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和企业管理下面试着从管理的角度看看新三国给我的一些启发。 三国教导我们:年轻人可堪大用。干事用年轻人,他们目标明确,精力旺盛,建功立业心切,自己想很多办法。当时的教育也不错,大家认字识理就好了,不像现在培养了很久,书呆子不少,动不动就要待遇讲条件,诸葛亮他们也就要求能给一个位置,展平生所学而已,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真正的抱负。孙权18岁当政,诸葛亮27岁参与赤壁之战,周瑜当时30岁左右,鲁肃40,而曹操同志已经53了。毛主席说:赤壁之战是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能用的人,不要管他13岁还是31,汉武用霍去病,只二十几岁就狠狠打击了异族,和他舅舅卫青被皇帝封为“全国联合总司令”(想起李国庆和爱人的头衔都是“当当网联合总裁”,所以对古代职衔“大司马”有此独特译法),成为“帝国双壁”。年轻人精力集中,有了目标就投入研究,不像年纪大的人,上午要剪彩,要会个同学,中午有个饭局,下午要去钓鱼,傍晚迎送个领导,应酬一二,周末要去澳门赌一把,晚上还要“开会”,11点回家了,精力用完了。事务间隙把任务交给年轻人了,年轻人他职务不高,职责不大啊,不太会花太多心思去研究。事情做好了,打赏也是杯水车薪,不如自己多想办法实现自我去了。 三国还教导我们:要重视专才教育。诸葛亮把马谡和姜维带在身边,随时教导。曹操让司马懿当太傅,专门教育他儿子曹丕权术。曹操临死的时候对他儿子直说:“了不起、了不起”。“老子英雄儿好汉”也算是一种专才教育了,孩子从懂事的7、8岁开始一直到17、18岁都是在老子面前耳濡目染,吃饭作息都是管理、用人、权谋、资源分配、点子、谋略等等话题,能不了解个中奥秘吗?而一般人只有在上大学,才能接触到一点,还是羞羞答答的半遮半掩的。当代中国也有不少年轻人,像韩寒、丁俊晖都是没有受过所谓正统教育的,都成了人中龙凤,后起之秀大有人在。我问一个理工科刚大学毕业的:你背背元素周期表“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他说:“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我说:“完了?”他说后面忘记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的正统教育。要大家学成全才,结果什么都不是。而中途辍学的,大多成就了独特气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是辍学搞电脑软件,外国的教育也这样?书读的多不会混的很差,但冒尖的鲜有。扯远了,我收。 三国又说:要成事,需要用能干事之人。曹操让蒋干去江南去做说客,无意中蒋干自封为特务,窃取了“重要军事情报”回来,结果让曹操错杀了蔡瑁张允,这是曹操此时的不智,实际上是太骄傲了,有几个人枪就楞充大个,打仗得靠脑子,用能人,侬晓得不?像诸葛亮这样的,军师兼三军总参谋长兼总后部长兼中央气象台台长的人物,曹操没有得到,绝对是他的大不幸。刘备用黄忠引诱敌军深入,几乎全歼吴军,似汉武帝时期打击匈奴时用飞将军李广带3万人冲敌阵一样,都是用了能干事的人参与,战争胜利了。能干事的人,都有他们的特质,孟尝君时期的鸡鸣狗盗,虽然角色不大,但把戏耍得好。周瑜同志有大能力,就是气量太小了,当然这些是文艺作品的描述了,符合刻画人物性格冲突的一般原则,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细分一下,这里有能干事的技术型人才,有管理型专才,要求不能一样。比如管理型的,你道德要好,要善于哭鼻子,能摔孩子笼络人心。比如技术型的,就是你要能干成一个专项的事情,蔡瑁张允能练水军,张飞能耍丈八蛇矛,黄忠善骑射,郭嘉思维敏捷能谋善断出谋划策,这都是技术专才。做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没有叫板和讨价还价的资本,回家练两年再出山吧您哪。 三国又说:忠义之人是人们心中的长久记忆。关云长绝对是人们心中的忠义化身,是武圣,是好兄弟,是神仙,是忠勇,是灵魂。后世人把他供在了关帝庙,成了帝王,成了中国人心中永久的记忆。有楹联赞关羽: 刘为兄、张为弟,兄弟们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 吴之仇、魏之恨,仇恨中有忠有义,单刀匹马汉江山. 查查历史脸谱,古代领袖们的脸上分明写着一行字:“我们要用人,就要用忠于我们的人(不会做就教他们做事),和能干事情的人(不过得防着点哦)。”教人做事不会太累,防人太累了。