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试题.doc_第1页
粉尘---试题.doc_第2页
粉尘---试题.doc_第3页
粉尘---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粉尘 一、填空题1、粉尘采样一般采用的滤膜为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2、空气中粉尘浓度50 mg/m3 时,用直径37mm或40mm的滤膜;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3、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定点采样时,流量范围为580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4、滤膜在使用前应进行处理,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干燥2h以上。5、滤膜称量时,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在衬纸上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将滤膜和衬纸放入相应容器中备用,或将滤膜直接安装在采样头上。6、滤膜安装时,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用直径75mm的滤膜时,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7、短时间采样时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5L/min4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8、长时间采样时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L/min5L/min流量采集18h空气样品。 9、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10、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 50%,简称呼尘。11、无论定点采样或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夹的大小和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使用直径37mm的滤膜时,m不得大于5mg;直径为40mm的滤膜时,m不得大于10mg;直径为75mm的滤膜时,m不限。12、滤膜增量(m)1 mg 时,可用感量为0.1mg分析天平称量;滤膜增量(m)1mg时,应用感量为0.01mg分析天平称量。13、粉尘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14、粉尘采样应通过调节使用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防止滤膜上粉尘增量超过上述要求(即过载)。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采样夹。二、判断题1、滤膜在使用前应进行干燥处理,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干燥2h以上(对)2、滤膜安装时,滤膜光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错)答案:毛面3、使用直径75mm的滤膜时,可以直接安装在滤膜夹上。(错)答案:应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4、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10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错)答案:应该是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5、无论空气中粉尘浓度有多大,均可使用直径40mm的滤膜。(错)答案:粉尘浓度50mg/m3时,应用直径75mm的滤膜。6、使用直径37mm的滤膜时,m不得大于5mg;直径为40mm的滤膜时,m不得大于10mg;直径为75mm的滤膜时,m不限。(正确)7、当过氯乙烯滤膜不适用时(如在高温情况下采样),可用超细玻璃纤维滤纸。(对)8、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可使用不同分析天平进行称量。(错)答案:必须使用同一台。9、采样结束后发现滤膜出现了裂隙或褶皱,则该样品无效,应重新采样。(对)10、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对)11、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 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对)1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24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错)答案:8h工作日15、粉尘的超限倍数为2,其他化学因素的超限倍数为3.(错)答案:粉尘超限倍数为2,;不同的化学因素应根据限值,配合超限倍数表格中的规定执行。四、问答题1. 总粉尘和呼吸性的定义?答案: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 50%,简称“呼尘”。2. 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要求有哪些?答案:无论定点采样或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夹的大小和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1)使用直径37mm的滤膜时,m不得大于5mg;(2)直径为40mm的滤膜时,m不得大于10mg;(3)直径为75mm的滤膜时,m不限。(4)采样前,要通过调节使用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防止滤膜上粉尘增量超过上述要求(即过载)。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采样夹。五、计算题粉尘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