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读懂课文。能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理解天火之谜。2.感受主人公勇于探索和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天 火 之 谜 雷暴:由积雨云产生的雷电现象,有时伴有阵雨或冰雹。 说明雷暴发生之频繁,威力之巨大。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加点的字告诉了我们什么?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 人们对神秘的雷暴非常害怕。“一直”这个词具有强调作用,突出了人们“长期以来”都无法解开“天火之谜”,而将雷暴神化,让人觉得非常可怕。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人们对雷暴的看法如何?“一直”一词又告诉了我们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雷暴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这一段是事情的起因,为下文富兰克林勇于试验作了铺垫,进一步衬托出富兰克林毫不畏惧的可贵精神。 毙伤:打死和打伤。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段导读:过渡段,先扣题设问,然后明确回答,指出富兰克林解开谜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难句解析:富兰克林通过观察,根据对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的比较,推测雷暴就是一种放电现象。“早就”“大胆地推测”,表现出富兰克林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这是他揭开雷暴秘密的基础,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为什么说雷暴就是放电现象?加点的字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 奇,这里读q。这一句讲当时的人们愚昧、迷信,不能接受富兰克林的推论,甚至嘲笑他。这样写更能衬托出富兰克林的自信和决心。,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交代了实验的时间及天气状况。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系,这里读j,指“将绳带打结以固定物体”,如:系鞋带、系围裙。攥住:紧紧握着。这几句话交代了做实验用的材料及实验原理:风筝,将麻绳带向高空;铁丝,吸收“天电”;麻绳,淋湿后当导线;丝带,起绝缘作用;铜钥匙,检验是否带电。富兰克林想象大胆,但这样做危险性很大。段导读:富兰克林早就对雷暴进行了观察,已有所发现,并大胆推测,然而人们不相信,于是他决定通过实验揭秘。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这两句话交代了什么?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 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n)住丝带。 重点句解析:将风雨中的风筝比喻成大海中的小舟,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暗示了当时富兰克林在众人的不解和嘲笑中,坚持科学实验的严峻形势,赞美了富兰克林勇敢、执著的科学精神。这几句话详细地叙述了实验的过程。他成功地揭开了“天火之谜”,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人类科学的进步,人类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震惊:大吃一惊。文中指实验的结果让人们意想不到。宣告:宣布。做实验用的材料有哪些?其中的实验原理分别是什么?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这几句主要写什么?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富兰克林实验成功的意义是什么? 段导读:富兰克林“风筝实验”的经过。“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这次实验成功回击了那些嘲笑富兰克林的人,揭穿了“上帝的怒火”这类无稽之谈。这次实验成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段导读: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揭开“天火之谜”,震惊了世界。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 这句话介绍了富兰克林实验的实际意义,用科学造福人类。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yn)了。这句话介绍了什么?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揭示题旨1.学生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的心情吗?是不是很害怕?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待雷暴的呢?你知道雷暴是怎样发生的吗?3.“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便成了一个谜。是谁解开了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呢?这就是本文要讲的内容。(老师板书课文题目:天火之谜)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2.用掌握的汉字特点自学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语。3.老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详细讲解。(1)读准字音。bo暴p劈zh炸b毙fng讽ji揭shun拴yo钥shi匙din颠(2)掌握字形。按结构分类记忆。左右结构的字:炸讽揭拴钥颠上下结构的字:劈毙上中下结构的字:暴半包围结构的字:匙旧字去一部分,变成新字。瀑暴巅颠旧字加一部分,变成新字。辟劈乍炸风讽全拴月钥真颠旧字换一部分,变成新字。僻劈诈炸枫讽竭揭栓拴明钥题匙滇颠(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冷嘲热讽:尖刻地嘲笑和讥讽。怒发冲冠:头发竖立将帽子顶起,形容十分愤怒。欣喜若狂:高兴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无稽之谈:没有根据,无从查考的话。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富兰克林解开了雷暴之谜(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天 火 之 谜天火之谜富兰克林揭开谜底发明避雷针1.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有利于把学生带进雷暴发生时那令人心惊胆战的情境之中。2.在课堂上一定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让学生以读促思、以疑促读、读思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有发现的喜悦、顿悟的惊喜和思考的快乐。3.教师可在教学中紧抓“风筝实验”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让难以理解的科学实验过程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形象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1.看拼音,写词语。bodng暴动pmin劈面bozh爆炸fngc讽刺jiki揭开dinb颠簸2.选词填空。爱护爱惜珍惜(1)他从小就养成了(爱惜)书籍的习惯。(2)他十分(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地浪费掉。(3)妈妈很(爱护)自己幼小的孩子。平静寂静安静(4)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5)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平静)的海面。(6)山谷里很(寂静),只能偶尔听到一两声鸟鸣。3.找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画“”。(1)青菜菠菜韭菜蔬菜芹菜(2)希望盼望期望失望眺望(3)汽车卡车小轿车大客车货车(4)爷爷舅舅祖母老师叔叔1.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并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2.