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空巢学生”的现状调查及行动策略研究.doc_第1页
农村小学“空巢学生”的现状调查及行动策略研究.doc_第2页
农村小学“空巢学生”的现状调查及行动策略研究.doc_第3页
农村小学“空巢学生”的现状调查及行动策略研究.doc_第4页
农村小学“空巢学生”的现状调查及行动策略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小学“空巢学生”的现状调查及行动策略研究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中小 罗昭武一、调查背景及方法“空巢学生”,即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不在家中的在读学生,形成这种现象或是年轻的父母迫于生计、离乡背井外出务工;或是天灾人祸意外造成;或是夫妻离异,成为“新单亲家庭”但不管怎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素养的提高,流通的加快,这种的现象越来越多,而由其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凸现教育之中。为高质量地完成七年义务教育,很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因此,我们提出本研究课题。2011学年初,笔者以问卷方式对所任教的一所农村小学三个年级共计1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父母状况、现监护人情况,学生本人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心理素质等。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座谈、访问等,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求教于同仁探讨。二、现状分析1、各年级学生父母状况年级学生人数外出离异亡故双方一方双方一方六年级44293221402五年级52572126210四年级53985277103合 计1506250624715上表反映,父母双方外出的学生总数占总学生数的16.6%;一方外出的占总数的41.4%;其他原因造成的占总数的1.3%;“空巢学生”总数占总学生数的51.3%。家庭关爱的缺失,父母监护的放任,都极其使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模糊阶段的小学生缺乏情感,迷失方向,失去奋斗的动力。2、父母均外出(或父母死亡)的“全空巢”学生临时监护人情况监护人学生数(外)祖父母亲戚邻居(朋友)无25119839113从251名“全空巢”学生的临时监护人的身份调查可以看出,年老体衰、隔代的(外)祖父母已成为学生临时监护人的主力军,占了临时监护人总数的78.9%,其他的占19.9%,无监护人的也有1.2%。由于老人们年高体弱,在体力上无法更好地照顾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上也有可能滞后于时代,很难与学生沟通。这一切都容易造成学生心扉郁闭、情绪不移、性格怪癖、行为不轨、缺乏自律、成绩下滑。3、“空巢学生”最想望的事情(有部分学生出现多项选择)选项学生数父母在身边提高成绩购物上网交朋友其他无893621245687893514不难看出,想要有个家是绝大多数“空巢学生”的首要愿望,占了“空巢学生”的69.5%;其他的如想有个知心朋友,上网和购物的也不在少数,所占比例依次为10%、9.7%、6.3%;希望提高学习成绩已不是“空巢学生”所关注的,只占了2.7%;在其它35位“空巢学生”的问卷里还出现逃学、学武闯江湖、打工、做生意等想望的事情,在与我校18位班主任的座谈中还反映出,“空巢学生”较其他学生更容易出现逃学、早恋、上网、不合群、打架、偷窃以及过渡消费等不良现象。人生目标的迷失、情感态度的缺失、不良习惯的生成以及人格的失落,已成为“空巢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如任其发展,必将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造成危害。4、学生性格现状:根据性格类型测量表调查男(22人)女(8人)合计(30人)人数所占比例%人数所占比例%人数所占比例%典型外倾性格419112.5517稍外倾性格29112.5310外倾、内倾混合性倾性格299112.53310典型内倾性格112.513从表中可以看出60%的学生有内倾、外倾两重性格。通过谈话、家访,我们发现这类学生很少与其监护者进行交流。在家中,显得较孤独、任性,常与监护者发生冲突。在学校则显得活泼、好动,男生喜欢到处闲逛,但对集体活动不够热心,较自由散漫;女生则乐于交友,显示出良好的合作态度。5、“空巢学生”的学习状况,总体上讲较差,并且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同一标准要求下,女生优于男生。突出表现人数所占比例上课听讲有旷课或迟到现象7次以上2170上课说话,左顾右盼,不专心,不认真,没精打彩1860上课走神,精神不振,不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不踊跃1757课堂笔记时有时无,或笔记无条理2893家庭学习放学后,不看书,不作业,第二天抄作业,到处玩2170晚上看电视超过10点钟2067想看黄色录相或偷看黄色录相1653早晨起床要别人叫醒2377参与赌博、玩电子游戏、台球等活动2273学习成绩平均成绩70分以下,且三门科目不及格30100学习成绩保持稳定,班内排位相对稳定2480无突出学科或学习无特别爱好2790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在家庭学习,这类学生最突出的感受是不自觉,不认真、贪玩、课外活动贫乏,其内容不健康。三、行动策略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构建全方位的“空巢学生”管理网络,正确对待和处理“空巢学生”出现的问题,不仅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不容回避的现实,也应该是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一个课题。学校要构建科学的管理网络,成立“空巢学生”问题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拟订计划、宏观调控;政教处要检查、监督和协助班主任及时保质做好学生工作,抓计划的落实、反馈和改进;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及时联系家长(或监护人),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还可以建立定期家访和随访制度,开爱学校和班主任的“空巢学生”问题联系热线。2、开设“空巢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对学习的影响,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个性心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根据这类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使他们在“心理断乳期”顺利度过这段远离双亲的日子。3、建立和健全“空巢学生”档案,全程追踪“空巢学生”成长。每学年初,学校应周密部署、班主任配合,对全校学生进行拉网或调查登记,内容包括“空巢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长姓名、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调查整理后的资料要存入班主任工作手册,同时,各班还应建立“空巢学生”成长档案,内容涵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绩、生活方式和爱好、违规违纪行为及处理,成功进步和奖励,教师评语和学生自评等。利用学生成长档案,教师可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解决“空巢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而学生则可以借此全程地评判、监督和激励自己。4、严爱相加,春风化雨,让校、班成为“家”,在对待有问题的“空巢学生”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晓之有理,更要动之以情,“爱”字为先。学校、教师、班集体在处理问题“空巢学生”上不能鄙视,不要坐视,要开展多种多样活动,来吸引和改造他们,如生日时的一个祝福,病难时的一个问候,尴尬时的一个微笑,孤独时的一个聚会。班级间、同学间可以开展“一帮一”结对活动,师生间可以开展节假日“临时家庭”活动,课外活动时加一个小派对,班级里开设温馨提示栏,增设家庭(师生信箱)等,努力给“空巢学生”营造充满温馨、充满爱心和充满希望的家庭氛围,让他们不再孤僻,不再叛逆,不再沉沦。“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