所以古人喜欢忠勇的蠢人胜过喜欢不是自己人的智者。曹操喜欢关羽,上马金下马银,拜汉寿亭侯,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最后云长探得兄长消息夺关杀将背他而去,他也不曾追究。曹操用司马懿,跟他儿子说了秘诀,曹丕用司马懿,身边给安插了红颜知己,曹睿用司马懿,因为有粉墙特务传短信。曹睿死时,又把风筝线给了后继者。长沙太守韩玄被魏延带兵所杀,黄忠见刘备真诚、仁德,进入刘备阵营。但他向刘备请求厚葬前主公,不枉他名字中的“忠”字。也被刘备们刮目相看。也有关于小人物的记录,如:国舅董承与太医吉平密谋干掉曹操,结果被董承家的下人告密,下人不但没被封赏,曹操当着董承的面,先杀了不忠于主人的下人,以警告自己手下官吏。 三国还说:重视调查研究非常重要。毛泽东语: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有调查研究,并不能保证一定行,但不如此,肯定不行。街亭战役中,马谡不听王平之言,屯兵山上,说明他老兄还是调查了山形地势的,但此子还是书呆子气息甚浓,尽信兵书则不如无书,山无水源,皆成困兽。诸葛亮出山前跑遍了大好河山,先行做了特务,绘制了祖国地图,如此功劳,也堪当测绘局局长了。这是调查研究,否则就不会有隆重对这样明传千古的佳话了。 三国最后强调:注意授权管理。不授权不分权危害大:诸葛亮凡事亲力亲为,最后怎么样?累死了。授权,信息传达要及时:曹操放走关羽千里寻兄,但没有给通关文书,忘了还是故意不给,两说着,但被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虽是无名之辈,若非文远来的及时,夏侯兄弟恐怕和关羽有恶战了。秦朝时实行郡县制,全国的奏章全部由皇帝批阅,每天阅览量为每天121斤。后来隋朝搞了3省6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民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一直沿用至清。企业也是学了这一套,原来是总经理一个对一个管理,8个人以内还勉强管得过来,超过8个了,要累死他了,后来聪明人出现了,由一个老总对几个部门,一个部门再管几个员工,这样他管理范围大了,精力并没有增加多少。但你注意到没有,老总们要开会,传达上层意图,了解下情。开会频率越高,办得事情越多越复杂。勤政,才能推动机器运转;但勤政未必就有好结果,如诸葛亮,五十几岁就累了,还属于联合国规定的中年(达年)范畴。但如乾隆皇帝他儿子嘉庆帝,勤政但无作为(他爸爸乾隆刚死他就杀了宠臣和珅那一件事除外),凡事都按个案处理,心中没有大格局,手里没有大手笔,是个庸才。 其实,最重要的是用“仁”字治理家国天下。全书贯穿的就是这个字。曹操最怕的就是把刘备留在徐州,人心是别人的了,曹操有个破首都守个破皇帝有啥用处呢?汉朝初年,休养生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有了文景之治,然后才有了武帝用兵,北逐匈奴,廓清寰宇。清朝嘉庆帝说:“损上益下,朕之愿也”,也算仁政了,虽皇朝走了下坡路,但国家还没有倾覆。 当然,历史与三国演义并不同,新旧三国也不同,但我们是看故事的,别太当真,也别太较真,能品味出自己想得到的道理就OK了。职场三国:三国的现代职场启示录第一章:找对你的老板(曹操势力) 第一节:曹操VS袁绍,跟对老板,事业成功一半三国典故:张绣认曹操做老大张绣公司是个小公司,数次击败曹操,在宛城占了一点地盘。张绣知道,小公司生存不容易,随时随地都可能倒闭,要想生存,还得加盟大公司。这个时候,曹操与袁绍正在官渡争夺市场,都希望张绣能够加入自己的公司,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两家公司不约而同的派出使者到张绣公司,希望说服张绣加入自己公司,担任公司的经理职务。张绣公司的人事经理贾诩,把当前经营状况正好的袁绍公司的招聘经理赶了回去,热情的接待了来自曹操公司的招聘官。张绣感觉很奇怪,过去与曹操有过几次市场竞争,不但打败了曹操公司,而且还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经理典韦。张绣跟曹操有着深仇大恨,这个时候应该接待袁绍的招聘经理,设法加入袁绍公司才是,怎么满肚子疑惑的张绣急忙找到贾诩。看到疑惑不解的张绣,贾诩不急不慌的说,袁绍鼠目寸光,嫉贤妒才,现在公司发展确实好,但长远看起来,袁绍公司倒闭的可能性相当大。再说袁绍公司财大气粗,人才又多,我们加进去不会受到重用。而曹操公司不一样,虽然曹操公司现在不如袁绍公司,长远来看,曹操公司肯定能够击败袁绍公司。此外曹操是个真正的企业家,虚心纳荐,礼贤纳士,为了公司的发展,肯定不计前嫌,现在曹操是创业之初,我们加盟进去,肯定可以得到重用。