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立志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导入1.本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写了富兰克林勇敢地进行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发明了避雷针的经过,教育我们要勇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2.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着重描写了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经过。通过这个实验,突出表现了主人公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二精读课文,细心体会1.细读第1自然段。(1)你们知道天火是指什么吗?为什么说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呢?天火是指雷暴。因为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所以雷暴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老师板书:可怕的天火(2)天火之谜到底指的是什么?(天火指雷暴。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板书:解开谜团2.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第2自然段。这个谜在什么时候被谁解开了?这个谜一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3.这个谜是怎样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3、4自然段。(板书:大胆推测)(1)富兰克林为什么觉得天上的雷电与静电现象很相似?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2)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值得奇怪,但在当时却令人难以相信。人们为什么要取笑他呢?都有哪些人取笑他?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取笑富兰克林呢?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他们会说富兰克林真是异想天开,精神有毛病。(3)文章是怎么从第3自然段过渡到第4自然段的?作者用“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这句话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板书:风筝实验(4)做这次实验的条件有哪些?一只风筝,风筝上要拴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麻绳下面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5)怎样知道麻绳带上了电?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6)指导读两个感叹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第一句要读出有惊奇发现的心情,第二个感叹句要读出他成功的喜悦。(7)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精彩,同学们能够把“风筝实验”的经过复述出来吗?出示多幅图片,指名学生复述课文第4自然段。(8)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在文中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亲自试验。4.学习第5自然段。(1)“风筝实验”成功了,这个实验证实了什么?证实了富兰克林先前的推测: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2)联系上下文想想,成功进行了“风筝实验”在当时的影响有多大。板书:震惊世界5.学习第6自然段。(1)说说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现实意义。雷暴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震惊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板书:发明避雷针(2)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再说说避雷针的作用。避雷针能够使高大的建筑物在雷电轰鸣时安然无恙。三总结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天火之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做“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他勇往直前、大胆探索的科研精神,说明只有经过大胆推测、精确细致的观察试验、研究求证,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1.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遵循写人文章的一般方法,在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落在主人公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上面。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重读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描写,深化学生对文中人物品质的认识。2.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生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情境,不断为学生激起“涟漪”甚至“波涛”。3.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无疑处提问题,从而使学生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螺旋式上升。在无疑处质疑,既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识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1.把词语补充完整。排(忧)解难惊(涛)骇(浪)千里(迢)(迢)两(袖)清风无(可)奈(何)身(临)其(境)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画“”。有几(棵颗)含羞草,那(矫骄娇)嫩(的地)(区躯)干上长着一对对小叶子,顶(喘端瑞)开着淡红色(的地)小花。它虽然(挺庭廷停)美,但是与周围这仙(境镜)般的花的海洋相比,(十实时)在太平常了。3.解释下面的词语。(1)冷嘲热讽:尖刻地嘲笑和讥讽。(2)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3)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4)怒发冲冠:头发竖立将帽子顶起,形容十分愤怒。4.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每组中的句子连成一句话。(1)雪太大。车不能开得太快。因为雪太大,所以车不能开得太快。(2)天气很恶劣。我坚持去学校上课。虽然天气很恶劣,但是我坚持去学校上课。(3)苹果很好吃。苹果很有营养价值。苹果不仅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7课时 快乐的午餐
- 水质实验室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型储能项目安全生产方案
- 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项目运营管理手册
-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方案
- 化工产业园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方案
- 一、机械能(第2课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考点练习
- 影视艺术特性74课件
- 水电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论文集合同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二手房屋买卖物品交接清单
- 技师论文 变频器的维修与保养
- 非标自动化设备项目进度表
-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