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ppt_第1页
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ppt_第2页
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ppt_第3页
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ppt_第4页
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 真菌 具有细胞核 能产孢而无叶绿素的生物 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或 和 无性繁殖 并常有分支的丝状营养体 典型的具有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细胞壁 一 植物病原真菌 1 真菌的营养体定义 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 功能 吸收 输送 贮存养分 另外 还可分化出子实体 1有隔菌丝2无隔菌丝 一 真菌的一般性状 吸器 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 功能 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 真菌营养体的变态 真菌的吸器类型1 白粉菌2 霜霉菌3 锈菌4 白粉菌 菌组织 菌丝体密集地纠结在一起形成菌组织 由有隔膜的高等真菌形成 疏丝组织 菌丝体纠结比较疏松 还可以看出菌丝的长形细胞 菌丝细胞大致平行排列 拟薄壁组织 菌丝体纠结十分紧密 菌组织中的菌丝细胞接近圆形 椭圆形或多角形 1 子座 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形成 大多为垫状 功能 主要为产生孢子的机构 也可渡过不良环境 2 菌核 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 大多为黑褐色 其内部为疏丝组织 外层为拟薄壁组织 特别是表层细胞的细胞壁很厚 功能 贮存较多的养分 对高温 低温和干燥的抵抗能力很强 3 菌索 是一些高等真菌的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 形似高等植物的根 故称为根状菌索 功能 既可吸收营养 也可抵抗不良环境 菌索 2 真菌的繁殖 1 无性繁殖 定义 是指真菌不经过两性细胞或两性器官的结合 由营养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无性孢子 由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孢子 1 酵母菌的裂殖 2 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3 游动孢子 4 节孢子 5 厚垣孢子 6 孢囊孢子 7 分生孢子 真菌无性孢子的类型 2 有性生殖 定义 是指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的生殖方式 有性孢子 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 有性孢子的类型有5种类型 休眠孢子囊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卵孢子 鞭毛菌类真菌的有性孢子 由较小的棍棒形的雄器与较大的圆形的藏卵器结合形成 大多球形 具厚壁 包裹在藏卵器内 常经一段时间才能萌发 每个藏卵器内含1 多个卵孢子 MatureoogoniumandamphigynousantheridiumofPhytophthoracinnamomi 接合孢子 接合菌的有性孢子 由配子囊结合方式产生 接合孢子外有厚壁的接合孢子囊包被 内只含1个接合孢子 常需较长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 子囊孢子 子囊菌产生的有性孢子 由两个异形的配子囊 雄器和产囊体结合而成 一般在子囊内形成8个细胞核为单倍体的子囊孢子 形状为球形 圆桶形 棍棒形或线形等 担孢子 担子菌产生的有性孢子 二 真菌的生活史1 定义 是指真菌孢子经过萌发 生长和发育 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典型生活史 在真菌生活史中 有些真菌可产生几种不同类型的孢子 这种现象称为真菌的多型性 有些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完成生活史 称单主寄生 有的真菌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称为转主寄生 三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1 真菌的分类Ainsworth等 1973 分类系统提出将菌物界下分为粘菌门和真菌门 真菌门下分为5个亚门 5个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 2 真菌的命名 分类单元 1 真菌的命名采用林奈 双名制命名法 双名制的名字为拉丁文的两个词组成 第一个词是属名 属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 第二个词是种名 种名的第一个词一律小写 最后加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姓名缩写 可省略 如菊花锈病病原菌 PucciniachrysanthemiRoze 2 真菌的分类单元界 Kingdom 门 Phylum 亚门 mycotina 纲 Class mycetes亚纲 mycetidae目 Order ales亚目 ineae科 Family aceae亚科 oideae属 Genus 种 Species 真菌的最基本的分类单元是种 真菌种的建立主要以形态特征为依据 种与种之间在主要形态上应该有显著而稳定的差别 亚种 变种 种的下面根据一定的形态差别分为亚种或变种 专化型 小种 1 鞭毛菌亚门 腐霉属 1 霜霉属2 假霜霉属3 单轴霉属 四 园艺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1 腐霉属 Pythium 特征 孢囊梗菌丝状 孢子囊球状或裂瓣状 萌发时产生泡囊 原生质转入泡囊内形成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在藏卵器内形成1个卵孢子 腐生于土壤中 长期存活 有些种类可以寄生于高等植物 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引起幼苗猝倒 根腐 茎腐等 其中最常见的种是瓜果腐霉 P aphanidermatum 寄主范围很广 2 疫霉属 Phytophthora 特征 孢囊梗不分化至分化 孢子囊在孢囊梗上形成 孢子囊近球形 卵形或梨形 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 不形成泡囊 有性生殖在藏卵器内产生一个卵孢子 疫霉属孢囊梗及孢子囊 百合疫病 疫霉菌几乎都是植物寄生菌 寄生性从较弱到接近专性寄生 大多兼性寄生 寄主范围很广 可侵染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引起的病害称为疫病 如百合疫病 由寄生疫霉 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 侵染引起 长春花疫病 大花君子兰疫病 3 霜霉菌是最高等的鞭毛菌 都是植物地上部专性寄生菌 为害植物产生白色到紫黑色的霜状霉层 