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比较.pdf_第1页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比较.pdf_第2页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比较.pdf_第3页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比较.pdf_第4页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比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多样性2 0 0 4 1 2 1 1 7 4 1 8 1 Bi o d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其 物种 多样 性 比较 吴晓莆 朱 彪 赵淑清 朴世龙 方精云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 与教育 巾心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北 京1 0 0 8 7 1 摘要 利用在长白山 小兴安岭 张广才岭设置的9个样方的调查资料 对我国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 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在 9个样方共记录到物种 1 3 7种 隶属于5 3科 9 8属 利用 T WI N S P A N 将 9个样方分为3组 4个类型 同时 T WI N S P A N还将2 7个乔木种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 不同样方的群落结构指 标相差较大 这与群落所处的环境 地理位置以及年龄有关 平均胸径与立木密度之间呈幂函数关系 后者随前者 增加而递减 群落结构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 但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不显著 对于多样性 和均匀度 E 来说 一般有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的趋势 而在各 自的取样面积 内 物种 丰富度 S 差异不大 对 所有调查 区 域内的植物而言 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在三地中拥有最高的丰富度 并且这主要来源于草本层和灌木层的贡献 乔 木层的丰富度在三地并没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二元指示种分析 最小面积 种 一面积曲线 中图分类号 Q 9 4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0 0 9 4 2 0 0 4 O l 一 0 1 7 4 0 8 Co m p a r i s o n o f c o m mun i t y s t r uc t ur e a n d s pe c i e s di v e r s i t y o f mi x e d f o r e s t s o f de c i d uo us br o a d l e a v e d t r e e a n d Ko r e a n p i n e i n No r t he a s t Ch i n a WU X i a o P u Z HU B i a o Z HA O S h u Q i n g P I A O S h i L o n g F A N G J i n g Y 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E c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ofE n v i r o n men t a l S c i e n c e s C e n t e r f o r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E a rt h S u a c e P r o c e s s e s of t h e Mi n i s t r y of E d uca t i o n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j i n g 1 0 08 71 Abs t r a c t W e s t u di e d c o mmu n i t y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s p e c i e s d i v e r s i t y o f mi x e d f o r e s t s o f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t r e e a n d Ko r e a n p i n e Pi n u s k o r a i e n s i s i n Mt C h a n g b a i Mt Xi a o x i n g a n l i n g a n d Mt Z h a n g g u a n g c a i l i n g No r t h e a s t Ch i n a A t o t a l o f 1 3 7 s p e c