 12将软线模制到外壳部分,应不影响该电源软线的绝缘N25.13软线入口应带有衬套,或其结构应使电源软线穿入时不存在损坏的危险。P25.13.1软线入口衬套的形状应使其能防止损坏电源软线P软线入口衬套应是不可拆卸部件P25.13.2在软线入口处,电源软线的导线与器具外壳之间的绝缘应由导线的绝缘层,和另加下述的绝缘构成: 对0类器具,至少有一层单独的绝缘N 对其他器具,至少二层单独的绝缘N若软线入口处的外壳是绝缘材料的,则只要求一层单独绝缘;P此单独的绝缘由下述构成: 至少与符合GB5023.3或GB5013.4的软线护套等效的电源软线护套P对附加绝缘而言,为符合29.2要求的绝缘材料的衬层或衬套N25.14电源软线应具有防止过度弯曲的足够保护N弯曲试验;弯曲次数 ;施加负载(N) N试验不应导致: 导线间的短路N 任何导线的绞线丝断裂超过10%N 导线从它的接线端子上离开N 导线保护装置的松脱N 软线或软线保护装置在本标准意义内的损坏N 断裂的线丝穿透绝缘层并且成为易触及的N25.15通过软线固定装置的使用,使得电源软线的导线免除张力,扭曲和磨损P应不可能将软线推入器具,达到能使软线或器具内部部件损坏的程度P电源软线的拉力和扭矩试验,按表10的示值:拉力(N);扭矩(非自动卷线器)(Nm): 60N 0.25NmP软线的最大位移为2mm,导线在接线端子上的位移不大于1mm0.3mm;0mmP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减少到低于29.1的规定值P25.16对X型连接的软线固定装置,其结构和位置应使得: 软线的更换方便可行N 对如何免除张力和达到防扭绞是清楚的N 它们应适合于不同类型软线N 若软线固定装置的夹紧螺钉是易触及的,则软线不能触及这些螺钉,除非N 易触及的金属部件用附加绝缘隔开N 软线不用直接压在其上的金属螺钉夹紧N 至少软线固定装置的一个零件被可靠地固定在器具上,除非是特别制备软线的一部分N 如果适用,则在更换软线时必被操作的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驾照三力测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阿里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2024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太原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承德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天津2025年上半年造价工程师考试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内容试题
- 社区老年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八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数学好玩 可能性检测题 (无答案)
- 代销服装协议合同范本
- 法院卫生保洁合同范本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
- GB/T 708-2019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40549-2021焦炭堆积密度小容器测定方法
- GB/T 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 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 实习协议模板(最新版)
- 《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级1》教案
- 车间拆除及场地土壤治理与地下水修复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和设备方案
- 无跨越架封网装置计算程序(直接求解)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 医务人员礼仪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