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用品导购.doc_第1页
新建 用品导购.doc_第2页
新建 用品导购.doc_第3页
新建 用品导购.doc_第4页
新建 用品导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住院分娩期间所需的孕婴物品从孕晚期开始,夫妻双方都要为分娩作好准备。产妇住院期间所需的物品包括:-证件:记录有关孕妇本人平时身体健康情况的原始病历册、孕期保健手册、献血证。-肥大、易于穿脱的睡衣至少两件-内裤至少3-4条-冬季需长大衣一件(去卫生间或离开病房做其他检查时用)-大号乳罩或背心2-3件-棉袜2双,拖鞋1双-洗脸毛巾2条,洗脚毛巾1条,洗下身毛巾1条-消毒棉垫或纱布垫若干(为婴儿哺乳时清洁乳房用)-小脸盆1个(产妇洗下身专用)-牙刷、药膏、头梳、护肤品等洗漱用具1套-纸巾若干、卫生巾若干,塑料袋若干(装零散物品、垃圾等)-餐具一套、饼干筒一个(放置饼干等小食品)-笔和小记事本(住院期间记事用)产妇出院时所需物品:-出院所穿衣物(根据不同季节准备)。婴儿出院时所需物品:-婴儿衣服、帽子1套-婴儿尿裤1条、尿布若干-婴儿包被、毛巾被、小毛毯或小睡袋(视季节决定数量)-纱巾1条-婴儿奶瓶、奶嘴1套-还可以为孩子买一些象童车,童床,玩具等必需品。产妇住院和出院所需的物品、产妇和婴儿所需的物品都要分别整理放置在家里明显易见的地方,一旦临产,不至于手足无措。当然,为分娩而做的准备不可能在这里面面俱到地讲述。应该强调的是,关于这方面的准备宜早宜细,不应该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理,否则,你可能会遇到麻烦。第二课:做好物质准备,迎接宝宝出世现在离你的宝宝出生还有一段日子,正是采购婴儿用品的大好时机,因为此时孕早期的不适已经成为过去,你的行动还比较方便,精力也较充沛。一个崭新的生命即将降临人世,需要做大量的物质准备,你要买的东西很多呢!首先,不要被广告所迷惑,虽然几乎每件商品都声称自己是“必备”的用品,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样东西都对你有用。你可以问问亲戚、朋友和同事,哪些用品是真的不可缺少,哪些是可有可无,哪些是买了从未用过的。此外,没有必要一切东西都买新的,因为孩子尤其是新生儿的生长速度很快,有一些东西很可能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不能再用了。如果有亲朋好友愿意把他们用过的东西送给你或借给你,你完全没有必要介意它是旧的,只要是干净、完好无损就可以愉快地接受它。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这个经济实力,不在乎为孩子多花点钱,那么就尽情享受给宝宝购物的乐趣吧。一般说来,生活必备用品包括以下几类:寝具、衣物、浴具、喂食用具等。寝具包括床、床垫、纸尿垫、毛巾被、薄棉被、小枕头、小睡袋等。床最好是木制的,床栏间的距离不能大于婴儿的脑袋。床垫要配合床的尺寸,与床边的空隙不能超过一指。被子一定要买纯棉面料,里料可以是人造纤维。刚出生的宝宝其实是用不着枕头的,但是3个月以后就要用枕头了,枕头不要太高,3厘米左右较为适宜,填充物一定要柔软透气。衣物包括和尚领前开身内衣、连衣裤、包单、帽子、纸尿裤或尿布,所有的衣服必须是纯棉的,质地柔软宽松、没有松紧带,可以水洗,不易脱色。衣物应该多准备几件,以防弄脏了没有替换。浴具包括大浴盆、小毛巾、大毛巾、婴儿浴液、婴儿香波、婴儿油、护肤膏、爽身粉、钝头剪刀等,毛巾必须是纯棉制品,柔软舒适。浴液、香波和护肤品都必须是婴儿专用的,成人用品不适合给孩子用。喂食用具,如果是母乳喂养,需要胸垫、吸奶器,奶瓶(给婴儿喂水用);如果是牛奶喂养,需要奶瓶奶嘴若干、消毒专用锅、奶瓶刷、奶头刷奶粉、围嘴等。最适用的围嘴是塑料底棉布面的,防水,不易弄脏衣服,且容易清洗。第四课:为育儿做好财务准备小宝贝终于来到人间,初为父母,生命在这一刻被赋予新的意义。新生命降临所带来的喜悦渐渐变成沉甸甸的责任感;父母从此被“上有老、下有小”的危机与压力所代替。现在,要花钱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多,而且不是可花可不花的钱,家里有三张嘴必须要喂饱。面对生命中的新起点,你准备好了吗?孩子出生前用在准妈咪身上的花费很多是一次性的,而孩子出生后的多数相关花费,包括生活费、医疗费、教育费等,已经变成了相对固定的经常性支出。因此,这一时期的费用支出不应再建立在以前积蓄的基础上了,而应该根据当前的收入情况作合理的规划。理财从此变得更加重要。本章中我们先来看一看哺乳期(宝贝0-3岁)间的花费状况和理财方案。哺乳期婴儿的相关花费首先是宝贝的直接花费。在1岁前,宝贝衣食住行的花费概况大致如下:* 衣:普通品牌的婴儿服一套售价在100元左右。按每季准备3套算,一年下来需要1200元。宝贝的另一样重要行头是纸尿裤。1岁前宝贝每天需要消耗6-8个纸尿裤,如果选用较好质量的品牌,每片要1.2-1.5元,1个月大约需要300元左右,1年是3600元。* 食/孩子的首选食品是母乳,不仅质量高、卫生安全,而且省钱。但如果不能母乳喂养,则每月用在奶粉上的钱大约在500元左右(一桶质量比较好的奶粉,比如美赞臣的安婴宝,售价约150元,大约可以吃6-8天)。此外还有辅食,比如瓶装果泥,每月需要花费100-300元不等。所以,非母乳的宝贝第一年在吃上的花费大约需要7200-9600元间。* 住/摇篮、婴儿床,还有床上用品,大约需要1500-2000元。* 行/推车、其他出行工具(打车费用或汽车油费)、每月公园门票费用平摊下来,大约是200-300元,1年大约需要2500-3600元。把上面的数字加起来,可以看到宝贝出生后第一年的花费大约在1.6-2万元间,但这并不包括任何体检和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1岁后,宝贝消耗的奶粉、纸尿片会逐渐减少,花在衣食住行上的费用会逐渐降低,父母此时会因压力减轻而长出一口气。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用于教育的费用需求会逐渐显现出来。