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无题鉴赏.doc_第1页
早春、无题鉴赏.doc_第2页
早春、无题鉴赏.doc_第3页
早春、无题鉴赏.doc_第4页
早春、无题鉴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一、原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二、重点字词 选自韩愈诗选,此题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1)天街,京城街道。(2)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3)皇都,帝都。(4)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3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唐代诗人,曾任水部员外郎。三、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 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 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四、背景此诗作于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五、内容理解: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语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总之,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六、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七、默写练习:1、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是 。2、赞春,是文学永恒的主题:韩愈笔下的早春的草色若隐若现“ , ”白居易钱塘湖里的早春是“ , 。”莺歌燕语;贺知章的咏柳中春柳的样子是“ ,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春雨春风雨是“ , ”。3、韩愈的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直抒对早春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 。七、鉴赏练习题:1、本诗中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一句“_”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2、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_3、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_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5、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无题李商隐(唐)一、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二、重点字词:选自全唐诗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丝:与“思”谐音,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蜡炬,蜡烛。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两句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镜,照镜子。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夜吟,夜晚吟诗。应觉:也是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意思是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蓬山:蓬莱山,传说海上有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指所思念者所在的地方。青鸟,传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殷勤,情意深厚。看,探望。三、【译文参考】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冷。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四、内容理解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表明作品的题目,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一、二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为千古名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泪”隐喻相思的泪水。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五、主旨:这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六、默写:1、李商隐在无题中,使用典故,写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 2、诗歌常常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物我交融。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与本诗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3、“ , 。”两句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已成为千古名句。4、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人们经常使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 , 。”两句诗。5、通过想象,推己及人,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的句子是 , 。七、鉴赏练习: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属双关语,暗指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4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5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6、分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7.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9.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早春六、1、天街小雨润如酥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3、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七、1、“草色遥看近却无”。2、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一般性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4、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5、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案:无题六、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七、1思 对情人的思念2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等修辞表达感情,形象生动,新颖感人。3、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4 B 5、示例:后来有人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忠于职守,尽忠的人,多用来形容教师。6、“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7、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8、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想象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9、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实战演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默写 二、练习1、韩愈, 代文学家。字 ,世称 。谥号“ ”。与 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2、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3、这首诗写出了春雨 、 的特点;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用比喻句“ ”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5、“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6、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7、诗的后两句议论,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结合诗的题目,设想一下韩愈作此诗的目的。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10、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B 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 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D 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直击中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答: 2 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 _.答案:无题作者 一、原文默写 , 。 , 。 , 。 , 。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参考答案:【实战演练】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唐 退之 韩昌黎 文公 柳宗元2、小雨、小草3、细小 滋润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4、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5、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6、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7、此诗送给张籍,是为了逗好友走出家门,感受一下早春气息。8、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9、C 10、C【直击中考】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