i e s be l o n g i n g t o 9 8 g e n e r a i n 53 f a mi l i e s we r e r e c o r d e d i n t h e n i n e p l o t s TWI NS PA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l o t s i d e n t i f i e d n i n e p l o t s i n t o f o ur c o mmu ni t y t y p e s a n d t hr e e g r o up s wh i l e t h e 2 7 t r e e s p e c i e s e s t a bl i s h e d s e v e n c o mmu ni t y t y p e s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o mmu n i t y s t ru c t u r e d i f f e r e d g r e a t l y a mo n g t h e 1 9 p l o t s wh i c h ma y b e r e l a t e d t o e nv i r o n me n t a l f a c t o r s l o c a t i o n a n d a g e 0 f t h e c o mmu ni t y Me a n DBH d e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s t e m d e ns i t y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i t h a p o w e r l a w f u n c t i o n Th e r e we r e s i g n i fic a n t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a mo n g t h e p a r a me t e r s O f c o mmu ni t y s t ruc t u r e Ho we v e r t r e e s p e c i e s ric h n e s s d i d n o t c o rre l a t e s i g ni f i c a n t l y wi t h c o mmu n i t y s t ru c t u r e Co nc e r n i n g c o mp a r i s o n a m 0 n g d i ff e r e n t l a y e r s d i v e r s i t y H a n d e v e n n e s s E o f h e r b a c e o u s p l a n t s w e r e t h e g r e a t e s t f o l l o w e d b v t h 0 s e 0 f s h mb s a n d t r e e s Th e mi x e d f o r e s t s o f Mt Ch a n g b a i 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s p e c i e s r i c h ne s s du e ma i n 1 v t 0 a h i g h r i c h n e s s o f he r b a c e o u s p l a nt s a n d s h ru b s i n Mt Cha n g b a i Ke y wo r d s mi n i mu m s a mp l i n g a r e a s p e c i e s a r e a c u r v e s TW I NS PAN 红松 P i n u s k o r a i e n s i s 是我国境内寒温带针 阔 混交林 的主要树种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北部 俄罗斯 远东地区南部 朝鲜半岛和 日本北部山区 随着 2 0 世纪 以来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 红松分布区面积急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资助 4 9 9 7 1 0 0 2和 4 0 2 2 8 0 0 1 薯 品 2昊00晓3 螽 昆 2然0 0地3 理 0专9 业 1博019 7 7 士 生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植 被 生 态 学 E一 m ai l u xia0p p k d 作 者 简 介 吴 晓 莆 女 年 出 生 自 然 地 理 专 业 博 士 生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植 被 生 忑 字 p pK 维普资讯 l期 吴晓莆等 东北地 区阔叶红松林 的群落结构 及其物种 多样性 比较 l 7 5 剧缩小 原始的天然红松林逐渐被 次生 的阔叶林取 代 近年来 国内就红松林的群落特征 种群结构及 天然更新 阳含熙 伍业 钢 1 9 8 8 伍业钢 韩进轩 1 9 9 2 孙 中伟 赵士洞 1 9 9 5 臧润 国等 1 9 9 8 种 群的形态特征 张恒庆等 1 9 9 9 种间竞争 邹 春静 等 2 0 0 1 群落最小面积 郝占庆 2 0 0 0 代力 民等 2 0 0 2 主 要树 种 的 分 布 格 局 孙 伟 中 赵 士 洞 1 9 9 7 等方面开展 了很多工作 也有一 些涉及 到阔 叶红松林 的生物多样性 的报道 