从稳健投入、及早准备的理财原则出发,我们应该从孩子降临到我们生活中的那一刻起,就从收入中拨出一个固定比例的部分作为孩子的养育金。现在是把原来用于婴儿衣食住行上的大量支出转来建立教育基金的时候了。要知道,在目前中国大城市的中产家庭,为孩子的全部投入中,教育费用的比例高达41%。我们将在下一期介绍宝贝从幼儿园到完成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所需面对的高额教育费用。哺乳期母亲的相关花费现在来看看哺乳期花在母亲身上的费用。对母亲而言,出院后必须要花的钱主要集中在产后身体恢复上,包括营养和锻炼两个方面。无论母亲是否哺乳,产后恢复期的营养补充重点都在蛋白质、维生素和钙,而哺乳母亲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则更高。单纯从母亲产后恢复的角度考虑,可以考虑以下参考方案。因选择的营养补充食品品牌不同,相应的费用支出大约每月250-600元。* 蛋白质粉:30克/天* 维生素A:30000-50000IU/天 * 维生素B:10-20mg/天* 维生素C:500mg/天* 钙镁片:1000mg/天* 小麦胚芽油:200mg/天母亲产后恢复中锻炼的合理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产后1个月内的锻炼应轻柔和缓,以功能恢复,帮助产妇放松情绪,达成积极愉快的心情为目的。此时切不可节食或以瘦身为目的,否则会适得其反,减缓身体恢复的过程。随着产妇体力的恢复,可以在控制强度条件下逐渐增加运动的频率,并参加一些专为产妇组织的俱乐部活动,以帮助产妇调整恢复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瑜伽是个不错的选择。参加相关俱乐部的费用大约在每月200元左右。哺乳期的另一项花费是请保姆的支出。前文已经提到,而考虑到吃住的费用,目前在北京聘请一个比较满意的保姆每年需要1万元左右。第五课:产前理智购物计划宝宝还没来,东西得先准备齐。纸尿裤买上几大包,奶瓶准备7、8个面对琳琅满目的婴儿用品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应该早买?什么可以等到3个月以后再说?父母帮您精心策划宝宝从出生到3个月大,不管家里有多少人,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甚至于顾不上吃饭和睡觉,更不用说出门去买东西了。因此,宝宝所需的物品最好在产前都准备好。不过事后很多妈妈都抱怨说买了一些没用的东西,既占地方,又花费时间。我们在筹划这篇文章的时候也采访了很多新妈妈,毕竟对于这个选题她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听听妈妈们怎么说:北京:严彦:我觉得小宝宝的尿盆没有必要那么早准备,出了满月再买也来得及。沈阳:姜楠:在给孩子准备东西的时候,我买了好几身小衣服,但是宝宝出生后一直都用毯子包着,基本上衣服都排不上用场。所以有一、两套就够用了,没有必要买太多。北京:丁丁妈:我买了很多东西都很有用,只有一样就是孩子的小手套,很多成套的小衣服里都有带,不用另外买。而且给孩子戴手套,无非是怕孩子的指甲长了抓伤自己,只要给他勤剪指甲就行了。防晒霜、防蚊露虽然对孩子很有用,但是也不需要买得太早,只有6个月以上的孩子才能用。为了让宝宝出生后有足够的装备,又不至于买太多无用的东西,我们帮准爸爸妈妈制定了一份购物计划,这份计划按照必备、大全、豪华3个等级划分,可以给不同需求的爸妈不同的满足。必备篇本篇里的物品是每个初生的宝宝都必须拥有的,所以请爸爸妈妈务必在小宝宝到来之前准备齐全呦!大全篇必备的东西都有了,接下来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把下面一些物品搜罗回家豪华篇如果你的生活已经提前进入“富人时代”有房、有车、有闲又有money,那么下面的物品你也不妨统统纳入购物计划之中。第六课:如何选择奶瓶和奶嘴可能有不少妈妈和准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面对着货架上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奶瓶,真不知道该买哪个。有的妈妈一下就给宝宝准备了好几个,到宝宝长大也没用完。其实只要选择有道,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两种材质各有千秋目前市场上的奶瓶从制作材料上分主要有两种PC(聚碳纤维,一种无毒塑料,俗称太空玻璃)制和玻璃制的。PC质轻,而且不易碎,适合外出及较大宝宝自己拿。但经受反复消毒的耐力就不如玻璃制的了。玻璃奶瓶更适合在家里由妈妈拿着喂宝宝。形状各异伴随宝宝同步成长圆形:适合0-3个月的宝宝用。这一时期,宝宝吃奶、喝水主要是靠妈妈喂,圆形奶瓶内颈平滑,里面的液体流动顺畅。母乳喂养的宝宝喝水时最好用小号,储存母乳可用大号的。用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则应用大号喂奶,让宝宝一次吃饱。弧形、环形:4个月以上的宝宝有了强烈的抓握东西的欲望,弧形瓶像一只小哑铃,环形瓶是一个长圆的“O”字型,它们都便于宝宝的小手握住,以满足他们自己吃奶的愿望。带柄小奶瓶:一岁左右的宝宝就可以自己抱着奶瓶吃东西了,但又往往抱不稳,这种类似练习杯的奶瓶就是专为他们准备的,两个可移动的把柄便于宝宝用小手握住,还可以根据姿势调整把柄,坐着、躺着都行。奶嘴孔型不同用途也不同有了合适的奶瓶,还得配上合适的奶嘴。奶嘴有橡胶和硅胶制的。橡胶奶嘴富有弹性,质感近似妈妈的乳头;硅胶奶嘴没有橡胶的异味,容易被宝宝接纳,而且不易老化,抗热、抗腐蚀。宝宝吸奶时间应在10-15分钟之间,太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宝宝口腔的正常发育,细心的妈妈都会发现,奶瓶上奶嘴的小孔也有好多型号,它们主要是:圆孔小号(S号):适合于尚不能控制奶量的新生儿用。圆孔中号(M号):适合于2-3个月、用S号吸奶费时太长的宝宝。