张绣听完贾诩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就加入了曹操公司,此后曹操公司果然发展一日千里,张绣在曹操公司也得到重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选择老板很重要贾诩认为选公司实际上是选择老板,如果选择袁绍做老板,虽然是风光得意,工作环境也好,待遇也高,拿出来的名片也特别好看。但袁绍并不是位好老板,一旦袁绍公司倒闭或者被迫资产转让,加入进去不但不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反而连原先的一点小小的成绩都损失掉了,得不偿失。选择曹操就不一样了,因为曹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企业家,加盟进去后,事业上肯定会有很大的扩展。曹操公司的发展肯定没有问题,因为曹操是个好老板,好老板是不会让自己的公司停止不前的,加盟进去后只需一门心思的工作,肯定会出成绩。贾诩觉得,一个好的老板就像一头狮子,即使率领的是一群羊,这群跟在狮子后面的羊,最后都会变成狮子。张绣的公司就像一只小山羊,希望变成狮子,加入曹操公司跟在曹老板后面是最合理的选择。选择老板有方法贾诩建议张绣加盟曹操公司,肯定是曹操有什么过人之处,而这些过人之处,不管是三国时代,还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都是通用的。用下面几个判断老板的标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错,这对于我们的事业发展是极其有帮助的。善为人。一个人的思想观、价值观决定着他的行为取向,公司也是一样,公司的用人之道与经营之道与企业战略与隐形的企业文化,与老板的处世之道息息相关。一个严于律己、善为表率的老板,才会让手下人尽心做事情,才会让手下形成一个默契的能够实现任务的团队。善用人。老板是一个配置资源的人,并不在乎老板亲自完成多少工作,老板只需要指出方向,然后利用各种人才,完成已经预定的目标。能够把各种人才统合起来并形成团队力量的老板,就是一位好老板。善经营。一个老板肯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去做,只有这样的老板才是最理想的老板。如果老板不知道自己在忙乎什么,下面的人就更不知道从何做起。大战略。俗话说,你的思想有多远,你的行为就有多深。一个有着大战略思维的老板,不管在什么时候,他的目标都是唯一的,所有的行事处事之道,明里不说,但暗里均符合整体战略要求。这样一个“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的老板,肯定是所有人都希望投靠的老板。现代职场启示职业场上生存,不是盲目的拼实力,更多的时候,拼的是眼光,拼的是谁有眼力选择一个好公司,拼谁有眼力选择一个好老板,拼的是谁能够象贾诩那样,在纷纷攘攘的乱世中,始终能够保持一颗睿智的心,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记得学习贾诩的评判标准,而不是张绣的直觉想法。不要选择目前正红的袁绍,应选择一个有着未来的曹操。选择了一个好老板,等于选择了一个好公司,就等于选择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睁开智慧的双眼,就能够给自己选择一个美好的未来!办公室防范(诸葛亮篇)第一节:把握资讯,别跟老大的人过不去三国典故:法正封侯后的大肆报复刘备收购益州公司,功劳最大的是刘樟公司的原经理法正,正是法正的反水,将刘樟公司所有的机密告诉了刘备,使得刘备迅速收购了益州公司。法正是位能力极高的经理人,但在刘樟公司,法正始终郁郁不得志,一直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位好老大,得知刘备希望收购益州的信息,法正知道,机会来了。刘备收购益州公司时,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居功至伟,最终成功的收购了益州公司。收购益州公司后,公司内部因改组一片混乱,为稳定初定的益州公司,法正采取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并最终获得成功;为给刘备收购益州公司的合法性提供支持,法正在益州公司上上下下,发动了强大的舆论宣传,最终让刘备收购益州的行为,成为造福于公司的正面形象。此后,在法正的谋划下,刘备将汉中从曹操手中抢夺过来,组建了汉中公司。