郝 占庆等 1 9 9 4 代 力民等 2 0 0 2 郑景明 罗菊春 2 0 0 3 但这些研究 多集 中在长白山 仅有少量文献涉及到小兴安岭等 其他分 布区域 桑卫 国等 2 0 0 0 李俊 清 李景 文 2 0 0 3 而对东北地 区不 同地点 阔叶红松林群 落结 构和生物多样性 的综合 对 比研究更 是不多见 因 此 本文基于长 白山北坡 小兴安岭凉 水 自然保护 区 张广才岭大秃顶子山等地 区的阔叶红松林群落 的调查资料 对 比分析我 国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及其地理分异 为 我国东北地 区阔叶红松林 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参 考 1 研 究区域概 况 本研究地点分别位于长 白山 张广才岭的大秃 顶子山以及黑龙江带岭地 区凉水国家 自然保护区 现分述如下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南部的中朝 交界处 是东北地 区主要大 河的发源地 由于特殊 的 自然条件及历史 社会原因 长白山是我国 自然生 态系统保存最完整 的地 区之一 具有保存 尚好的亚 洲东部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本研究 所选 区域 主要集 中在长 白山北坡海拔 1 0 0 0 m以下的范围内 4 2 1 9 一 4 2 2 4 N 1 2 8 7 一1 2 8 5 6 E 本地 区 气候属受季风影响 的温带 大陆性气候 由于山体 高 气候随海拔 高度变化较大 气温年较差与 日较 差都很 大 无霜期短 冰冻期长 本地区降水丰沛 降水量随海拔上升而逐渐增加 山下部平均年降水 量 6 0 0 9 0 0 m m 山顶年降水量可达 1 3 4 0 m m 降水 多集 中在夏季 由于蒸散量小 本地 区气候非常湿 润 调查区域土壤为山地暗棕色森林土 大秃顶子山 4 2 1 9 N 1 2 8 1 3 E 是张广才岭 的主峰 海拔 1 7 6 0 m 是小兴安岭 一完达 山地 为数 不多 的高山之一 气候属温和半湿润 区 年均温为 2 C 年降水量为 5 5 0 6 5 0 mm 地带性土壤为暗棕 壤 凉水国家 自然保护区地处 中国东北东部小兴安 岭山脉的东南部达里带岭支脉的东坡 地理坐标为 1 2 8 4 8f 3 0 一1 28 o 5 5l 5 0 E 4 7o 7f 3 9 一47 1 4f 2 2 N 保护区总面积 6 3 9 4 h m 森林覆盖率为 9 1 3 是 我国 目前保存下来 的较大面积的原始红松林之一 保护区为典型的低 山丘 陵地貌 海拔 高度在 2 8 0 7 0 7 m之间 山地平均坡度 1 0 1 5 该地区地处欧 亚大陆东缘 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 一 0 3 C 平均降水 6 7 6 m m 平均相对湿 度 7 8 无霜期 1 0 0 1 2 0天 具有明显 的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特征 保护区地带性植被是以红松为主 的针阔混交林 林下发育着 以暗棕色森林土为主的 地带性植被 2 研 究方法 2 1 取 样方 法 选取 以红松 为主要建群种 的植 物群落设置样 方 在长白山北坡设置 2个 2 0 m x 5 0 m的样方 1 个 2 0 m x 3 0 m的样方 在凉水 自然保护 区设置 5 个 2 0 m x 5 0 m的样方 在 大秃顶子 山的众多群落 调查样方中 仅有 1 个样方含有较多的红松个体 样 方面积为 2 0 m x 3 0 m 在每个样方 内 按乔木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植株主要特征 其 中 乔木层 逐株记录胸围大于 1 0 c m个体的高度和胸径 在乔 木样方 内设 1 0 m x 1 0 m的灌木样方 1 个 记录物种 名 株数 基围和高度 在乔木样方中随机选取 5个 1 m x 1 m 的小样 方作为草本样方 按物种记 录多 度 盖度和高度 此外记 录内容还包 括样方地理位 置 海拔 坡 向 各样方概况见表 1 2 2数据处 理 2 2 1 物种 多样性的计算 物种 多 样 性 采 用 丰 富 度 S 多 样 性 指 数 S h a n n o n Wi e n e r i n d e x 均匀度指数 P i e l o u i n d e x 计算 S h a n n o n Wi e n e r 指数 H 一 P l n P Ma g u r r a n 1 9 8 8 P i e l o u指数 E H l n 5 M a g u r r a n 1 9 8 8 其中 对乔木层 P 为种 i 的相对胸高断面积 r e l a t i v e b a s a l a r e a R B A 对灌木层和草本层 P 为种 维普资讯 1 7 6 生 物 多 样 性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1 2 卷 表 1 东北阔叶红松林各样方概况 T a b l e 1 T o p g r a p h y a n d t r e e l a y e r d a t a f a 1 1 p l t s f o r mi x e d f o r e s t s f d e c i d u u s b r o a d 一1 e a r e d t r e e a n d K r e a n p i n e i n No r t h e a s t Ch i na Pl P 3 a r e t h e p l o t s o f Mt Ch a n g b a i P 4 一P 8 a r e t h o s e o f