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自然法学派与近代西方宪政制度.doc_第1页
古典自然法学派与近代西方宪政制度.doc_第2页
古典自然法学派与近代西方宪政制度.doc_第3页
古典自然法学派与近代西方宪政制度.doc_第4页
古典自然法学派与近代西方宪政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 论古典自然法哲学与西方宪政 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专业:法学 班级:09级2班姓名:陶思维学号:2009201063【摘要】:古典自然法学派,是指以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为背景,以启蒙思潮为思想基础,以启蒙思想家为学说骨干,重在强调法的应然价值,主张社会变革,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的近代西方主导法学流派,它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以强调自然法为特征。在内容上,古典自然法学说强调人的理性、人性、人的权利(包括私有财产权),并认为根据自然法,可以制定出详尽的、普遍适用的法典。古典自然法学家,他们不是历史的总结者,而是新时代的预言家,他们的理论大多是在一场新的革命爆发之前或者是一种新的宪政制度建立之前而提出的,与当时英美等国的社会制度变革有着直接关系。本文将从研究古典自然法哲学出发,探寻它的产生和发展轨迹,介绍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并研究其与近代西方宪政制度的联系。【关键字】:古典自然法学派 权利 人权 宪政【正文】:“古典自然法学派”(Classical Natural Law)是整个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种自然法学派的总成。它的特点是并没有什么“共同宣言”,甚至不同代表人物之间的政治立场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但是,无论哪一位自然法学家的论证方式,都是从自然法的角度出发的,论证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及其结果。那么,这种自然法哲学的渊源,到底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自然法哲学的渊源 古典自然法思想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古罗马西塞罗等人的恩想之中。西塞罗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理性主义自然法理论,为近代自然法学派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发展至中世纪阿奎那的神学主义自然法学,则提出了自然法学的若干戒规。在前世的基础上,古典自然法学派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包括自然状态说、自然法原则说、社会契约说在内的法哲学。下面就将介绍自然法哲学在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伟大的思想。 代表人物之一格劳秀斯(自然法之父)雨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他是古典自然法学派公认的第一个代表人物。他将法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为世俗的古典自然法则学奠定了基础。格劳秀斯认为,存在自然状态下的权利,但他明确反对人民有权反抗君主的观点,他认为君主行使国家主权是不受约束与限制的,不管君主是好是坏,就算是君主再无道,人民再也不能反抗他和惩罚他。格劳秀斯不仅在自然法方面有深刻的研究,在国际法方面也是成就卓著,同时被后人尊称为“国际法之父”的他,通过对国际法的研究,完成了向非神学自然法转变的决定性步骤,早年的捕获法及其论海洋自由,仍然具有神学自然法痕迹的影子,而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格劳秀斯明确提出:“自然法是不可改变的,在这种意义上,连上帝也不能改变它。”至此,格劳秀斯彻底从神学笼罩中解放出来,转变成为非神学自然法的奠基人,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代表人物之二霍布斯(国家主义自然法哲学)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霍布斯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的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利维坦是他的代表作,反映了霍布斯的哲学、政治、法律、伦理及宗教思想,其中,第一二篇集中体现了霍布斯的法哲学思想,包括自然法理论以及实证主义法律观,而对近代宪政产生的影响尤为甚的,是自然法理论。霍布斯认为,人自然而平等,这与人权的内涵人自然享有的权利不谋而合。霍布斯在他的著作中总共列举了19条自然法条款,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款内容。首要的自然法条便是追求和平,人不仅要寻求和平,还要保持和平以达到自保的目的。第二条便是所谓的“欲人之施于我者,则我施之于人”,这是自然法的核心条款。即是说,人们要放弃自己的某些自然权利,权利的放弃和转让导致义务。从这个法条中可以看出契约的思想:“人们权利的互相转让就是人们所说的契约” 利维坦,托霍布斯著,Collier Books,P106,霍布斯将商品经济中的契约理论巧妙地融合进自然法学中,充分体现了近代古典自然法哲学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第三条自然法条款是人们必须恪守自己签订的契约,否则契约就会失去它自身的意义。 代表人物之三洛克(自由主义自然法哲学)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而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洛克还曾担任英国辉格党领袖沙夫茨伯里伯爵的秘书,这有机会使他更深刻地了解英国政治生活。某种程度上讲,洛克是“光荣革命”的思想领袖。洛克的著名作品便是政府论,分上篇和下篇。其中上篇集中批驳了罗伯特的“君权神授”、“王位世袭”论断,下篇则针对霍布斯的国家主义等学说,提出了自由主义法哲学学说,明确提出“政府必须分权”这一重要理论。洛克支持社会契约论,他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宪政理论,第一次提出以立法权的归属来划分政府形式(政体),将政体分为完备的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以及混合政体。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高于其它两权,至高无上,人民参加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和平安全地享有他们的财产权,而法律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洛克主张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如果政府滥用人民委托的权力,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维护他们自身的合法财产权。这是贯穿政府论全书的基本思想。可见,自由主义是洛克法哲学的主要特征。洛克的法哲学思想对后来的政治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洛克的自由主义被美国奉为神圣,成为民族理想。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托马斯杰弗逊等美国政治家,并且在美洲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洛克的影响在法国则更为激烈。伏尔泰是第一个将洛克等人的思想传到法国去的人,法国后来的启蒙运动乃至法国大革命都与洛克的思想不无关系。代表人物之四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1689-1755),是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出身于法国的一个贵族世家,16随时回到故乡波尔多学习法律,并于1708年获得开业执照,孟德斯鸠能够写出论法的精神与他深厚的法学功底不无关系。孟德斯鸠的代表思想有自然法思想,三权分立学说以及法社会学思想等。他在1726年卖掉议长席位后周游欧洲列国,潜心写作。1748年,论法的精神最终问世,这也是古典自然法学派论著中花费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著作之一。他开创了独特的自然法思想,他无意阐述国家是如何产生的,而是强调自然法是“根本理性”的体现之一,人类无须缔结社会契约,而因本身自然天性步入社会,建立国家,制定法律,他也成为古典自然法学派中唯一否认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家。