用此奶嘴吸奶和吸妈妈乳房所吸出的奶量及所做的吸吮运动的次数非常接近。圆孔大号(L号):适合于用以上两种奶嘴喂奶时间太长,但量不足、体重轻的宝宝。Y字型孔:适合于可以自我控制吸奶量,边喝边玩的宝宝使用。十字型孔:适合于吸饮果汁、米粉或其他粗颗粒饮品也可以用来吃奶。认识了这几种型号,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给奶瓶配上合适的奶嘴了。奶瓶、奶嘴都是哺育宝宝的重要装备,虽然各种商店都有卖的,但妈妈们在购买时除了要注意有目的的选择外,一定切记到大商场或专卖店去,不是哪里的奶瓶都安全、实用、卫生。第七课:选奶瓶的学问宝宝没办法告诉你,他喜欢什么样的奶瓶。做妈妈的你,知道该怎么选择吗?穆征:在月子里一直用的“贝亲”玻璃60毫升的奶瓶,很多朋友都说买不到。这个奶瓶容量不大,易清洗,很适合初生婴儿少量多次喂水。另外我很推崇“AVENT”这个品牌。一个奶瓶配备三个型号的奶嘴:低流、快流和大流。一套有2个奶瓶,容量也大(每个260毫升)。随着宝宝慢慢长大,我又买了手柄、学饮嘴和吸管盖。这样,这套奶瓶让宝宝整整使用了一年,既经济又实用。顾渊:不要只注重品牌和外表靓丽,还要看奶瓶是否耐用。尤其是奶瓶表面的刻度表,煮过之后会不会掉色,奶瓶会不会变形,会不会漏。在这几方面,我觉得“贝亲”比较好,不仅防溢效果好,而且奶头的形状也特别适合宝宝。张洁:女儿出生已经8个月了,我一共给她买了16个奶瓶,12个是玻璃的,当时考虑的是玻璃的五毒、安全。但是孩子3个月以后,很想自己拿着奶瓶,玻璃的沉而且易碎,所以后来又买了4个塑料的。这些奶瓶有15个是“NUK”的。因为我觉得“NUK”的奶瓶质量好、安全、五毒、颜色鲜艳,尤其好在奶嘴上。“NUK”的奶嘴是仿真的,分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孔,不用自己扎孔,可以锻炼孩子的吮吸能力。出生1个月内用小孔奶嘴,满月后换中孔的。孩子满4个月添加米粉后,可以用大孔的奶嘴吃米粉。之所以买这么多奶瓶,是因为我认为一个奶瓶用过一次就应该清洗、消毒,尤其是小婴儿。罗琳:我给孩子买过8个奶瓶(5大3小)。选择奶瓶一是要品质好,另一点图案要生动可爱。在用奶瓶吃奶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宝宝整个嘴唇都翻在外面,这样宝宝的上嘴唇就不会经常脱皮了。另外应该读备一些奶瓶,一次可以将装好两瓶水,宝宝喝时,只要放入温奶器或是热水里加一下温就可以了。不用每次都现烧水,倒水,装水,可以省很多时间。清洗奶瓶也可以集中完成,省时省力。清洗奶瓶时,奶嘴必须卸下单独清洗。如果发现有粘连,应该及时更换。 石勤:孩子一共有8个奶瓶,其中3个是“倍得适(playtex)”的。这3个奶瓶有排气泡的功能,更适合小婴儿。奶瓶瓶底可拆卸,清洗很方便,瓶底有排气泡孔,婴儿使用不容易呛奶,而且瓶身比较洁净,没有图案,可以更放心地使用和消毒。其他妈妈在买奶瓶的时候,最好不要有太多花花绿绿图案的,还是以实用为主。刘洋:我在选择奶瓶的时候,特别注意奶瓶的质量和造型,要易于手拿、清洗和喂养宝宝。孩子经常因为喝奶时吸入空气打嗝,有的时候好不容易喝了一大瓶奶,还会全吐出来。所以我就特意选了两款奶瓶。一种是“皇家宝贝”的奶瓶-把手宽口自动小葫芦(内有吸管,竖着拿也能吸得到,宝宝可以自己拿着把手喝,主要用来喝果汁和水),另一种就是爱侬高级PC防呛弯头奶瓶(可预防打嗝和吸奶时呛着),用着非常得心应手,孩子反应也很好。另外,建议新妈妈在选择奶瓶的同时也要注意奶嘴的选择。特别推荐:1)“皇家宝贝”把手宽口自动小葫芦(150ml)参考价格:60元 2)“爱侬”奶瓶配高级PC防呛弯头奶瓶 (100ml)参考价格:35元瓶身:高品质PC材质,一体成型,质轻透明,耐高温,瓶壁光滑易清洗。奶嘴:无毒性,耐高温,富有弹性。 德国进口的NUK奶嘴是仿照妈妈奶头设计的,上面有圆型小孔,对刚出生的宝宝的吸允有辅助作用,同时利于宝宝口腔发育;“华林”牌子的奶嘴设计很独特,是在普通奶嘴的两侧多出2个边,防止宝宝在吸食过程中,奶嘴变扁。编辑推荐:品牌:智高(250ml)奶瓶特点:易握。参考价格:47元品牌:AVENT(260ml)防漏杯特点:倒置不漏。参考价格:66元品牌:啾啾(80ml)一阶段学习杯特点:把手可取下,能配多个奶瓶,便于清洗。参考价格:48元编辑提示:使用奶瓶和奶嘴时应该注意的事项:选择奶瓶和奶嘴,应根据不同的功用和宝宝的年龄大小进行选择。奶嘴有不同形状的奶嘴洞,圆洞,十字型或型。较小的婴儿适合用圆洞奶嘴,但也应根据宝宝的大小和吮吸能力的强弱选择有不同大小圆洞的奶嘴。十字型或型奶洞的奶嘴倒置时,奶不会流出,适合较大的宝宝使用。 不要让宝宝养成吸空奶嘴的习惯,每次用奶瓶喝完奶后,用清水漱口,并用沾温开水的纱布或棉签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这些都有助于预防龋齿的发生。消毒奶瓶和奶嘴应该用专门的器具,包括消毒用的奶锅、洗奶瓶用的毛刷、夹奶瓶用的钳子等。如果同时消毒不同材质和不同品牌的奶瓶,事先应详细查看奶瓶包装上的说明,注意不同奶瓶在沸水中所能承受的消毒时间。玻璃奶瓶应与冷水一同放置在锅内,如将凉奶瓶直接放在沸水中易炸裂。奶瓶的消毒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变形。 清洁后的奶瓶应放置在干净的地方备用,奶瓶不宜重复使用。使用过的奶瓶应及时打开清洗,并将奶瓶、奶嘴、奶圈分离,放在干净处,等待和其他奶瓶一起消毒。第八课:奶瓶喂养怎么进行用奶瓶喂婴儿牛奶,有些地方必须要注意,否则容易使婴儿出现不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喂奶时先将奶瓶稍倒过来,以使牛奶充满奶嘴,这样奶嘴中不会留有空气,婴儿如果吸入空气,因为胃较浅、胃幽门肌肉控制力较弱,容易在喂食后出现返流,或俗称的“吐奶”。2、喂奶时还得将奶瓶后部始终略高于前部,使牛奶能直充满奶嘴头,不致使婴儿吸入空气。因为如果奶瓶前部高,婴儿会吸不到奶;平放奶瓶,牛奶会只有一半在奶嘴中,奶嘴中便容易夹有空气。3、不要让婴儿平躺在床上吸奶瓶,最好母亲抱起婴儿放在自己的一个胳膊上,头略高于身体,这样婴儿吸奶后不易发生返流或吐奶。