Mt Xi a o x i n g a n l i n g a n d P 9 i s t h e p l o t o f Mt Zh a n g g u a n g c a i l i n g i 重要值 I V 相对 多度 相对频 度 相对 盖 度 3 2 2 2 确定最小面积方法 采用基于种 一面积 曲线确定群落最小面积 的方 法 本文采用两种饱和曲线对群落的最小面积进行 研究 刘灿然等 1 9 9 8 邓红兵等 1 9 9 9 S 1 b A 1 S c 1 a e 一 2 其中 A为面积 5为 A中出现的物种数 a b c 是 待估参数 方程的拟合用 S P S S 1 0 0软件完成 对于上述种 一面积曲线 要得到群落总种数一 定 比例 P 0 P 1 的物种所需的最小 面积分别 为 刘灿然等 1 9 9 8 代力 民等 2 0 0 2 D 4 3 1 3 S 一 I n 6 4 3 结果与分析 3 1 样方与物种的分类 表 2是各样方阔叶红松林的乔木种的组成 可 以看出 阔叶红松林 的物种组成在不 同地区有明显 的差异 利用 2 7个种在 9 个样方的相对胸高断面 积 R B A 矩阵 使用 P C O R D 4 0软件进行 T WI N S P A N分析 得到阔叶红松林 9个样方与 2 7个乔木种 的 T WI N S P A N分类图 图 1 图 2 T WI N S P A N将 9个样方划分 为 3组 4个类 型 图 1 样方 P 1 一P 3为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 属 于 第一组 样方 P 4一P 8为凉水 的阔叶红松林 属于第 二组 样方 P 9属于大秃顶子山的阔叶红松林 属于 第三组 其 中第二组 的 P 6样 方被 指示 种大 青杨 P o p u l u s u s s u r i e n s i s 在第 3级从第二组 中划分出来 从 图 1的结果分析 长 白山的 3个样方 P 1 P 2 P 3 最早从 9个样方中划分出来 说明长白山阔叶红松 林在物种组 成上与凉水 和大秃 顶子 山有较大 的差 异 长白山由于纬度偏南 相对于其他两地而言 热 量条件更优越 而某些阔叶红松林 的伴生阔叶树种 如三 花槭 A c e r t r ifl o r u m 白牛槭 A m a n d s h u r i c u re 只能分布在夏温 1 5 c 二 等值线 以南的长白山区 王业蘧 1 9 9 4 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样方 P 1 P 2 由于海拔较低 6 7 0 1T I 除红 松占据明显的优势外 伴生的阔叶树种主要有水 曲柳 F r a x i n u s m a n s h u r i c a 紫 椴 T i l i a a mu r e i s 三 花槭 色 木槭 A c e r i n o n o 紫花槭 A p s e u d o s i e b o d i a n u m 黄榆 U l mu s m a c r o c a r p a 等 凉水 的阔叶红松林样方 P 4一P 8 被指示种色木槭在第 2级划分出来 凉水样方仍 以 红松占据绝对优势 除此之外 臭冷杉 A b i e s n e p h r o l e p i s 硕桦 B e t u l a c o s t a t a 紫椴 青楷槭 A c e r t e g m e n t o s u m 裂 叶榆 U l m u s l a c i n i a t a 等种类也很常 见 大秃顶子 山的样方 P 9中红松已不占很大优势 鱼鳞 云杉 P i c e a j e z o e n s i s 硕 桦 花楷槭 A c e r u k u r u n d u e n s e 青楷槭 崖柳 S a l i x fl o d e r u s i i 兴安落 叶 松 L a r i x g m e l i n i 紫椴等树种和红松组成混交林 T WI N S P A N将 2 7个乔木种按 在群落 中的地位 划 分为7 个群 落类型 图2 类 型 I 有 1 0 种 包 括 维普资讯 吴晓莆等 东北 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 比较 1 7 7 表 2 阔叶红松林各样方的物种组成 数值为相对胸高断面积 x 1 0 0 T a b l e 2 S p e c i e s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e a c h s a mp l e p l o t o f mi x e d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t i v e ba s a l a r e a x 1 0 0 t r ee a n d Ko r e a n pi ne f o r e s t s Nu mbe r s me a n Re l a 水 曲柳 F r a x i n u m a n s h u r i c a 山桃 稠李 P r u n u z s p 山槐 Ma a c k i a a m u r e n s e 千金榆 C a rp i n u c o r d a t a 三花槭 A c e r t r ifl o r u m 紫花槭 A c e r p s e u d o s i e b o d i a n u m 黄榆 U l m u m a c r o c a rp a 黄菠萝 P h e U o d e n d r o n a m u r e n s e 胡桃楸 J u g l a n s m a n d s h u r ic a 白牛槭 A c e r m a n d s h u r ic u m 紫椴 T i l i a a mu r e n s e 蒙古栎 Q r c mo n g