蜀汉集团公司成立后,功劳最大的是经理法正,法正理所当然的成为蜀汉公司第一经理人,直接主管公司的财政大权,直接控制公司干部的任命和调用,直接掌管外派干部的薪水与分红。法正成为蜀汉公司第一经理人后,做了一件不是很好的事情,打压报复原公司共事时,曾经对自己不友善的经理人,过去曾经与法正冲突过的经理及主管,都遭到法正不分青红皂白的彻底封杀。蜀汉公司成立后,主要由两大集团势力构成,一个是荆州势力圈,一个是益州势力圈,诸葛亮是荆州势力圈的代表人,法正则是益州势力圈的代表人。遭到法正肆意封杀的益州的经理主管们,在益州势力圈无法得到有效帮助,不得不求助荆州势力圈代表人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够劝说刘备,制止法正的疯狂报复行为。诸葛亮是蜀汉公司排名第二的经理人,说话自然很有分量,当几位经理主管找到诸葛亮抱屈的时候,诸葛亮安抚了一下各经理主管,并没有为那些受到打压的经理主管们说话;在公司的公开场合,诸葛亮多次说法正经理做事顾大局,为公司劳苦功高,自己在法正经理手下做事情感觉非常安心。隔了一年,法正生病死了,刘备伤心了好多天,追认法正为翼候后,起用诸葛亮担任了蜀汉集团公司第一经理人。诸葛亮为何不制约法正?诸葛亮是公司的第二经理,按理说,法正后来的打击报复确实不对,诸葛亮怎么不向刘备报告一番,让法正收敛一点,或者打击一下法正,让自己能够出头呢?其实这正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法正成功的为蜀汉公司拼下两个分公司,还为两个公司的稳定做出最大的贡献。不管是什么人来判断,能够为公司做出如此大成绩的经理,肯定是位好经理,刘备也不例外。诸葛亮虽然是刘备亲自招聘的经理,因为寸功未立,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老大的多少信任。一个寸功未立的经理跑到老板那里说,老板,某某经理做事不好,你说老板会怎么想?嫉妒,肯定是嫉妒,想自己往上爬,中伤人家,这种想法几乎是所有老板的第一反应。如果诸葛亮去说法正的不好,刘备顾虑到益州势力的利益,即使不考虑诸葛亮是嫉妒心态,也不会采纳诸葛亮的意见。尽管法正打压了几位经理主管,但益州势力圈在法正的率领下,整体的表现非常良好,一方面没有理由指责法正经理的不是,另一方面公司初立,随意撤掉一位功劳最大的经理,会招致大部分益州干部的不满,影响整个公司的正常发展,对刘备这样聪明的老板来说,当然是不可能干的。此外,法正是益州势力圈的带头人,诸葛亮是荆州势力圈的带头人,如果诸葛亮真的听取几位干部的话,去刘备那里说法正的不好,很容易遭到益州势力圈的集体封杀,这对诸葛亮今后的事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与其同法正争锋,不如跟在法正后面,集中精力做点成绩出来让老板看看,毕竟,成绩才是老板们最希望看到的。最后,如果诸葛亮真去说法正的坏话,假如刘备老板没有采纳。单单是法经理的帽子往诸葛亮头上一扣,诸葛亮以后想翻身都很困难,官大一级压死人啊,做这些对自己毫无利益的事情,诸葛亮肯定不愿意做。法正虽然是公司的第一经理,实际上对第二经理还是有顾及与防备,身为经理,不可能不对手下的经理们有所防范。诸葛亮在公开场合里多次说法正的好话,实际上采取的策略是迎合之计结合人心拉拢计。诸葛亮对待法正时,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迎合之计,让法正不去特意对付诸葛亮,诸葛亮不需要顾虑自己的位置安危,可以低调的随意的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而法正做事情时,少了第二经理的牵制,很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如此一来,益州势力圈会有很多人到自己这一边来。不动脑筋就能壮大自己,消弱对方的事,最主要的是,还不得罪刘备老大,诸葛亮何乐而不为呢!现代职场启示:现代职场里,办公室政治是非常普遍的。不管你现在处在什么位置,一定要先看看清楚形势,假如对方是老板心中最大的红人,做了点错事,不要去无谓的强出头,觉得找到机会了。事实上,即使你说了,老板也不会认同,反而会对你有看法。在老板依然信任对方的情况下,跑到老板那里告状,除了显示自己的无能外,基本上什么好处都得不到。说不定会给对方以口舌之利,方便对方对你形成绝杀,造成自身事业发展的彻底失败。如果可以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尽量保存自己,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把柄落到对方手里。唯一的最佳的合理选择,就是等待对方出错,等待自己做出成绩,等待老板重新审视公司的人事布局。