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置和控制教学流程.doc_第1页
合理设置和控制教学流程.doc_第2页
合理设置和控制教学流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理设置和控制教学流程 创造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天津八中 门秀艳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所以新课程强调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学生活中的语文,读身边的语文,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获得合作的乐趣。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却面临这样的困境:许多学生上语文课觉得枯燥乏味、昏昏沉沉,听得透不过气来。学生们的这种状况导致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费时低效。这种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期待看到学生潜能的释放和师生间的智慧激荡。因此,如何抛弃呆板不变的授课模式,令学生每课多一些新感受、多一些思索变化、少一点重复枯燥,成为了教师们深思和探究的问题。 两年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不间断的探索和实践,发现通过合理的设置和控制教学流程,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这种学习空间可能暂时让学生不适应,但学生过后便会感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柳暗花明又一村。语文的实践能力也就逐渐在这种自由开放的系统中发展了起来。一,孕育激情,让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小河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这一特点,把握课文的情感脉搏,为不同类型的文章奠定不同的情感基调,可以达到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效果。当然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情感理解力和情感表达力以及一颗真诚的心,这样才能将课文中所洋溢的情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字里行间起伏跌宕,催人泪下。 我让一个同学读到:“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这时,我让学生体会诗中表现的用母爱呵护别人的孩子、用乳汁喂养别人的孩子、用劳动用忠诚服侍别人的农妇的形象。同时我让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同学一再朗读这一段。真实的声音使凝重的气氛弥漫了教室。下课后,我看见很多学生的眼眶还是红的。 阅读需要感动,沉淀感情。这总比大笑一场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要好。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它发自内心、不可替代,难以忘怀。二,自主质疑,迈向末知的旅程 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是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对于语文课来说,学生主动思考而后提出问题是可以实现的。学生们己经拥有一定的知识、生活经验和体验。大部分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可以唤起学生种种不同的联想和回忆,引发出各种不同的共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由不会问、不敢问,渐渐主动到在各种场合都要拿出问题考一考老师。学生独立质疑、辨疑、解疑的能力通过训练逐步形成。 如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有个同学提出问题:大家都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是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说这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呢? 对此,其他同学纷纷引用霸王别姬的故事、史书项羽本纪中的记载、李清照等人的诗词等,分析点评项羽这个人物,展开问题的讨论。当然,这样的课堂里充满未知与不确定性,而这未知与不确定性恰恰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门艺术了。” 语文教学具有发展个性的价值和塑造人格的功能,因此即使学生开始提出的问题可笑、荒谬,也应当给他机会表现。因为当我们的教学真正把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时,或许我们会惊喜地感受到学生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三,创造空间,唤醒潜能的时空 美术家朱光潜曾有这样的主张:少上课,多读书。“少上课”是要教师尽可能多地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多读书”是要学生主运探索,努力拓展学习空间。中国画有“留白”一绝。这一技法启发了我们: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思索;没有遐想与思索就没有个性和创新!留下空白,有时就是留下了期待,留下了余韵,留下了创造! 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如果以“作家、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形象、主题”这样的流程作分析、讲解,将远远超出规定课时。于是我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授课。我给出了四个题目“我眼中的贾府、走近林妹妹、戏说凤辣子、评说贾宝玉”,让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讨论,同时要求学生们把讨论结果写成发言稿。授课期间,学生热情高涨的钻研课文、查阅资料。在总结课上,学生们表现可嘉,四个组的发言都十分精彩。甚至于老师一般无暇顾及的细微之处,如“从宝玉的衣着变化看时代特点”、“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声与宝玉未见其人先闻其脚步声之区别”都品得津津有味。因此,在一个真正充满活力空间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能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四,挥洒个性,点亮智慧的火把 有老师自嘲说:语文是学生怎么难受我们怎么教!为什么这样自嘲?因为我们习惯于把课文嚼细了喂给学生,而且这样讲课还不只一节。乏味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感到重复烦琐、零碎,对课程厌倦到透不过气来。许多学生不是因为厌倦语文而厌倦语文课,而是因为厌倦语文课而厌倦语文。所以这样授课不仅错误而且有害。 如小说祝福,故事情节大家都熟悉,小说篇幅并不很长,为什么要耗费四五个课时还讲不完? 以高一学生的阅读水平,没有读不懂祝福的。而我们却总要从作者到背景、情节、形象、主题,逐句讲读,逐段解析。师生们都很累,收获却并不大。我们为什么抓住一两个关键问题直奔要害精评精点,然后留一点余地给学生思考呢? 我是这样做的:我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写下祥林嫂年谱。接着根据寥寥数语的祥林嫂年谱,抓住整体引入课文,学生对文章便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祥林嫂年谱二十六七岁以前与祥林结婚二十六七岁春天,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二十七八岁春天改嫁。生阿毛。二十八九岁阿毛两岁。丈夫患伤寒死去。二十九或三十岁阿毛三岁。三十或三十一岁春天,四岁的阿毛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祝福,只允许她烧火。年底,柳妈让她去捐门槛。三十一二岁捐了门槛。祝福时仍不让插手。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三十三四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三十四五岁三十六七岁沦落为乞丐。三十七八岁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字词的解释、语句的揣摩、段落的讲读,均应以把握文意为目标。从整体感知到细部体会,再从细部收获回到领悟文意,使学生在一篇课文学习过后,留下的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符号,而是鲜活的、灵动的、有机的篇章,不是丧失美感的知识点范例,而是美的、带有无穷意味、充满睿语哲思的精华。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应该是这样的景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情不自禁想读、想听、想说、想写,从中获得满足感、解放感、提升感;教学点燃了学生的情思之火,点燃了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