o l ie a 色木槭 A c e r r n o n o 暴马丁香 S y r i n g a r e t ic u l a t a s u b s p 青楷槭 A c e r t e g m n t o s u m 花楷 槭 A c e r u k u r u n d u e n s e 臭冷 杉 A b i e s n e p h r o l e p is 鱼鳞 云杉 P i c e a j e z o e mi s 崖柳 S a l i x fl o d e r u s i i 兴安落 叶松 g m e l i n i 花楸 S o r b u p o h u a s h a n e n s i 硕桦 B e t u l a c o s t a t a 鼠李 R h a mn u z d a v u r ic a 大青杨 P o p u l u u z s u r ie mi s 裂叶榆 U l m u s l a c i n i a t a 红皮 云杉 P i c e a k o r a i e n s i s 1 4 5 7 3 0 4 8 0 6 6 3 5 5 5 7 4 2 3 0 6 0 0 0 0 0 6 0 1 3 1 6 5 0 2 7 1 7 6 0 1 9 2 9 7 3 5 8 0 7 4 3 0 3 4 7 6 2 0 2 2 5 6 l 1 1 8 0 0 5 0 7 2 0 o 9 4 6 0 0 J 6 l 3 5 7 l 2 8 6 7 6 6 8 8 9 8 3 8 6 1 4 O 3 3 0 图1 阔叶红松林9个样方的 T WI NS P A N分类图 Fi g 1 TW I NS PAN c l ass i fic a t i on o f n i n e s a mp l e p l o t s o f mi x e d d e c i d u o us b r o a d l e a v e d t r e e an d Ko r e a n p i ne f o r e s t s 水曲柳 山桃稠李 P r u s p 山槐 Ma a c k i a n u r e n s e 干金榆 C a r p i n u s c o r d a t a 三 花槭 紫花槭 黄榆 黄菠萝 P h e U o d e n d r o n a mu r e n s e 胡桃楸 j u g l a n s m a n d s h u r i c a 和 白牛槭 这些树种主要分布在长 白山 样方 P 1 P 2 P 3 类型 有 2种 包括紫椴和 蒙古栎 p r c m o n g o l i c a 虽然在三地都有分布 但仅在长白山占据优势 类型 有 3种 包括色木 槭 红松和暴马丁香 S y r i n g a r e t i c u l a t a s u b s p a r r t r e n s i s 这 3种在三地 都有分布 而且 比较均 匀 所 不同的是红松是建群种 色木槭是常见的伴生种 而 暴马丁香属于偶见种 类型 有 3种 青楷槭 花楷 槭和臭冷杉 类型 V有 4种 鱼鳞云杉 崖柳 兴安 落叶松和花楸 S o r b u s p o h u a s h a n e n s i s 主要分布在 大秃顶子山 类型 仅有硕桦 1种 它是将长 白山 和凉水 大秃顶子山区分 出来的指示种 仅分布在凉 水和大秃顶 子 山 类 型 有 4种 鼠李 R h a m n u s d a v u r i c a 大 青 杨 裂 叶 榆 和 红 皮 云 杉 P i c e a k o r a i e n s i s 主要分 布在大秃顶 子山 可以看 出 由 互 巧B m 加盯 n n 加 n 3 m n n n n 铝 引 n L n n n n n n 勰 引 7 n 9 如 6 3 l 4 维普资讯 l 7 8 生 物 多 样 性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S c t e H c e 1 2 卷 图 2 阔叶红松林 2 7个乔木种的 T WI N S P A N分类图 Fi g 2 TW I NSPAN c l a s s i fic a t i o n f o r 2 7 t r e e s pe c i e s i n mi x e d f o r e s t s o f de c i d uo u s b r o a d l e av e d t r e e a n d Ko r e a n p i n e 一 2500 200 0 0 15 00 1 00 0 望 5 0 0 0 1 0 15 20 25 30 35 40 平均胸径 D B H c m 图3 阔叶红松林平均胸径和立木密度的关系 F i g 3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me a n DB H DB H a n d s t e r n d e n s i t y N o f mi x e d f o r e s t s o f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t r e e a n d Ko r e a n p i ne T WI N S P A N对样方和群落主要物种 的划分能够较 好 地揭示出阔叶红松林的物种组成及其地理分异 3 2 群落结构 从表 1中可以看出 不同群落 的立木密度 N 胸高断 面积之 和 B A 平 均树 高 H 平 均胸 径 D B H 等指标差异很大 大秃顶子 山的样方 P 9海 拔较高 1 0 8 0 13 3 立木密度很大 平均树 高和平均 胸径等 比较小 属于不成熟 的针 阔混交林 而其他 样方群落的平均胸径较大 一般 2 0 3 m以上 立 木 密度较低 4 0 0 6 0 0 h m 胸高断面积之和较大 5 0 m h m 左右 平均树 高都在 1 5 m 左右 属 于 比较典型的阔叶红松成熟林 