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乙肝科学防治.ppt_第1页
认识乙肝科学防治.ppt_第2页
认识乙肝科学防治.ppt_第3页
认识乙肝科学防治.ppt_第4页
认识乙肝科学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乙肝科学防治 单位 姓名 职称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制作 广东省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系列课件 演讲人简介 12 照片 主要内容 概述病原体 流行情况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症状 检查 治疗预防一些关注的问题 概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乙肝 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 主要侵害肝脏 引起炎症反应 破坏干细胞 导致功能受损 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 其主要经血传播 分布于世界各地 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 乙肝病程迁延 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肝硬化及肝癌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 病原体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病毒科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的抵抗力较强 但65 10h 煮沸10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 环氧乙烷 戊二醛 过氧乙酸和碘伏对HBV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流行情况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 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 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 其中3 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 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我国1 59岁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携带率为7 18 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0 96 据此推算 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 传染源 急性 慢性患者 亚临床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 其中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 由于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携带者常无症状 不易被发现 因此HBsAg携带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乙肝病人或HBV携带者的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等液体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颗粒 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HBV主要经血液和血制品 母婴 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由于病人或携带者血液中HBV含量较高 而在体液和分泌物 如唾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等 中含量很微 因此HBV以血液传播为主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比艾滋病毒强50 100倍 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可存活至少7天以上 在此期间 如果病毒进入未感染者的身体 它依然可造成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不会通过受污染的食品或水传播 通常不可能在工作场所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 围产期 生产时由母亲传给新生儿 儿童期早期感染 通过与已被感染家人间的相互接触所导致的症状不明显的感染 不安全的注射输血性接触 易感人群 未获得有效免疫的人群对HBV都具有易感性 症状 乙型肝炎病毒可造成急性病患 症状可持续数周 包括皮肤和眼睛发黄 黄疸 尿色深 极度疲劳 恶心 呕吐和腹痛 患者可能需要数月乃至一年才能痊愈 乙型肝炎病毒也会造成慢性肝脏感染 以后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超过六个月以上 表示感染慢性乙肝 检查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 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 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检查意义在于 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 区分大三阳 小三阳 学会看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 治疗 急性乙型肝炎没有特异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的是让身体感到舒服和保持足够的营养平衡 包括补充因呕吐和腹泻流失的液体 对慢性乙型肝炎可使用药物治疗 包括使用干扰素和抗病毒药物 这对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所帮助 需持续服药 治疗费用昂贵 若发展成肝癌 多为致命 在发展中国家 大多数癌症患者在诊断出癌症后数月内即死亡 肝硬化患者有时要接受肝移植 成功几率各不相同 预防 一 保护易感人群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免疫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 其次为婴幼儿 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预防 高危人群 有高危性行为的人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伴侣和家人 注射药物使用者 频繁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的人 实体器官移植接受者 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职业风险的人 包括卫生保健人员 前往乙型肝炎病毒高发生率国家的国际旅行者 预防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 按照0 1 6个月程序 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 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越早越好 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 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预防 二 管理传染源 患者及携带者应注意 禁止献血 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血液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 牙刷 口杯 剃刀和毛巾应予专用 应避免同乳幼儿密切接触 不宜口喂小儿 其家庭成员和同居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防止家庭内交叉感染 预防 三 切断传染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主要包括 到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是注射 包括针刺的针具 牙科检查或手术 内镜等 理发 刮脸 修脚 穿刺和纹身时要注意用具是否严格消毒 注意个人卫生 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 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 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对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 性交时应用安全套 HBsAg阳性的孕妇 应避免羊膜腔穿刺 并缩短分娩时间 慢性乙肝患者应注意 定期检查 尽早治疗避免饮酒 服用伤肝药物 以及食用发霉的花生 玉米等可能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 避免将乙肝传给他人 不要与他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刷 如有伤口须包扎 不能捐献血液 器官或者精液 告诉家人接受乙肝疫苗注射 切勿轻信虚假医药广告 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一些可能您关注的问题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 工作 学习不会感染 日常生活 工作 学习接触会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要及时 最好在婚前 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如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并保证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 越早越好 首针乙肝疫苗 可保护95 以上的小孩不被感染 但极少数 约2 3 可能通过宫内感染而导致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总的看来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能结婚 生育吗 需注意什么 能 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 人社部发 2010 12号 取消了入学和就业体检中检测乙肝项目 但以下入学 就业情况仍需检测乙肝项目 1 乙肝病原携带者 特警职位 不合格 2 民航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 可以保留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 3 血站从事采血 血液成分制备 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 入学 就业需要乙肝体检项目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 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殊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 工作 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 可以正常学习 就业和生活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