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第2课时.ppt_第1页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第2课时.ppt_第2页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第2课时.ppt_第3页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第2课时.ppt_第4页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第2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 五年后 1648年 海尔蒙特 J B vanHelmont 柳树增重74 47kg土壤减少0 06kg 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 1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 5Kg 思考 该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 缺乏对照实验 没有考虑空气的影响 1771年 英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现象 蜡烛熄灭 现象 蜡烛持续燃烧 现象 小鼠死亡 现象 小鼠存活 结论 植物能够净化因燃烧或呼吸而变混浊的空气 思考 该实验有时成功 有时失败 为什么 有时可能是在无光条件下做的 因为无光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只有细胞呼吸 所以没有氧气释放 而是释放CO2 所以实验失败 1779年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 英格豪斯的实验设计与前人相比 改进在什么地方 设计了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即唯一自变量 对实验过程进行重复 1785年 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 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拉瓦锡Laroisier A L 1845年 梅耶指出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 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785年的结论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的 梅耶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在发现了空气的组成的基础上提出的 依据是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现象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 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置于暗处几小时 思考 目的是什么 绿色叶片中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萨克斯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让叶片一半曝光 另一半遮光呢 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是为了进行对照 1941年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美国 结论 O2来源于H2O H2OC18O2 H218OCO2 O2O2O2 O2O2O2 O2O2O2 O2O2O2 O2O2O2 O2O2O2O2 O2O2O2O2 18O218O218O2 18O218O218O2 18O218O218O2 18O218O218O2 18O218O218O2 A B 卡尔文循环 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的实验 美国 2 光合作用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划分依据 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H2O 类囊体膜 酶 1 光反应阶段 酶 光 色素 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上 水的光解 还原剂 ATP的合成 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CO2 糖类 五碳化合物C5 蛋白质 脂质 CO2的固定 三碳化合物2C3 C3的还原 基质多种酶 2 暗反应阶段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叶绿体的基质中 多种酶 H ATP 3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CO2 H2O 叶绿体 光能 糖类 CH2O O2 需要光 不需要光 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 基质中 水的光解 ATP的合成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ATP中活跃化学能 ATP中活跃化学能 光能 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 和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是两个相互独立 相互制约又密切联系的过程 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的比较 需要色素 酶 需要酶 H ATP 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如硝化细菌 硫细菌 铁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 三 化能合成作用 光合作用效率 1 光照强度 3 CO2浓度 4 矿质元素 合理施肥 5 水 合理灌溉 2 温度 四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五 光合作用原理的实际应用 合理密植 间作 轮作 合理灌溉 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