平均胸径与立木密度 N 之间显示 了良好的幂 函数关系 如下式 图 3 这 与经典 的林学理论 R e i n e k e 1 9 3 3 和 植 物 种 群 密 度 理 论 H a p p e r 1 9 7 7 是 一致 的 N 6 1 6 9 0 D BH R 0 8 8 F 5 2 6 6 P 0 0 0 1 5 从表 2中还可以看 出 在海拔相对较低的群落 中 P 1 P 2 P 4一P 8 红松在乔木层 中的优势度 以 相对胸高断面积 R B A表示 高 于海 拔较高 的群落 P 3 P 9 优势度 最高 的地 区为凉水 自然保 护 区 P 4一 P 8 很多群落 中红松 的优势度都超过 0 5 而在海拔最高 1 0 8 0 m 的大秃顶子 山的群落 P 9 中 红松的优势度仅为 0 0 5 已经 不成为乔木层 的 优势种 了 表 2中长 白山 3个样方 P 1一P 3 的乔木种优 势度显示红松 紫椴 水曲柳和蒙古栎等树种是在群 落 中占有优势的树种 这与孙 中伟 1 9 9 5 对长 白山 北坡椴树一 阔叶红松林 的群落结构调查结果是一致 的 表3 是 阔叶红松林6 个群落结构参数 和物种 丰 维普资讯 1 期 吴晓莆等 东北地 区阔叶红松林 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 比较 l 7 9 表 3 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丰富度的相关矩阵 Ta b l e 3 Co r r e l a t i o n ma t rix a mo n g c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c o mmun i t y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s pe c i e s ric hn e s s o f mi x e d f o r e s t s o f de c i d u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t r e e a n d Ko r e a n p i n e 值为 S p e a r ma n相关系数 V a l u e s a f S p e a r m a n r a n k c o r r e l a t i o n P 0 0 1 P 0 0 5 而群 落结 构的 6个 参数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如立木密度 N 与最大树 高 H 以及 平均胸径 D B H 存在显著 的负相关 关系 P 0 0 5 胸高断面积之和 B A 与最大树 高 H 平均胸径 D B H 以及最大胸径 D B H 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最大树高 H 与平均树 高 H 最大胸径 D B H 与平均胸径 D B H 之间 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5 P灌木层 乔木层 在 各 自的取样面积 乔木层 1 0 0 0 i n 或者 6 0 0 in 灌木 层 1 0 0 in 草本层 1 in 内 物种丰 富度 S 差异不 大 对于所有科 属 种水平的植物丰富度 T F T G T S 而言 在取样面积为 1 0 0 0 in 时 长 白山样方 P 1 高于凉水的 5个样方 P 4一P 8 在取样面积为 6 0 0 in 时 长白山样方 P 3高于大秃顶子山的样方 P 9 说明长 白山的阔叶红松林在三地 中拥有最高的丰富 度 并且这主要来源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的贡献 而乔 木层 的丰富度在三地并没 有明显差异 但就乔 木 层 灌木层或草本层而言 多样性 H 和均匀度 E 在各样方 间的差异 不显著 郝 占庆 2 0 0 0 对典 型 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 白桦林物种 多样性 的研究表 明 红松林经人工砍伐后形成的次生林物种多样性 会增加 但主要是增加 了一些乔木树种 本研究 中 的结果则反映出在较 为稳定 的红松林类 型中 乔木 树种的物种丰富度变化不 明显 物种丰富度的主要 变化来 自于林下的草本群落 群落最小取样面积也即群落 的临界抽样面积 是在一个最小地段 内 对一个特定群落类型能提供 足够的环境空间 或者能保证 展现出该群落类 型的 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 王伯荪等 1 9 9 6 即 在该面积内群落的种类组成得以充分的表现 这一 最小面积表示应该采取的样方记录或样地大小 本 文利用凉水从 0 2 5 in 一4 0 9 6 in 的面积梯度 的基 于所有物种的种 一面积 曲线 探讨阔叶红松林 的群 落最小取样面积 图4是凉水阔叶红松林的种 一面积 曲线 利用 方程 1 2 拟合得到的方程分别为 1 7 A s R 9 4 s 而 R2 0 9 3 u一 l 3 4 2 7e 可 以发现 拟合 的 回归 系数尺 值均在0 9 3 以 0 兰 0 6 Z 霞 80 60 40 20 0 0 1 02 4 2048 3072 4096 面积 A r e a m 图 4 凉水阔叶红松林 的种 一面积 曲线 Fi g 4 S p e c i es a r e a c u r v e o f mi x e d f o r e s t s o f d e c i d uo u s b r o a d l e av e d t r e e a n d Ko r e a n p i n e i n Li