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分权思想,提出三权分立与制约学说,这是论法的精神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他最主要的理论贡献。第十三章在论及与宪政有关的政治自由的法律时,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与制约学说。他认为政治自由应该是民主宪政制度的直接目的,依法行使自由权利是政治自由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孟德斯鸠认为只有在中庸的政府下,我们才可能发现政治自由。但即使在这样的政府下政治自由也并不是总可以被发现的,因为“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一切被授予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The spirit of law,Montesquien,Haf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66,vol.1,p150孟德斯鸠以前,从无一人发现“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个道理,因此孟德斯鸠在这一点上的思想,前无古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出发点是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产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状态。为了享有这种自由,必须要有一个谁也不必惧怕谁的政府”。 The spirit of law,Montesquien,Haf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66,vol.1,p151正是从这一点上,孟德斯鸠无比鲜明地表达三权分立的极端重要性。三权分立,不仅要分权,而且要制衡(孟德斯鸠学说将其称为制约“check”),要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后来,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们创设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制度,并逐步通过实践,使之成为现实。“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在这个问题上,常常要求教和引证的先知是著名的孟德斯鸠。 代表人物之五卢梭(激进民主主义自然法哲学代表)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卢梭的法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这两部著作中。 卢梭的自然法学说。卢梭的自然法学说颇具特色,他认为所谓的自然状态只是一种假定,不是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前的实际状态,意在说明人们缔结社会契约,建立政府的必要性。卢梭认为自然法的一切规则建立在“先于理性而存在的两项原理”上: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使人们热烈地关注自己的幸福和生存;怜悯心使人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人类遭受灭亡或痛苦时,会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人们的精神活动能使这两个原理相互协调并配合起来。并且卢梭也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并享有一定的自然权利。因此,卢梭也属于古典自然法学派。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对自然法学说的发展。它研究人如何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他指出:“能否寻求一种能够以其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善的结合形式,同时通过这一结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系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他自己本人,并能一如既往地享受自由?这是社会契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是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本质上一种公意,公意产生主权。因为公意不可分割,因此主权也不可分割。在这一点上,卢梭的思想与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分权论截然相反。卢梭认为主权一旦分割就将不复存在,意味着主权必须在民,这是他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古典自然法哲学与近代西方宪政制度正如前文所说,古典自然法学家不是历史的总结者,而是新时代的预言家。古典自然法学提出了一系列合乎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理论,具体地说,这些理论有人权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理论、分权理论和法治理论。古典自然法学的这些经典理论在历史上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待革命取得胜利后,它已凝固成西方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石。二百多年来,在这种以古典自然法为基本内容的宪政制度的导引下,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权原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一项宪法原则。1688年英国的权利法案以君主立宪制为基础,确立了一系列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请愿权、自卫权、选举权等。美国宪法修正案前十条规定了更加广泛的公民权利。法国人权宣言称: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自然不可消灭的人权;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权、安全和反抗压迫权。现行法国宪法在序言中仍确立这些人权原则。格劳秀斯最先阐述了自然法理论,霍布斯提出了人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的政府论中说,人类社会是人类自己的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说,上帝有上帝的法,人有人的法,卢梭则阐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走向新的平等之路。人权原则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他们成为了反封建的响亮口号,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而且化身为资产阶级各国宪政制度的基本原则。社会契约原则是近代西方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石。英美等国都在宪法及公约等文件中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宪法,则是一种原始契约,若干年进行一次的大选,一定条件下对宪法的修改补充,则是对原始契约的调整。主权在民原则在英美法等国的宪法中也得到了确认,以洛克的思想为代表。分权原则,作为西方宪政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尤为明显的,以孟德斯鸠的思想为基础。法治原则,也是西方宪政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洛克视立法权为国家主权,法律的权威至上;孟德斯鸠将自由定义为“法律允许做的事”;卢梭认为法律则是公意的体现。所有这些思想,在英美法等西方国家的宪法中都得到了不同形式的体现,突出强调以法律保护人的自然权利。法治原则说也是古典自然法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古典自然法哲学与近代西方宪政制度是紧密结合的,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性要素。在古典自然法哲学为思想武器的前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