4、千万不要把奶瓶交给婴儿自拿,或靠在旁边的什么东西上而大人走开,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婴儿呛奶或被奶瓶压着而窒息。5、奶嘴的孔不能开得太大,否则易使婴儿一下吸入过多的奶而呛着。6、喂完牛奶后,要将婴儿竖着抱起,轻轻拍拍他的背部,使随牛奶吸入的空气能跑出来,不致带着牛奶一起返流出来。有的婴儿吐奶很厉害,如果吸入空气过多,可以出现从嘴里、鼻孔中同时喷奶的现象,竖着拍婴儿背部可以有效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第九课:安抚奶嘴的是与非关于安抚奶嘴的传言很多:使用它会让孩子的牙齿排列不整齐,发育受影响;会使孩子不再愿意接受妈妈的乳头,母乳喂养困难重重;甚至让孩子产生依赖。这些传言究竟是真是假?该不该让孩子使用安抚奶嘴呢?天天3个半月,是个活跃且爱哭闹的BB。从2个半月时爱上了安抚奶嘴,睡前、饭前、哭闹时离不开它。最近朋友告诉天天妈妈,使用安抚奶嘴会让孩子的牙齿不整齐,而且很难甩掉。建议她不要再给孩子使用了。但天天妈妈觉得,天天使用安抚奶嘴并没有影响她的成长,相反让她很快乐,于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继续让天天使用安抚奶嘴。关于是否给孩子使用安抚奶嘴一直有争议,大多数妈妈都只是片面的认识安抚奶嘴,只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天天妈妈能从事实从发,正确的分析安抚奶嘴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智的。事实上,安抚奶嘴。不仅不会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大的伤害,而且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在这里,我们将让你正确的认识安抚奶嘴。传言:没必要给孩子安抚奶嘴事实:小宝宝,特别是新生儿,更需要安抚奶嘴的帮助。每当他们感到疲惫、烦躁或是试图适应那些对他来说新鲜有陌生的环境时,就需要许多特别地安慰和照顾。如果其他的安慰方法,如食物,晃动,轻拍他的背部,妈妈温柔的怀抱,温柔的音乐或歌声,都不足以平息他的烦躁,让他平静。就该考虑求助于安抚奶嘴了。小宝宝通常对安抚奶嘴的大小和形状很挑剔,所以在最开始的的时候,要多给孩子试用几个不同形状、大小的安抚奶嘴,观察孩子的反应,直到选到他满意的为止。传言:安抚奶嘴会使孩子形成乳头混乱,影响母乳喂养。事实:你的宝宝要比你想象中的聪明得多,他清楚的知道妈妈的乳头和塑料制品之间的差异。(通常,要等到孩子出生后至少三个星期,再给他使用安抚奶嘴)当小宝宝需要妈妈的照顾、安慰时,他会坚决的选择妈妈而不是安抚奶嘴。美国儿科专家Roy教授向我们解释说,关于安抚奶嘴会影响母乳喂养的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恰恰相反地是,孩子得到安抚奶嘴后,很可能会促进母乳喂养。这是因为,安抚奶嘴使孩子形成自我安慰的行为,这样就能让疲惫的妈妈腾出时间来好好休息,比如好好的睡上一觉。让妈妈的身体从生产和喂奶所带来的疲惫中尽快恢复过来。传言:使用安抚奶嘴就会影响孩子牙齿的发育。事实:专家认为,这种说法不全面,安抚奶嘴是否对孩子的牙齿造成损害,要根据使用的频率、程度、时间长短判断。如果你的孩子在只在一岁以前偶尔使用安抚奶嘴,那就不会影响他的牙齿的发育。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安抚奶嘴的狂迷者,总是让它不离嘴,那就要小心他的牙齿了:出牙的时间可能会比正常的晚,或是牙齿长得不整齐,以及出现两个牙齿重叠等现象。所以要让孩子正确使用安抚奶嘴,尽量让孩子在一岁以后不要再使用安抚奶嘴,可以为他选择其它的安慰物。传言:孩子对安抚奶嘴有依赖性,会很难把他们分开。事实:大多数的孩子到了69个月的时候会自己主动戒掉使用安抚奶嘴的习惯。这是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开始学习坐、爬等技能,他们的兴趣集中在伸手去抓东西时的快乐,这些不断增长的技能和控制能力已经让他们觉得很满足。于是安抚奶嘴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你发现孩子有不喜欢安抚奶嘴的表现时,大多数孩子喜欢午睡和晚上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并且很难让他放弃这种习惯.可以等到孩子稍大点再让他改掉这个习惯 最高不能超过2岁。传言:孩子会含着安抚奶嘴才能入睡。事实:只是一部分孩子会这样,但也不见得就是件坏事。如果安抚奶嘴能帮助小婴儿顺利入睡,使他形成有规律的睡眠,那就是件非常好的事。通常在小宝宝睡着后,安抚奶嘴会从他的嘴里掉出来,这会让他很不高兴,甚至哭闹不止,最终影响他的睡眠。这时候需要你将它重新放入宝宝口中。不过这种现象不会一直存在,一般宝宝到了6个月左右,就会自己把掉出去的安抚奶嘴找回来。孩子会自己寻找自我安慰的方法不是很好吗?传言:使用安抚奶嘴可以减少婴儿猝死。事实: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很有可能。通过对500个有小婴儿的美国家庭的对比调查发现,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的孩子发生猝死的几率要比没使用的孩子低3倍。专家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小宝宝口含安抚奶嘴入睡时,一般不会用趴着的睡姿,这样就减少了窒息的可能。并且,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睡觉时都比较敏感,如有不舒服的感觉会主动醒过来。这些特点都可以防止宝宝发生猝死。传言:使用安抚奶嘴的孩子患中耳炎的几率更大。事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孩子把带有细菌的安抚奶嘴放到嘴里,那细菌就会在他的身体里肆意横行引发炎症。