a n g s h ui Re g i o n 维普资讯 生 物 多 样 性 B i o d i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l 2卷 表4 阔叶红松林各样方的物种多样性 T a b l e 4 S p e c i e s d i V e r s i t y i n d i c e s f o r e a c h s a mp l e p l o t o f mi x e d f o r e s t s o f d e c i d u o u s b r o a d l e a v e d t r e e a n d Ko r e a n p i n e 平均值 标 准差 Me a n s t an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上 拟合效果 良好 取 比例因子 P为 0 9 用式 3 4 计算相应的最小面积为 3 3 0 m 和 1 5 6 m 平均 为 2 4 0 m 左右 孙 中伟 1 9 9 5 对长白山北坡椴树 红松林 的群落的研究表明 乔木树种 的抽样面积基 本为 4 0 m 4 0 m 代力 民等 2 0 0 2 对海拔 8 0 0 1 0 0 0 i n之 问长 白山二道 白河河岸带阔叶红松林群 落的研究表明 包含群落 9 0 即 P 0 9 的植物 种的 平 均 抽 样 面 积 为 3 2 5 m 左 右 而 郝 占庆 2 0 0 0 对远离河岸带 的森林 内部 的阔叶红松林 群 落的研究表明 包含群落 9 0 的植物种 的平均抽样 面积为 5 1 4 I n 左右 比较发现 凉水的阔叶红松林 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小于长白山河岸带及其远离河 岸带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 这可能与 凉水阔叶红松林群落相对较低的物种丰富度和乔木 种的相对集中分布有关 4 结论 1 利用 T WI N S P A N分类结果表 明 东北地 区 阔叶红松林 9个样方可分为 3组 4个类型 同时 T WI N S P A N还将 2 7个乔木种按重要程度 划分为 7 个群落类型 不同类型 的群落 中乔木种在分布的区 域及其在样方中的地位存在差异 2 不同样方 的群 落结构指标相 差较大 这 与 群落所处的环境 地理位置 以及年龄有关 平均胸 径与立木密度之问呈幂 函数关系 后者随前者增加 而递减 在长白山和凉水地 区 红松在乔木层 的优 势地位突出 而在大秃顶子 山 红松 已不成为群落 中的优势种 群落结构特征之间存在显著 的关系 但与物种 丰富度的关系不显著 3 在 9个样方 共 0 8 2 h m 共 记录到物种 1 3 7种 隶属于 5 3科 9 8属 其中 丰富度最大的优 势科主要是草本层 和灌木层的百合科 毛茛科和蔷 薇科等 而乔木层中的优势种多集 中在槭树科 杨柳 科 松科 榆科 4 在东北 的阔叶红 松林 群落 中 对 于多样性 日 和均匀度 E 来说 一般 有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在各 自的取样面积 乔木层 1 0 0 0 m 或者 6 0 0 m 灌木层 1 0 0 IT I 草本层 1 IT I 内 物种丰 富 度 S 差异 不大 对调查 样地所 有植物 而言 长 白 山的阔叶红松林在 三地 中拥 有最 高的丰富度 并且 这主要来源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贡献 而乔木层 的 丰富度在三地并没有 明显差异 5 凉水 的阔叶红松林群落取样 2 4 0 m 基本上 能取到 9 0 的植物种 这个面积远低于长白山河岸 带以及远离河岸带的森林 内部 的阔叶红松林群落 原因可能与凉水阔叶红松林群落相对较低 的物种丰 富度和乔木种 的相对集 中分布有关 致谢 参加野外调查的人 员还有李晓文 宗占江 古 陶 沈海花 陈阳 中松 兰 王 臣 孙岩等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D a i L M 代力民 Wa n g Q C 王青春 D e n g H B f 邓红兵 C h e n G 陈高 a n d Wa n g Q L 王庆 礼 2 0 0 2 M i n i m u m s a m p l i n g a i e a a n d s p e c i e s ri c h n e s s o f ri p a ria n c o mmu n i t y i n Er d a o b a i h e f o r e s t e d w a t e r s h e d 维普资讯 1 期 吴晓莆等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比较 1 8 1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A p p l ie d E c o l o g y 应 用 生态 学 报 1 3 6 6 4 1 645 i n C h i n e s e 1 D e n g H B 邓红兵 wu G 吴刚 H a o z Q 郝占 庆 Wa n g Q L 王庆 礼 D a i L M 代 力 民 G a o L 高林 a n d Wa n g J Z 王建中 1 9 9 9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he mi ni mu m s a mp l i ng a r e a f o r Pi n u s l n s s o n L r 上 一 O e r c c o mmu ni t y a nd c o mp a ris o n