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重点实词虚词,总结掌握“相”、“谢”等词在不同语境的不同的含义和用法。2、能够通过人物对话及尖锐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3、感悟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进一步认识刘、焦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及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教学过程导语:(ppt在标题下面写了两行字: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其实这首诗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剧“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而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悲剧仍在上演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不同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爱情悲剧又是怎样造成的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言知识检查复习:总结一词多义 相、谢、见、为相:1、相(xing),副词,有称代作用,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一是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例如:(1)及时相遣归 (2)久久莫相忘(3)嬉戏莫相忘二是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例如:(1)会不相从许 (2)还必相迎取(3)誓不相隔卿 (4)誓天不相负(5)不得便相许三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例如:(1)好自相扶将 (2)蹑履相逢迎 (3)怅然遥相望2、相(xing),副词,互相 例如:相见常日稀3、相(xing),名词,相貌;宰相,丞相。如: 儿已薄禄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相(xing),动词,仔细看,审察;辅助,帮助。如:伯乐相马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见:1、动词,见面相见常日稀(见面)黄泉下相见(见面)2、副词,有称代作用,用在动词前,相当于“我”君既若见录(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府吏见丁宁(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3、表示被动,相当于“被”渐见愁煎迫(“被”)谢:阿母谢媒人 谢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辞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 花谢花开 凋谢为君家妇难为 做 君既为府吏 担任 为仲卿母所遣 被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作非为织作迟 因为 慎勿为妇死 为了始尔未为久 是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语气助词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替;制定二、文本研读(一)分析人物形象1、明确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外貌描写、动作行为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重点从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2、提问学生分角色演读重点人物语言3、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要求结合原文分析讨论总结人物形象。4、归纳总结,ppt展示5、具体内容:刘兰芝:美丽、善良、聪明能干、知书达理、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第节:自请谴归“十三能十六诵诗书”说明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富有教养;“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说明什么?-勤劳能干;“大人故嫌迟”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内容?-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兰芝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谴归?-一则不堪凌辱,二则她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这一节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2)第节:请用此段中的两个字概括段意。-严妆。兰芝为何鸡鸣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打扮时为何“事事四五通”?-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示威,也表现了她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进行描写,目的何在?-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3)第10节:拜母别姑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什么?-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辞小姑时落泪,辞焦母时不落泪,不卑不亢,足以见出兰芝怎样的性格?-倔强。(请个别同学读)虽然作者极力写刘兰芝的善良和温顺,但善良和温顺之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言行的细节里,自请谴归是如此,严妆打扮、拜母别姑也是如此。(4)再来看夫妻誓别时,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仲卿劝她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被仲卿的真挚的情义所感动于是“感君区区怀”;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逼迫”;她对爱情更是忠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5)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言拒绝:“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6)哥哥逼婚时,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结束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便应允了。“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再嫁期作定时,裁衣做裳乃至“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拘谨懦弱。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他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他深爱兰芝却又不敢直接与其母抗争,只是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见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等到“母槌床便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去,一面劝兰芝暂回娘家,一面约定将来再去接她。其实,他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实际行动。兰芝被逼改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兰芝死后,他以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诗中写了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生生地刻画出了这个怯弱书生的性格和面貌。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他的反抗性格还表现在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今日大风寒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于晴天霹雳,而“自挂东南枝”,既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是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抗争。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绝望,由软弱到坚强的过程。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极端的蛮横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一会儿(阻死时)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目的是要仲卿速谴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刘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他对兰芝粗暴训斥,“作计何不量!”显得盛气凌人。“先嫁足以荣汝身。”足见他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欲往何云?”一句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二)分析造成悲剧的原因:1、介绍社会背景(1)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 (2)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3)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4)胡适说, 汉初几十年中,汉帝国的宗教上有一个最重大的变化,就是“以孝治天下”的观念成为国教的一部分。2、合作探究:1)、焦母棒打鸳鸯、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因而为焦母所不容。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2)、悲剧产生的原因?性格悲剧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 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中,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社会悲剧在当时,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子,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妹妹,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3、总结主题(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