想让孩子摆脱这些细菌的干扰,远离疾病,首先要清洁好他的安抚奶嘴。所以每天都要清洁他的安抚奶嘴,而且要注意避免你的宝宝和其他宝宝共用一个安抚奶嘴以及其他安抚玩具,阻断他们之间传播细菌的可能。传言:吮吸安抚奶嘴有助于让孩子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事实:这个观点有一定合理性。婴儿出生后4-5个月之前在吃奶时,毫无例外都用鼻呼吸。不过在5个月以后,吃断奶食和开始发声时就会变为嘴呼吸。用鼻子呼吸可以防止外在的病毒和病原菌侵入体内,嘴呼吸则办不到。这时候就需要些东西让孩子“闭嘴”,安抚奶嘴就是很好的选择。欧美一些专家研究发现:孩子使用安抚奶嘴的过程中,能让他养成闭口的习惯,自然就促使他学着用鼻呼吸。要注意的是,孩子一旦习惯了用鼻呼吸(尤其是一岁以上的孩子),就不要刻意让他使用安抚奶嘴,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决定是不是给他用。Tips:安抚奶嘴的安全提示1、每天用婴儿专用洗洁精清洗安抚奶嘴。如果碰到脏东西或掉在地上应马上把它清洗干净。2、不要在安抚奶嘴上系绳子。因为孩子在使用的时候过长的绳子可能将孩子的脖子、胳膊绕住,还可能绕在儿童床上,让孩子不能活动。3、及时为孩子更换新的。旧的、有裂纹的、有小孔的以及上面的部件不齐全的安抚奶嘴要及时更换。一般两个月就要换一次新的,如果你的孩子吸吮的力量很大,就要更频繁的更换。4、如果孩子总是咬安抚奶嘴,就要给他准备磨牙的玩具了。避免孩子把安抚奶嘴咬掉,咽下,否则会阻塞在孩子的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5、给孩子选择和妈妈乳头形状相似的安抚奶嘴。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安抚奶嘴。第十课:“奶瓶龋”是怎么发生的奶瓶龋是指已经长了牙齿,但还在用奶瓶吃奶的婴幼儿所患的一种龋病。日常生活中,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宝宝,还不等乳牙出齐,已长出的牙却变成又黑又尖的烂牙根了,这种现象大都是奶瓶龋所致。奶瓶龋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喂奶方法造成的。人工哺乳的婴幼儿,一般是使用奶瓶喂奶喂水。当喂奶时,奶嘴在宝宝的嘴里恰好放在上下门牙的中间,奶头顶在腭部,吮吸奶液时,几乎能使所有门牙都浸泡在奶液里或糖水里,这样,在宝宝吸奶获得营养的同时,口腔的细菌也借有利条件而生长繁殖起来。如果喂奶不定时,无限延长牙齿在奶液里浸泡的时间;或为图省事,哄宝宝含着奶瓶入睡;或喂奶后,宝宝很快入睡,无法清理口腔,使口腔内腐蚀牙体的细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牙齿脱钙、牙冠剥脱,形成残根或牙渣。乳牙过早破坏,不但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咀嚼功能不能得以完全发挥,影响头面部的正常发育。显而易见,奶瓶龋所带给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由于宝宝患奶瓶龋是因喂养方法不当造成的,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做到科学喂养、搞好口腔卫生护理。首先,要科学地掌握喂奶时间和次数。每次喂奶时间一般限定在15分钟左右。可不能为图省事,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喂奶后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在适量地喂白开水,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喂奶后家长还可用消毒过的纱布蘸清水为宝宝擦洗牙面。对稍大点的宝宝尽快改用匙喂水、喂奶。逐步训练和培养宝宝饭后漱口,过渡到自己刷牙。第十一课:当宝宝拒绝奶瓶喂养琦琦妈妈的第一封来信我的琦琦6个月了,一直是母乳喂养,通常琦琦一夜需喂两次奶,一天需喂7次,这让我相当疲倦。再说我准备重新出去工作,所以我很希望琦琦顺利地接受奶瓶喂养。但是试了两周,就不得不中止,因为琦琦一看到奶瓶就哭吵不安!每次我远远地把奶瓶渐渐向她靠近,她会寻思片刻,然后手脚并用,极力要把奶瓶踢开。 每每晚上我疲惫之至,不能招架她的挣扎,不得不用母乳喂养,她在吸吮后很快睡着了。自然,奶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弃于一旁。我觉得不堪重负,尝试了不同的乳类、奶瓶和奶嘴,甚至尝试不同的人给她喂养,都无济于事。我该怎么办呢? 琦琦妈妈(30岁,全职母亲)一直母乳喂养的孩子一看到奶瓶就会哭叫,这是一个常见问题。为避免这种奶瓶抗拒现象的发生,建议新手妈妈在宝宝断奶三周前就开始穿插规律的奶瓶喂养(里面最好装上挤出的母乳),这种交叉哺乳不会对宝宝的生长造成任何干扰。琦琦妈妈在宝宝6个月时突然意识到要尽快改为奶瓶喂养,于是不自觉中让整个形势紧张起来。从琦琦妈妈的叙述中,我们感觉琦琦有一种“奶瓶恐惧综合征”,原因可能是奶瓶与乳房乳汁流出方式的不同让她不习惯,或者琦琦曾经在奶瓶喂养时被呛过以至于产生反感。当然,琦琦也可能是依恋母亲温暖、柔软的乳房,并发觉橡皮乳头口感不好。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琦琦可能还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从奶瓶中吸吮,当然她也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尝试正常吸吮,因为奶瓶从来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放进她的嘴里。