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大学C-3#理科院系楼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太原大学新校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3) 有关场地平面图(4) 公司多年来在太原地区的施工经验。(5)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太原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第三标段C-3理科院系楼工程,工程位于太原市教育园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5097.5,本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地下1层层高3.6m,地上各层层高3.9m,工程建筑高度22.7m。(1) 本工程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结构形式为桩承台+防水板基础,地基处理采用静压500500管桩。抗震慑防裂度为八度。(2) 本工程均为六层多层建筑,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一级,防水等级二级,建筑安全使用年限50年。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其稳定水位深度在1.92.2m左右,现场实测水位相当于绝对标为769.60m,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侧向的补给,地下水位受季节降水量所控制。变化幅度在1M左右。四、降水设计方案依据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和现场自然地坪标高,结合本公司基坑降水经验,本基坑降水采用大口径井点降水方案,4.1降水井井身结构降水井深度:10m左右降水井井径:600滤水管管径:300(无砂管)滤 料:24(细砾石)降水井间距:1013m井身结构见附表一。4.2降水井布置降水井的布置是保证降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降水工程井点的布置一般间距为1013m,降水井距基坑周边距离为2.0m。同时在施工中利用收集到的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抽水试验成果再作适当调整。具体布置见附图二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4.3施工技术措施由于本基坑上部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地下水位较高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侧向的补给,其含水介质渗透性差;因此,含水层进行降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住本基坑降水效果,本次降水在部井和施工中采用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1) 加深降水井深度从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含水介质为粘性粉土,渗透性差,涌水量小的特点,因此加大降水井深度以增大渗流梯度,确保降水效果。(2) 完善成井工艺、确保成井质量由于本次降水涉及到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且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层赋存层位变化较大。因此,只有完善成井工艺才能确保成井质量。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采用多次反复、内部循环洗井法洗井。(3) 加设引排设施(4) 依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含水介质均为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其持水度大,均匀性差,基于上述特征,在施工中如出现坑壁、坑底渗水现象,可采用加设引排设施,以确保基坑及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4.4降水井施工4.4.1工艺流程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图场地平整测量施放井点钻机对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滤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工艺流程图如下:4.4.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成孔:采用直径600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比重1.05.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方可下放滤管。2、井管安装: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根竹片,10号双铁丝捆绑;关口内壁不错位,选择透水性良好的滤管安装于含水层对应部位。3、填砾: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俩侧慢慢对称填入,以防滤管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m时用粘土填实。在填滤时如发生井口反砾现象,应及时停止填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4、洗井: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采用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洗井结束前测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淀小于0.30.5m.5、下泵:下泵深度距井底1.02.0m左右。6、井点保护:降水井施工完成后,降水井井口应高于自然地坪2050,加井盖予以保护,并派专人进行监护,避免杂物落入井中,以免破坏。7、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观测井水位,以此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必要时对方案作适当调整,以确保基坑降水效果。4.5降水井监测为了掌握场地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做到降水井点布置合理,达到较好的基坑降水效果,在降水进行施工及降水过程中对降水井进行监测,检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含水层岩样,分析含水介质变化,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为合理部井提供依据。(2)在洗井过程中监测井深、地下水位变化,并及时进行试验抽水,确定各单井涌水量,为选择降水泵型提供参数。(3)降水工作开始后每天早、中、晚对降水井水位各测一次,做好记录,以便及时掌握降水效果。(4)地下水位达到稳定后确保每天观测一次水位,依据地下水位变化历时曲线,调整水泵投入量,达到降低能耗、保护地下水资源目的。(5)每二天测量一次降水井深度,掌握降水井沉砂量,以便发现失效的降水井,做到及时处理,延长降水井寿命。五、施工部署5.1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见下图5.2质量保证体系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工程师。组员:质量员、实验员、测量员、资料员、施工员。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质量员安全员质量检测安全环保降水作业组5.3劳动力组织计划1、降水井施工15人。2、电工2人3、其他辅助人员:10人4、管理人员:3名5.4机械设备计划机械设备见下表: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钻机D600台22配电箱个43空压机台24平车55潜水泵台555.5施工工期本工程降水井成井施工10天,降水7天后开挖土方。六、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6.1降水安全、环保措施6.1.1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戴安全帽,钻塔下严禁站人。(2)工人进场要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要有书面记录。(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原则,设立电工值班制度,非电工不得随意接电,电工应随时检查电路情况,排除隐患。(4)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明火。(5)机械维修、清理应在断电后进行,并由电工拉闸上锁,清扫完后再通知电工通电,以避免人员伤亡。(6)机械操作手、电气焊工、电工,应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7)配电箱、开关箱位置合理,内部设施符合要求,箱体整洁牢固加锁。6.1.2环保措施(1)设置泥浆沉淀池,泥浆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井。(2)施工场地无随地大小便,施工垃圾及时处理。(3)降水外排水设置泥浆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井。(4)施工人员不许大声喧哗。(5)钻机等强噪声设备按建委规定,控制施工时间。(6)增加环保意识,对在施工人员入场前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基坑降水计算书1、 计算概化模型及计算依据本基坑所涉及的共有二层含水层,既上层滞水含水层。依据各含水层所处的层位及其特征,建立计算概化模型:(1) 基坑降水平面面积:5000。(2) 本工程降水涉及含水层共两曾,含水层分布不均一,且具有随机性,累计厚度约3.5m。(3) 由于含水层均位于基坑底面以上,因此降水采用疏干性降水。本工程降水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中提供的有关计算方法,结合我公司在太原地区多个基坑施工设计所累计的经验,同时考虑到规范中提供的公式为一理想状态下的含水层等方面的因素,计算中采用修正系数进行了修正。2、涌水量计算:(根据经验)Q=1.366K(2H-S)S/(lgR-lgX0)600m/d6、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