o f s a mp l i n g m e t h o d s A c t a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生态学 报 1 9 4 4 9 9 5 0 3 i n C h i n e s e H a o Z Q 郝占庆 2 0 0 0 A n a l y s i s o f P l a n t C o m mu n i t y D i v e r s i t l e s a n d Th e i r Gr a d i e nt P a t t e r n s o n t h e No r t h e r n S l o p e o f C h a n g b a i Mo u n t a i n N o rth e a s t C h i n a P h D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p p l i e d E c o l o g y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S h e n y a n g i n C h i n e s e H a o Z Q 郝 占庆 Z h a o S D 赵士洞 a n d T a o D L 陶大力 1 9 9 4 S p e c i e s d i v e r s i t y a n d i t s s e a s o n a l d y n a mi c s o f h e r b s o f a b r o a d l e a v e d Ko r e a n p i n e f o r e s t o n t h e n o rth e r n s l o p e o f t h e Ch a n g b a i Mo u n t a i n Chi n e s e Bi o d i v e r s i t y 生物 多样性 2 3 1 2 5 1 3 2 i n C h i n e s e H a p p e r J L 1 9 7 7 P o p a t wn B i o l o g y of P l a n t s A c a d e m i c Pr e s s Lo nd o n L J Q 李俊清 a n d L i J W 李景文 2 0 0 3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r e s t o r a t i o n o f br o a d l e a v e d Ko r e a n pi n e f o r e s t s i n L e s s e r Xi n gh n Mo un t ai n s o f No rth e a s t Ch i n a 4 c t a Ec o l o gi c a S i n i c a 生态学报 2 3 1 7 1 2 6 8 1 2 7 7 L i u C R 刘灿然 M a K P 马克平 Y u S L 于 顺利 a n d Wa n g W 王巍 1 9 9 8 P l a n t c o m m u n i t y d i v e rs i t y i n D o n g l i n g s h a n Mo u n t a i n B e ij i n g C h i n a V I I Th e d e t e rm i n a t i o n o f c r i t i c al s a mp l i n g a r e a s for s e v e r a l t y p e s o f p l a n t c o m m u n i t i e s A c t a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生态学 报 1 8 1 1 5 2 3 i n C h i n e s e Ma g ur r a n A E 1 9 88 Ec o l o gi c a l Di v e r s i t y a n d I t s Me a s u r e me n t P rin c e t o n Un i v e rsi ty P r e s s P ri n c e t o n N e w J e r s e y Re i n e k e L H 1 9 3 3 Pe r f e c t i ng a s t a n d d e ns i t y i nd e x f o r e v e n a g e d f o r e s t s J o u r n a l o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R e s e a r c h 4 6 6 2 7 6 38 S a n g W G 桑卫国 C h e n L z 陈灵芝 Y u s L 于顺利 a n d Ma K P 马克平 2 0 0 0 S p e c i e s c o n p o s i t i o n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i n Mo ng o l i a n o a k Ko r e a n p i ne f o r e s t A c t a P h y t o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c a 植物生 态学 报 2 4 2 2 3 1 2 3 7 S u n W Z 孙伟 中 a n d Z h a o S D 赵 士洞 1 9 9 5 Co mmu ni t y f e a t ur e s o f Ti l i a Ko r e a n P i n e f o r e s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