许多妈妈喜欢握住奶瓶的尾部喂孩子,实际上这样无法完全控制奶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握在奶瓶颈部,并将余下的手指轻轻抵在宝宝脸部。如果你有一个“奶瓶恐惧综合征”的孩子,请按照以下计划执行,从而在24小时内从母乳喂养过渡到奶瓶喂养。开始尝试前最好确保宝宝已经大于4个月。1、留出一个24小时,在这期间只给奶瓶喂养。选一个有人在旁边帮忙的日子。你可能需要挤出乳汁以免乳房饱胀和疼痛,然后你可以将乳汁用奶瓶喂给孩子。2、这一天,给奶瓶前至少两到三个小时不给宝宝任何吃的或者喝的,直到孩子感觉饥饿并有食欲。3、尝试不同的奶瓶和奶嘴。柔软的乳头状的奶嘴最好。使用一个可以匹配任何型号奶嘴的普通、瘦长的奶瓶。4、如果可以,起初你最好使用挤出的乳汁,因为你的宝宝已习惯那种味道。如果母乳缺乏,可用其它配方奶。5、用一根消毒过的针在奶嘴上戳一个较大的洞,保证流量比母乳流量大。对像琦琦这样一旦奶嘴放到嘴里就会哭叫的宝宝,这种措施很有效,因为可以让她有一种奶能非常流畅地流出的感觉。6、奶瓶里的奶要完全加温。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喜欢奶瓶里的奶比平常温度高一点,当然前提是不能烫伤宝宝。7、将宝宝笔直地坐在你的膝盖上,避免流速过大孩子产生窒息或恐慌。不要像母乳喂养时那样让宝宝躺在你的臂弯里,奶瓶喂养时这样的姿势让宝宝感觉不适。8、用周围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或电视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在宝宝意识到奶嘴在嘴里前,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吸吮。9、要耐心。如果宝宝出现窒息征象,马上让他挺直身体,但是奶嘴要继续放在他的嘴里。10、要坚持。至今为止,我们发现24小时是宝宝能坚持的最长时限,大部分宝宝很快地很自然地放弃了对母乳喂养的坚持。琦琦妈妈的第二封来信根据你们的意见,我开始这24小时的尝试。第一次我把奶瓶拿给琦琦,她扭动身躯并开始尖叫。于是我打开电视,与她一起观看电视里的动画片,然后悄悄地把奶嘴放到她嘴里。按你们建议,我让她笔直坐在我的膝盖上,手稳稳地握在奶瓶颈部(千万不要像握铅笔那样)。让我惊喜的是,琦琦开始吸吮并在一小时内喝完了整瓶乳汁。第二次喂奶时我再次使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开始琦琦抗拒了一会儿,但很快就接受了奶瓶。之后她反抗的时间越来越短。24小时后,我累得几乎虚脱,但是看到她喝了奶瓶里的乳汁后甜甜入睡,特有成就感。很幸运,我的乳房没有明显胀痛,相反第二天早上我用母乳喂养时感觉特有自信。琦琦看来很乐意进行奶瓶和乳房间的转换。现在我只在她早上醒来和晚上入睡前两餐给予母乳喂养。我在一个柔软的有点压扁的奶嘴上戳了一个较大的洞,我也试过一种形状极像乳头的有不少凹痕的奶嘴,后者琦琦尤为喜欢。第二周我婆婆顺利接替我喂养琦琦,之后琦琦甚至愿意从任何人手里接过奶瓶。晚上入睡前我进行母乳喂养,10天内我取消了夜里4时的那次喂奶,很快琦琦就习惯从晚上9时一觉睡到第二天7时,而且睡得非常香甜。我仍没有终止母乳喂养,从中我感觉到我与宝宝无比亲密。如今我的丈夫和公公总抢着给琦琦喂奶。我与丈夫正在计划产后的第一次旅游。感谢你们!琦琦妈妈有的妈妈临时请别人照看自己的小宝宝。如果对方对调配配方奶缺乏经验,妈妈可以这样做:A.在消毒好的奶瓶里装上调配好的宝宝每一顿需要喝的配方奶,分别在奶瓶外用标签贴上第一顿、第二顿或是贴上宝宝大概喝奶的时间。B.把奶瓶盖好,放入冰箱的冷藏室。C.快到喝奶时间(妈妈也可以在该喂奶时,打电话进行提醒),照看者应先清洁手,然后把配方奶从冰箱里取出,进行加热。方法一用碗装好热水,把奶瓶放在热水里,隔水烫热。方法二直接放在热水龙头下冲热奶瓶。加热后,给宝宝喝之前,应先将奶瓶里的奶液滴几滴在你的手腕上,感觉舒适,喂宝宝是安全的。方法三将奶瓶从冰箱取出后,在室温下放置一小时,就可以给宝宝喝。除非寒冷季节,大多数的宝宝喜欢室温配方奶。提醒:1. 妈妈千万不要让临时照看者用微波炉加热配方奶。因为微波炉的不均匀加热会产生热点,可能会烫伤宝宝的口腔。2. 如果宝宝一次没喝完瓶中的配方奶,告诉照看者不要将剩奶给他下一顿喝。因为喝过的配方奶在室温两小时左右即可能变质,容易引发宝宝腹泻。第十二课:为人工喂养的宝宝准备奶具人工喂养宝宝需准备的奶具有:奶瓶、奶嘴、奶瓶刷、奶锅、消毒用的蒸锅。奶瓶有塑料奶瓶和玻璃奶瓶两种,可根据需要选择。现在一般用塑料奶瓶的居多,塑料奶瓶轻便、耐高温、不易碎、清洗容易。特别是有些品牌的奶瓶,是根据宝宝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的,瓶体形状便于宝宝抓握,可训练宝宝自理。人工喂养宝宝的奶瓶至少应该准备2-3套,以免来不及清洗、消毒。其中大小奶瓶各准备若干,用于不同需要。奶嘴的选择也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圆形奶嘴,还有一种是仿生化扁奶嘴。原来的奶嘴往往需要自己回家后扎孔,孔的大小不容易扎得合适,孔过大,出奶过猛过快会呛着宝宝,过小的话又会使宝宝吸吮费力。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避免了,市场上出售的奶嘴大多已开好了十字孔,这种开孔方法比较科学,出奶量可以根据宝宝的吸吮力度而变化。但这种奶嘴较容易被宝宝咬豁,应注意及时更换。奶瓶刷一般在买奶瓶时会附送一套,包括一个大瓶刷和一个小奶嘴刷。每次刷洗完奶瓶后应挂起凉干,消毒奶瓶时也应一起消毒。但这有可能使刷子加快老化。奶锅可用不锈钢锅或小铝锅,最好选用那种带一个长柄、并且锅边有个小豁嘴的奶锅,便于往奶瓶里倒奶。这个锅应该设为宝宝煮奶专用,每次用完及时刷洗干净。消毒用的蒸煮锅应带蒸屉,容积大一些,便于放下所有奶具,一次完成消毒过程。第十三课:学饮杯选购指南-喂哺用品导购要点2一般来说,宝宝两岁以后就不建议在外人面前使用奶瓶了。此时,就需要爸妈为宝宝挑选一只合适的杯子。可是,看着商场里那么多的款式,爸妈心里没了底,怎样的杯子才合适呢?只要提及婴儿,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3件东西奶瓶、奶嘴和尿布。