所引起的病害称为霜霉病 病原菌统称霜霉菌 形态特征 孢子囊长在有特殊分化的孢囊梗上 孢囊梗有限生长 重要的属有 霜霉属 Peronospora 假霜霉属 Pseudoperonospora 单轴霉属 Plasmopara 等 单轴霉属 Plasmopara 孢囊梗单轴直角分枝 末端平钝 孢子囊卵圆形 顶端有乳头状突起 卵孢子黄褐色 表面有褶皱状突起 珊瑚树霜霉病 Plasmoparaviburni 引起叶斑和落叶 霜霉属 Peronospora 孢囊梗主轴粗壮 顶部有多次左右对称的二叉状锐角分枝 末端尖锐 孢子囊无乳头状突起 萌发时经常直接产生芽管 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 在寄主体内 壁平滑或有纹饰和瘤状突起 叶片上形成红色到紫红色的病斑 病叶变黄 潮湿时病斑相对应的叶片下面出现灰色霉层 月季霜霉病 Peronosporasparsa 金鱼草霜霉病 Peronosporaantirrhini 2 接合菌亚门 根霉属 Rhizopus 特征 菌丝分化出匍匐菌丝和假根 孢囊梗单生或丛生 与假根对生 顶端着生球状的孢子囊 内有许多孢囊孢子 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 但不常见 其中匐枝根霉 R stolonifer 引起百合鳞茎软腐病等 子囊果 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 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 称为子囊果 包被有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 称作子囊壳 无固定孔口的称为闭囊壳 呈盘状的子囊果称为子囊盘 子囊产生在子座组织内 子囊周围不另外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 这种内生子囊的子座称为子囊座 3 子囊菌亚门 子实层 子囊菌的子囊或担子菌的担子整齐地排列成层状 称为子实层 1 外囊菌外囊菌属 Taphrina 特征 子囊长圆筒形 平行排列在寄主表面 不形成子囊果 子囊孢子芽殖产生芽孢子 A 胞间菌丝B 子囊及子囊孢子C 角质层 为害多种核果 代表种为畸形外囊菌 Taphrinadeformans 为害桃树引起桃缩叶病 2 白粉菌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 菌丝透明 少数褐色 大都生长在寄主表面 其上产生球状或指头状吸器 伸入寄主表皮细胞中 无性繁殖 菌丝体上形成分生孢子梗 上形成单个或串生的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在寄主表面形成白粉状的病症 称作白粉病 后期产生小黑点 1 叉丝壳属2 球针壳属3 白粉菌属4 钩丝壳属5 单丝壳属6 叉丝单囊壳属 有性生殖产生的子囊果是闭囊壳 成熟的闭囊壳球形或近球形 四周或顶端有各种形状的附属丝 闭囊壳中有1 多个子囊 子囊内2 8个子囊孢子 叉丝壳属 Microsphaera 附属丝刚直 顶端多轮二叉状分枝 闭囊壳内多个子囊 丁香白粉 榛树 栗树白粉病等 月季白粉病 Spaerothecapannosavar rosae 起初在幼嫩叶片的上面形成白色的小粉斑 接着叶片 茎杆 花梗都出现白色粉斑 使这些部位扭曲 畸形 叶片的下面出现红色到紫色斑 3 核菌 特点 子囊果为子囊壳 有球形 半球形或瓶状 顶端有孔口 黑腐皮壳属 Valsa 4 腔菌主要特征为子囊果为子囊座 子囊壁双层壁 子囊孢子大多数多细胞 有的具纵横隔膜 5 盘菌子囊果为子囊盘 典型的呈盘状 杯状 有柄 子实层由排列整齐的子囊和侧丝组成 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核盘菌 S sclerotiorum 菌丝体形成菌核 子囊盘从菌核上产生 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 子囊孢子椭圆形 单胞 无色 非洲菊等观赏植物的菌核病 4 担子菌亚门 锈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锈菌 寄生在寄主细胞间隙的菌丝体一般都能形成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 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子以横隔分为4个细胞 每个细胞产生1个小梗 小梗上产生1个单细胞的担孢子 寄生性大多数为寄生专化性很强的专性寄生菌 生活史锈菌生活史很复杂 有转主寄生和多型现象 5种类型的孢子 性孢子 锈孢子 夏孢子 冬孢子和担孢子 1 夏孢子堆和夏孢子2 冬孢子堆和冬孢子3 性孢子器和性孢子4 锈孢子腔和锈孢子5 冬孢子及其萌发6 夏孢子及其萌发 为害特点 寄生于被子植物 裸子及蕨类植物 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和茎 大多数引起局部侵染 在感病部位形成锈粉状的病征 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使许多作物遭受严重损失 减少产量 1 柄锈菌科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柄锈菌属Puccinia单胞锈菌属Gromyces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 2 无柄锈菌科栅锈菌属Melampsora层锈菌属Phakopsora柱锈菌属Cronartium 锈菌目重要病原菌属的形态特征 月季锈病 右图夏孢子 冬孢子 Phragmidiummucronatum 老鸛草锈病 Pucciniapelargonii zonalis 十大功劳锈病 Cumminsiellamirabilissima 金丝桃锈病 Melampsorahypericorum 5 半知菌亚门 无孢目重要病原菌属菌丝和菌核 丝核菌属小菌核属 特点 无性繁殖不产生分生孢子 但有的属可以形成菌核 有的属可以形成厚垣孢子 丝孢目重要病原菌属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葡萄孢属粉孢属青霉属轮枝孢属链格孢属褐孢霉属 特点 分生孢子梗散生 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 大花美人蕉灰霉病 大岩桐灰霉病 瘤座孢目重要病原菌属的分生孢子 镰孢属 Fusarium 特点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 仙人掌Fusarium茎基腐 鸢尾球茎Fusarium腐烂 仙客来Fusarium枯萎病 黑盘孢目重要病原菌属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特点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盘上 分生孢子盘在寄主表皮下或角质层下形成 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 A B 炭疽菌属 C 盘二孢属 D 盘多毛孢属 金鱼草炭疽病 1 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2 茎点霉属Phoma 3 大茎点菌属Macrophoma 特点 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器内 分生孢子器形状多样 典型的球形或近球形 有孔口 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器内壁上长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