“三国用人学”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三国中用人的一个总纲领是要求“德才兼备”。“才”当然是指人所具有的各方面的才干;“德”则是古人所强调的“忠孝仁义信”。虽然从表面看来,曹操用人偏重于“才”,他发布的三次求贤令 (公元210年求贤令,公元214年教有司取士毋为偏短令,公元217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都贯穿着唯才是举的思想,曹操指出:“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然而,这仅仅是为了扩大招揽人才的范围。在真正面临取舍时,作为一个人才战略家,曹操还是将人才的德行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曹操对尽忠守孝的人的解释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难道会不忠于君主吗?一个忠于故主的人如果为我所用,难道就不能忠于我吗?因而作为曹魏集团的最高统治者,他用人最看重的是“忠孝”。而身处乱世之中,其本人的出身又非士族,故而不看中人才的仁信与其它方面,曹操斩吕布而释张辽就是一个明证。曹操于下邳城生擒吕布及其部将张辽,吕布骁勇善战,当世无敌,但背主弃义,品行低劣,故曹操杀之而不敢用之;张辽乃吕布部将,忠心事主,慷慨求死,曹操反而舍衣赐坐,张辽遂降,终其一生为曹操驰骋疆场,并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可谓知人也。曹操知人之明,亦由其慎用司马懿为逆证。终曹操一生,司马氏不得重用,只因曹操知其心高志大,权重必生二心,而曹操之孙曹睿,竟然托孤于司马懿,司马氏固才智高绝,足以辅佐朝政,然其父子三人专权跋扈,不逊于董卓、曹操当年。背义卖主,尽杀曹氏宗族,操纵幼君于股掌之上,后终以晋代魏,足见曹睿所托非人。 观东吴托孤亦然,孙权将死,托孤于太傅诸葛恪。诸葛恪乃诸葛瑾长子,幼年早慧,聪颖过人,甚得孙权器重。才固过矣,然德未必尽然。诸葛瑾见其才尽露于外,叹其“非保家之子” 。诸葛亮亦知“恪性疏”,书至陆逊,谓其不可典主粮谷。尔后诸葛恪竟然尽掌东吴军政大权。适逢魏军南侵,破魏于东兴,并试图乘胜直取中原,结果攻城不下,大败而归。身为主将,军败不先责己,而恐朝臣议论,收集众官将过失,威慑群僚,并任用亲信统领御林军。终被东吴宗室孙峻诱而杀之,全家遭灭门之祸。而观白帝城刘备托孤于孔明,可谓得人矣。同是以幼君托老臣,诸葛亮职虽为臣,代君行令,事凡庸之主,摄一国之政。令出于相府而不出于宫廷。观其表象,与魏、吴托孤又有何不同?然而诸葛亮不单有管仲之才,更有周公之义;诸葛亮专权而不失礼,行法严而国人悦服,此不同于司马氏之处;诸葛亮己有功则让下属,下游阙则躬其咎,攻战失利则上表罪己,自贬丞相,此不同于诸葛恪之处。故而上能不生疑心,下能不兴流言。才高却多谦逊,功高但不压主,诸葛亮可谓德才兼备,而刘备可谓是知人得人之人。诸葛亮本人用人也是坚持德才兼备、德重于才的用人标准。他为蜀汉推荐、提拔了不少忠直之士、英俊之才。三国志-蜀志-姜维传里,裴松之曾在注里引用郭颁的世语:时蜀之官皆天下英俊。诸葛亮力荐的庞统、法正、蒋琬、刘巴、姜维、向宠等一大批优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轮岗实习工作总结
- 亲有过到挞无怨课件
- 检验主管工作总结
- 《诗经·月出》课件
- 研发经理年中工作总结
- 电磁波的辐射讲解
- 竣工环保验收汇报
- 疼痛病人的延续性护理
- 《草房子》课件导读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年终总结
- 三瘫一截康复
- JG/T 286-2010低温辐射电热膜
- 海南区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械维修工试题及答案
- 年产30万立方米商砼建设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2025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年资源共享授权合同
-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社交心理在网络营销中的实战运用
- 2025年少先队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年宁波农商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