而宝宝的杯子则经常被爸妈所忽视,其实宝宝杯也是很重要的哺喂用具哦。告别奶瓶也是宝宝成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戒奶瓶就是逐步断掉奶瓶喂食,自然也有断奶嘴的用意。宝宝长牙后,便应把吮奶嘴、吃手指、含奶瓶睡觉等习惯尽量戒掉,以免对乳牙造成影响,产生“奶瓶性牙齿(暴牙)”和“奶嘴性蛀牙”。前者影响美观,后者往往会造成牙齿表面的空洞化,使牙齿表面粗糙,极易导致蛀牙。那什么时候应该让宝宝改用杯子呢?市上出售的杯子千姿百态,到底哪种杯子适合宝宝呢?周岁宝宝应用杯宝宝自己用杯子喝水,可以训练其手部的小肌肉,发展手眼的协调能力。1岁左右的宝宝就应该学会用杯子喝水了,周岁体检时儿保医生一定会问爸妈哦。母乳宝宝可用杯有很多母乳宝宝都会抗拒奶瓶,给宝宝喂水成了爸妈颇为头痛的事情。其实,宝宝出生就能用小量杯来喂水,5个月起就可以用鸭嘴式训练杯啦,9个月以上的宝宝更可以运用吸管杯了。所以,宝宝不接受奶瓶,爸妈完全可以考虑直接让宝宝用杯子。水杯喝水的最佳时机宝宝长期频繁使用奶瓶可导致龋齿。儿科医生建议,最好在宝宝6个月大时开始尝试让他用水杯喝水。虽然6个月被公认为宝宝从奶瓶过渡到水杯的最佳时间,但是宝宝总要有个学习适应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宝宝5个月时,爸妈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熟悉训练性杯子,为用杯子喝水作准备。到了6个月时,可以试着让他用杯子喝水。刚开始可以让宝宝双手端着杯子,爸妈帮着往嘴里送。当宝宝拿杯子较稳时,成人可逐渐放手让他自己端着杯子往嘴里送,要注意杯子中的水量要由少到多。到8个月时,宝宝就能自己用杯子喝水了。纵观学饮杯宝宝的学饮杯虽然品牌多多,形态各异,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综合看来有以下几大区别:1、可否消毒现在的学饮杯几乎清一色地采用太空玻璃即PC无毒塑料制成,保证耐高温且耐摔打。只有极少数的品牌供应一次性纸杯式学饮杯。就这一特点来说,爸妈买什么样的杯子都不用担心宝宝拿捏不住打碎伤及自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杯子都可以消毒,购买时务必要看清楚了,外盒上一定有注明:可否机洗与可否消毒。2、鸭嘴式与吸管式两大派别虽然各大品牌都拥有自己的专利设计,其实归根到底无非是鸭嘴式与吸管式两种,只是细部造型略有不同而已。再仔细点看,爸妈会发现无论是鸭嘴式还是吸管式,都有软硬的区别。软口(管)一般都是采用活性食用硅胶制成,比较接近奶嘴的感觉;硬口则是无毒塑料,更贴近杯子的称谓。爸妈可根据宝宝的喜好来选择。3、有无刻度所有的奶瓶都有刻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杯子上都有,没有刻度的杯子用来冲调配方奶粉就不方便,爸妈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来挑选哦。4、有无把手有些杯子是有把手的,也有一些杯子本身做成了方便宝宝拿握的造型就不再配备把手,还有一些品牌将把手作为选配件。爸妈根据宝宝的习惯决定吧。5、“不滴落”功能有很多杯子暗藏机关,不吸不出水,即使把整个杯子倒转都不会漏水。杯子要跟上宝宝成长的步伐原则上,宝宝应该从鸭嘴式过渡到吸管式再到饮水训练式,从软口转换到硬口。可以循序渐进,也可以跳跃式进阶,爸妈要注意宝宝的习惯和喜好及时地为杯子升级哦。杯口、吸管、密封圈在经常的煮烫消毒过程中可能会老化,被宝宝啃咬时可能会有裂痕,爸妈需要经常检查杯子的各个部件,以便及时更换。买杯子的省钱妙招1.如果你的宝宝比较小,爸妈可以选择几合一的套装杯。因为同品牌的杯子,基本上杯身都是通用的,唯杯口不一样。因此许多品牌都推出套装的杯子,以贝亲四合一套装为例,一个杯身配4种杯口,从奶嘴式到饮水训练式都很齐全。进步之后,换个杯口即可,比买4只单独包装的杯子省钱,又节约掉3个杯身的空间。2.爸妈们可以改造奶瓶,比如“新安怡”的魔术杯与奶瓶口径相同,可以将本品牌魔术杯的部件直接安装在奶瓶上。其他如“黄色小鸭”、“NUK”等也都有提供,可安装在一般口径奶瓶上的学饮嘴或吸管组合。另外,把普通奶嘴更换为果汁型奶嘴(也称为鸭扁嘴)就成为一只软口的鸭嘴式学饮杯了。第十四课:怎样训练宝宝使用小勺婴儿6个月后,要注意逐渐养成其良好饮食习惯,训练他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自己用餐具进食。喂食前做好准备,如洗手、带围嘴等。大一些的孩子,喂食时可以给他一把塑胶小勺或一个塑胶盘,让他自己进食。孩子长到1周岁或1岁半时,就应培养其自己吃东西的习惯,以提高孩子的吃饭兴趣。我国的孩子一般都是先训练其使用小勺,再教其使用筷子。训练宝宝使用小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教给宝宝小勺的持握方法:1、 持勺一般用右手,应该让宝宝尽可能持住勺柄的上端,而不能抓住勺的下部,否则舀饭菜时手会碰到饭菜,吃到嘴里不卫生。如果孩子坚持用左手,也不必强行纠正。2、 将勺柄倚在中指上,中指则以外侧的无名指和小指为支撑,大拇指按在小勺的另一边。二、 训练宝宝用小勺吃饭舀汤:1、 从一开始,父母就要阻止孩子用手乱抓饭菜的坏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用小勺独立吃饭的能力,同时要容忍宝宝独立吃饭时造成的脏和乱,进食时要让宝宝保持心情愉快,千万不能在这时训斥他。2、 勺子大小要适中,不易破损,否则宝宝一不小心会弄伤自己。小勺不要到处乱放,弄脏后再吃就不卫生了。3、 不能边吃边玩,要养成进食的规矩。如果宝宝走开,要劝其回到位子上,不要让宝宝嘴里含着勺子到处跑着玩,这样一不小心小勺会戳伤喉咙,甚至吞入气管,造成窒息。4、 训练宝宝用小勺从汤盘里舀汤,一勺一勺地送到嘴里喝,但要注意汤不能太烫,尤其用金属做的小勺舀汤时,更要注意汤温适中,否则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5、 用餐结束后,要叫宝宝把小勺放好,不要随手乱扔乱放,养成好习惯。