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论语》·孔子(原创).doc_第1页
子贡·《论语》·孔子(原创).doc_第2页
子贡·《论语》·孔子(原创).doc_第3页
子贡·《论语》·孔子(原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性学习论文:子贡论语孔子 “一以贯之”地走近圣人提起“子曰”这个词,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个蓄着白发、满口之乎者也的老者形象。这个“子”,指的就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但他留给我们的,又岂止一个“子曰”?更重要的是那“子曰”后面的无尽宝藏,和孔子永久光辉的形象。而对这一近乎神的圣人,你又了解多少呢?论语是儒家的原始经典之一,要了解孔子和他的学说,论语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然而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至今已两千余年,期间论语被译注解读过多次,各种说法都有所偏差,很难依靠一本注解就能够读懂论语。而论语的内涵之丰富,包含治国之道、教育治学、为人处世等等,也很难全盘理解和把握。因此,我们选择了孔子的其中一个弟子子贡,作为读论语的切入点。子贡作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在政事、经商、为人等方面树绩良多,是孔子学生中将学与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透过他,来看论语,看孔子,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孔子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归纳起来说,其核心是“仁”论。孔子“仁”论贯穿于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即所谓“一以贯之”(子曰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孔子其伟大的人格感召力也凝聚于此。兹概括述之。个体修养。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然而怎样才能算是君子呢?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诚信是立身之本,在诚之后,应当是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出,君子应当是表里如一的。“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这又是君子的一个鲜明写照。在子贡心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指的其实就是孔子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很多时候,君子与小人只是一念之差。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我们更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要被一点点所牵绊。同时,我们要知德、尚德、有勇、正直、知耻、明志,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要养成如此高尚的品质,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当然不够。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关于学,孔子学说也颇有取法价值。首先学习的目的应当是像“古之學者為己”,而不是像“今之學者為人。”(宪问)学习的内容应当是“文、行、忠、信”(述而),而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最重要的要数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为政)不懂装懂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大忌讳。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治长)勤学好问无论在何时何地都适用。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取长补短能够使我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立于不败之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蹉,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学海无涯,能像子贡那样举一反三的学习,并且掌握:“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为政)的方法,能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无限的知识。当今社会,光会读书是肯定不够的,会为人处世,能在交际场中游刃有余,依靠自己的人际关系把一件事办好,才算真正有能力。孔子学说是有关人与人相处之道的学说,由伦理关系之不同,又分化为孝悌、忠恕、信义、礼数等德目。作为朋友,我们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作为子女,我们应“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我们要“友直、友諒、有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 子贡方人,子曰:“賜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宪问)我们不应在背后说人坏话。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我不欲人之加诸我,我亦欲无加诸人。”(公治长)政治理想。从政治国是实用之大端,虽然孔子个人的从政经历并不辉煌,但他始终胸怀安定天下的政治雄韬。首先,对于执政者,孔子认为:“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为政者要以身作则,正道而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这应当成为如今一些当政者的金科玉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由此观之,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是政府、国家存在的基石。而今年的两会考察执政者业绩水平的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数字,而是“幸福指数”,这与孔子“近者悦,远者来”(子路)的衡量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妙。哲理思维。孔子学说的哲理性集中表现为仁者爱人的警示恒言,中庸的认识方法,权变的处事之道,和而不同的的开阔胸襟等等。“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能够很好的说明。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吕氏春秋察微篇。“子贡赎人”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夫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其实鲁国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果鲁国君主为子贡之举树为典范大肆通报、嘉奖、宣传乃至全国推广,会有什么后果?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其实滑坡了,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这是佛家的悟道之言。因为无数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综上所述:道德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当年,子贡曾形象地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还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子贡的话虽然有夸耀的成分,但仔细想想,也莫言过其实,因为孔子睿智的思想,深邃的哲理是无人可企及的,也是无人可完全觉悟的。论语中的每一条语录都博大精深,深不可测。孔子的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潜移默化,很多已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即使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一被被誉为东方的圣经论语,也能给我们诸多的有益的启示。 通过我们的研究,孔子已不再只是印象中那个生硬的“子曰”,他有血有肉,会哭会笑,能像朋友一样和学生打在一块儿,他会在心中认为颜回是他最爱的学生,他也想遇到明主,他会看重礼制,他会对子贡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正因为论语中的孔子如此真实,我们今天才能透过子贡及孔子的其他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