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甘霖 学习目标 1 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结构 2 理解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3 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内容概览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品德的实质与结构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的实质态度的结构 品德的实质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言行一致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依从 认同 内化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和内部 一 有效的说服二 树立良好的榜样三 利用群体约定四 价值澄清五 赏罚控制 教学重点 1 态度与品德的结构2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3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4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5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6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极其关系 内容 一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二 品德的实质和结构三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 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经常表现为趋避 喜恶等第一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第二 态度不同于能力 它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而能力同样为倾向性 是决定个体能否完成某任务的倾向性第三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不是天生的 二 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如好人坏人 态度的情感成分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情绪或情感体验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行为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一般来说态度上述三成分是一致的 也有意外如拉皮尔的亚裔偏见研究 反映知行脱节P178 二 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一 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 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观念控制下的自觉行为 品德是认识和行为的统一 所以精神病人的行为不能认为是有品德的 二 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 道德认识指对道德规范及执行意义的认识 1 道德知识 2 道德信念 3 道德价值观念道德观念 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 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和支配作用 2 道德情感 是伴随道德认识面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1 内容 义务感 责任感 羞耻感 集体感 2 形式 直觉的道德感如荣誉感羞耻感想象的道德感如英雄感伦理的道德感如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3 道德行为 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意义的行为 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三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 相同点 1 二者实质相同 都是影响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2 二者结构一致 都由道德认识 情感和行为组成 二 区别1 涉及的范围不同 态度的范围大于品德2 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1 接受 注意 2 反应 3 评价 4 组织 5 价值性格化 态度 品德 接受 即注意 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 反应 留心态度对象 并做一点相关的事情 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 评价 即按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 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 组织 即价值标准的组织 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 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 性格化 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之内 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内容 一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二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研究方法 说故事法研究4 12岁儿童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 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 从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 打破杯子故事 A 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 听到有人喊他吃饭 就去开饭厅的门 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 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 盘内有15只杯子 结果撞翻了盘子 打碎了15只杯子 B 一个小男孩亨利 一天趁妈妈不在家 想吃柜子里的果酱 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 由于果酱放得太高 手够不着 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 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皮亚杰提了两个问题 1 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 这两个孩子中 哪一个更坏一些 为什么 结论 1 儿童认为规则是万能的 不变的 尚未认识到规则实际上是由人制订的 是可以改变的 2 儿童在评定行为的是非时 抱有极端的态度 非好即坏 3 儿童在行为的好坏判断时 是依据行为后果 不考虑主观动机 4 儿童把惩罚视为天意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在10岁之前 儿童对道德 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称为他律道德 在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 称为自律道德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研究方法 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 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 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 以此 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著名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一位妇女患了癌症 生命垂危 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兹 本镇一位药剂师发明了一种新药可以救他的妻子 但是这个药剂师一剂药要价2000元 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兹竭尽全力 只借到一千元 他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 或者延期付款 药剂师拒绝了他的恳求 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 晚间闯进药店偷走了药 根据被试的回答 柯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 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 于是 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水平一 前习俗水平水平二 习俗水平水平三 后习俗水平 柯尔伯格认为 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 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研究表明 大多数9岁以下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 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二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言行一致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自我意识增强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初二是品德发展关键期 道德观念的原则性 概括性不断增强 但还带有具体经验的特点 道德情感表现丰富 强烈 但又好冲动 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 渴望独立自主行动 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 研究发现 初二是品德发展关键期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 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 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内容 一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二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三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 一 亲历学习 个体通过直接体验其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二 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或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一般分为两类 榜样学习 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学习替代学习 观察他人行为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方式 其中观察学习是学习态度的最有效方式 二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 依从为了获得奖励与避免惩罚而在表面上与他一致 二 认同从内心里赞同他人的意见而改变态度 无意识模仿 三 内化吸收他人的观点而形成新的价值体系 三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 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 民主 信任 容忍 社会风气 观看暴力电影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同伴群体 二 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 是改变态度的先决条件 内在逻辑不一致 人际上的不一致 行为与认识上不一致 新旧经验不一致 态度定势 如对爱国 奉献等 道德认知 遵循先他律后自律 循序渐进的原则4 受教育程度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 有效的说服二 树立良好的榜样三 利用群体约定四 价值澄清 选择阶段 赞赏阶段 行动五 赏罚控制 一 有效说服说服是指教师向学生提供对其原有态度的支持性和非支持性的论据以改变其原有态度的过程 一 提供正面论据与反面证据 二 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 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三 逐步提高要求 二 榜样示范 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完成的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最重要形式 榜样在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榜样起替代强化的作用 强化 外部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三 利用群体规定 一 经群体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 协定 对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使成员承担了执行的责任 二 群体规定的七个阶段 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使学生在思想上认清问题 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 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让学生提出所要迏到的态度目标 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 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任务 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 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四 价值辨析价值辨析是指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价值选择 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念 并且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做事情 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 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 选择阶段 自场选择 让学生思考 你认为你是从什么时候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的 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让学生思考 在你产生这一想法之前 你经常考虑什么事情 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 让学生思考 每一种可供选择途径的后果将会怎样 2 赞赏阶段 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让学生考虑 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 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让学生回答 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 3 行动 按自己的选择行事 教师可以对学生说 我知道你赞成什么了 现在你能为它做些什么呢 需要我帮忙吗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教师问学生 你知道这一途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吗 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 才能真正具有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 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 赋值过程 五 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都是利用行为结果来形成与改变态度 增强行为 减弱行为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1 惩罚2 去所恶 施所恶 去所欲 施所欲 奖励 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1 品德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和 B A 道德观念B 道德行为C 道德品质D 道德意识2 一般来说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即依从 认同和 A A 内化B 行为C 实行D 反馈3 在思想 情感 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平安小区创建方案
- 职场健康护理查房实践分享
- 房屋登记官考试《房屋登记官考试找答案》新版
-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与管理
- 长期卧床病人心理健康护理查房
- 特需老人健康管理护理查房
-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护理查房经验
- 工业生产岗位安全设备管理及指标知识试卷
- 2025年山东省莒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疯狂蚂蚁儿童画课件
- T-SZHW 001-2024 深圳市城市管家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 三废环保管理培训
- 《分娩方式的选择》课件
- 培训课件 -BBF品牌建设模型-
- 新的患者护理模式个性化医疗关怀培训课件
- 安徽省蚌埠二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学生版)
- 医疗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培训指导
- 《防暑降温-知识培训》
- 招标《采购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2
- 2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
- 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