第十五课:宝宝餐具的清洁消毒管理哺喂用具是宝宝的亲密伙伴,总是装着香甜的奶液、鲜美的辅食但很容易就滋生细菌哦。因此,及时清洗、认真消毒、妥善保管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呢。宝宝抵抗病毒、细菌的能力很弱。在容易发生消化道疾病的夏季里,饮食卫生就更显得重要了。清洗要及时宝宝的哺喂用具里不是装的配方奶就是精心制作的辅食,营养丰富但也是病菌繁殖的温床。搁置的时间越久,病菌就越多,所以宝宝吃完后爸妈要及时地清洗。奶瓶、奶嘴、吸管等都应该用相应的清洗刷来刷洗。玻璃奶瓶用尼龙奶瓶刷,而塑料奶瓶应该使用海绵奶瓶刷,后者经常被忽视哦。因为尼龙刷容易把塑料奶瓶的内壁磨毛,更易淤积污垢。消毒更重要为了防止病从口入,宝宝的奶瓶、奶嘴、餐具等仅仅用常规清洗是不够的,还要进行消毒哦。消毒有好多种,耐用又有效的方法就是煮沸消毒,采用蒸气来杀死病毒与细菌。传统的煮沸,要看着火和控制煮沸的时间,一个不小心就把整锅奶瓶都煮坏了。选用一个自动蒸气消毒锅就没有这种顾虑啦。现在市场上所售的各类蒸气消毒锅,通常十多分钟就能快速消毒完毕,不仅能一次性消毒多个不同口径的奶瓶奶嘴,更可以消毒宝宝的其他餐具呢。防二次污染消毒完毕的餐具应该妥善收放,以防二次污染,前功尽弃哦。把消毒后的奶瓶放在消毒锅中,有需要再取,就是个不错的办法。每位爸妈都应做到:落实防护工作,认真消毒哺喂用具,让病菌远离宝宝,为宝宝的消化道保驾护航。消毒锅妙用消毒餐具。消毒锅盛水盘注入100毫升清水,把餐具装入餐具盛放篮,放入消毒锅中,盖妥上盖,按下启动键,15分钟消毒完毕。空气消毒。消毒锅盛水盘注入100毫升清水,加入15毫升米醋,不加盖按启动键即可。约12分钟消毒完毕。蒸蛋及食物加热。视容器不同选用不用的盛放篮,或直接把容器放入锅中。视食物量多少注入适当的水量。盖妥上盖,按下启动键,15分钟加热后蒸煮完成。第十六课:儿童安全杀手排行榜统计表明,意外伤害已经成为造成美国15岁以下孩子夭折的主要的罪魁祸首。目前,尽管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调查,但父母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同样的悲剧发生。 “如果我们当时小心点,孩子就不会受伤了。”父母把孩子送进急诊室后往往会痛心疾首地说上这么一句。美国国家儿童安全运动(the National Safe Kids Campaign)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2300万名15岁以下的孩子在急诊室里离开人世,而其中有700万是因意外伤害所致。这些调查结果本身就已触目惊心,然而最令人伤心的却是,大多数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把这些杀手的真面目呈现给大家,希望父母们从这些让人心碎的教训中汲取经验,给孩子一个安全、快乐的童年。1号杀手:蹦蹦床骇人数据:美国每年的急诊病例中有多达9.2万例是因玩蹦蹦床而受伤的孩子。医生教诲:因为跳蹦蹦床而受伤的孩子通常是骨折、脊椎损伤,有些则是严重的头部受伤。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受伤的原因并非因为在蹦床上蹦跳,而是因为被其他孩子碰撞或是在蹦床上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例如骑自行车等。孩子只能在有大人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在蹦床上玩耍。在蹦床上玩的孩子越多,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有一两个孩子跳起,那对于正在下降的孩子来说,蹦蹦床就像水泥地一样坚硬。这种情况下,孩子着陆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胳膊或腿骨折。2号杀手:溺水骇人数据:在美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儿童超过1000人。医生教诲:溺水会在无声无息中夺走孩子的生命。一旦孩子在水里遇到危险,他根本无力挣扎,只会一路下沉。如果孩子在嬉水,身边必须时刻有大人照看,任何的麻痹大意都是要不得的。而且家长都应该知道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家里有游泳池,必须在四周围上防护栏,并且安装能够自动闭合的大门。但是防护栏并非百分之百可靠,因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哪怕是一英寸深的水也有可能令他们窒息,所以大人应该留意所有盛水的器皿,例如洗手池、浴缸等等。3号杀手:游戏场所骇人数据:在游戏场所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伤害(大多数是头部受伤和骨折)基本上都是因为摔交造成的。而游戏场所发生的意外有40%左右是由于缺乏大人的看护所致。医生教诲:胳膊、肘部和锁骨受伤最为常见,但如果游戏场地设计合理、家长看护得当的话,绝大部分意外是不会发生的。当孩子在游戏场所的时候,一定要确保他们在适合自己年龄的器械上玩耍。另一大安全隐患就是游戏场所维护不力。要想知道游戏场所是否安全,你可以检查一下游戏器械下面的减震材料是否合适,锯末和橡胶屑是最理想的减震材料。减震材料铺设的面积和深度也很重要,一般是游戏器械周围1.8米的范围内,深度要达到30厘米。有不少家长以为草地就能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其实和锯末、橡胶屑比起来,它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4号杀手:交通事故骇人数据:在美国,交通事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